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励志]梦想在远方 >

第74章

[励志]梦想在远方-第74章

小说: [励志]梦想在远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恍恍惚惚地回到师部门口,却见黄干事在向他招手。李思城走过去,见黄干事的脸笑得变了形。黄干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李啊,今天你得请客。”李思城心里正郁闷,便说:“好。”  
  黄干事领李思城进了一个小餐厅,叫了几个小菜,要啤酒一瓶,看李思城喝,自己却只是喝茶。黄干事从不喝酒,也很少和人外出一聚,今日却邀请李思城出来,很是奇怪。但李思城心绪不佳,也没多想。饮完一瓶啤酒,黄干事变戏法似地从衣服里掏出一本刊物,原是在军中久负盛名的《解放军文艺》,每个连队都有的,也是李思城最爱看的刊物。李思城抬头问:“咋啦?黄干事又有大作发表了?”    
  黄干事说:“不是我,是你。”  
  李思城感到脑子里“嗡”的一声。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时黄干事已把内容打开,李思城果见自己刚来时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背景》刊于其上。大黑体字的标题下,自己的名字像铁一样烙在上面。  
  李思城记起,刚来的第一天,黄干事就鼓励他写点东西。他便以赵东伟排长的恋情为原形,写了一个故事。赵东伟牺牲后,他的女友翠莲来部队,要求和赵东伟生前的战友们合影留念,李思城也在其中。翠莲选择了营房后面那排白杨树做背景,场面朴素简单,但那一刻却令李思城终身难忘。故他以倒叙的方式,随意写了一个故事,便寄给了《解放军文艺》,也没抱多大希望,料不得今日却发表了。    
  “祝贺你。”黄干事说,“小李,你的文笔非常好。我们科里正缺你这样的报道员。我找个机会给领导说说,争取把你要过来,咱们一块干。”  
  热血在李思城的血管里蠕动。他准备再拿酒,却被黄干事按住。黄干事付了饭钱,把那本刊物放在李思城手中,说:“希望你以后能写出好东西。”  
  李思城感到眼睛里潮乎乎的。他把脸转向窗外。窗外,冷风已刮出一条明净的街道来。    
日期:2006…9…1 13:36:45    
  第一百四十六章老魏上任  
  魏国全坐在吉普车上,心里不住地翻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又调到师部来了。师部宣传科,曾经是他战斗过的地方。当年,因为新闻宣传成绩斐然,他调到军区组织部当干事,然后又调到一团当政治处主任,后提升为副政委。作为农民的儿子,在军营20年,什么酸甜苦辣没尝过?  
  开会——宣布魏国全为师政治部副主任。开会——魏副主任部署下一步的工作。魏国全挺直了腰板,在主任左边正襟危坐。宣传科长周宏以前和他在师宣传科,算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一个搞政治教育,一个搞新闻宣传,二人暗地里不知较过多少劲。周宏是河南人,身材高大,当过仪仗兵,一向瞧不起五短身材的魏国全。魏国全知道周宏喜欢同他一起走路。魏国全无形中衬出了周宏的高大。当年,魏国全有一种难见天日的重压。而今,坐在相当于“主席台”上的老魏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个头其实并不比老周矮。老魏的目光只须平视就已把老周一览无遗。老魏在客套时发现老周拿了一支派克笔在专心地记录,老魏眼角的皱纹就很自然地收张着。老魏的微笑自然而真实。    
  “今年的宣传任务是两个头版头条,五个长篇通讯,大小稿件突破500篇。”老魏微笑着把眼角的余光扫向老周,“周科长,有什么问题吗?”老魏这个副主任,分管的是宣传、组织、秘书三科,其最主要的是宣传工作。老魏认为这个指标没有为难老战友。当年,他就有一年在军报上发了四个头条的纪录。有一个月,他个人就发表了20篇稿件。    
  “问题不大。”老周停下记录,抬起头说,“去年新闻报道工作没搞好,我有责任。主要是新闻报道队伍没有建设好,缺乏经费,有几个典型也没有推出来,各团队和直属单位配合也不紧密。魏副主任在这方面是老经验了,还望你多多指导。”  
  “去年的成绩也不错。”老魏掏出烟,分别扔给主任和老周,自己也点了一根,微笑着说,“我的意思是更上一层楼。新闻工作不好开展,全师就一万来人,要树几个过得硬的典型也不容易。我看咱们得努把力,我会尽力协调好,全力支持周科长的工作的。黄干事搞新闻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经验比较丰富,虽然报道组人员少,但兵不在多,在于精。只要努力,同样会干出成绩来。”    
  老周点了点头,没有言语。  
  老魏当天晚上加班。新官上任,不得不做点榜样。老魏把记录在案的政治工作情况看了一遍,已经是晚上九点半,过了连队熄灯时间。老魏打电话叫他的公务员小邢打一壶开水来,然后对小邢说:“你认识小李吗?”  
  小邢是第二年兵,长得白净,属于不爱训练的那种兵。小邢怔了一下,睁圆了眼睛问:“哪个小李?”  
  “李思城。”老魏说。  
  “他……他住在活动中心。”小邢结巴巴地说。小邢前天到活动中心去打台球,因为磕断了一根球杆与李思城发生争吵。看副主任这架式,聪明的小邢认定李思城是首长的“关系户”。他的腿就发颤了。    
  “你去,把他叫到我办公室来。”老魏说。  
