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回到清朝当海盗 >

第405章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405章

小说: 回到清朝当海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章 扰攘的世界 第二十九节 临终的善念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2…8 10:22:33 本章字数:5462

    消息是慌慌张张脸色青白的德龄带过来的,她后面跟着的佟敏惠抱着龙美龄,同样也是一脸的惊惶。
    她们的到来让龙剑铭想起在北京城里还有一个前朝皇室,掐指一算,今天是11月13日,再过两天,慈禧太后也该晏驾归天了。还没等他说上话,桌上的电话机响引起来。裕庚破天荒地打电话到了龙剑铭的办公室,也说起慈禧受风病重的事情,还说慈禧想见一见当今皇帝。
    看看德龄,龙剑铭能够理解她的心情。破落的远支皇亲的女子受到太后的垂青,并最后破格晋升为格格嫁给了自己,德龄对慈禧有一种感恩的心理因素。作为她的丈夫,也算是受过慈禧信任的人,应该去看看。
    收捡了一下桌上工业部和军方的报告,龙剑铭扶着面色黯然的德龄的肩膀,道:“我们走,去看看老佛爷。”
    瞬间,龙剑铭从德龄的眼睛里看到释然和感激,这使得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德龄对慈禧的感情问题,考虑一个前朝皇族对前朝太后的感情,考虑满族中那些抱着前朝不放的“顽固分子”的问题。
    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这些人应该说具有一种良好的品格——坚韧忠诚。似乎每一个皇朝的兴衰更替都会制造出一批这样的人出来,新朝都不可避免地要处理这样的问题。应该说,让慈禧和光绪退居颐和园,每年300万元的供奉是很优厚的待遇了,对此。龙剑铭觉得从人性上,自己对得起曾经赏识过自己的慈禧,也对得起如载评一流的遗老遗少。
    考虑到颐和园仍然由张勋的老淮军左翼一部和原禁卫军残余驻守,禁卫长田统勋迅速集合了皇家禁卫营跟着,一到颐和园东门就接替了还留着辫子的旧军防务。
    龙剑铭的到来,让很多人颇有些惊讶。这些人正跪在慈禧的榻前听着神智略微清醒一些的老佛爷说着话。对刚刚传报地新朝皇帝的到来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是应该照着满清地规矩跪拜呢,还是照着新朝的规矩见礼。或者是在老佛爷的面前坚持自己忠臣的形象。
    “都下去吧,哀家要和新皇帝说说话儿。”慈禧感受到了尴尬,人到了这个岁数(73岁),对人性这个东西已经揣摩得八九不离十了。自然知道这些忠臣和新皇帝现在地尴尬。也不知道光绪等会来到泛里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啧”一众忠臣跪拜回退了出去。
    龙剑铭仔细地看了看,他们大部分是满清皇族和满族前官员,只有两人是汉族,张勋和瞿鸿机。
    带着德龄等人走到近前。这才看到慈禧的状况确实很不好,脸上隐隐约约地蒙上了一层灰暗的青金色。这是一个油尽灯枯的人最典型的面色。龙剑铭心里老大不忍地。干脆一屁股坐到了榻上,看着慈禧地眼睛道:“太后老佛爷,剑铭看您来啦。最近国庆大典,事务众多,却没想到老佛爷抱恙在身……”
    慈禧脸上露出了一抹奇怪的笑容。老练如龙剑铭也看不出这笑容里面的玄机。忙打住了话头。
    “皇帝授下好得很呐。哀家放心、安心了。最近地报纸小李子和张勋都读给我听了,大中国出了你这样的皇帝,是福气。治理国家,女人还是赶不上男人啊。”慈禧的精神一下提引起来,完全没有刚才裕庚在电话里说的神智不清。已经弥留的样子。“皇帝啊,不是哀家想脱去身上的罪孽。而是大势如此不得不为啊!”
