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货币战争txt全集下载(第一部,第二部全) >

第50章

货币战争txt全集下载(第一部,第二部全)-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发生扭曲,黄金持有人就可以轻易地获得其他商品或财富。这是否“剥削”???是否“公平”???

    2。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经济和金融风险,仅有与基础货币等值的黄金储备也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在发生银行挤提时,几乎所有人都会赶到银行去将货币兑换成黄金,银行对于兑换黄金的承诺没有时间限制;但银行的贷款则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的期限,不应该,也做不到马上收回。此时,银行的债权和债务就不能冲销,必然破产。再比如出现严重的货币投机炒作情况下,多少黄金也会淘空。

    未完待续。以下为转贴:——

    忽悠,接着忽悠——《货币战争》2007…2…422:39:00

    作者:东方博客的个人首页【大中小】

    前几天看了《货币战争》前三章,不得不佩服,作者宋鸿兵把这篇小说写的很精彩,让大多数中国人看了会热血沸腾,以为自己知道了一个全天下最大的秘密,同时也不免同情一把欧美国家的普通百姓,庆幸自己出生在中国。这种情绪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身边,半个世纪前,这片土地上也洋溢着一种“解救全世界,解放资本主义被剥削着的三分之二无产阶级兄弟”。现在这种情绪已经垮过了鸭绿江,转移到朝鲜兄弟的头脑里,同时传过去的还有对我们这个曾经同一战壕战友背叛信念的鄙视与嘲讽;这点你只要看我国媒体对东欧和俄罗斯的评价就能揣测的到。

    “东亚人的智商世界第一”,当然这句话也有2。0版本――“中国人是世界智商最高的人种”,说心里话,我很喜欢听这个论点,尤其2。0版本。如果想用理论证明这个观点是错的,恐怕要过一万年,如果用事实证明其错呢,那就简单得很了。听人说过,在二十世纪的一百年中,人类做了两件最傻B的事情——文革与大跃进,挺不幸的,这两件事情碰巧都发生在中国。上面罗嗦了这么说,无非是说一句话——中国人喜欢听别人夸自己、以及批评敌人(每个人心中的敌人不同)的话。对这样的话向来来者不拒,无论真假;对于批评自己、夸奖敌人的话,就要刨根问底,吹毛求疵了。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之所以伟大,与《道德经》关系密切;《道德经》之所以不朽,我前面引述的话功不可没。至于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不敢说我知道,因为它可能有很多种意思,我相信一万年以后,也没有人能准确说中这句话的意思,但这丝毫不妨碍中国人对老子的崇拜,至于崇拜的原因可能有他老人家爱说过一些有哲理的话,更主要的是他说了一些大家都不清楚确切含义也永远不能清楚其含义的话。这段内容我想说明的是——中国人更崇拜那些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问题说得玄乎的人。

    《红楼梦》之所以被认为是优秀的作品,是因为每个读它的人,从中获得的感悟是不同的,这说明这个文学作品的深度。它经得起揣摩,让人探索其中。它好像是个无穷的宝藏,每个用心的人都能从中获得或大或小的宝贝。上面是我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定义,那什么是睿智的观点呢?我认为睿智的观点最基本的前提是——它是明确而无歧义的,一定不是模棱两可的观点。当然了,这个观点也要是正确的。我们再回头看看老子的《道德经》,它是一个好的文学作品。老子是不是智者呢?我不知道。我上面两段内容想说的是——对文学作品与对观点的要求是不同的。外延越丰富的文学作品可能越是好的文学作品,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作品,很难成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观点(论点)不是这样,外延越大的观点越无价值。这个道理很多中国人不懂。

    在讨论《货币战争》一文前,还要提现在经济学的基础——个人是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由个人组成的利益集团(经济组织、政治组织)也是追求本集团利益最大化的。这个也是我所述观点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你不认可的话,那我们就没有争辩的共同前提,争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下面说说《货币战争》这篇文章,对于事实陈述部分,写的精彩。由于我对这部分历史不了解,一笔带过,因为这些不是本文重点。我重点说说作者在文中所持的观点。

    关于美联储的性质,作者说了那么多血腥、神秘的事实,就是想让读者知道,美联储是多么重要、多么神秘、多么黑暗。我不知道普通美国人是否知道美联储的性质,媒体是否因为某些潜规则或敏感字符不敢向大众“揭示”美联储这个邪恶经济组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美联储究竟是什么。我认为,简单的说,美联储就是——美国政府与社会各主要银行代表为了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所成立的项目公司,它不参与普通社会项目的竞争。

    关于美联储货币发行方面,很明显,作者对美国的这个制度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并与我国国有央行增发货币做个比较。

