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义在中国[1].2]-郎咸平-东方出版社2010-纯文本 >

第17章

义在中国[1].2]-郎咸平-东方出版社2010-纯文本-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景提示
一边是拘谨认错,一边是咄咄逼人,丰田总裁丰田章男与美国国会议员的碰撞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碰撞,53岁的丰田章男在当天的表现被形容为就像犯人过堂一样。而耐人寻味的是,有分析指出,在听证会当天,有议员要求丰田采购美国生产的汽车配件,也有议员提到丰田汽车轻视美国市场,更有议员提到美日两国的贸易赤字问题。美国国会议员对丰田公司的怒火好像越来越大,而这些议员心中显然各自在算另外一本账。
我想提醒各位读者,“和谐”这个词在美国的企业文化里是从来不会出现的,美国人是不讲“和谐”的,只有日本人讲“和谐”,所以日本人希望后退一步通过道歉而达到“和谐”的目的,但是日本人的道歉不表示他们承认车子质量有问题,他们只是希望透过道歉使得双方关系不要那么紧张,先“和谐”一下再说。但是美国人对于道歉的理解和日本人完全不同。美国国会议员说了,“不管你丰田章男怎么道歉,我都没看到你们的真诚悔改”。什么叫悔改?你一定要承认你错了,你的汽车有问题。丰田章男怎么能承认呢?承认就更糟糕了。所以你承认也不行,你不承认也不行。你承认的话,就证明你的丰田真的是不行的;你不承认的话,议员就会说,不管你怎么道歉,我都看不到你的真心悔改。因为对美国人来讲,丰田总裁的公开道歉和老虎伍兹因婚外情而公开道歉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因为老虎伍兹确实有婚外情才需要道歉的。如果丰田车子没问题,丰田章男干吗要道歉呢?和老虎伍兹一样,你确实有问题你才道歉的,是不是?听证代表说,你的车子质量确实有问题你才道歉的,否则你干吗道歉呢?因此,丰田章男在美国人看起来,跟老虎伍兹是同样的问题,但是丰田章男的道歉却同时不承认车子有质量问题的事实确实让美国人难以理解。而丰田根本搞不清楚这种关系。而且美国人说,丰田章男的话听起来很诚恳老实,但是诚意有多少,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就是双方因为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严重隔阂。
好了,这个事件如何演变我不知道,不过2010年1月份的资料就是,福特汽车的销售量上涨25%,通用汽车的上涨13%,而丰田汽车的销量下跌16%。更可怕的是什么?只要美国成功地打击丰田,只要让美国的老百姓憎恨丰田,憎恨日本的汽车品牌,进而憎恨日本的其他品牌,美国的老百姓就会改用美国货。因此美国的失业率就会下降。如果丰田危机也就是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战——美国精心策划的结果,那么,让我感到不寒而栗的是我们中国怎么办?奥巴马2010年3月11日讲得非常清楚,他必须用强硬态度对付中国的汇率,而且美国财政部长宣布是否在2010年4月15日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将延期,其目的不在贸易大战,而在汇率大战,美国希望透过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使得中国产品不再便宜。而且美国对我们展开贸易大战还更容易,因为我们中国的出口质量还不如丰田,对付中国的出口那更是易如反掌。一个“余则成”能够击垮丰田的话,对付我们都不需要“余则成”了。我们的工业实力,坦白讲还不如日本。如果美国解决日本之后,用同样的思维来对付我们中国怎么办?
 
 延伸阅读 
陌生人群:一部经济生活的自然史
此时,信任就成为我们现代社会中陌生人之间实现交易的粘合剂。即便是到路边的市场购买水果这样一件简单的事也需要购买者具备仔细地评估产品质量的能力。许多法律系统都倡导“货物出门概不退换,买主对产品质量自行负责”的原则,即买主必须加倍小心,确保不被欺骗是买主自己的责任。我刚刚购买的水果可能在我刚到家时就腐烂了,但这也只能怪我自己没有仔细挑选。但如果水果中含有某种禁用的化学物质,那就需要由法律来解决了。
但法律并未给买主带来可靠的保障。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其他机制已成为买主寻找其他买主作为自己联盟的手段,而更荒诞的是,许多买主也会在卖主中寻找自己的联盟。因为,这种不可靠性也殃及到了许多卖主:一个卖主拥有一部好车要出售,但他却无法向买主证明他的车与邻近展位的普通产品相比优越在何处;一种药疗效甚好,但外表看来却与无数江湖郎中开出的药剂没什么两样。如今,电视广告越来越成为华丽的自我包装和讽刺性的自我推荐,即使是最粗糙的国内产品的广告也要千方百计地让我们相信我们在众多平庸的产品中找到了货真价实的一件。
品牌的出现就是对信任的投资。它既是给客户的信号,也是使企业必须符合质量标准的承诺机制。
现代人赢得信任就如同购买食品、服饰和房子一样。有时,他的信赖度的最终保证人就是国家,但更多的时候,他的保证人是与他一样的公民——那些自己的可信赖度也未必可靠的人。
“盗之道”——一个看似矛盾的说法,事实上却蕴涵着最简单的道理:
只有在偷窃者的世界里,“道”才是必要的。任何社会中最严格的道德法规都是控制罪犯行为的法规,因为道义是处理法律所无法干预的事务的最有效方法。你周围人的道义、名誉和可信度都能够成为你在清晨愿意迈出家门与他们打交道的基础。如果一个现代社会的整个社会结构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那么由于银行业丑闻、政治剧变或原本值得信赖的公众人物腐败事件的曝光所导致的社会信任的瓦解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
本文摘选自 '英' 保罗?西布莱特的《陌生人群:一部经济生活的自然史》

