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乌托邦 >

第3章

乌托邦-第3章

小说: 乌托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的是所有能造福或为害全国的一条水!纵然你的事务经验
不丰富〃你有渊博的学问#或者即使你没有学问〃你的事务
经验是丰富的 因此你在任何国王的议事会上都是一个能
臣!% 

&亲爱的莫尔〃%他说〃& 你有两方面的错误!第一〃就我
而言#第二〃就事情本身而言!我并不如你所说的那么有才
能!即使我那么有才能〃在打乱我的安静生活的同时〃我并
无从为公众谋福利!首先〃几乎一切国王都乐于追求武功〃我
不懂武〃也不愿意懂武!他们宁可不从事光荣的和平活动!他
们更关心的〃是想方设法夺取新的王国〃而不是治理好已获
得的王国! 

&其次〃朝廷大臣都的确人人聪明〃无须别人进言代谋# 
或是自以为聪明〃不屑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可是〃他们对国
王的头等宠臣的谬论〃却随声附和〃想列名门下〃通过献媚
得到青眼相看!本来〃认为自己的见解最高明〃是人情之常〃 
如同乌鸦和猴子对自己的仔总是十分钟爱! 

&在这些妒忌别人的创见而重视自己的创见的人当中〃如
有人提出他所阅读到的异时异地的事〃听者就显得似乎在才
智方面所负的盛名有全部破产之虞〃似乎此后将只会被看成
是傻瓜〃除非他们对别人的创见能够吹毛求疵!当一切企图
都告失败的时候〃他们便发表这样的议论作为最后的对策’ 
(这样的事是我们的祖先所喜欢的〃但求我们有我们的祖先那
样明智!)然后〃他们觉得这一妙论似乎结束了全部问题〃就
在自己位置上坐下 当然意思是说〃如果在任何一点上显


。… 乌托邦

得比我们的祖先更明智!那会是危险的〃然而!不管我们的
祖先有什么好的见解!我们总是漠然不顾〃可是!如果在任
何情况下!我们的祖先的行动方向不那么明智!这个缺点就
成为我们抓住的把柄!不肯放过〃这种傲慢#荒谬而顽固的
偏见!我曾在别的国家屡见不鲜!有一次也在英国见过〃 

%什么!我说!%你到过我的国家& 

%是呀!他回答说!%我在那儿住过几个月!在英国西部
人民起义反抗英王惨遭失败’后不久(起义受到镇压!杀戮很
重〃那时!我很感谢尊敬的约翰)莫顿*红衣主教!坎特伯雷
大主教!又是当日英国大法官〃亲爱的彼得+我是专对你说
的!莫尔深知大主教!不须向我了解;!这位大主教是值得尊
敬的!因为他深谋远虑!德高而又望重〃他是中等身材!丝
毫不显得年老〃他的仪容令人觉得可敬而不必生畏〃他的谈
吐沉着庄严!但听起来愉快舒适〃对于谒见有所请求的人!他
爱用粗率语言相待!加以考验!但是完全出于一片好意!要
观察一下对方的胆识和镇静自若的程度〃坦然无惧的态度是
他所赏识的!只要不流于冒失(因为这近似他的性情!而且
对于奉公职的人是相宜的!从而他才加以赞美〃他的谈吐精
练犀利!法律知识精深〃他的能力非常强!记忆非常好〃学
问和阅历使他的不凡天赋更善更美〃 

%英王十分听信他的意见〃我在英国时!他似乎是国家所

’ 指居住在康瓦尔+;042;地区的人民于。6?@年起兵抗税!后被英王
亨利七世+AB24C D!。6E:9。:8?年在位镇压〃 99 中译者

* 约翰!莫顿+/012 304502!。6789。:88曾任红衣主教及英王亨
利七世的首相〃莫尔青年时当过莫顿家的侍从〃 99 中译者
;99(;) 

*乌托邦+第一部)( 
倚仗的栋梁!不出一般人所预料〃他几乎在很年轻时就从学
校进入宫廷〃一生处理重大政务〃经过种种的世运浮沉〃从
而在许多惊风骇浪中获得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这样从亲身
经历中来的远见是不容易忘的! 

