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

第88章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88章

小说: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人说的话永远保持低调,这个好!你走的是菩萨道。佛菩萨对于任何人谦虚恭敬,对善人谦敬,对恶人也是谦虚恭敬,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

    最近我们在学习《华严》,这一部大经可以说把虚空法界都说到,一切众生之类没有一类漏掉的。佛在经里面到最后总归结,归结到十大愿王,总结十个纲领。所以十大愿王展开就是全部的《华严经》,《华严经》最后浓缩就是十大愿王。你要真正了解十愿里面所含的义趣、修学的方法,你不了解全部《华严经》,你怎么会知道?你怎么会修学?那是总纲目。可是这个总纲目,我们再要把它简化,我们提出‘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二十个字。诸位想一想这二十个字,跟十大愿王相不相应?然后我们修行用功才真的掌握到要领,我们修什么?起心动念与这二十个字相应。把不相应的念头统统改正过来,念念都相应,那我们晓得我们走的是菩萨道,我们走的是成佛之道。《华严》到最后结归到西方净土,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们这二十个字最后结归到念佛。所以在行门里面是愈简单愈方便,解要深要广,行门要专要一,功夫才得力。现在有许多好的同修、好的修行人,常常跟我谈起来功夫不得力;很想自己功夫得力,为什么功夫不得力,你要知道原因。不得力的因素,就是我们举心动念不相应,依旧还是贪嗔痴慢,那怎么会相应?道理在此地,原因在此地。

    菩萨在此地,后面这几句话说得好,“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脱’是脱离苦、三恶道。菩萨在恶道里面教化众生,诸位要知道,在恶道里面教化众生都叫地藏菩萨,观音菩萨到恶道教化众生,文殊菩萨到恶道教化众生,都叫地藏菩萨,所以地藏菩萨的名号绝对不是专指一个人。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就很执著,地藏菩萨决定不是观音菩萨。就像我们学校老师一样,这老师教国文的,国文老师绝对不是英文老师,哪里晓得他在我这里教国文,隔壁教室教英文,他多才多艺,他样样都能,我们这搞错了。所以你要真正通达明白,晓得一个人具足一切菩萨名号的头衔,他都是,他在什么场合我们就称他什么菩萨,诸佛如来也是这样的。

    这是说他教化的这些众生,好不容易在三恶道,让他醒悟过来。这种醒悟,一个是菩萨教学的善巧方便,另外还有一个是这个众生有善根。如果没有善根菩萨对他那是无可奈何,怎么样讲他也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他还排斥。有善根的人你一说他听了点头,觉得有道理他相信你,善根深厚的人他能够依教奉行,所以一定要有善根。菩萨在恶道里度众生都是善根很深厚的,这些人回头向善,这一念回心就离开恶道。离开恶道多半是到人天,到人间来的多,到天上去的少数;而且到天上,多半是四王天跟忉利天。生到人天这是善利,他得到善利了,可是一生到人天之后,又退心退转了,又迷惑了。

    不但迷惑,“若遇恶缘,念念增益”,‘益’是加多。我们看看现在社会环境,六根所接触的都是恶缘,自己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很重,再看到外面这种种诱惑的恶缘,念念增益就是又造罪业了。这几句话确确实实是,把我们现前社会的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太清楚、太明白了。我们自己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头不晓得,所以这几句经文我们要特别把它记住,时时刻刻想到菩萨的教诲。我们确实生活在这环境里面,如果没有高度的警觉,这一生虽然缘很殊胜,得人身、遇佛法,缘虽然殊胜,将来果报并不殊胜,怕的是还要堕三途,得人身都靠不住。你要想来生再得人身,你就想想你的五戒十善有没有做到?五戒十善,自己非常冷静客观去观察,我们五戒十善可以达到八十分,来生得人身没有问题。如果五戒十善能够达到满分,来生决定生天。假如五戒十善连五十分都保不住,那就危险了,三恶道去了。

    我们世间一般人讲,人死了去作鬼,六道里头为什么人死一定就作鬼?为什么不说人死了又来作人?人死了去生天,为什么不说?大家都肯定人死了去作鬼,这说法也不无道理。鬼道贪心重、嫉妒心重,我们看看哪个人没贪心,起心动念都是贪。世间人贪图五欲六尘,现在世间特别贪财,学佛的人里头还有贪的,贪佛法。诸位要晓得,贪佛法还是得变饿鬼,不是说我们把贪的对象换一换就行,不行;佛是教我们断贪心,不是教我们换对象。贪佛法还是变饿鬼,在鬼道里头比较有福报就是。理事都要明白、都要清楚,然后才知道自己现前,这一生走的是哪一条道路。

    下面这一段是比喻,“是等辈人”,就是指这一些造作罪业的众生。前世接受佛菩萨的教诲,这一转世把前世的统统忘得干干净净,这一生当中未必能够遇到法缘,未必能够继续再修学,多半都是退转。所以这些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这是举个比喻说,这些人好像他走在泥沼里面,那很可怕、很危险,一不小心就陷到泥里面去了。不但走险路,而且还负于重石;换句话说,加速度的堕落。“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这是陷下去之后,你没有办法出离。陷在泥沼里面,我们知道这非常危险、非常可怕,因为陷在泥沼里面动弹不得,比掉在水里面还可怕;水里面你还可以游、还可以动,泥沼里头动弹不得。

