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 >

第14章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第14章

小说: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全世界第一!
  如果王传福的诺言实现,那么这意味着在十年之内,比亚迪就要成为与丰田、通用、福特这些国际汽车品牌平起平坐的大公司。到那时候比亚迪的品牌就真的是无价之宝了。
  那么一个国际品牌意味着什么呢?
  根据现代营销之父美国学者菲利普·科特勒的品牌理论,品牌至少要向购买者表达出六层涵义:一是属性,表达出产品特定的属性;二是利益,给购买者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三是价值,商品制造商的某种价值感;四是文化,品牌附加或象征的文化;五是个性,和人一样,品牌传达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六是使用者,品牌是购买这种品牌产品群体的代言人。所有这些都表明品牌是个复杂的符号,是一家企业所有历史的浓缩。
  “比亚迪”这三个字凝聚了比亚迪人十几年的心血。1993年,王传福被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公派到深圳比格电池公司担任总经理,也许是受“比格”电池公司名称的影响,王传福随后把自己创立的公司取名叫“比亚迪”。有点像外国名字,这从一开始就体现出王传福国际化的野心。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谈到为什么给自己的公司取名叫“阿里巴巴”的时候说,因为自己想做一家八十年历史的国际化的互联网公司。在取名的时候,就不能太中国化,必须让全世界能够接受。思考了一段时间,马云就想起《一千零一夜》故事里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于是就给自己的公司取名叫“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四个字,体现的是马云力图占据全世界互联网制高点的野心。果不其然,马云创立的B2C模式,与雅虎的门户模式,谷歌的搜索模式,亚马逊的C2C模式并称为四大互联网商业模式。
  王传福又何尝不是如此,他给自己的公司取“比亚迪”这个一点都没有中国特色的名字,正体现了王传福迫不及待地要进入世界市场。王传福要做世界第一,而不仅仅是中国第一。在电池领域,王传福已经做到了。那么在汽车领域,应该也不会让那些关注比亚迪的人失望。
  比亚迪的英文缩写BYD,有一番特别的含意。BYD有人说是bring you dollars“带给你美元”的意思,这是看到了比亚迪公司优异的业绩,在电池和汽车领域的所向披靡。而王传福对BYD的解释是bring you dreams“带给你梦想”,王传福有他的梦想,这不是财富梦想,而是要用技术来改变世界。用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把人类带入电动车时代。
  对于汽车来说,车标也是非常重要的。车标是汽车生产企业的品牌形象标志,它蕴含着企业文化和品牌内涵,是企业的灵魂。例如大众的两个W车标,奥迪的四环车标,这都让人一看就能记忆犹新。
  反观大多数国内汽车企业的标识设计,则是理念老化,以图解式为主,往往过于强调企业的名称、个性特征,与消费者的距离较远。这样陈旧的车标很难树立国产汽车国际化的品牌形象,体现简单、亲和、时代感的国际潮流。所以,近些年,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国内自主品牌掀起了换标的风潮。从2006年初开始,江淮、长安、海马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悄悄换下了老车标,各自启用了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创意的新的标识设计。
  比亚迪当然也不甘落后,为了提升品牌价值,走向国际市场,比亚迪汽车也要设计出让人过目不忘的车标。此前比亚迪蓝白相间的LOGO一直被认为抄袭了宝马的LOGO。这倒符合比亚迪一贯喜欢模仿国际品牌的风格。后来考虑种种原因,2007年10月比亚迪汽车推出了新车标。新车标不再沿用原有的蓝白相间色,图案改为椭圆形状,中间就是比亚迪的缩写BYD,并加入了光影元素。字体的排列、图形的颜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了比亚迪汽车创新、科技的企业文化精髓,给比亚迪品牌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第一节 一个人说了算

