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中国商道 >

第7章

中国商道-第7章

小说: 中国商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干的周枫带着23名员工,把自己的房子抵押,跟几个朋友一共凑了300万元。他把其中5万元存在账上,另外的钱他算过,一共可以在北京打两个月的广告。从当年的11月到12月底,他告诉员工:“这回做成了咱们就成了,不成,你们把那5万块钱分了,算是你们的遣散费,我不欠你们的工资。咱们就这样了!”
  这些话把他的员工感动得要哭,当时人人奋勇争先,个个无比卖力,结果婷美就成功了。周枫成了亿万富翁,他的许多员工成了千万富翁、百万富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义是个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古人尚义,因为义代表着舍己为人,代表着突破个人私利局限的高尚行为。所以大凡义举、义士多为世人所推崇。一个商人,言利无可厚非,但同时人们认为无商不奸,自觉不自觉地把商推到了义的对立面。懂得利在义中求的商人,却能够把义与利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信奉我为人人的义节,自己的人格魅力就能帮助自己达到商业生涯的至高点。

//


晋商“信义经营”的借鉴



  诚信和仁义是晋商长盛不衰的保障。如今,诚信经营已经是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商人始终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信条。企业要想做大做活,就应该始终以诚信为本,将诚信摆在利润的前面,先生产诚信再获取利润。因此,企业经营者应当把信用视为企业的“底线”,要用信誉去占领市场,去赢得消费者。
  旧中国在缅甸仰光的华侨商人胡文虎,被商界称为“世界万金油大王”,他一生就是恪守“信用就是金钱”的祖训,把信誉放在事业之首。
  胡文虎的父亲胡子钦生前在仰光开中药店,去世时欠下香港药材行一大笔款。胡子钦死后,香港老板十分担心,以为欠账再也收不回来了。没想到,胡文虎办完丧事后,立即将店里所有现款全部兑换成港币,只身到香港去。其父生前的好友都对此议论纷纷,以为他在父亲去世后无人管束,带着现款到香港尽情享受去了。哪知胡文虎一到香港,就主动替父还债。他的这一举动,立即使他赢得了中药业同仁的信任。
  当他还清债务后,马上就有中药材商人主动与之洽谈。于是他未付一分钱货款,就从香港带回一批药材。回到仰光之后,他便立即拿钱派人去港付清货款。由于胡文虎做生意极讲信用,在中药业中信誉极高,所以,只要胡文虎药店开列的购货单一到,香港所有的药材行无不尽快发货交运。胡文虎就这样以诚信为基础,开始了他在东南亚中药事业的光辉前程。
  古人云:“天失信,三光不明;地失信,四时不成;人失信,五德不行。”那么,企业家失信又会如何呢?失信于员工,必然人心涣散,战斗力薄弱,不堪一击;失信于合作伙伴,必然形象受损,处境尴尬;失信于消费者,必然市场萎缩,遭遇生存危机;失信于社会,则必然四面楚歌,难挽败局。
  当然,诚信是无价的,但诚信不是无条件的。对于无诚信的人讲诚信,有何意义呢?弄不好,会连自身也丧失了。在这方面,晋商是有惨痛教训的,可作前车之鉴。
  著名的日升昌票号和合盛元票号是一对“相与”,日升昌票号北京分号曾为合盛元北京分号借贷担保。但合盛元北京分号因经营不善,欠债难还,当债主逼上门时,合盛元北京分号经理竟仓惶逃回祁县总号。日升昌受牵连了,当局要求“相与”负责,这无疑加速了日升昌的倒闭。如果当时,合盛元票号能与日升昌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欠债,那何至于出现如此的惨局?是合盛元失信于“相与”在前,日升昌才受牵连于后的。
  与日升昌一样,榆次常氏也是吃了诚信的大亏。主做俄蒙贸易的常氏,在俄商手头据拮,无现钱买茶叶时,便同意赊欠,结果多达140多万两白银。后来,这些俄商大多赖账不还。虽费尽周折,仍所收无几,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直接造成了常氏的衰败。
  由此可见,诚信也是双刃剑,既能保护各自的利益,也会造成难以愈合的自伤。讲诚信必须要有前提和条件,诚信的前提必须是以诚信回报诚信。
  总之,身为商人必须把诚信放在心头。经商的大忌就是轻诺寡言,乱开空头支票。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地去履行,如果做不到就不要随便许诺。一诺千金就是这个道理。

//


做生意就是做人,人品最重要(1)



