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五卷 >

第40章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五卷-第40章

小说: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五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验有经验论的因素,治事之治有封建道德的规范,且所谓“事物”的含义
也有历史的局限;然他的唯物主义的主要倾向,却引导他的眼光进入有一定
限度的历史和自然、人类、社会、民族的大环境中,这样解放了的炎武确乎

飞出了中古封建的小鸟笼子。他是一位言行一致的人,他游历遍半个中国, 
带着两马两骡,载上一个小圆书室,并随地抄录材料,访问风俗,探寻真理。
到了开博学鸿儒科(康熙十七年)、开明史馆(十八年)时,他以速死身殉
来抗拒了对他的推荐。他不但不辱身事仇,而且更不再进那个变相八股的小
笼子去了。博学鸿儒在那里“著书”,他反其道而钞书。他引其祖的话说: 
著书不如钞书。。。凡作书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
作也。班孟坚之改“史记”,必不如“史记”也;宋景文之改“旧
唐书”,必不如“旧唐书”也;朱子之改“通鉴”,必不如“短鉴” 
也。至于今代而著书之人几满天下,则有盗前人之书而为自作者
矣。故得明人书百卷,不如得宋入书一卷也。(“亭林文集”卷二
“钞书自序”) 
康熙在那里奖励理学,亭林在野外著“日知录”。他的“日知录”的书
名,不但显示出在方法论上的时代自觉,所谓“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 
以与宋明以来的空虚独断相对立,而且标明出和清统治者的不合作精神,以
显示其民族气节。“日知录”刊本中多有删除(如“素夷狄行乎夷狄”一条
有目无文),诗集中则更多窜改(参看“四部业刊”本与蒋山佣钞本诗集之
异同)。炎武隐居陕西,不只是著书立说,而且有抗清统治的秘密活动,这
从他和傅山往来的信中就可以看出来的。孙中山以下的话,颇合于炎武的情
况。
他们刚才结合成种种会党的时候,康熙就开博学鸿词科,把明朝有知识
学问的人,几乎都网罗到满洲政府之下。那些有思想的人,知道了不能专靠
文人去维持民族主义,便对于下流社会和江湖上无家可归的人收罗起来,结
成团体。。。(“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版,六一六页)炙武比夫之宗
羲更进步的地方,就在于他始终是一个经世致用的活动家,他的爱国思想与
他的秘密行动是言行一致的。

第三节 顾炎武的社会思想
在十七世纪,中国的启蒙学者对将要到来的社会,都有一种憧憬或梦想。
我们要研究的是:他们是如何地勇于把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是另一件事), 
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在那时代是怎样的棘手难决而又是怎佯同情着人民,他们
的理想给予后代社会运动以什么可承继的传统,他们的政治思想怎样对于后
代的政治改革起了启蒙作用。
复杂多面的社会问题,和书本上的问题不同,是更富于活的内容。十七
世起的思想家敢于提出他们所能够提出的问题,而不是如道学家卧在旧现实
中说教并给旧的制度穿戴神圣的衣帽,这就值得我们赞扬。清初学者的精神
便在这里。
炎武是富有爱国思想的。他在清王朝统治的环境中,背乡奔家,远游北
方,正是他所谓“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
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仕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亭林文集”卷三
“病起与蓟门当事书”)他在他的书中常暗示当日的情形,不主张友人绝望
自杀,说天下事变之来,有不能尽预料的。他企图结合志士乘时而作,他明
白地讲出豪杰之士的可能兴起: 
积轻之势固不能有所树立,而变故萌生难可意料,谁肯独创非
常,建房琯之策者哉。虽然,苻坚不过氏酋伪主,而其疏属尚有苻
登,诚得此论而用之,未必无一二才杰之士自兹而奋发也。(“亭
林文集”卷四“与人书”十三) 
宗义老年不敢渡江,夫之晚景局处徭洞,炎武则比较积极,不愧是一个
足踏实地的思想家兼活动家。他所以跑到陕西定居,据他说是因为: 
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与他省不同。黄精松花,山
中所产,沙苑蒺藜,止隔一水,终日服饵,便可不肉不茗。然华阴
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
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
瓴之便。(同上“与三侄书”) 
他言外之意似有在此地举义的图谋。更有一个当时现实的教训,即李自
成张献忠起义的历史实陈。炎武于是也把汉族复兴的希望寄托于秦人。他是
一个重视经验的人,这不能不使他去实地考查研究这一希望的可能。他的阶
级性虽然限制了他同情农民战争,但农民战争却惊醒了他的思想。
炎武的爱国思想,多表现在他的诗集里。这里,我们抄他的一首诗来作
例子。这首诗题目为“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沈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亭林诗集”卷一) 
这是暗示为了填平仇恨而永远守志的大宏愿,反对那些随处妥协的人
物。
炎武与清初哲入相同,都有程度不等的近代思想,都富有民主主义的启
蒙精神。他的经世之学,正所以经十七世纪“自身以至家国天下”之所当务。

