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

第5章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5章

小说: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科技的进步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可是带来的灾害,你就没有想到。如果这些科学家要豁然觉悟了,这负面的灾害太大,我想他这个科学技术就终止,不再发展、不再去做了。一个头脑很清楚、很冷静的人,这才能观察得出来。所以众生苦,物质文明虽然进步,众生比从前生活得更苦。物质上享受有一些方便,可是精神上的痛苦是人人都不能够避免。你今天在这个社会上,你有很多的财富、有很高的地位,依旧不能避免。那有古时候的人那种生活悠闲自在?我们在古文里读过很多,从前作官的人、作地方首长的人、领导的人工作不繁忙,每天一、两个小时事情就办完,其余时间读书、写字、画画、游山玩水,过的是诗情画意的生活。那里像现在人,现在人过的是分秒必争,这个日子有什么过头,这么紧张、这么痛苦。明白事实真相还愿意到人间来投胎吗?他不会来了。觉悟的人只有佛与大菩萨来,来救度这些苦难的众生,实在讲四弘誓愿这一愿才叫真正的本愿。

    要发愿度众生,自己一定要能给众生作榜样、作模范,那就是德行。众生为什么受苦?因为烦恼不断,见思烦恼天天在增长、天天在扩大,这个事情果报就不可思议。所以佛菩萨要做一个好样子,断烦恼。世间人犯了错误,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增长贪嗔痴慢,不择手段干一些损人利己之事,不知道因果的定律。世间人常讲‘损人利己’,其实这个话是错的,依旧不了解事实真相;明了事实真相,我们知道损人决定不利己,没有这个道理。只有利人才会利己,这才是一定的道理,损人那能够利己?可是他们迷惑颠倒,以为自己的利益一定是建立在别人损失我们就得利益,这是妄想,这是造极重的罪业。所以《了凡四训》我们要推广,让这些人多念念,然后才晓得每一个众生一生‘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用不正当手段夺得来的,依旧是你命中所有的。你命中没有,你试试看,你去抢,抢人家,你看看你能不能抢得到?你命里头没有,你还没有动手,已经被警察抓去。换句话说,你能够偷得到、你能够抢得到、你能够霸占得到,统是命中所有,不用这些手段也得到,那你何苦?所以明白人常讲,‘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这个话就是说你一生的福报是你前世修的,你命里头有这个福报,任何力量挡不住,你决定会得到,你决定丢不掉,何必用这些不正当的手段?错了。

    佛菩萨在世间给众生示现最好的榜样,你们用不正当手段得到,我用正当的方式,我也得到。为什么要干这些害人害己的事情?为什么不多做一些利己利人之事?佛菩萨作这个样子,所以才有第二愿—‘烦恼无尽誓愿断’。这里头最重要是断给别人看,一定要为社会大众作一个好样子,建立自己的德行,才能被社会广大的群众敬仰。你这个人有道德,他才愿意跟你学,你劝他,他才会听;自己德行要有亏欠,你说的真正是好话,人家听了怀疑,不能相信、不能接受。所以未度众生,先要示现德相。

    德行的标准也没有一定,要看现前的状况,这一个时代、这一个地区一般众生犯的是那些毛病?针对于这些病态下手,才能收得到效果。现在众生贪心重,贪图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菩萨示现首先就要放下名闻利养,舍弃五欲六尘,就得从这上下手,这叫自利利他;成就自己,感化众生。如果光是讲经说法,自己不能够身体力行,别人听了会有疑惑;你自己说得这么好,你自己为什么不肯做?换句话说,你就收不到度众生的效果。所以一定要自己做到、说到,先要把它做到,然后你再说,这大家没话说。其次的是我先说到,然后我自己也能做到,要兑现。

    现在众生烦恼重,现在众生忘本,连儒家都明了‘本立而道生’,本忘掉了,这怎么得了?‘本’是什么?地藏本愿,本是孝顺父母、奉事师长,这是本。所以我们要提倡孝道,要提倡知恩报恩,不仅是口头说,我们要做到。现代人与人的关系只看利害,今天给我有利,我们做朋友,我恭敬你、巴结你;明天没有利了,就是路边人,不相识了。如果有利害上冲突,那是敌人,这是什么社会?如果叫这个社会不乱,不可能!

    提倡孝道、提倡纪念祖先,现在佛门还在做,清明祭祖、中元祭祖、冬至祭祖,一年三次重大的祭祀节日,提倡孝道。我是一生福薄,前生没修福,这是佛经里头说‘修慧不修福’,可是我还没有落到‘罗汉托空钵’,我还没有落到这个程度,还能勉强维持温饱。我如果有大福报,给诸位说我不建寺庙,我建祠堂,提倡孝道。这个话我说了几十年,希望能建祠堂,建百姓宗祠,每年这三个节日举行重大的祭祀,在这里头宣扬孝亲。现在祭祀完全落在形式,很遗憾。譬如说我们清明、中元、冬至祭祀,祭祀节日应当是七天。七天,前面几天是讲解孝道、表扬孝道,最后这一天才举行仪式,这个就有意义。否则的话,徒具形式,什么叫孝?孝的意义在那里?不知道,这很难收到效果。