    【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从这个比喻,我们再回头再来论事。这个人如果他有缘遇到善知识,此地讲的“知识”就是菩萨。有缘遇到佛菩萨,佛菩萨帮助你,这从比喻说。或者是帮助你减轻你的负担,或者是把你的重担完全接过来,这都是比喻。说这个知识有“大力故”,他有能力、有这个力量。‘大力’是指什么?佛法里面讲的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善知识有这个大力,来辅导你、来帮助你,“劝令牢脚”,劝你站稳。遇善知识条件就是善心善念,大乘佛法里头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所以善心善念要生起来,就能够感动佛菩萨,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牢脚’比喻善心不退,就是你的脚根就站牢。

    “若达平地”,‘平地’这是超生,比喻人天两道。天台大师给我们讲解十法界,他说得很巧妙,把十法界开成一百法界,每一个法界里面都具足十法界,所以叫百界。《法华经》里面讲每一个法界有十如是,一百法界千如,天台家讲的百界千如;百界千如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今天在人法界,人法界里头有十法界,如佛教诲,我们起心动念与自性平等相应,我们就是佛法界,起心动念与六度相应,我们就是菩萨法界,所以起心动念都是贪嗔痴慢,这是三恶道的法界。虽然我们现在还在人道,但是你造作的是三恶道的业因,将来必定入三恶道。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已经掉在泥坑里面一样,遇到善知识、遇到佛菩萨,佛菩萨把事实真相说出来,我们觉悟了,觉悟了赶紧回头,脚根牢住;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决定与五戒十善、四无量心相应,这就是牢脚,这就是踏到平地。

    末后这两句话说得好,“须省恶路,无再经历”,‘恶路’是通达恶道之路。就是贪嗔痴慢,这是通达恶道的路,不可以再走,再走没有人能帮忙。起心动念能与阿弥陀佛相应,这是成佛之道。怎样才能与阿弥陀佛相应?用平等心念这一句佛号就相应了。平等心就是清净心,所以念佛堂的堂主,常常提醒大家放下万缘,放下身心世界。这个世间人好人也好、坏人也好与我统统不相干,我见如不见、闻如不闻,就用一个清净平等心去念阿弥陀佛,那么你走的路是成佛之道。决定不受外面境界影响,你成功了。《华严经》真的是无上法宝,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世间种种现象,都是诸佛如来变现的,是不是真的?完全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我们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用个什么心看?清净平等心去看,统统是诸佛菩萨示现的,凡夫只有我一个,我一个人是凡夫,这个话很有道理。

    肯定是诸佛如来示现,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华严》上说‘唯心所现’,心就是真如本性,心就是圆满法身。大家常常在经上念‘清净法身’,清净法身变现出来的境界,这就是诸佛如来应化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所以一切的示现是来度我一个人的,几时我明白,觉悟过来,看到大地众生统统是诸佛如来,那自己就成佛了。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凡夫眼睛看诸佛菩萨都是凡夫,《华严》上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今天是动的什么念头,你就是在那个法界。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去修,如何成就自己无上菩提。这是修行证果绝妙的方法,使自己在一切境缘当中,真正成就清净心,真正成就平等觉。所以一切众生种种示现、种种作为,我们不要放在心上,要晓得自己应该怎样作法。我们知道种种示现都是为度自己,都是叫自己这个心在境界里头平下来,我们看到不平,那是我们自己还有烦恼、还有习气,还有妄想、分别、执著,过在自己。所有一切境缘,我们接触到之后心是平静的,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时候你接触外头境界生智慧,清净平等觉现前。所以‘须省恶路,无再经历’,这八个字苦口婆心,我们要能体会。再看下面经文: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

    “习”是习性,我们一般人叫习惯。无始劫来的习气,恶习气多,善的习气少。如果善的习气多,他起心动念、一切作为自然跟善相应。为什么我们一切的造作跟恶相应?是恶习气太重。起心动念,“从纤毫间,便至无量”,这就受外面恶缘的影响。他注解里头也注得好,恶习是指种子,习恶是指现行,这个说法也很好。我们里面有恶习的种子,无始劫来的习气,遇到外面恶缘,他就起现行;起现行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这个事情非常可怕。所以堕落在三途恶道,很不容易出离。

    【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

    这是讲到修福。家亲眷属要怎样去帮助他们,在生的时候劝导他,他不肯回头,我们知道必堕恶道。就如前面婆罗门女、光目女,这是给我们做出示范、做出榜样,家亲眷属造作罪业堕落恶道怎么办?应该给他设福。“资”是帮助,对他的前途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真正帮得上忙的,给诸位说只有佛菩萨,除了佛菩萨之外太难太难了,谁能帮得上忙?下面这是教给我们修福的方法,修福的方法非常多,此地只举几个例子。希望我们能够举一,一个例子里头能够想到,许许多多修福的理论与方法,闻一知十。

    【或悬旛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