他说: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
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
天下者,匹失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条) 
这是十七世纪启蒙者对于国家的观念,朝代的兴亡已经不能局限他们的
理想了。炎武所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仅指封建的私天下而言, 
还不能说民族运动的保天下。这说明易姓改号的那种存亡变革不在他的最高
正义心中了,而非具有社会理想和民族运动的前提,就不配谈得上天下国家
的政治观点。他的“匹夫有责”的权利与义务的观点,乃是对于封建制的抗
议。
研究炎武的社会政治思想,要从这里了解,而不可单从他的社会制度风
俗以及官制兵制的议论来了解。因为十七世纪的思想家,对于问题之解决远
没有其对于问题之提出,更为值得重视。这不是说研究问题着重了原则,轻
视了方案;相反地,正因为要具体地认识这一个时代的思想象,首先就要知
道他们幻想的世界是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不论他们以“法古用复”的外貌而
筹今,或以“封建”“郡县”的外貌而筹今,都反映出历史的实陈意义。不
明白这一点,就不能研究清初思想史。
第一,炎武所理想的社会有一个图景,即在表面上是一般的人民事业, 
本质上是市民的事业。他怀疑当时封建社会的组织: 
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然此等故事不欲令在位之人知之。
今日之事,兴一利便是添一害。如欲行沁水之转般,则河南必摄。
开胶莱之运道,则山东必乱矣!(“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八) 
炎武的社会图景是一种理想。这在他的著作中表示得明白如画。他拿最
通俗的两个字表达出来,叫作“风俗”。他说: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
风俗,则教化纪网为不可阙矣。百年必世养之而不足,一朝一夕败
之而有余。(同上“与人书”九) 
他的“风俗”论详见于“日知录”卷十三,所指范围至广,可以说是社
会制度的代名词。如“秦纪会稽山刻石”条,是以婚姻制度言风俗;“周末
风俗”“两汉风俗”“宋世风俗”“清议”诸条的中心问题,是以“民意” 
或舆论言风俗;以下各条或言道德、或言人才、或言家庭、或言吏风、或言
迷信、或言产业,都为风俗的内容。他所谓一切“自正风俗始”,即社会制
度的改革应从匹夫做起。他对朝代兴亡的关心是表面的。他以舆论为风俗的
关键,我们从这里研究他的社会图景,原来含有近代人憧憬着的“自由”的
内容。他说: 
古之哲王所以正百辟者,。。存清议于州里。。。乡举里选, 
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君子有怀刑之惧,小人存耻
格之风。教成于下,而上不严,论定于乡,而民不犯。。。“小雅” 
废而中国微,风俗衰而叛乱作矣。。。虽二帝之举错,亦未尝不询
于刍荛,然则崇月旦以佐秋官,进乡评以扶国是,。。王治之不可
阙也。。。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于
清议亡,而干戈至矣。洪武十五年,。。几十恶,奸盗诈伪,干名

犯义,有伤风俗,。。书其名于申明亭。。。此前代乡议之遗意也。
后之人视为具文,风纪之官但以刑名为事,而于弼教新民之意若不
相关,无惑乎江河之日下已!(“日知录”卷十三“清议”条) 
这是近代言论自由的“新民”思想,与黄宗羲的学校论相同。他的这种
“清议”论,是以家国天下人民生活为对象,和“清谈”完全不同。他认为
清谈,“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不过是演说老庄之“玄风”,魏
晋林下诸贤为之,足以亡国。(参看同上书卷十三“正始”条) 
炎武甚赞东汉之风俗,说“论世而不考其风俗,无以明人主之功,余之
所以斥周末而进东京,亦‘春秋’之意也”(同上“周末风俗”条),东汉
风俗有什么特色呢?他说是清议: 
光武。。尊祟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明经行修之人, 
而风俗为之一变。至其末造,朝政昏浊,国事日非,而党锢之流, 
独行之辈,依仁踏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故范哗之论,以为桓灵之
间,君道秕僻,朝纲日陵,国隙屡启。自中智以下,靡不审其崩离, 
而仅强之臣息其窥盗之谋,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儒林传论”), 
所以倾而未颓,决而未溃,皆仁人君子心力之为(“左雄传论”), 
可谓知言者矣。(同上“两汉风俗”条) 
这种历史分析,显然非历史主义的观点,但借古说今,是古人的通例, 
他主要是借此来设计一个理想的图案而已。
同样的,炎武论宋代的兴亡,也归结于风俗,所指的仍以有否人民的谠
论直言为转移。他说: 
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宋。。真、仁之世,。。 
诸贤以直言谠论倡于朝,于是中外荐绅知以名节为高,廉耻相
尚,。。故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
及宋之亡,忠节相望!呜呼!观哀平之可以变而为东京,五代之可
以变而为宋,则知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也。(同上“宋世风俗”条) 
“人材兼南北,议论忘彼此”(炎武引陆游“几暮感怀”诗),是他的
风俗论的中心思想。他援引的史实固然有不少的曲解,但他的社会图景好像
梦想着近代的世界。
第二,炎武不但有梦想的社会图景,而且更有社会必变的自觉。上面我
们已经指出过他说的“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风俗既指社会图景(同上“廉
耻”条:“风俗者天下之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