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义在中国[1].2]-郎咸平-东方出版社2010-纯文本 >

第23章

义在中国[1].2]-郎咸平-东方出版社2010-纯文本-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太阳能发电的成木是煤发电的11~18倍,是沼气发电的7~12倍,是风能发电的6~10倍。为什么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都有财政补贴?就是因为太阳能发电太贵。我们是非常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根本不可能花这种钱。
我们中国人是不太喜欢研究数字的,比如说中国的古籍,说“天大旱,死若干”,到底死了多少人?不知道。我们的中华文化是不喜欢数字的文化,所以我们的各级省市领导推动光伏产业的时候,是不看数据的。全世界产值当中,能源项目只有10%,能源当中新能源只有10%。也就是说全世界产值当中,新能源的比重只有1%。今天我们18个省份、上百个城市发展太阳能,这么疯狂,就是想用1%的产值拉动中国经济。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就一句话,不是傻子,就是没有看过数据。完全没有想过,这个行业是拉动不了中国经济的,但是中国现在就像疯了一样在做这个事情,这种“大跃进”的思维实在太可怕。 
三、风电凭什么“风行”
其实不只这个,还有风电。各位读者去海边或者去内蒙古都会看到,像荷兰风车一样的风电发电设备,我们最近也在疯狂地搞这个东西。我这里有个资料,地方上都愿意发展风电,一个县级市动辄规划出10万亩、20万亩的土地来发展风电,至于当地适不适合建,怎么建,能不能建成,还有发电之后送到哪里去,如何上电网,这些全都没有规划。很多风电项目既不考虑技术,也不考虑市场,更不考虑配套设备,非常的盲目。
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风力发电就走上了疯狂的“扩张之路”,从2004年的6家企业发展成现在的70多家,企业增加10倍以上,而全世界生产风电整机的厂家也不过10家,我们中国已经有七八十家了。2007年,中国最大的风机制造企业,叫做金风科技,毛利率是30%左右,现在跌到了20%,2009年5月份的风机价格,也跌到了5400元每千瓦,下跌了将近16%。
国外很多做风电的工厂看到中国这么多地产商都开始做这个行业,就把那些技术不过关,或者是陈旧技术的设备高价卖给他们,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所以我们买了很多国外的垃圾,我们风力发电机械的故障率高达20%。
此外,国家发改委是这么说的,国家发改委还算比较清醒,说我们将来有三五家风电企业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我们有70多家企业在做,而且好多地方都在打造风电基地。其实我在想,这个规划的10万亩、20万亩土地,他们会不会用来盖别墅?在风电设备下面盖个别墅还是很有卖点的,广告可以说,我们享受一下荷兰的风车吧。我们很多人也没有见过荷兰风车是什么样子,以为风力发电那玩意儿就是风车,这是个很好的卖点。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除了买人家的陈旧设备以外,中国大部分的风电企业都是买别人的图纸,现在七八十家企业里应该有70家就是买图纸。不光买图纸要花钱,而且还有合同,每生产出一台风力发电机,还要给对方多少钱。而且这个产业是不准出口的,里面的技术你也不能随便改动。当然老外不用担心,就算他们允许我们改动,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改,这就是我们风电技术的水平,大部分都是门外汉在做这个行业。
背景提示
鉴于国内新能源发展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日前更新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其中,多晶硅被从《目录》中删除,“2兆瓦以上风力发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也被从《目录》中删除。有关专家认为,控制部分过热新能源的产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政府的用意所在。从大环境看,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京都议定书》中并未承担碳减排义务,但未来中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2012年到期的哥本哈根协议谈判中,欧美国家已经要求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承担碳减排责任。发展新能源不只是政治博弈的筹码,也关乎中国人可持续生存的百年大计。
如果我们继续推动风电产业的话,你知道是什么结果吗?我相信这种严重的产能过剩必然引发恶性竞争,会像我们中国的电视机产业一样,到最后一台电视机只赚5块钱。这就是因为缺少国家规划,而且大家把风电看得太简单了。你看在内蒙古建了很多高楼,建了很多风电机,看起来很好,那我问你,风来了可以发电,如果风停了怎么办?那就必须靠原来的火力发电来弥补风力发电的不足。那么从风力发电转成火力发电的这个转换的技术是谁的?还是美国和欧洲的,这种重要的核心技术我们是不掌控的。我们造风力发电厂的时候,旁边可能还要配一个火力发电厂,请问有必要这么麻烦吗?你干脆搞火力发电算了。而且制造风机所使用的某种铜的元素,跟多晶硅一样,是高度污染的,而且这个污染一旦进入到土地中,将会危害我们的后代子孙,永远不会消退。
表面上看起来,风电和光伏,好像是很好的概念。其实最后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我们中国发展这个行业,不但现在就开始把低碳美元回流到欧美,让欧美设备制造商赚钱,更可恶的是我们的绿色产品出口,保护了国外的环境,黑色的污染全部留在了国内,贻害各位读者和我们的子孙后代。而且,上万亿的投资里面,我相信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打了水漂,还有圈了这么多土地,我也相信大部分可能都会用来盖别墅,这就是我们新能源的未来。
 
