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013-本草纲目 >

第452章

013-本草纲目-第452章

小说: 013-本草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方》) 
反胃吐食∶ 皮烧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普济》) 
小儿惊啼,状如物刺∶用 皮三寸烧末,敷乳头饮儿。(《子母秘录》) 
犬咬伤∶ 皮、头发等分烧灰,水服。(《外台方》) 
x肉x 
【气味】甘,平,无毒。 
藏器曰∶食之去骨。误食令人瘦劣,诸节渐小也。 
【主治】反胃,炙黄食之。亦煮汁饮。又主 (藏器)。炙食,肥下焦,理胃气,令人 
能食(孟诜)。 
x脂x 
【气味】同肉。诜曰∶可煮五金八石,伏雄黄,柔铁。 
【主治】肠风泻血(《日华》)。溶滴耳中,治聋 
【附方】新一。 
虎爪伤人∶刺 脂,日日敷之。内服香油。 
x脑x 
【主治】野狼 (时珍)。 
x心、肝x 
【主治】蚁 蜂 ,瘰 恶疮,烧灰,酒服一钱(时珍)。 
x胆x 
【主治】点目,止泪。化水,涂痔疮(时珍)。治鹰食病(寇宗 )。 
【附方】新一。 
痘后风眼∶发则两睑红烂眵泪。用刺 胆汁,用簪点入,痒不可当,二三次即愈。尤胜 
乌鸦胆也。(董炳《集验方》)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四
内容:(寓类、怪类共八种)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四
猕猴
内容:(《证类》) 
【释名】沐猴(《史记》)、为猴(《说文》) 
马留(《倦游录》)、狙。时珍曰∶按班固《白虎通》云∶猴,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 
四望,善于候者也。猴好拭面如沐,故谓之沐,而后人讹沐为母,又讹母为猕,愈讹愈失矣。 
《说文》云∶为字象母猴之形。即沐猴也,非牝也。猴形似胡人,故曰胡孙。《庄子》谓之 
狙。养马者厩中畜之,能辟马病,胡俗称马留云。《梵书》谓之摩斯 。 
【集解】慎微曰∶猕猴有数种,总名禺属。取色黄、面赤、尾长者。用人家养者不主病, 
为其食杂物、违本性也。按《抱朴子》云∶猴八百岁变为猿,猿五百岁变为 , 千岁变为 
蟾蜍。时珍曰∶猴,处处深山有之。状似人,眼如愁胡,而颊陷有 。 音歉,藏食处也。 
腹无脾以行消食,尻无毛而尾短。手足如人,亦能竖行。声嗝嗝若咳。孕五月而生子,生子 
多浴于涧。其性躁动害物,畜之者使坐 上,鞭掊旬月乃驯也。其类有数种∶小而尾短者, 
猴也;似猴而多髯者, 也;似猴而大者, 也;大而尾长赤目者,禺也;小而尾长仰鼻者, 
也;似 而大者,果然也;似 而小者,蒙颂也;似 而善跃越者, 也;似猴而长臂 
者,猿也;似猿而金尾者,狨也;似猿而大,能食猿、猴者,独也。不主病者,并各以类附 
之。 
【附录】 (音却) 时珍曰∶ ,老猴也。生蜀西徼外山中。似猴而大,色苍黑,能 
人 
行。善攫持人物,又善顾盼,故谓之 。纯牡无牝,故又名 父,亦曰 。善摄人妇女为 
偶,生子。又《神异经》云∶西方有兽名KT ,大如驴,状如猴,善缘木。纯牝无牡,群 
居要路,执男子合之而孕。此亦 类,而牝牡相反者。 
(音据) 按郭璞云∶建平山中有之。大如狗,状如猴,黄黑色,多髯鬣。好奋头举 
石掷人。《西山经》云∶崇吾之山有兽焉,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名曰举父。即此也。 
x肉x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诸风劳,酿酒弥佳。作脯食,治久疟(慎微)。食之,辟瘴疫(时珍)。 
【发明】时珍曰∶《异物志》言∶南方以猕猴头为 。《临海志》言∶粤民喜啖猴头羹。 
