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励志]与神对话 >

第168章

[励志]与神对话-第168章

小说: [励志]与神对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事实的话,那么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困在那经验里,而很快地它们就真的看起来像是残酷的现实。 
  要离开人生的“残酷现实”的举动,就是要离开幻觉,并且视它们为它们真正是的样子。 
  每个幻觉都可以与任何另一个组合在一起,例如分离和需要、定罪和优越、无知和优越、不足和定罪与失败等等。不论是单独的或与其他的组合,幻觉的存在都是为了做一个壮丽的对比脉络场,以容光焕发许你去体验你真正的谁。 
  已经跟你们说过了许多遍,有相对的世界里,除非在你不是的东西的空间里,否则你是无法体验的你是谁的。幻觉的目的正是要提供这样的一个空间、一个脉络,以让你在其中体验你自己的每个面向,并且有机会去选择在任何既定的片刻,你随之能想像到的你的最高面向。 
  你现在了解了吗?明白了吗? 
  很好,现在让我们逐一的来看看那些幻觉,并加上你如何能利用它们来重新创造新的自己的一些例子。 
  第一个幻觉,需要的幻觉,可以用来经验“你是谁”的巨大面向——你也可以概念化为:不需要任何东西的那个。 
  你的存在不需要任何东西,你不需要任何东西以永远持续地存在。需要的幻觉创造了一个让你在其中就有这样体验的脉络场。只有当你踏出了那幻觉后,你才能经验到终极实相。幻觉创造了一个在其内你可以了解终极实相的情境。 
  而终极实相是:你以为你所需要的每样东西,你都已经有了。它存在于你之内。的确,它就是你;你就是你所需要的——所以,在任何一刻你都在给自己你所需要的每样东西。实际上,这意思就是你从来不需要任何东西。要知道这个,并且从经验上了解它,你必须视需要的幻觉为一个幻觉。你必须踏出它之外。踏出“需要的幻觉”之外的方法,就是看看你认为你现在需要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你认为你现在没有,而你觉得你必须有的东西——然后,请注意,即使你没有这些,你仍然活着。 
  这件事的隐喻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你认为你所必须的东西,你现在仍活着,在这里,那么你又为什么认为你一定必须要它呢? 
  那是关键性的问题。它会打开通往每样事物的黄金之门。 
  所以下一次当你认为自己必须有些什么东西时,要问你自己:“为什么我认为我需要它?” 
  这是个非常令人解放的询问。它是个在十个字里的自由。 
  如果你看得清楚,你会觉悟到,不论什么你都不需要,你从来就不需要这些东西,而这些全都是你自己造出来的。 
  甚至你所呼吸的空气,你也不需要。在你死亡的那瞬你会注意到这点。空气只是你的身体必须的某样东西,而你并非你的身体。 
  你的身体是你有的某样东西,并不是你所是的某样东西,它只是个奇妙的工具。然而,你不需要你目前的身体来继续你创造的进行。 
  这个讯息也许在玄学上是会让人愉悦,但也许却无助于减轻你对失去你的身体、你的家庭,以及发现你自己在其中的环境时的恐惧。要减轻这种恐惧的方法之一是透过“超脱”——这是大师们的做法。大师们在他们有“身体的生命是个幻觉”的证据之前,便学会了达到“超脱”。但对那些没达到大师层面的人,则往往需要经验到你们说的所谓死亡,才能提供这证据。 
  一旦你离开了你的身体(即一旦你“死了”),你将立刻觉悟到,这个存在状态并非你听到过的、令人可怖的经验,而事实上,是个荣耀的奇迹经验。你也将明白,不论你最近的形象曾创造出什么依恋,死亡都比紧缚在你肉体上要好上千万倍。那时,要“超脱”便很容易了。 
  然而,当你仍在肉身里时,你便能主宰生命,而不需等到你与它分开时,才能认识到生命以及你是谁的荣光。你能籍由在死之前达到超然而做到这个。你也能经由离开“需要的幻觉”这简单的权宜之计达到这个。 
  这种离开是经由对生与死两者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完成的,这理解包括了你所认为的死亡并不存在,而生命永远继续的知识。当你了解了这些,你就可能超脱生命中的任何事——包括生命本身,因为你知道,既然生命永远继续,你就可能再有那些你所依恋的,以及其他你也许以为再也不会经验到的事。 
  事实上,你们所有俗世的依恋都可以在你们所谓的“死后生命”或任何来生里再次经验,所以,你会有你根本没失去任何东西的体验。然后渐渐地,当你觉察到永不终止的生命会给你继续扩展和生长的伟大机会时,你就会将自己由依恋中释放出来。 
  然而,你永不会停止爱那些你在此生或任何其他人生你所曾爱过的人,而在你希望的任何时刻,你都可以“本质”的层面体验到与他们的全然一体。 
  万一你想念仍以肉身活在地球上的某人,你也可以用你思想的速度去和他们在一起。万一你想念已离开了肉身的某人,一个在你之前死亡的你所爱的人,你们也可以在你自己的死亡之后重逢:而如果那是你的选择的话,你也可以在你所希望的任何瞬间去和他重逢——当然,也是以你思想的速度。 
  这只是即将要来到的奇迹的一部分。我曾告诉你更多——很多很多——集中焦点在有神相伴中去世的经验的未来沟通里。 
