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圈子圈套3(终局篇) >

第50章

圈子圈套3(终局篇)-第50章

小说: 圈子圈套3(终局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老头怀旧,听见门外不远的护士站有个男人问话:“请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位叫俞威的病人?”“往前走,10号床。”护士回答。10号床上的俞威立刻分辨出这是谁的声音,却继续和老头恳谈,故意不看门口。很快,有个人走来在门口站定,俞威装作并未发觉,倒是老头刹住话头注视着来人问道:“您找谁啊?”洪钧微笑着回答:“我找他。”俞威这才扭过头,淡淡地说:“是你呀。”洪钧两手空空,拉过凳子坐下说:“我没给你带花来,因为你肯定转手送人,借花献佛可是你的拿手好戏。”俞威只干笑一下,洪钧又说:“咱们多长时间没见了?两年多?”俞威点头:“嗯,没多久,人这一辈子就是一眨眼的事,两年多算什么。”洪钧没想到俞威的话里居然有一种禅的味道,也就把原本预备抒发的感慨收了起来,打量一眼病房,问:“怎么没要个单人间?不讲排场了?这可不像是你的风格。”“单人间很少,我住进来的时候没有空着的,现在这样挺好,几个人一起住热闹,单人间太闷。这个老爷子见识多了去了,比你我都明白事理。每天和老爷子聊聊天,让老爷子开导开导,比什么心理咨询都管用。”洪钧忍不住又看一眼老头,不知道俞威何时变得如此超脱。俞威只淡淡一笑,注意到洪钧才坐下没几分钟便显得心神不定、频繁向门口张望,就说:“你别操心了,Linda不在,她一次都没来过。”洪钧的心思被俞威看穿只好坦白说:“我还一直担心在你这儿和她碰上。”“看来你还是不了解她,男人对她来说就像车,她就像在路边搭车的,能搭一段是一段。如果车没油了、爆胎了或者方向不对,她二话不说就会换一辆,她前一段路搭的是你,这两年多搭的是我,眼下我这车差不多报废了,她早下车找下一辆去了。哎,你是不是还惦记她呢?要不你再让她搭一段吧。”

    洪钧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谈不上惋惜也没有半点庆幸,觉得俞威和琳达的分手似乎对他们本人都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担心分手之后这两人又会去祸害若干某女和某男。听俞威把祸水引向他,忙说:“算了吧,我这车比不上你的载客量那么大,不像你多多益善的,我是双座跑车,车上已经有人了。”俞威笑呵呵地自嘲道:“我如今就是一副轮椅。”洪钧问:“听说你已经离开ICE了?看你这样子应该很快又可以生龙活虎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可能先好好休息一段吧,刚躺了一个月,上瘾了,等我什么时候歇够了、闲得慌了,再考虑做点自己的事。”“你以前在哪家公司还不都是在做自己的事。”见俞威居然被揶揄得脸有些红,洪钧又笑着说:“说真的,咱俩好像是有缘分,以前是背靠背齐心合力,后来是面对面你死我活,斗来斗去的倒好像谁也离不开谁了。”俞威开心地大笑起来,不小心牵动左肩膀尚未痊愈的旧伤,疼得他吸一口凉气,苦着脸说,“可惜啊,以后我不陪你玩了,只好辛苦你再去寻找新的对手吧。”洪钧闻听之下,不禁想多看几眼如今躺在床上的这位冤家对头,一身不合体病号服里的俞威,有意用被子把左腿密不透风地遮盖住,面色显得比当初白净一些,眉目间已经很难感受到往日的霸道,倒是颇有些从容淡定。洪钧略带迟疑地说:“既然以后做不成对手了,有件事还是趁现在告诉你吧。你这次从ICE下课,小谭的确是‘功不可没’,不过你也别只恨他一个,以他的功力还不至于轻易把你扳倒。我和Peter算是做了个交换,彼此帮忙,各得其所吧。”“你这是内疚,还是得意呢?是想请求我原谅,还是想让我死个明白?”俞威冷冷看一眼洪钧,随即又说,“旁边那间病房的14号床是个跨栏运动员,据他讲跨栏的都不愿意把栏架踢倒,那样既减缓速度还容易受伤。人这一辈子就像是在跨栏,我碰巧就是横在你前面的一个栏架,你是迫不得已才把我踢倒。要是换了我,没准还要踢倒了再踩一脚。其实谁也不是有意和谁为敌,没办法,谁都想跑到别人前头,路太窄,难免磕磕碰碰。我倒是从心里感谢你,你从背后推一把倒成全了我,不然我可能永远不能自拔。”