又巴徼人捕猴,盐藏,火熏食,云甚美。 
x头骨x 
【主治】瘴疟。作汤,浴小儿惊痫,鬼魅寒热(慎微)。 
【附方】旧一。 
鬼疟进退不定∶用胡孙头骨一枚,烧研。空心温酒服一钱,临发再服。(《圣惠方》) 
x手x 
【主治】小儿惊痫口噤(慎微)。 
x屎x 
【主治】涂蜘蛛咬(慎微)。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烧末,和生蜜少许灌之(时珍。 
出《心鉴》及《卫生方》)。 
x皮x 
慎微曰∶治马疫气。 
时珍曰∶《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 
矣。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四

内容:(戎、松二音。《拾遗》) 
【释名】猱(难逃切)。 
时珍曰∶狨毛柔长如绒,可以藉,可以缉,故谓之狨,而猱字亦从柔也。或云生于西戎, 
故从戎也。猱古文作 ,象形。今呼长毛狗为猱,取此象。 
【集解】藏器曰∶狨生山南山谷中。似猴而大,毛长,黄赤色。人将其皮作鞍褥。时珍 
曰∶杨亿《谈苑》云∶狨出川峡深山中。其状大小类猿,长尾作金色,俗名金线狨。轻捷善 
缘木,甚爱其尾。人以药矢射之,中毒即自啮其尾也。宋时文武三品以上许用狨座,以其皮 
为褥也。 
【附录】猿 时珍曰∶ 善援引,故谓之 ,俗作猿。产川、广深山中。似猴而长大, 
其臂甚长,能引气,故多寿。或言其通臂者,误矣。臂骨作笛,甚清亮。其色有青、白、玄、 
黄、绯数种。其性静而仁慈,好食果实。其居多在林木,能越数丈,着地即泄泻死,惟附子 
汁饮之可免。其行多群。其雄善啼,一鸣三声,凄切入人肝脾。范氏《桂海志》云∶猿有 
三种∶金丝者,黄色;玉面者,黑色;及身面俱黑者。或云纯黑是牡,金丝是牝;牡能啸, 
牝不能也。王济《日询记》云∶广人言猿初生毛黑而雄,老则变黄,溃去势囊,转雄为雌, 
与黑者交而孕。数百岁,黄又变白也。 
时珍按∶此说与《列子》 变化为猿,《庄子》 狙以猿为雌之言相合,必不妄也。 
独时珍曰∶独,似猿而大,其性独,一鸣即止,能食猿猴。 
故谚曰∶独一鸣而猿散。独夫盖取诸此。或云即黄腰也,又见虎下。 
x肉及血x 
【气味】缺。 
【主治】食之,调五痔病,久坐其皮亦良(藏器)。 
x脂x 
【主治】疮、疥,涂之妙(同上)。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四
果然
内容:(《拾遗》) 
【释名】禺(音遇)、 (音又。或作 KT )、 ( 、垒二音。或作 )、仙猴。 
时珍曰∶郭璞云∶果然,自呼其名。罗愿云∶人捕其一,则举群啼而相赴,虽杀之不去 
也;谓之果然,以来之可必也。大者为然,为禺;小者为 ,为 
【集解】藏器曰∶案《南州异物志》云∶交州有果然兽,其名自呼。状大于猿,其体不 
过三尺,而尾长过头。鼻孔向天,雨则挂木上,以尾塞鼻孔。其毛长柔细滑,白质黑文,如 
苍鸭胁边斑毛之状,集之为裘褥,甚温暖。《尔雅》 ,仰鼻而长尾,即此也。 
时珍曰∶果然,仁兽也。出西南诸山中。居树上,状如猿,白面黑颊,多髯而毛采斑斓 
。尾长于身,其末有歧,雨则以歧塞鼻也。喜群行,老者前,少者后。食相让,居相爱,生 
相聚,死相赴。《柳子》所谓仁让孝慈者,是也。古者画 为宗彝,亦取其孝让而有智也。 
或云犹豫之犹,即 也。其性多疑,见人则登树,上下不一,甚至奔触,破头折胫。故人以 
比心疑不决者,而俗呼 愚为痴 也。 
x肉x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疟瘴寒热,同五味煮 食之,并坐其皮,取效 
【发明】时珍曰∶案钟毓《果然赋》云∶似猴象猿,黑颊青身。肉非佳品。惟皮可珍。 
而《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 猱之炙。亦性各有不同耶? 