    关于如何确定增发货币,以及增发货币的数量。在用实物(如黄金等)储备作为纸币参照物时,增发的纸币参照实物(如黄金等)产量增加来确定。原理就是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实物(如黄金等)产量增长的速度大体一致,因为那个时代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工农业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实物(如黄金等)的产量增加被经济发展速度远远的抛在后面,物实物(如黄金等)作为货币参照物的时代也就此终结。现在的货币增发参照是一个非常系统复杂的过程,没有人能说清何时增发纸币、增发多少数量是最佳的,如同没有人能准确说出一个商品最合理的价格是多少一样。那么,商品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呢?要从一个静态的点来看,商品的价格是卖家指定的;要动态的看,商品价格是买卖双发在博弈中形成的。如果你认可商品博弈后的价格比人为制定的价格更合理的话,那么你再看看两种制度关于增发货币的不同。国有央行增发货币:政府(央行)决策并执行。私有银行增发货币:政府、美联储、国会三方博弈的结果。三方面是三个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这个在下段阐述。

    关于两种不同的制度增发的货币所属权。国有央行增发货币是直接归政府所有。美国是增发部分归政府所有,同时,政府也多了同值得国债。国有央行制度:政府制定规则——何时增发货币,以及增发多少货币;作为利益对立面(增发货币,则货币贬值)的社会或个人没有参与决策权。美联储负责增发货币:政府多印纸币相当于增加了债务,好处就是手上可支配的钱变多了。增发货币的银行在纸币增发的情况下,原有货币贬值,债权增加。作为社会各阶层代表的国会是货币增发的最大受害者,因为从静态看,个人及社会其他经济组织由于货币增发导致原有货币贬值,如果从长期看,如果经济向好的情况下,个人与社会其他经济组织长期也可能是货币增发受益者。政府、美联储、国会几乎囊括了所有货币增发而受益或受害的利益相关者。一项政策,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博弈制定,一定比单方制定规则,要有利的多。因为均衡的利益分配是最易长久保持的。

    关于美国政府永远还不清所欠银行(美联储)债务的问题。货币战争的作者在这点上,很明显同情美国的纳税人,同时也为自己出生在中国而暗爽了一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的支出都要靠税收+国债,在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无非是或者税收多点、国债少点;或者税收少点、国债多点。没什么本质区别。我国的国债是通过央行——﹥国有商业银行——﹥社会上;美国是美联储——﹥社会上。如果你认为美国纳税人可以选择不向美联储借钱,那样可以剩下很多的利息,那你就短视了。我们换个角度看,假设每个人都多交点税,让这些钱大于等于政府的支出,那么总有一笔钱存在政府的小金库里,政府要挑选人员来处理这部分资产,否则它在贬值,处置的过程还难免有争议,因为钱是纳税人的,你万一把钱搞少了或搞丢了,怎么向纳税人交待。所以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是税收+国债,宁愿政府借钱花,也不给政府留余钱。美国政府给美联储的国债利息是市场博弈的结果,不是美联储决定的了得(国债挂牌上市)。我国国债是政府自己制定的。这点就不多说了。

    就写这么多了,大多是想到哪就写哪,乱七八糟的,大家能看懂我的观点就好。我佩服那些能用最简单,大家都能看得懂的话,把问题说清楚的人,是最有智慧的人,虽然我还做不到这点。可是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能说出最深奥的话,最歧义的话,让人永远无法证明其观点错误的话,这种人是最具智慧的。所以中国人才觉得《周易》伟大,究竟伟大在哪里,就是因为它让人永远看不懂,说不清。个人觉得这种观点无限外延的话没有意义。

    最后说一下我的核心观点:一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要让所有参与游戏的人都要有代表来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否则,一定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一方收益,另外的人不可避免的成为这个游戏的受害者。不要奢望某人能代表所有的游戏参与者的利益来制定游戏规则——

    上篇最后的表述可能不够清晰和准确,但贴了一整天,没有见到有何左左和宋鸿冰的fans能够发现和指出这个问题,全是空洞无物的大话,可见他们的水平不是一般的次。这里先更正如下:

    由于黄金存量占社会财富总量的比例不断下降,而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导致的交易量和对货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如一定坚持金本位的货币发行制度,只有两种方法:

    1。维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不变,不断人为提高黄金与货币的比价(或兑换率),但这势必使黄金与其他商品的比价的歪曲,从而造成新的分配不公平,也将严重损害价格体系的健康和经济活动的效率;

    2。维持黄金与货币的比价不变,不断降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但这势必不断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水平,危及金融体系以至经济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都非常有限,金本位制肯定不能长期维持。金本位制的建立、兴旺和衰落,都是人类历史实践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什么人拍脑袋想出来的,更不是银行家的“阴谋”。

    至于白银,尽管它的存量比黄金多得多,但相应地,单位价格也低得多。同时,白银表面会氧化变成灰色,这一点上它更是远远不如黄金。因此“银本位制”也不可行。贵重金属以外的其他商品,更不具备单位价值高、易保存、易携带和接受程度广等特征,因此更不能成为货币发行依据。

    明确了这些问题,下面继续:

    二、发行货币者应该是谁?

    左左们和宋鸿兵之流不假思索地认为,当然应该是政府或者国会,因为他们才能有资格代表“全民利益”。所以,宋某才在文章中,不厌其烦地花了大段大段的文字“证明”美联储是个“私人公司”。可笑的是,宋某还真以为自己发行了天大的秘密,还真以为全美国、全世界的人都不如自己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