  你无法没有神为伴的逝世,但你会想像你是这样。这是你所想像的地狱,对它的恐惧引起了你所曾有的每个其他恐惧。然而,你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东西,并且你也没有一定必须的东西,因为你不但不可能没有神相伴的逝世,你也不可能没有神相伴的活着。 
  这是因为,我是你,而你是我,我们之间没有分离。你无法没有我的死去,因为你无法,永远无法发现自己在一个“没有我”的状态里。 
  我是神,而且我是一切万有。即然你是一切万有的一部分,我就是你之所是。你没有哪一部分不是我。 
  而如果一切万有永远与你同在,那么你就不需要任何东西…——那就是你存在的真相。当你深深地了解了这点,你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住在你的身体内。你会变得无惧——而无惧产生了它自己的祝福,因为无惧创造了没有任何可怕事物的情境。 
  相反的,恐惧的在场则会把你怕的吸引过来。恐怕是个强烈的情绪,而强烈的情绪(emotion)——在动的能量(energyinmotion)…——是具创造性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会给人灵感说:“你什么都不必怕,除了恐惧本身。” 
  无惧地生活的方法是明白在人生中每个结局都是完美的,包括你最怕的结局——死亡。 
  我在这里告诉你们这些。我现在在给你们这讯息。如果你仔细地注意你的生命,你将看到,你一直都拥有为了要到下一刻会把你带到这儿、你现在所在之处,你所需要的任何东西。证据就是你是在这儿的这个事实。所以很显然的是,你并不需要任何更多的东西。你可能会想要更多的一些什么,但你已不需要任何更多的东西了。你所有的需要都已满足了。 
  这是个令人惊异的启示,而它一向都是真的。每个与之相反的表象都是“假的证据表现得像真实的”(FalseEvidenceAppearingReal)——恐惧(FEAR)。然而,“别怕,因为我与你同在”。 
  当你知道每件事的结果都是完美的,并没有任何可怕的事,你就会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去看你曾经定义为可怕的情况。没错,因为你现在是在光中,不是在黑暗中看它们,而后你会开始称你的恐惧是“探险”了。 
  这样一个重新再结构(recontextualization)可以改变你的人生。你能无惧地活着,并且你可以体验你被造出来的体验的荣光。视“需要的幻觉”为幻觉,使你得以以幻觉本来的目的——做为你可以用来经验这荣光、且明白你自己为你真正是谁的一个工具——去用它。 
  举例来说,利用你需要你的身体这个幻觉,可以促使你去保护它、维护它、确定它不被凌虐。而以这方式,身体就发挥了它可被使用的更大荣光。 
  利用你需要有亲密关系的幻觉,可以促使你去保护那关系、照顾它,并且确定它不被凌虐。而以这样的方式,这关系就得以作到它本该发挥的更大光荣。 
  同样的,对每件你认为所需要的东西都是真的。利用想象力。以非常实际的方式去利用它。然而要明白,只有当你视它为一个幻觉时,对你才是有用的。只要你一旦认为幻觉是真实的的时候,那你就是将谨慎(一个对幻觉非常蓄意的利用)变成了恐惧,而开始执著。这时爱将变成占有,而占有变成了执迷。而你也落入了依恋的陷阱,变得失落在幻觉中了。 
  而当你失落在需要的幻觉里时,你就真的是失落了,因为需要的幻觉是最大的幻觉。它是第一个幻觉,也是最有力的幻觉。它所有其他幻觉建立于其上的幻觉。“你是谁”是没有需要的,而你这时所失落的,就是“你是谁”。 
  你们常常说某个人“在试图找寻他自己”,这句话是非常真实的。你们所有的人在试图寻找的,就是你们自己。然而,在你自己之外你是找不到那个自己的。你在寻找的东西,只能在你自己之内找到。 
  记住我所曾告诉你的:如果你不向内心走,你便一无所有。 
  只有在内,你才能找到“我为什么认为我需要这外在的人、地或物?”这问题的答案。只有在内,你才记得你并不需要。然后你才会明白“一度我曾迷失,但现在我找到了。”的意义。(译注:著名圣歌“奇异恩典“(AmazingGracd)的名句。) 
  你找到的将是你的真正身份。你利用第一个幻觉来体验自己是一个什么都不需要的神圣存在,因为每个需要都永远得到满足。当你觉悟到这个真理,你将在你日复一日的现实里越来越经验到它。而你会丝毫不差地变成了你所知道的你之所是。 
  永远要记住这一点。 
  你变成了你所知道的你之所是。 
  第二个幻觉,失败的幻觉,可被用来经验你在任何事上都无法失败这件事上。 
  你做的任何事都不会是个失败,而只是过程的一部分,你必须经过这过程来成就你想成就的、来经验你想经验的。 
  你想经验的就是你的本然。在没有你之所不是时,你无法经验你之所是。所以,要明白,当你经验到你之所不是时,它并非一个失败经验,而是去经验你之所是的一个方法。 
  刚才所说的非常重要,但我们很容易在读到像那样的声明时,错过了它们极大的重要意义。所以我要再重复一次。 
  当你经验到你之所不是时,它并非一个失败经验,而是去经验你之所是的一个方法。 
  所以,当你所谓的“失败”来拜访你时,怀着爱去拥抱它,别去谴责它,或判它的错。因为你所抗拒的就会持续,而你注视的则会消失。也就是说,它会不再是它幻觉的形式。你会看见她它真正的模样,正如你看见你自己为你真正是谁。 
  籍由利用失败的幻觉去注意对人生所学会或记起的,并促使你去应用你所获得的智慧,这时幻觉变成了一个让你注意到你永远都是成功的的一个工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