    龙剑铭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因为慈禧地嘴角还在蠕动。
    “大清太弱,从上到下都弱。比不过人家洋人。从长毛贼闹事起,朝廷对地方就逐渐没有约束。大清看似一个整体却是暗藏分裂的危机。不得已啊。只有加强皇权。可载恬也太不懂事了一点,以为搞个维新就能强国呢?剑铭,你说说,那时候搞维新。如果洋人一参合,地方督抚们会怎么样?还不是自行其事。这个国家还叫国家吗?修这园子,为什么呐?还不是让地方看看,咱们大清还有国力,还有一口气!”慈禧激动了。喘息着停了下来。
    龙剑铭不想去反驳慈禧的话。对一个快要离开人世的老人,自己没有必要这么残忍。而实际上,慈禧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从一个深居宫中掌握大权的女人来说。她的想法和做法,以及现在剖白出来地说法是有道理的!至少,她不想国家陷入分裂。她想重新建立起中央集权。虽然,她是为了一个小***的利益而这么做,但是从现在看来,从历史的进程看来,她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功劳的。
    谁都知道,英国人早就在撮合当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与孙中山合作,搞两广独立。在1900年,又搞出了一个东南三督互保,还振振有辞地说“是为各地百姓的身家性命着想。为善后着想,为大清江山着珀”。有这样的吗?当朝廷(国家中央政府)下令开战的时候,地方官员(从满清末期的军制和督抚的权限里可以看出来,满清根本就没有中央军!)却不听号令,与敌人勾结起来搞“互保”?!是的,中国在1900年险些分裂!从这一点上来看,也可以解释慈禧为什么先硬后软了。两江、两湖、两广都自保了,朝廷要兵没兵,要钱粮没钱粮,还能跟八个国家的联军打吗?难道就依靠那些被神棍蒙蔽了的、并不懂军事又不大听招呼的义和团?扯淡嘛!
    从为政者的角度和从其他角度来看待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至少,在有了管理一个国家经验的龙剑铭看来,慈禧的作为还是值得理解的。
    “老佛爷,不要去想这些了。全国五万万人,还有我,德龄都感谢您,感谢您主动退让保全了北京,也感谢您没有在最关键的时候向洋人们伸手。说实话,要是那时候洋人参合进来。估计现在中国还在打仗呢!好了,现在好了。国家在逐步地强大起来,满族、汉族、蒙古族已经成了亲兄弟,洋人们再也不敢欺负我们中国了。”
    慈禧清楚眼前这个穿着军装的皇帝说的是事实。在颐和园的日子里,她每天都会派人去买报纸。她每天都会召见一些人来咨询时事,对外面地世界还是相当了解的。当然,本初地想法是找个空子闹复辟,后来,看到新中国在战场上打败了日本、俄国,一天天地强大起来了。这
    “哀家还是中国人,爱新觉罗家也还是中国人。让所有的罪名落到哀家一个老婆子身上好了!这一辈子,我想依靠六王爷强国。不成!想依靠端郡王们抗洋人,也不成!想靠袁世凯和你,还是不成!皇帝啊,告诉哀家,大清为什么就不能成事呢?就不能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呢?哀家不理解啊,就算是死也不会安心的。”慈禧地情绪似乎越来越激动。满是槁皮的老脸上居然出现了红光。
    面对这样的问题,龙剑铭作难了。难道自己要告诉这个封建专制王朝的最后实质统治者,你可怜的、无奈的背负了中国从17世纪就开始落后于西方而在十九世纪造成苦果!难道要告诉她老祖宗康熙大帝地禁海令(而实际上,禁海令有助于台湾的回归)是错的?告诉她独尊儒家这个传承了千年地统治方法是错误的?告诉她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是一个国家强大,一个社会消除矛盾的根本?这些,她无法理解!她从小到老看到的、经历的事情,接受的教育导致她根本就不能用这样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也无法理解自己即使用事实加上理论的说教。