【附录】蒙颂 时珍曰∶蒙颂一名蒙贵,乃 之又小者也。紫黑色,出交趾。畜以捕鼠, 
胜于猫、狸。 
长毛,白色,似握版之状。《蜀地志》云∶ 猢似猴而甚捷。常在树上, 然腾跃,如飞鸟 
也。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四
猩猩
内容:(本作 。音生。《纲目 
【释名】时珍曰∶猩猩能言而知来,犹惺惺也。 
【集解】时珍曰∶猩猩自《尔雅》《逸周书》以下数十说,今参集之云∶出哀牢夷及交 
趾封溪县山谷中。状如狗及猕猴,黄毛如猿,白耳如豕,人面人足,长发,头颜端正。声如 
儿啼,亦如犬吠。成群伏行。阮 云∶封溪俚人以酒及草屐置道侧,猩猩见即呼人祖先姓名, 
骂之而去。顷复相与尝酒着屐,因而被擒,槛而养之。将烹则推其肥者,泣而遣之。西胡取 
其血染毛 不黯,刺血必 而问其数,至一斗乃已。又按《礼记》亦云猩猩能言,而郭义恭 
《广志》云猩猩不能言,《山海经》云猩猩能知人言,三说不同。大抵猩猩略似人形,如猿 
猴类耳。纵使能言,当若鹦鹉之属,亦不必尽如阮氏所说也。又罗愿《尔雅翼》云∶古之 
说猩猩者,如豕、如狗、如猴。今之说猩猩者,与狒狒不相远。云如妇人被发袒足,无膝群 
行,遇人则手掩其形,谓之野人。据罗说则似乎后世所谓野女、野婆者也,岂即一物耶? 
【附录】野女 唐蒙《博物志》云∶日南出野女,群行不见夫。其状 且白,裸袒无衣 
襦。周密《齐东野语》云∶野婆出南丹州,黄发椎髻,裸形跣足,俨然若一媪也。群雌无牡。 
上下山谷如飞猱。自腰以下有皮盖膝。每遇男子必负去求合。尝为健夫所杀,至死以手护腰 
间。剖之得印方寸,莹若苍玉,有文类符篆也。 
时珍曰∶合此二说与前阮氏、罗氏之说观之,则野女似即猩猩矣。又雄鼠卵有文如符篆 
,治鸟腋下有镜印,则野婆之印篆非异也。亦当有功用,但人未知耳。 
x肉x 
【气味】甘、咸,温,无毒。 
【主治】食之不昧不饥,令人善走,穷年无厌,可以辟谷(时珍。出《逸书》《山海经》 
《水经》)。 
【发明】时珍曰∶《逸书》言猩猩肉食之令人不昧,其惺惺可知矣。古人以为珍味。故 
《荀子》言猩猩能言笑,二足无毛,而人啜其羹,食其肉;《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猩猩 
之唇,獾獾之炙,是矣。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四
狒狒
内容:(音费。《拾遗》) 
【释名】 (与狒同。亦作KT )、 
时珍曰∶《尔雅》作狒。《说文》作 ,从 ,从囟,从KT ,象形。许慎云∶北人呼为土 
蝼。今人呼为人熊。按郭璞谓山都即狒狒,稍似差别,抑名同物异欤? 
【集解】藏器曰∶狒狒出西南夷。《尔雅》云∶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山海经》 
云∶枭羊,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笑则上唇掩目。郭璞云∶交广及南康郡 
山中,亦有此物。大者长丈余,俗呼为山都。宋孝建中,獠人进雌雄二头。帝问土人丁銮。 
銮曰∶其面似人,红赤色,毛似猕猴,有尾。能人言,如鸟声。善知生死,力负千钧。反踵 
无膝,睡则倚物。获人则先笑而后食之。猎人因以竹筒贯臂诱之,俟其笑时,抽手以锥钉其 
唇着额,任其奔驰,候死而取之。发极长,可为头 。血堪染靴及绯,饮之使人见鬼也。帝 
乃命工图之。时珍曰∶按《方舆志》云∶狒狒,西蜀及处州山中亦有之,呼为人熊。人亦食 
其掌,剥其皮。闽中沙县幼山有之,长丈余,逢人则笑,呼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 
又邓德明《南康记》云∶山都,形如昆仑人,通身生毛。见人辄闭目,开口如笑。好在深涧 
中翻石,觅蟹食之。珍按∶邓氏所说,与《北山经》之山 ,《述异记》之山都,《永嘉记》 
之山鬼,《神异经》之山 ,《玄中记》之山精,《海录碎事》之山丈,《文本指归》之旱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