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郎咸平文字全集 >

第75章

郎咸平文字全集-第75章

小说: 郎咸平文字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联想则以12。5亿美金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及个人产品研发和采购。不同的是,在12。5亿美金收购中,有6。5亿美元是以现金形式支付,而余额为股权转让,联想控股在集团占有45%股份,IBM占18。5%。实际上,由于联想规模不及IBM,手上只有约30亿元人民币资金,所以另外20亿元人民币则要透过借款及发行新股集资,这严重加重了联想的债务负担,势必令这些收购的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从盈利上看,虽然惠普及康柏合并前均有盈利,但是合并后即录得亏损,于2003年才转亏为盈,可见企业于合并的初期,在企业融合中要赚取利润绝不容易。
        IBM的PC业务其实一直处于亏损,在2003年更录得1。18亿美元的亏损。联想的盈余在2003年只有1。2亿美元,恰好正是IBM在个人计算机业务上的亏损。透过惠普的例子,可见联想很有可能于合并的早期面临更大的亏损,这样,整个集团将可能转盈为亏。
        成本上升
        众所周知,中国有的是13亿的廉价劳动人口,如果收购后,联想把原有的IBM员工裁掉或把他们的薪酬调节至差不多中国员工的水平,必能大幅降低成本。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1。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生活指数,IBM原有的1万多名员工中的5000人将被移到中国内地工作,其余的则继续支持海外销售工作,海外工会一向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权力,联想要调低他们的薪酬恐怕不是易事。
        2。联想要学习IBM的PC技术,必先要保留原IBM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智慧,因此,他们的薪酬更不能被减少。然而,要融合两者的企业文化,薪酬的差距是其一关键因素,同一级别,原IBM员工享有的薪酬可能是联想员工的7倍以上,如何融合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如何控制员工成本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明朗因素。
        缺乏国际化经验
        联想虽然于2001年大力宣传其国际化计划,但正如前文所提及,联想并无实质的国际化行动,只有不足2%集团收入来自海外业务,而海外主要的主板业务更于近年被出售。
        要进行大规模的国际化,自然需要大量海外专业人才,可是从联想业务的区域性可见联想的人才主要从事本土业务。对此,柳传志亦曾表示:“尽管我们吸收了许多有海外业务经历的同事,但是我们的骨干员工主要是在本土发展、培养起来的,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地吸取中国到海外念书、做了工作回来的一些同事,但是离国际化的人才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由此看来,联想在人力资源上并没有作好充分准备,其国际化经验不足的员工能否胜任处理国际化业务,将变成一个很大的疑问。
        管理层难以融合
        新联想集团将由IBM的高层接任CEO及首席运营官,领导IBM和联想原有的员工,原联想CEO杨元庆转任董事长,由此可见,新联想高层将同时包括现有的联想高层及IBM的决策者,控制权的分布问题恐怕不易解决。IDC分析师表示:“新联想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来管理的问题。”
        从表5可见,联想与IBM是两家文化完全不同的公司。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看,IBM的公司历史比联想足足长80年,文化的深度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地区上的不同也造就了文化的差异,联想以一家业务以亚太区为主的公司要同时接手管理IBM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PC机构,莫说公司规模上的不同,只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也可看出当中管理的难度。再者,新联想公司来自两间公司的比重相同,这也凸显了文化差异的问题,在员工数目比重相同的情况下,到底是谁要融合谁的文化?这个管理文化的取舍问题将不易解决。
        另一个为管理带来的问题是员工的情绪问题。公司收购合并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公司能否有效处理员工的情绪。《华盛顿邮报》称,自IBM与联想的交易案宣布后,IBM公司PC部门员工“人心惶惶”,担心未来工作前途。主要原因在于IBM员工如果不想前赴中国的联想发展,便很可能要离开公司,可见迁往中国的IBM员工未必出于他们的意愿。联想若希望日后新公司能成功运作,就要特别安抚IBM员工的情绪。
      