  小邢答了一声“是!”拔腿便走。刚出门,老魏追了出来,说:“你等一下,我跟你一起去。”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98节 易读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98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文化活动中心在五楼最西头,漆黑一片,冷森森的。老魏心里就不是滋味,心想好你个小李,把你调到机关你就不知姓什么了。你以为这是连队,九点就上床挺尸!我老魏当报道员的时候,12点以前没睡过觉。照你这样,有出息才怪!他决心狠狠地骂李思城一顿,实在不行就让他回连队。老魏不喜欢吃不了苦的兵。  
  小邢用力敲了敲值班室的门,叫声:“李班长,起来起来,主任来看你了!”老魏正在气头上,恨声道:“什么主任?副主任!你小小年纪,就学会拍马屁,将来如何能学好?啊!”小邢感觉到脸皮发烫,背过身去又敲,里面仍是没有反应。小邢一急,一拧锁柄,门开了。小邢拉亮电灯,见值班室的床铺整整齐齐地叠着,床上没有人。    
  老魏更是生气,对小邢命令:“小邢,你今天晚上一定把他给我找回来!这还得了?到了熄灯时间不回房睡觉,瞎跑什么?我就在这里等着。听好了,什么时候把他找回来,你什么时候就可以睡觉。”  
  小邢答了声“是”,转身下楼去了。  
  老魏在李思城床铺上坐下来,抽烟,生气,更多的是伤心。李思城是他一直认为不错的兵,想不到到了机关,就变了。自己来了一整天,愣是没见着他的人影儿。老魏不禁慨叹现在的兵,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吸完烟,他把训斥李思城的语言又重新组织了一遍,觉得可以把李思城骂出眼泪了,才起身踱步。他在调动时已经知道李思城进了宣传科,是他给黄干事打电话,特意安排李思城到文化活动中心值班室住的。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啊,几万册藏书,对于一个搞文字的人来说,是一个宝藏啊。他老魏能有今天,说白了还不是当年猫在图书室里垫的底子?这李思城咋就那么笨,就不会去读读书吗?老魏摇了摇头。他看了看表,已经快11点了,小邢还没有回来。他看见文化活动中心的转盘钥匙放在桌子上,便拿起来,准备到图书室去看看那些书。十年过去了,不知道那些图书是否安然无恙?    
  楼道里静静的,老魏把标着“藏书室”的钥匙插进了锁孔,轻轻地拧开了门,一股书霉味冲过来。跃入老魏眼里的是一盏暗淡的台灯,台灯下的书架旁斜跪着一个兵,正聚精会神地看书。灯影里,读书人的身影被放大成一尊雕像。  
  “小李!”老魏心头的怒气此时被一股热流冲击着。他知道这个兵就是李思城。  
  “啊?”李思城手中的书一下掉在地上,像一只受了惊吓的野兔一样浑身一颤。他欲站起来,可是由于斜跪的时间久了,竟立不起来。他本能地双手撑地,终于站起,失魂落魄地看着老魏,张了张嘴,却哑巴似的说不出一个字。  
  “干嘛跪着看?”老魏把眼睛眯起来,顺手拉开了灯,说,“有灯你不开,弄个破台灯看,还跪着看。小子,天下的读书人哪有你这么干的?”  
  “副政委……副主任,我……我坐得屁股都疼了,我……我怕灯光影响别人休息,所以……您……您怎么……”李思城还没回过神来,变得口吃。  
  “唉呀,你怎么变成这样?当初你在防暴队的英武哪去了?我是来看你的。你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的小说我看了,很好。我刚才还认为你出去玩了,想不到你在这里!”老魏高兴地拍了拍李思城肩膀,问:“怎么样?告诉你,这可是个好地方。只要你把这些书看个十分之一,什么文章写不出来?当年,我整天在这里泡着。在这地方泡,筷子也得发出芽来!”    
  李思城这才回过神,站在那里手足无措。  
  “一般你看到几点?”老魏问。  
  “就……11点吧。”李思城这次骗了领导。其实,他一般都看到三四点,有时甚至看到天明。  
  “走吧,回去睡觉。都12点了,还看什么?明天还要出操呢!”老魏灭了灯,一把把李思城拖出了屋。  
  老魏给公务班打了电话,又叫人去找小邢回来,说不用再找小李了。安排完,又向李思城介绍一些搞新闻的方法。李思城感激不已。  
  “看书一定要讲究姿式,不要屁股疼了就跪着看。我现在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就是长期不活动造成的。你军事训练很好,不能到了机关就不锻炼。年轻时候不注意身体,上了年纪,身体会找你算总账的。放心搞吧,我会支持你的。”老魏临走时,又向李思城叮嘱。    
日期:2006…9…1 14:22:37    
  第一百四十七章墨伤  
  老魏的脚步声消失在楼道尽头,李思城又偷偷地进了图书室,轻轻拧开了台灯。他感觉头昏昏的,如被无数团棉花塞得发胀。  
  但他强忍着。他决心在自己清醒的时候把握每一刻时光读书。  
  他刚刚搬到文化活动中心来的那天晚上,用黄干事交给他的钥匙一把一把地试门。当他打开布满灰尘的藏书室时,就像一个乞丐发现了一筐金元宝一样,差点晕过去。23年了,自从懂事的时候起,又有哪一天安安心心地独自读过书呢?那被厚厚的灰尘覆盖起来的几万册图书,如同磁石一样吸附着他的眼睛。他对书的迷恋直到现在才被唤醒。在学校时,他因为家庭的困难被迫辍学了,他恨书;后来他决心弃文从武,但于奔陡的流浪中,他又强烈地渴望读书。在河南偃师,为一套《鲁迅全集》他倾其所有;在“大侠梦”破碎之后,他决心回乡种田,一边忙里偷闲地借阅书刊,然而乡村的图书毕竟有限;到部队后,训练、执勤、劳动,使他没有真正静下来读过书。那次到清华大学去,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