    我们国家将孔子的诞辰订为教师节,这是纪念老师,一年有一次。凡是祭祀现在都应当是七天,要把为什么要修孝道?为什么要重视师道?要给社会大众讲清楚、讲明白,这个祭典才有意义,才不致于仅仅落到形式上。就连我们平常佛门里面一些仪规,譬如净宗学会成立之后,馆长提倡‘三时系念’的佛事,所以我们把三时系念详详细细讲过一遍。要做三时系念之前,一定要把三时系念讲过。要拜梁皇忏,一定要把梁皇忏从头到尾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大家去拜忏,这个心才相应,才能收到效果。对于里面的理、事、境界一无所知,照那个模式去做,收不到效果。所以古人这种忏悔,确实有不思议的力用;现在人我们修这个忏悔见不到效果,道理在此地。如果人人对这些理论、境界都清楚,那不必讲解,来修这个仪式,行!现在人都不懂,对这些仪规都不了解,所以必须预先要上课。

    世出世间法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中国儒家以孝道为基础,所谓是《六经》,皆是《孝经》的注解。同样一个道理,大乘佛法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可以讲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都是《地藏经》的注解。诸位是真正能深入,你就能体会到这个意思。

    这两愿是观察四谛而建立。能观察四谛是智慧,能发起这个大愿是慈悲;智慧、慈悲都称性,从性地上建立,这叫本愿。所以就像菩萨一样,菩萨用什么来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菩萨用道、用灭。这个道,诸佛如来过去也是凡夫,他是从凡夫修成的;诸佛如来从凡夫修成佛道,这个途径、这个道路,成佛之道!他怎么样修成?将他们的经验,将他们的方法传授给还没有发心的这些凡夫,迷惑颠倒的这些凡夫,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菩萨先做出修学的榜样给大家看,告诉大家这是正路,这是真理,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要让他觉悟,让他跟你一起学习。

    从那里学起?从孝亲尊师学起,世出世法都不例外。现在这个世间孝道没人提倡,渐渐的消失、淡忘了。而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他不懂得孝道,他怎么会懂得尊师重道?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学生不敬老师,不足以为怪,你要责怪他,你自己就错了。要把不孝父母、不敬师长看作正常的现象,现在是这么个时代。如果看到有一个懂得孝亲尊师的,喔!那是很不平常,换句话说,那不是凡人。谁教他?没人教他;没人教他,自己会,那不是再来人是什么?他不是凡人,换句话说,佛菩萨再来应化的,凡夫是决定做不到的。凡夫教,他都不能接受,他怎么会自动做到?

    今天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是生大慈愍心,不但你不敬他,还要毁谤他、还要糟蹋他、还要侮辱他,这都是大风大浪,佛菩萨应化在其中,如如不动,为什么?他的本愿是从真心本性里头建立的。不论你怎么样糟蹋,佛菩萨示现到后来,总会有一天你会觉悟,你会悔过,这个就是要用长时间感化众生。佛菩萨晓得一切众生必定会受感化,因为他的业障习气太重了,不是短时间他能够体悟,需要一段长时间,需要一段深化,他才能感动、才肯回头。然后认真努力去学习,达到续佛慧命,帮助众生、成就众生的教学目标。

    ‘孝亲尊师’这四个字是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行。你要是明心见性,你一定会做得圆圆满满;你做不到,是你没见性,你在迷惑颠倒。唯有性德才能开发自性,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一定要性修才能够见性,现代人修学见性就难了。倓虚老法师在《念佛论》里面跟我们讲,他说他一生当中没有见过明心见性的人,不但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他说参禅得禅定的人,他见过。参禅得禅定,果报是生四禅天,这个很了不起,不能出三界。参禅要明心见性才能出得了三界,如果不能明心见性,是出不了三界。这就是他老人家讲,在我们这个时代参禅不如念佛,念佛能带业往生,往生是出了三界;不但出了三界,而且出了十法界。他是天台宗的祖师,他念佛往生的,他往生的时候坐著走的,很难得。天台宗历代的祖师念佛往生的人很多,大概是受智者大师的影响,智者大师是念佛往生的。后来他们的祖师统统都念佛,虽修止观,不舍念佛,真正得利还是念佛。可是止观的修学,可以提升他往生的品位,这是真的。我们古人常讲‘禅净双修’,天台宗确实如是,它真的是禅净双修。

    所以孝道就很重要很重要。过去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说,‘孝’这个字、这个符号就是代表我们真心本性。中国文字之完美是世界上罕见的,这个字的形象、样子是会意,叫你看到这个字,体会里面的意思,这个符号的意思。这个符号上面一半是‘老’字,下面一半是‘子’,这两个集合起来称之为‘孝’;这是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这孝字的本意在此地。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体,这从竖的说。有竖当然就有横,所以这个符号实际上代表什么?佛法里面所讲‘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十方、三际是一不是二,换句话说,十方、三际是一个自己,这不就是佛法讲的法身吗?法身就是讲十方、三际是一不是二。‘孝’这个字在佛法里面讲就是法身理体,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这个体生的,都是从孝生出来的,不孝怎么行?

    孝就是一心,孝就是一真,孝就是法界,我们修学大乘人对这个不能不懂。所以修学以它为根本、以它为基础,从它这里面生出大慈大悲,就是观音法门。观音,大家晓得千手千眼,表什么?表眼到、手到。看到众生有苦了,立刻就去帮助他,千手千眼表这个意思。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文殊菩萨是不是千手千眼?普贤菩萨是不是千手千眼?我们佛堂里面两旁边供的是文殊、普贤千手千眼,地藏菩萨也是千手千眼,任何一尊佛菩萨都是千手千眼。千手千眼代表眼到、手到,表这个意思,不是真的一千只手、一千只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