    这个女人。即将离开人世的女人。从个人能力上来看,是突出的,是值得尊敬的。如果,让她在武则天的时代掌权,她会做得怎么样?如果,她是在17世纪以前的任何一个年代掌权,她会做得怎么样?自己,除去未来人地外衣以后,能够做得比她好吗?可怜的女人,她错生在了这个时代,因此要背负千万年的、千万人的骂名。
    历史,时势,就这样跟眼前的老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老佛爷。剑铭能够理解您。站在您当时的位置上,您并没有多少选择。修颐和园,是为了加强皇家的威严,震慑地方的督抚,希望能够收回地方权力。实现中央集权。庚子年的战争,是在朝廷无兵无饷而拳民愚昧的情况下失败的。我知道,现在我能充分的理解您当时的无奈和失落。中国积弱太久,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改变的,剑铭不过是取巧罢了!如果不是在美国经商有成。有了些枪炮的技术人才,也不会成就今天的大中华。不要再去自责了,现在您需要的,是安享晚年,是和德龄。还有美龄一起快快乐乐地过日子。您,见过美龄吧?您是曾祖母了。”龙剑铭现在,面对的是一个自家的老人,在这个老人当家长的时候,因为家里没有够强壮的男人。也没有很好的经济实力,而不得不向邻居让步,一让而再让。这些,都已经过去了,她还是一个老人,值得人去尊敬和安慰的老人。尽管自己以前咬牙切齿地骂她老妖婆,老不死的!可是在自己真切地理解到当家人的含义时,就完全可以理解这一切悲剧的根源了。
    真的不怪她!她只是一个女人。她的全力要依靠一大堆没有主见的男人去实施。这些男人,要不是思想陈旧而大权在握,利益***根深蒂固,不能动!一动这些人,大清朝廷就没有了依靠。要不就是思想开放却对政治一窍不通的家伙,这些人除了搞一些不切实际的所谓维新败坏国事外别无他长!还有一些人,根本就是跟大清朝廷有意作对,根本就不能依靠!作为一个封建的的统治者,从她的立场上来看,真的没有什么大错!
    德龄适时地把划两个月大的女儿抱了过去。
    慈禧的眼角浸出几滴浑浊的眼泪来。所谓自家知道自家的事,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她知道活到73岁已经够了。不能指望跟圣祖老祖宗比长寿,也不能指望以后能和德龄以及这个小小地曾孙女享受人生。有皇帝的那几话就足够了!颐和园外那些民众在想什么,中国人在做什么?慈禧清楚!在深心里,她在庆幸当初地决断。甚至宿命地认为,这个龙剑铭就是来取代自己的真命天子。大清也好。大中华也罢,不都一个样吗?能被皇帝理解,就足够了!也许死后也不用被阳间的人过于的指骂,在阴间受那些牛鬼蛇神地苦了。可是。不舍啊!真的很不舍!这个世界刚刚才崭露出新气象,慈禧还想看看以后的大中华帝国会强大到什么样的地步!还想看看自己一眼就喜欢上了的小美龄长大后是什么俊俏模样。……
    德龄掏出丝帕给慈禧擦去了眼泪,她清楚慈禧的身体情况,知道一个人地元气已经耗尽后的必然结果。
    慈禧抬起了手,费力地从手腕上褪下了一对玉镯塞到德龄手上。那玉镯是当年咸丰皇帝送她的极品温玉(见东陵失窃珍宝清单),上面精工雕刻着龙凤呈祥地图案。
    “给美龄。我的小孙女。”
    这个时候的老人才是一个真正的慈祥安禧的老人,她没有什么可以对新朝的小公主,跟自己已经扯不上边地小曾孙女表示的。只有咸丰皇帝给自己的最珍贵的东西可以聊表心意了。
    德龄知道,连龙剑铭和旁边一直侍侯着的李莲英也知道,那对玉镯的含义和价值。
    “德龄,带着美龄下去吧,糟老婆子太晦气,影响小美龄就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