  王传福可以称得上是比亚迪的灵魂,在比亚迪的发展历程中印上了明显的王传福个人色彩。比亚迪能够从一个1995年初创时仅有20多人的小厂,发展为横跨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的中国制造业巨头,是王传福一手缔造的。
  比亚迪几乎每个工人,每一个工程师,谈到王传福,钦佩之情都是溢于言表。
  毋庸置疑,王传福是比亚迪的领袖,比亚迪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要王传福拍板,他甚至不用与其他高层领导商议,不在乎其他股东提出质疑,也不屑中国香港的基金经理们说三道四。“我觉得在比亚迪走过的路来看,我的决策有98%以上是正确的吧!”王传福自信地说。
  不管这种决策过程是否科学,但高速成长的15年间,比亚迪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没有人对王传福产生过怀疑。王传福相当自信:“厂里还有谁比我懂呢?”
  王传福不像是其他公司以管理为主的总裁,他更像一个专家。王传福认为他要对他的制造王国负责,就需要一段时间让自己成为一个专家,他习惯于此。只有这样他才有把握掌控他对技术和市场的判断,并把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摸透,从而寻找出一种方法把成本压到最低。
  在收购秦川,涉足汽车制造业的时候,王传福承认他当前最急需的是人才。但他只喜欢技术型的人才,他愿意看到他们按照他曾经走过的路径成长,从技术型向管理型逐渐拓宽,直至二者的完美结合。
  王传福就是走过了一条由技术向管理的路,直到今天他还是习惯主抓研发和市场这两个领域。在比亚迪的研发中心、市场部,云集了一批业界精英,而这两大部门直接由王传福负责,没有任何中间层。王传福将其比喻为“非复印式管理——如果一层层的下达,就像一张第五次被复印的纸,等信息传达到他时,已经和原来的意思大相径庭了”。王传福说,研发和市场是比亚迪成功的两翼,作为领军人物,他要随时把握市场脉搏和技术走向,而这种垂直管理,就能让他把握市场和技术最前沿的动态。
  王传福的管理是非常细致的,他说:“每个工艺的改造我都会亲自查看,包括每个项目的设计改造,都会一一过问,我还是个技术型的企业家。”不过随着比亚迪的事业越做越大,王传福也有些力不从心,他说:“企业里每一个地方我都很熟悉,不过现在我管得比较粗了,有些新做的东西我也不清楚,没以前管得那么细了。”
  王传福这种类似诸葛亮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一方面体现出了王传福的勤奋,但另一方面也不是太符合国际潮流。例如有某民企老板对王传福的这种管理模式不以为然:“聪明的人到处都是,不是说一件事情你做好了,另外一件你也能做好,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王传福对管理学,对公司治理这些东西不是太在意,这与他是工程师出身有关。王传福说:“我也读过一些管理方面的书,但刚拿起来就放下了,我觉得书中的那些东西和现实比起来,太简单了。”王传福的说法有些道理,现在中国的管理学书籍大部分都是西方过来的,有的并不是很符合中国国情,对中国的企业家指导意义不大。
  王传福管理风格追求简单明了。比亚迪的组织架构,按照他的标准,也要尽量做到简单明了。王传福很欣赏自己的“非复印式管理”,他说:“在市场管理上,我们特别强调信息流要努力做到单纯,最简单的就是市场和研发在我个人身上合而为一!企业做大,有所取舍,我可以把财务和生产层次化,少管一些。我不认为管理一个企业很麻烦,只要把研发和销售抓住,企业再乱也乱不到哪里去!”
  正如他自述的“我的性格比较急,属于快来快去的个性”,王传福胸怀坦荡,追求简单,追求透明。比亚迪所有办公室都是玻璃墙,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的一切,就连高层领导开会的会议室也完全透明。
  从各个方面来看,比亚迪的管理结构是集权体制的,王传福有点像一个专制的君王。曾有人问王传福:“做汽车这样重要的决策是你个人作出的,还是公司领导层集体讨论的结果?”王传福回答:“公司管理层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我的意见就是公司管理层的意见。”简直是法王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名言的翻版。
  客观地说,王传福这种集权式的管理模式有其弊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很多企业的兴衰史表明,在公司管理中过于依赖一两个领军人物的判断,其风险是非常大的。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以中国来说,最典型的例子是史玉柱的巨人集团,毫无疑问史玉柱是一个干事业的人,当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写程序的时候,他的勤奋刻苦显然不在王传福之下。
  史玉柱赢得了公司上下的尊敬,但是随后他头脑开始发昏,要建一个纯粹是面子工程的巨人大厦,最终黯然收场。这其中他的个人专断就起了很坏的作用,明明巨人大厦的计划是有问题的,但是史玉柱的下属迫于史玉柱的权威就是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国外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例如索尼公司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集权的公司文化,员工们总是觉得公司领导人的看法是正确的,这给索尼的衰败埋下了伏笔。从前索尼的两位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随身听和彩色电视的发展上力排众议,让索尼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后来还是这两位创始人在液晶平板电视等领域的错误判断,让索尼的形势急转直下。
  王传福的比亚迪应该说也有这样的问题,2003年比亚迪在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进入汽车产业,现在证明这是对的。但是这也滋长了王传福的专断管理。
  如果说有一天王传福的判断发生错误,这会不会对比亚迪的发展造成伤害呢?所以王传福还是应该逐步破除这种专断的管理模式,带领比亚迪向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靠拢。相信比亚迪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