#某日〃我正和他共餐〃有一个精通英国法律的未奉圣职
的俗人在座!这个人不知怎地找到一个机会咬文嚼字地谈起
英国当日对盗窃犯执法的严峻!他们到处被执行死刑!据他
说〃送上绞刑台的有时一次达二十人之多!他又说〃他感到
更加惊奇的是〃尽管漏网的人极少〃为何不幸全国仍然盗窃
犯横行呢当时我不揣冒昧〃在红衣主教席上毫不隐讳地发
表了我的意见〃我说% 

#& 你无须惊奇〃因为这样处罚盗窃犯是越法的〃对社会
不利!对于盗窃〃这是过于严厉的处分〃但又不能制止盗窃! 
仅仅盗窃不是应处以死刑的重罪〃而除盗窃外走投无路的人〃 
随你想出什么惩治的办法〃也还是要从事盗窃!在这点上〃你
们英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一样〃很类似误人子弟的教书匠〃 
他们宁可鞭挞学生〃而不去教育学生!你们对一个盗窃犯颁
布了可怕的严刑〃其实更好的办法是〃给以谋生之道〃使任
何人不至于冒始而盗窃继而被处死的危险!’ 

#& 对这种情况〃’这人说〃& 我们已采取了充分的措施! 
我们有手艺!我们有农活!只要一个人不甘心为非作歹〃他
就可以做这些工作谋生!’ 

#& 不〃’就反驳说〃& 你不会这样轻易摆脱得了!我们且
不提在对外和对内战争中变成残废回到家园的人〃例如最近


;+乌托邦

英国人和康瓦尔人!作战以及不久前对法国作战〃都有这种
情况#这些英国人为他们的国和王效劳〃竟弄得四肢不全#他
们由于残废而无从干自己的行当〃由于年纪不小又不能学新
行当#我们且不考虑这些人〃因为战争总是偶尔才有#我们
不妨思考一下每天都有的情况# 

% 首先〃有大批贵族〃这些人象雄蜂一样〃一事不做〃 
靠别人的劳动养活自己〃例如〃靠在自己田庄上做活的佃农〃 
尽力剥削这些佃农〃以增加收入〃&他们唯独在这点上锱铢必
较〃否则他们总是挥金如土〃把自己搞穷搞光’(而且带着大
批从未学过任何糊口技艺的游手好闲的随从#只要主人一死〃 
或者他们自己生病〃这批人便立刻被赶出去#主人宁养闲客〃 
不养病号#后嗣也往往无力象先人一样维持偌大的门户〃至
少一开始无力这样做# 

% 同时〃这些人如不尽可能从事盗窃〃就只有尽可能挨
饿#的确〃他们能怎样办)流浪的生活逐渐使他们的衣服破
烂不堪〃并且身体衰弱不堪〃既然如此贫病交迫〃任何绅士
都不屑于去雇用他们〃农民也对他们望而生畏#农民深知〃一
个人习惯于舒适懒散〃挂刀持盾〃对周围的人自吹自夸〃摆
出神气十足的样子〃他就不会为了些微的报酬和粗淡的饭食〃 
去拿起铁锹和锄头〃老老实实地替贫苦老百姓干活#* 

% 可是这种人〃*那个精通法律的家伙反驳说〃% 正是我
们要尽力加以赞助的#一旦我们需要作战〃我们军队的支柱
正是要这种人来当〃他们比做工的和种田的有更大的气魄#* 

! 康瓦尔人&…。/0123450(〃见本书第;6页注# 77 中译者


0乌托邦1第一部 /。

!〃当然啦#我说#〃你倒不如说#为了作战#我们就必
须鼓励盗窃犯%只要你养这类的人#你决不能使盗窃犯绝迹% 
而且#盗窃犯当兵#并非是最不活跃的&当兵的干盗窃#也
并非是最缺少劲头的%两者竟是如此巧妙地互通%可是#这
个毛病在你们的国家虽然很猖獗#倒不是你们所独有#而是
几乎一切国家所共有的% 

!〃法国患有另一种更严重的灾难%即使在和平时期’假
如你可以称它为和平时期(#法国到处挤满了雇佣兵#因为法
国人和英国人想法一样#认为养一批懒散的随从是好事%这
些自作聪明的人的想法是)若要社会安全#必须随时备有一
支坚强可靠的守卫部队#主要由老兵组成#因为他们不信任
新兵%这种看法使他们不得不经常寻找战争的口实#专供士
兵获得临阵的经验#盲目杀人#惟恐#如同塞拉斯特*所作的
妙论#!无论是心或手#不用就不灵%+然而#法国吃了大亏
才认识到#豢养这般野蛮畜牲是多么危险#这点也从罗马;迦
太基;叙利亚…和别的许多国家的事例得到证明%后面这些国
家的常备军#不但毁灭了他们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连土地
城市也毁灭了% 

!〃这种军队之无须乎维持#从这点可清楚地得到证明) 
即使从小就在行伍中认真训练的法国士兵#也不敢夸口如果
和你们征来的新兵作战#可以经常得胜%这点我无须多谈#以

* 塞拉斯特’#公元前;8约=》(88 古罗马历史家#引言见其所著0 变1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