 
 延伸阅读 
决战新能源:一场影响国家兴衰的产业革命
在世界能源领域,太阳能发电技术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2007年,与燃煤发电超过1000吉瓦的能力相比,全球的所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容量仅仅只有6。6吉瓦;在美国,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能还不到电力供应总量的0。 05%。最大的障碍是光伏电池还没有价廉到可以大规模竞争。
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在过去30年里一直统治着市场,在2007年仍控制市场的93%。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者相信,在世界上廉价制造商的帮助下,他们能够达到那个价格。2007年,中国成为继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太阳能电池制造者,并且为进一步扩大产能,通过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募集了数十亿资金,在此进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亿万富翁。该领域排名第一位的公司无锡尚德市值55亿美元、拥有员工3500人,并将其产品的90%出口德国。
尽管这种全球扩张导致了晶体硅的短缺,但是更快速的扩张肯定需要尽快在实验室研究出能够走向商业市场的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
晶体硅有许多限制。这种限制导致大多数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者放弃硅而偏爱其他半导体材料,通常是几种材料的混合物:通过混合或者层积具有不同带隙(临界能量)的元素,就能获得更广范围内的光波,使入射的太阳能损失更少。许多制造商也已经放弃芯片而开始偏爱“薄膜”,用廉价、快速、整卷加工制程(roll…to…roll)制造的大量方便实用的柔性材料,代替昂贵、沉重、不易使用的批量生产模块。其他厂家正在开发太阳能浓缩器,它把超高效微电池和低成本的镜片结合在一起。就像能把无助的妈蚁烧焦的放大镜一样,这些设备也能使稀薄的阳光增强几百倍。
本文摘选自 '美' 弗雷德?克鲁普(Fred Krupp)、米丽亚姆?霍恩(Miriam Horn)的《决战新能源:一场影响国家兴衰的产业革命》
 
第九章
新能源汽车大战:我们真的领先世界吗
新能源产能过剩的闹剧在上演。欧美在拿中国做实验,可谓险恶用心。
新能源电池的神话——王传福。
我们又掉进了“大跃进”的误区了。
背景提示
面对产能过剩的危机和低碳理念的革新,环境税箭在弦上。全球汽车产销第一的桂冠让中国汽车市场重担在身。继政府提供资金补助个人购买新能源车的消息传开后,2010年3月9日又有媒体披露,国家电网计划于2010年12月前在全国27个城市开建电动车充电站。而从全国两会传出的消息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将是2010年汽车产业的热门话题和重头戏。来自各大汽车公司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纷纷带着自己的议案、提案,开始了影响中国汽车发展的群英论道。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要一个理性而深刻的思考。
一、又一出产能过剩的闹剧
低碳经济现在是持续发酵。有大学要开始设低碳经济专业了,现在是没有教师,只有专业。而且你看现在各行各业都想沾沾这个低碳的热乎气,处于领跑之势的是新能源汽车。而这其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电动车。这个江湖可以说是风起云浦,应者云集,遍地开花。
现在媒体把2009年叫做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我想到了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的司长讲的一句话,他说,目前新能源汽车生产呈现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之势,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在上,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地区和企业盲目创造条件也在上。这个话好熟悉哦,你记不记得前面说过的新能源的机会与陷阱?包括风能发电,包括光伏多晶硅。到最后,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大力推动的结果,使得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8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风能过剩,太阳能发电也是过剩,尤其是多晶硅。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家盲目推动的结果,有条件、没条件大家都上。
好了,同样的问题突然又出现在汽车上面。各地政府又开始推动了。我们这里有几个资料,比如长安汽车宣布,投产后它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30万辆整车、100万台发动机,最终产能达60万辆整车、200万台发动机。哇!听得好激动。中国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大国。哟,我想起我们的多晶硅了。今天呢,多晶硅的产能是3万吨,可是需求只有1。7万吨。一两年之后,中国的多晶硅产能将达10万吨,而全世界的需求5万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在我已经闻到这个味道了。“新能源”之后,现在加个“汽车”,以后再加个什么“风车”,再加个什么“脚踏车”,反正不管什么车,只要前面是“新能源”,到最后结果一定是产能过剩。为什么?在我们没有了解这个情况之下,各地政府大力推动。
这个未来啊,实在让我感到非常忧心。
而且现在不光是新能源汽车一窝蜂上,充电站现在也是风起云涌。
像几大石油巨头,可能除了中石油没有表态之外,都开始往电网这个方向去努力了。然后国家电网已经开始在20多个城市里面布局了。央企开始向这个新的领域、新的“蓝海”虎视眈眈。这个应该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这等于还没有经过成功的示范就大规模地普及啊。我们把这么宝贵的资源用在风险奇高的行业,这真的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二、新能源汽车的瓶颈在哪里
新能源汽车跟传统汽车的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是动力。那么这个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就有几种,比如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不是2009年才提出来的问题,而是由来已久了。因为石油总有一天会枯竭,所以汽车行业一直想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最早乙醇汽车红过一段时间,后来又搞燃料电池。前几年燃料电池很热,大家全部都搞燃料电池。但燃料电池成本太高,无法商业化,所以现在又转过来搞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甚至是比传统汽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