 
第六章
气候大战:一个惊天大谎言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一个童话故事吗?
气温升高导致二氧化碳增多,因果竟然被颠倒。
一群四五流的科学家在欺骗全世界。
我来和各位谈一个惊天大阴谋。你们都看过《2012》这部电影,很恐怖是吧?你看地球碰到如此大的灾难,要靠我们中国来建几个挪亚方舟,然后解救全世界,但是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这个电影本身就是一个虚构,有时候我在想,电影可以虚构,温室气体排放、哥本哈根整个会议有没有可能也是个虚构?
一、这一切竟是弥天骗局
我虽然经常自我解嘲以娱乐读者,但我还是不得不说我自己是个数理基础非常优秀的学者,否则也不可能在两年半的时间拿到世界顶级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博士,这点我也不需要过谦,否则就是虚伪了。我觉得我在沃顿商学院所学的最重要的治学态度就是科学的怀疑观。什么叫做科学的怀疑观?我就以温室气体排放为例作个说明。
背景提示
因为安徒生的原因,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又被称为童话之都。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超过85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了在这里举行的世界气候会议。巧合的是,就在哥本哈根会议开始之前,美国灾难电影《2012》在全球上映。电影所描绘的世界末日情景令人不寒而栗,更多的人越发相信,人类对于环境的无节制索取将为地球带来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哥本哈根会议也因此被很多人看作是人类自我救赎的“挪亚方舟”。作为好莱坞的商业娱乐片,《2012》是想象力虚构的产物,那么,支撑哥本哈根会议的全球气候变暖理论,难道也只是一个童话故事吗?
我相信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对温室气体排放提出质疑的人,很简单,我根本不信。为什么不信?因为,第一,所有的论据竟然来自英国一个我听都没有听过的大学,叫做什么东英吉利大学。我自己是教授,我对全世界大学这么熟悉,我的教授朋友遍天下,我们都没听过这个大学。这个大学做出这么多有关气候的研究,他们说人类开汽车、加汽油,在一起唱卡拉OK,甚至办个演唱会、坐个飞机,就产生二氧化碳,然后改变了气候,所以从今天开始不要开车了,不能唱歌了,也不能去夜总会了,甚至不能坐飞机了,否则气候就变暖了。真的这么恐怖吗?东英吉利大学这一批四五流的学者讲出这种结论,而且全世界相信了,但是我为什么不信呢?因为我在想,大气里边的二氧化碳的比例不过是0。03%,这是多么小的一个比例。而我们开汽车、加汽油、坐飞机、去夜总会,怎么怎么怎么,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又是这么小比例的二氧化碳当中更小得不能再小的比例了,这样就能改变气候,我们人类真的太伟大了,我们还真的是人定胜天了。
火山爆发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比工厂、汽车、植物、人类加起来的多得多,一个更大的二氧化碳来源是死亡的植物,例如秋天飘落的树叶、还有动物、细菌和海洋。我们就以动物和细菌为例,它们每年制造出1500亿吨的二氧化碳。而我们人类只制造了微乎其微的65亿吨,简直不成比例。你有什么想法,你把细菌都杀死吗?你把动物都灭绝吗?它们才是真正制造二氧化碳的元凶。而且人类开汽车、加汽油、在一起唱卡拉OK,甚至办个演唱会、坐个飞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更是少得可怜了,大概三五亿吨了不起了。东英吉利大学四五流的科学家就说三五亿吨二氧化碳就能改变气候,真是太可笑了,我根本不信。读者今天读了我的书,肯定会非常震惊。
因此我坚信,这整个气候变暖的议题可能就是一个惊天大骗局,我不断在宣扬我的观点,其实很多人问我说,郎教授,你怎么不在国际上发表这些观点呢?我说我根本没时间,而且我也没有兴趣在国际上发表。不过,我们的结论公布出来之后,一定会得到全世界的重视。因为我们的研究团队把所有的资料分析出来之后的结论就是:你们所一贯相信的这一切竟然是一个惊天大骗局,就这么简单。

背景提示
2010年1月3日,刚刚拉开新年序幕的北京迎来了59年来最大降雪。北京中小学因此停课一天。大雪过去之后,北京南郊观象台监测的北京地区最低气温跌至零下16。7摄氏度,达到近40年来的最低值。而此时此刻,整个北半球正遭受到强寒流及创纪录的大雪侵袭,从东北亚到俄罗斯,从西欧到北美大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强降雪和大降温。种种迹象显示,2009年至2010年的冬天将成为近30年来最冷的冬天。极度的寒冷开始让人们怀疑,全球真的变暖了吗?所谓全球变暖的说法到底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经拍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影片叫做《不愿面对的真相》,你们看到里面最惊人的画面了吗?一只北极熊,站在一个快融化的冰块上面,无奈地看着遥远的东方,似乎在向世人控诉我们中国人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从而造成气候变暖,它都快淹死了。因此,美国政府把北极熊列为濒危的动物。我想告诉各位读者,实在不好意思,我还是不信,因此我们开始翻查证据,结果发现阿拉斯加州的州长佩林,就是共和党的前副总统候选人,最近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她控告美国联邦政府将北极熊列为濒危的动物,因为她说事实上,阿拉斯加的北极熊数量最近增加了一倍以上。
二、二氧化碳与气温:一对被颠倒了的因果
戈尔拍的片子显然和事实不符合,那么他怎么得出这么惊人的结论的呢?其实他的论证是基于重要而且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