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西藏古代佛教史 >

第26章

西藏古代佛教史-第26章

小说: 西藏古代佛教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恭甘巴君宁,以其眷属财富均甚多,缘是骄傲,擬在西藏中地,准备发动战争。且知教主莲花生授记有云:
  名字为谢于此处  恭甘为魔鬼之子  身上画有兵器者
  死后当堕入地狱  南方文殊师利尊  一化身来降伏之
  其授记如此,故在甘巴有善根种子者,看见自己身上背后有刀之图画,认为上述授记,是指自己而言;本来准备战争,但以要堕地狱,因而徘徊,且不得不难忍能忍矣。如是并分向各方宣布,访寻文殊菩萨之化身;是时西藏甚多学者,均同意以渣华龙清巴为文殊化身,咸请其造甘巴之福田,以潜消战争。他对于诸所化者,暂时与究竟不驯服之业因,均能加以拔除,而造利益众生之事。
  是时在前后藏有一学问骄傲者施度蒋竹赞青,极不容易随顺别人而从事依止。渣华乃以大慈大悲之事业与学问,成就良好历史,调伏之而使之依止焉。
  当渣华造藏王狮子八足之福田时,邬敦赤賓诗度释迦香波,与雅佐赤賓多杰赞青等,许多达官贵人,亦对之供养。而所供养之物品,其不应该享用者,丝毫亦不浪费,对三宝亦极敬事,故其所得供养之财物,回向佛法完毕,固不留为己有,亦不随便与人。他说:供养三宝,是所应该,但不可以之转给有罪恶之人。所以渣华对贵人辈从不赠以物品,并说:集资粮是施主之事,而供施之法,必须顺依次序,不可颠倒。所以无论何人,对之作大供养,除于佛法方面回向之外,绝不以物品回赠。他对各人均极慈悲,而于苦恼之人,尤为怜惜。所以苦恼无能力者,无论供养好坏之饭,均甚喜悅,津津有味以食之,食毕并为之念回向。如此所造事业,不可思议。
  渣华于自生之无论见闻觉知,均能将之带到快乐之地方,而下解脱之种子。
  及五十六岁癸卯年,对甚多具福缘者,传授解脱法要时,并命渣些越巴预备纸笔,以纪录其清净之遗嘱曰:
  轮迴自性知之已久矣   一切世间法均无意义 
  现在无常幻身当脱离   完全利益教诲汝应听
  如是四句,是教诲之前奏曲。并云:
  大慈大悲依怙莲花面   解脱法从今起我随持
  适时旅客屏当正登程   如是殊胜得成善逝果
  海里一切义成之商人   与夫战争胜利之天王
  成就静虑乐比之更胜   现前不住莲花联系力
  持无死大乐以赴佛刹
  如是说毕。渣些越巴两泪直流,而对上师言:请勿如此说。上师乃于有为法之有生有灭,开示再三焉。
  时復有人迎请前往笙野,以转法轮;渣华因念从渣玛到笙野中之青圃,以前曾转许多法轮,住在其中之森林,与印度之尸陀林,无二无别,在此而死,比在别地更佳,我之衰败幻身,便留此地。说时,竟示以疾,而传法不绝,故诸弟子对之,非常钦佩,于是群请稍事休息,上师说:稍事休息,我所欲也,但此法盼能予以完成。遂于藏历十二月十六日,对勇士空行辈,造广大食子供养,使之喜悦。对诸弟子亦开示许多并于有为法生灭之理,尤其是修行要点之指导。并说:汝等如不了解,可将最心要之仰的,与摩尼宝经详细研修,便可得涅槃之境矣。
  十八日饬弟子等,陈列极大供养,便往修法,弟子等回说:我等不往,只坐在上师面前。他说:我衰败之幻身,行将放弃;汝等勿再喧闹,并应心住静虑。时渣华作法身坐,到法界去,显现大地震动等神变甚多。身体放置凡二十五日,每日均虹光遍满,天人皆以花雨供养。心意作空性解脱,以赴空性法界,于是当地之四大,顺四时而生起变化,于十二月与正月,地暖化冰,玫瑰花及叶,随而生长。及付荼毗,大地又復震动,且发极大声音者七次。其身语意三金刚本性,均作成佛标帜;并保留心、舌、与眼,未为烧去,以作具福缘弟子之楷模。缘得五身与五智之成就,故将身体分为五分,小舍利是无量数,而大舍利,亦 有数百颗之多,得其舍利者,天魔等均不能加以伤害,存留至今亦然。此外并视机缘与所化者心理之缘起,变现许多化身,以造弘法利生之事。
  渣华之主要弟子:如梳他铃巴之楷朱德烈渣楚、楷朱卓遮渣巴、及楷朱秋打伦朱等,有名之学者与成就者三人。多康巴之丁甘卓之渣巴、渣些越巴、喇嘛巴楚巴、咕汝移喜饶珍、及孙奴生遮等,意之儿子者五人。朱咕巴佐渣楚、教主生遮贡噶、教主罗爵香波、及达佐渣遮卓渣等,弘扬佛法之善知识者四人。柏葛多登渣波、瑜伽者和萨果叉、持明和些杨佐、及渣登舒囊和些等,得成就之瑜伽者四人。复有生遮巴宁、渣比巴、及鹿康舒囊星叽等执持佛法之弟子甚多也。
  后来渣华晤见卓遮谢恭巴宁青彭楚时,授记之说:尔是头上马头以为顶严之化身那华转世。乃将帽戴其头上,以加持之,于是卓遮成为彼之真弟子,(按即直接传承弟子)且为佛法任持、保养、增长之人。卓遮以之传授笛清舍饶和些,笛清倡建巴列殊胜乘庙,并靖佛法施主素忠聪嘉,将心性休息三类论之板本,付之梓人以雕刻之,遂允许以如须此法时,可以讲、修、及有义之执持传授等,以资弘扬焉。
  关于口诀心要解脱教诲类之传承,圆满于大车(按大车二字,表示赞叹渣华之功德,如藏中对龙猛无著亦称为大车。君清渣华龙清饶忠,则为渣华全名也。)君清渣华龙清饶忠,渣华以之传授楷朱秋条伦朱,楷朱以之传授渣巴和些,渣巴以之传授生遮温波,生遮以之传授那华渣巴,那华以之传授君桑多杰,君桑以之传授渣青巴桑,渣青以之传授那楚杨佐,那楚以之传授邓真渣巴,邓真以之传授多鸦定尊,多鸦以之传授持明亲呢伦朱,亲呢以之传授卓渣笛打零巴焉。
  后来持明者亲遮和些,在己卯年,于法界之青圃,曾面见渣华之智慧身凡三次,并承赐与经典,而告之曰:关于大车经中不明白之一切口诀,可从此中而得明白。遂将口诀与后随行,一切皆传付之。于是亲遮对共义之佛法,与渣华之教诲,及其口诀,均得领悟焉。
  最接近之传承,是圣天(按即提婆)传授马当叽巴。