      2003年12月 经济观察报》的观察家年会郎咸平演讲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非常荣幸同时也非常的高兴和各位迎接接下来两个值得期待的会议日程,经过两天的演讲和讨论,我们就崛起了中国与世界、变革的金融体系,还有中国的良性市场、新国资时代、信息技术改变中国等议题进行非常深入的探讨。聆听了这么多的专家和学者的演讲,我相信大家一定获益不少,经过两天的熏陶,这个大客厅中一桌、一花,一椅、一灯似乎都充满了思想,在这里说明都有点战战兢兢,首先我还是介绍一下,我是《财富中国》的李楠。首先,今天我们有请第一个演讲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朗咸平先生为我们作主题演讲。  朗咸平:大家好,在这个伸展台上做演讲是第一次,觉得有一点选美的感觉,在这种伸展台上我在想我要讲什么题目让大家不要睡觉呢?两天的会议我相信大家都会很疲倦。
        我想谈一下到底我心目中的企业家应该是个什么形象的企业家,也就是说下一代的企业家应该如何做才能保证不失败。我这么开始我的开场白,我们上一代企业家的成功包括在国内非常知名的一些大腕们,他们的成功主要是找到一个专业的切入口,而后在碰上一个好的机遇,因此,形成了一个伟大的帝国。可是各位知道,我们这批企业家都有什么特性,当自己成功了以后,就觉得自己已经很不得了,出门坐奔驰,吃饭抢着付帐,甚至有人得意之余开始写自传、拍电影。我想透过这个向大家传达一个新观念,什么观念,今天企业家所面临的是一个时代的变数,因为企业家走到今天,他的思维已经不适合于明天的发展。我讲得更具体一点,当我们企业家走到今天以后,当他考虑下一步应该如何走,通常的做法是什么?做大做强,今天在中国,在座的各位几乎耳熟能详,包括华润,包括海尔,包括北京控股等等。可是我跟各位讲,做大做强就是企业衰败的开始。
        为了清楚表达我的观点,我就讲几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案例来作说明,第一个,我想提出的公司是青岛啤酒,青岛啤酒1993年在香港上H股,同时在国内上的是A股,总共筹资了16亿元,彭佐毅是当时的CEO,当然想的非常清楚,他认为青岛啤酒的品牌就是要做大做强,所以从93年一直到2001年的八年当中,他总共收购了43家啤酒厂,年产量从几10万吨做到了251万吨的啤酒,可以说是做大了。可是做强了吗?我们仔细看他的财务报表,我们发现他的净资产收益率从93年的12%跌到的2001年的3%,他的股价由93点的八块钱左右跌到了2001年的不到一块钱。因此,对于投资而言,对于中小股民而言,这个是我心目中的做强吗。类似的问题,不但存在于青岛啤酒,也存在于华润,华润在去年以非常高的价收购了深圳万佳超市,当时万佳超市在许刚率领所有的员工归入了华润,当时香港的股市对于华润的收购是非常高的,股价在一天之内上升6%,可是当时深圳只有六家超市,经过了华润这么一年来的折腾,全国有400家万佳超市,这400家万佳超市带给投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回报?是一个股价不断下跌之时,因为当你把你的摊子铺的这么大,全国都是万佳以后,你发现中国今天没有一个全国的产业链,中国的产业链都是局势性的,因此你可以说在深圳我有一个产业链,因此我买的越多,价格越便宜,可是没有一个全国的产业链,万佳百货在全国各地都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办法做大,因为你的分店开的越多,而资本越低,我们发现反而成本越高,因为你要透过不同的采买渠道,这是所谓做大做强一个必然下场。
        当然,我对这个事情感到万分的好奇,所以我就把另外几家公司拿出来作研究,我相信是各位比较熟悉的,包括北京控股,我们今天在北京,我就来谈谈北京控股,北京控股前几年在香港上市,创造了非常高的认购率,北京控股这几年业绩是江河日下,我对这个现象非常好奇,我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我拿北控上市以后到去年年底的总资产,从120亿到180亿左右。可是它的总资产收益率从5%跌了百分之二点几。随着总资产值不断的上升结果,它的市盈率确实是不断的增长。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我刚刚讲的华润身上。华润从2001年收购了王石的万科以后,这三年间采取了大量收购行动。总资产到去年为止高达600亿之多,这是全国唯一一家不靠生产,靠贸易、零售做这么大的产业,可是也是一样的。当你把华润的总资产和它的总资产收益率画在同一个图上的时候,你发现总资产收益率从四点几跌倒二点几,难道就是我们所谓的做大做强吗?
        类似的现象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当然今天不是上课,所以不能够把这个问题特别细致的讲。我想请各位想一想,我们的企业家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心态,我认为我们的企业家可以说最不务实的一群,只想到把企业做大,我们对小企业,比如说控制成本,他没有兴趣。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北京控股,有一个王府井百货,相信北京的同志都非常熟悉,王府井从一开始11家分店,到最后28家分店,随着分店的数目不断上升的结果,王府井收益率不断下跌,到1999年到2000年之间北京控股为了真正控股,提高王府井的收益,没有好好的做重组,反而又采用了一些我最看不惯的资本运作手法。就是把双安百货纳入王府井的范畴内。纳入以后看到的结果是一下提高,这个提高的结果不是由于企业的体制变好,是因为我们非常务实的重组。我们没有看到北京控股停下来好好思考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反而是变本加厉的继续收购,从99年29家分店到去年的339家分店,这就是我国企业家的思路。比如你跟他们谈话的时候,我说为什么要买那么的产品,他说这在中国是最后一批国有资产,这个时候不赶快,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这个话都听烦了,这种思维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各位不可现象的。
        今天提出一个标准,可是到最后用青岛啤酒的案例作为我今天讲话的总结,2001年金志国接任以后,把这个口号以后是做大做强,金志国上台以后不是做大做强,要做强再做大。怎么做强再做大呢?他的做法我是比较肯定的,因为他的做法是国内一般企业家最不愿意做的做法,就是所谓的一步一个脚印,精益求精的控制成本。我把他的做法简单向各位做一个描述:第一,青岛啤酒以前的经销过程是非常有序的,可是各位知道吗?由于资讯不健全,所以送货有自己的策略,要养一批自己的驾驶人,还要有非常大的仓库存你的啤酒,这些事情在各个企业都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对类似的问题一向是不中意,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