    洪钧不禁怀疑这里究竟是骨科还是心脑外科的病房,怎么俞威好像不只是在骨头上钉了几颗钉子,倒仿佛连心脏和大脑都换了?他又怀疑这里究竟是病房还是禅房,怎么俞威忽然变得字字珠玑、参破红尘了?洪钧正揣度俞威是不是企图麻痹他,俞威却问道:“刚才你说Peter和你各得其所,怎么?他已经把你老板挤掉了?”洪钧顿时放了心,眼前的俞威还是他所熟知的那个,回答说:“我老板科克已经在2月底离开维西尔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Peter会做新公司在亚太区的头儿。”“中国区的头儿当然非你莫属喽,恭喜你啊,如愿以偿。”俞威忽然又笑起来,这次特意用右手抱住左肩,尽兴地笑过之后,他直视着洪钧的眼睛说,“不过,有句话我也趁现在告诉你吧,难道你自己没意识到?你处心积虑折腾这么多年,不就只是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一切都回到原地了吗?新公司大概会起个新名字,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新东西吗?Peter还是你的老板,小谭还是你的下属,人还是这些人,事还是这些事,这样一个个圈子地兜下去,什么时候能跳出这个圈子?这样活一辈子我都替你觉得没劲。”洪钧内心也对和皮特、小谭这一班人重又搅在一起觉得别扭,但总宽慰自己这不过是个巧合而已。经俞威一说,他不禁悚然心惊,却又故作坦然地说:“这是螺旋式上升嘛,历史虽然有时惊人地相似,但不会简单地重复。”俞威不打算和洪钧争辩,转而说:“医院真是个好地方,建议你找机会也进来住一段,以前没工夫想的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以前想不清楚的也许就豁然开朗了。”洪钧走了,继续兜他的圈子去了,俞威拄着拐杖踱到窗前向病房楼外面眺望,从这个位置看不到进出病房楼的人。他正怅惘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再遇到洪钧,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兜的圈子和洪钧的有没有交汇点,背后传来老头的声音:“您二位一看就知道,都是人精儿,可就是活得忒累,何苦来呢?”维西尔和ICE这两家公司都已作古,合并而成的新公司终于正式登上全球软件业的舞台。皮特荣任新公司主管亚太区业务的高级副总裁,而洪钧则担任新公司的中国区总裁,再一次成为皮特的直接下属。