  十五  大圆满心要部卑吗那传承系统表

           ┌——藏王赤松德真
           ├——杨丁增康波——左宁青巴华
  (甲):卑吗那密渣┼——吉尊狮子自在
           └——化身桑敦

  (乙):华罗爵——邓玛伦朱赞青(卑玛那化身)——吉尊狮子自在——化身桑敦——沙严榜——咕汝蒋啤——曹诗星叽渣巴——祝青麦龙多杰——姑玛喇渣——*

               ┌——容敦多杰巴
               ├——移渣巴
      ┌嘉玛巴杨忠多杰—┼——移喜赞青巴
      │        └——朱咕华
      │
      │        ┌(子)成就者 ┬——楷朱德列渣楚 
      │        │       ├——楷朱卓遮渣巴 
      │        │       └——楷朱秋打伦朱*
      │        │
      │        │       ┌——丁甘卓之渣巴
  姑玛喇渣┼        │       ├——渣些越巴
      │        ├(丑)意 子 ┼——喇嘛巴楚巴
      │        │       ├——移喜饶珍
      │        │       └——孙奴生遮 
      │        │       
      │        │       ┌——巴佐渣楚 
      └ 渣华龙青巴  ┤       ├——生遮贡噶
               ├(寅)善知识 ┼——罗爵香波
               │       └——达佐渣遮卓渣
               │
               │       ┌——柏葛多登渣波
               ├(卯)瑜伽者 ┼——和萨果叉
               │       ├——和些杨佐
               │       └——渣登舒囊和些
               │
               │         ┌——生遞巴宁
               └(辰)执持佛法者 ┼——渣比巴
                         └——鹿康舒囊星叽

  *楷朱秋打伦朱(以下为口诀心要传承)——渣巴和些——生遮温波——那华渣巴——君桑多杰——渣青巴桑——那楚杨佐——邓真渣巴——多鸦定尊——亲呢伦朱——卓渣笛打零巴
  以前金刚乘宝贵佛法之来源,胜利王之鼓音里面,金刚乘不共之三续法,与主要口诀心要之历史第四部圆满。



  乙五:长传教诲如大河不断之经、幻、心、来源


  丙一:生起次第共同经续幻化之来源

  长传教诲如大河不断之经、幻、心三者,其共同教法之来源,分别说之:在西藏古代佛教金刚乘法之弘扬者,第一为尼氏,第二为努氏,第三为苏氏。
  其第一之尼渣那咕玛那,出生于雅龙些巴,姓尼氏,其父尼达渣那能,母名苏雅遵遮;以其喉间有痣,如十字金刚杵,名之为渣华罗爵,从堪布菩提萨埵出家,受近圆戒。其智慧不可思议,曾翻译显密诸经续甚多;并依教主莲花生、卑吗那密渣、毗庐渣那、与宇渣迎波心要四种教诲之大河,集于一身。分述如下:
  (一) 为共义所说经典大河之注解,与介绍等。
  (二) 为耳传教诲大河主要文字之明显训示。
  (三) 为加持授权大河之灌顶方便介绍。
  (四) 教规建立事业修行大河之护法忿怒咒等。
  尼渣那在莲花生大士功德甘露中围里,从事成熟之事,所以能在雅龙些岩洞干石里,令出自生甘泉。(按即成就水)并在此岩洞中,以传授幻化纲,主要是依普巴法,而得有现量之成就。
  藏王赤松圆寂后,王后楚榜萨,思想行为,均极乖谬;而对班知达与罗渣华等较高职位者,备致摧残。时尼渣那住在雅佐,其伯父尼格敦,对之有如敌人,说是外道之持咒者,如此作许多之毁谤,阴险之破坏。尼渣那为清净众疑,使彼等在所住处,得到宝物甚多,因此众人知彼有神变,遂不听其伯父之言;但其伯父他仍用种种方法,以压迫之。尼渣那知其地不可复留,乃到恭波清宇,在空谷中,见有母羊七头,遂使仆人追逐之;仆曰羊或有主?追逐之为何?尼说:空谷之羊,焉得有主?于是挈之同行。为羊之主人程渣祿所知,追至,指为偷盗,索其赔偿,每羊偿以七头。尼渣那答应与之,而主人意仍未足,且以铁锤追击之,尼遂遁逃入庙,既入关门。主人以锤击门下之宝门说:我要击尔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