  人格修养和商业信誉是盈利的命根
  晋商崇商重利的价值观,以义制利的人生观,不被时俗所迷惑,能够毅然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在中国古代“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晋商尤其重视修身正己、人格修养。在商业活动中,信誉至上,坦诚相待,不弄虚作假,不欺诈伪饰,一直是他们恪守的商业品德,他们以此夯实了自身商业文化的基石,在社会大众中建立了值得信赖的良好形象。
  做生意就是做人,人品最重要
  晋商极为看重为人之道,认为做生意在本质上就是做人,因而人品最为重要。很多商业实践都已证明:商业的成功与高尚的品德密不可分,商人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永久的快乐。
  山西盂县商人张静轩说:“经商交结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含忍心……前人之愚,断非后人智可及,忠厚留有余。”由于晋商严于律己,为人诚恳忠厚,行商不欺诈,故人都愿意与之共事。
  在做人修养上晋商表现出了诚实忠厚的一面。他们认为“和气生财”,“和为贵”,凡事不做过分,不做法外生意,讲求以诚待人。晋商与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保持相互支持与关照。
  运营资本乃商家之生命,犹如血脉,须臾不可缺少。但做生意,难免有短缺之时,互助借贷,自然是常有的事。如何对待借债,对商家和个人的品格无疑是一大严峻的考验。有“天下第一乔”美称的乔家,对债务的态度是:该外的一文不短,外该的听其自便。由此,足见其胸怀宽阔和品格的高尚。
  有一家商店关门时,尚欠复盛公1000两银子,复盛公经理就去那家店里拿了一把斧头了事;有一家商号倒闭时尚欠复盛公5万两银子,经理登门向“乔老爷”请罪,“乔老爷”只是安慰,并不追究欠债。若仅从表面上看,乔家让借债人“听其自便”,而借债人的“自便”除感恩戴德外,那就是广为传颂了。无疑,乔家实际上等于借此做了一个永久的“活广告”。这件事在当时传为美谈。乔家的信誉越传越广,越传越牢靠,从而财源也就滚滚来。
  商人的价值目标追求,首先建立在人格道德信用和商业信誉基础之上,然后才能实现其商人的价值目标和商业的盈利目的。晋商为了实现这一价值目标而自我修养、正身的追求,使得洁身自好成为风尚。若有人一旦失足,人格尊严闪失,遂为同行所不齿,乡里所卑,亲人所指,失去营生,再业无门,也无颜回故土。也正因为如此,明清晋商敬业心强,商业信誉卓著,事业发达,为世人刮目相看。
  用单一的道德标准品评人,分出好人、坏人,并不一定公平和正确。人或诚实或虚伪,一时之间,很难分辨。但随着时日的增长,两者分界逐渐明显,一个人是诚实还是虚伪,其日常的言行举止,总会有所表现。所以说,生意人应当爱惜自己的人品,虽然人品不能当饭吃,但人品是立身之本,对事业的成败影响颇大。一个商人无论多么才华横溢,只要品德上有缺陷,终究成不了大器,如果走“歪门邪道”赚钱,迟早会出事。
  山西榆次鼎泽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砖块成型机,在当地很有名。1999年,董事长王永昌招聘了一个叫郭瑛的人做公司销售部经理。郭瑛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很快就将鼎泽洲的产品推广到了全国。
  王永昌很赏识郭瑛,将自己的轿车让给了他坐,还替他买了一套大房子。另外,除了拿销售提成,在王永昌的坚持下,公司还将郭瑛的年薪提高到了10万元。这在相对贫困的山西,简直是天价。
  王永昌的厚待并没有留住郭瑛。不久,郭瑛悄悄离开了鼎泽洲。他想自立门户,自己做一番事业。他做的事业是:挖鼎泽洲的墙脚。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郭瑛没料想到这一行业道行竟是如此之深,看起来简单的砖块成型机做起来竟是复杂异常。郭瑛以失败告终。
  走投无路之际,他决定重回鼎泽洲偷艺。王永昌不记前嫌,在2000年10月让郭瑛重回鼎泽洲。此时郭瑛提出销售部经理职位太低,与自己的能力不相称,他想当公司副总。王永昌二话没说,立刻提请董事会进行了任命。
  掌握了大权的郭瑛开始静悄悄地对鼎泽洲进行“改造”。在销售部他排除异己,将销售人员全部换成自己的心腹,将公司广告上的销售电话换成自己的私人手机号码,使鼎泽洲的客户资源慢慢尽在掌握。很快,作为鼎泽洲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的技术部门就被布置上了郭瑛的“密探”。
  2001年10月,王永昌出国考察,委托郭瑛全权主持公司工作。郭瑛开始行动了,鼎泽洲的核心技术机密,连图纸带数据,被他的技术“密探”一扫而空。在郭瑛的指使下,这些“愿意跟着郭总走”的技术人员在拷贝完鼎泽洲的所有相关技术数据之后,还将这些技术数据从鼎泽洲技术部的计算机里删得一干二净。

//


做生意就是做人,人品最重要(2)



  郭瑛离开鼎泽洲后,立刻注册了“东方天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除了名称有所改变,几乎就是鼎泽洲产品的翻版。在郭瑛公司的冲击下,鼎泽洲失去了独占技术,又几乎失去了所有客户资源,结果一败涂地。一筹莫展的王永昌不得不向公安局报案。2002年1月25日,郭瑛以涉嫌侵犯他人商业机密罪被捕。郭瑛得到了惩罚。
  王永昌对郭瑛有知遇之恩,郭瑛并没有对王永昌保持忠诚,反而采取不道德的和违犯法律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郭瑛偏离人间正道咎由自取,而王永昌遇人不淑又失察,不也有自己的责任吗?这值得我们引以为鉴。
  当代著名投资家索罗斯极为重视人品的高下,认为一个人仅仅才华出众是不够的,还要有上等的人品。他喜欢诚实的人,对那些做事自私、不够诚实的人,尽管他们十分聪明,也会请他走人。索罗斯说:“对那些才气纵横的赚钱高手,如果我不信任他们,觉得这些人的人品不可靠,我就绝不希望他们当我的合伙人。”
  一次,垃圾债券大王麦克?米尔被起诉后,垃圾债券业务出现真空,索罗斯很想进入这一黄金领域。为此他约谈了好多位曾在米尔手下做过事的人,想请他们做合伙人。但是,索罗斯发现这些人有某种忽视道德的态度。他最后放弃了这些人。他觉得他们团队有这些人参与他会很不舒服,尽管他们积极进取又聪明能干,也很有投资天分。
  索罗斯认为,如果一个人不值得信任,即使这个人拿来世界上所有担保品来作担保,也不要借钱给他。索罗斯之所以如此看重合伙人的人品,是因为他认为,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