    两家公司原先的办公室都继续使用,为了防止两家的员工自成派系、互不融合,洪钧特意把两套人马打散后混合安置,市场和销售部门集中使用ICE的办公室而技术和内勤部门使用维西尔的办公室。洪钧自己也从维西尔的办公室搬到了ICE的办公室。重新踏入自己当年在ICE的那间办公室时,洪钧步履有些迟疑,他走到大班台后面,深吸一口气,痛下决心在高背皮椅上坐了下去,脑子里忽然冒出一句诗:“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立刻心思一动,从大前年的8月那个闷热的夏日至今,已经正好过去了三十二个月,这一大圈绕得真是够远的,一绕就是三十二个月,洪钧喃喃自语:“我回来了。”小薛如今的顶头上司是小谭,但他仍然不理解洪钧为什么点名让他转到业务发展部,他想跟着李龙伟继续做大项目,或者哪怕在华北区做销售也行,倒不是因为他觉得做销售能挣更多钱,只是因为他和小谭的第一次谈话就让他感觉小谭这人有点“阴”。小谭却明白洪钧把小薛塞给他的用意,他本想从外面招人全新打造一支小小的“谭家军”,结果洪钧彻底断了他的念想,把几个洪钧认为能干而可靠的推荐给了他,其中就包括这位小薛。小谭和小薛坐在首都机场的候机厅里等候飞往宜昌的航班,他们瞄准的下一个很有宏伟前景的目标是三峡工程。在他们眼里高峡出平湖围起来的不是水库而是金库,从里面随便抄上一把就是个不一定绝后但一定空前的大单子。小谭望着远处商务舱休息室进进出出的人,主动对小薛挑起话题:“浙江第一资源那个单子真是你一个人跟下来的?”“我只是个马前卒,跑龙套的,算我运气好,白捡了这么个大项目。”小谭并不觉得这是什么过谦之辞,先点下头表示认同,接着摇头道:“我看不止是你运气好,Jim的运气也不错。”小薛当然不会擅自替洪钧谦虚,立刻说:“我不觉得洪总靠的是运气。”小谭又摇头:“Jim怎么不是靠运气?我当初和他共事过好几年,这回隔了两年多又在一起,我就看不出来他在哪些方面有大的提高。凭什么升上来?还不是凭运气?其实越大的官越好做,古今中外都是这样。”小薛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用沉默表达一切,他也知道和新老板话不投机不是个好兆头,但实在想不出该说什么。

(完)


后记
关于“我”的一串符号
在我的记忆中,代表“我”的最早符号是“小强”,这记忆是那么的久远,以至于我都想不起来其源头起自于何时。后来,当我已很久只在很有限的场合被很有限的人仍然叫做“小强”,我才知道原来在某些地方“小强”也是蟑螂的昵称,这让我更加喜欢这个名字,因为,蟑螂是很恋家的。“小强”是最早被与我有血缘关系的人拿来叫我的,后来范围扩大到大院里认识我的长辈和我的那些“发小儿”们。如今,那些长辈和那些发小儿大多已散居地球上的很多角落,即使相聚大概也不会再起用我的这个称谓,这称谓如今是属于我父母和我兄嫂的专利,即使在我已近不惑之年的今天。我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可以永远听到他们这样叫我,我希望这呼唤能真切地伴随我的一生,永远不要变为回忆。
上学了,我的学名“王强”开始正式投入使用。昨天还在招猫逗狗、调皮捣蛋的我们,忽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让我们不少人都吃惊不小,而颇令我们难以接受的就是彼此的称呼从亲切生动的小名忽然切换为老气横秋的大名,就像“曾三儿”以后要被唤作“曾文辉”。保守不只属于成年人,就像长辈们对新生事物的态度一样,我们对这类听着像老头名字的一律加以抵制和嘲弄,如果某人的大名中居然出现了我们尚不认识的生字,更是迫使我们给他另起一个方便群众的外号。这时的我颇为我的大名得意,因为这名字老少成宜,一岁的或者一百零一岁的都可以叫这个名字,所以“王强”几乎是立刻就被大伙儿接受了。
慢慢地,我发现了“王强”这个名字的缺点,这个名字的缺点就是这个名字太好了,以至于有太多的父母所见略同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这名字实在是太招人喜欢了,以至于我几乎每见到一位新朋友都会听到类似的话:“你是我认识的第X位王强。”叫王强的群众基础广泛自然出色的也多,常常有人夸我英语好或者夸我唱的歌好听,我起初有些纳闷,但去“百度”或者“G00gle”了一下就明白其中真相了。有不止一位读者开心地告诉我他也叫王强,居然有一位激动不已地感谢我“为咱们所有叫王强的争了光”,就像我是为国争光的世界冠军,不过,全中国叫王强的人数恐怕的确比不少“蕞尔小国”的人口还多呢。
就此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