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27-本草述钩元 >

第68章

027-本草述钩元-第68章

小说: 027-本草述钩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白 
末。每 
x莲子心x(即 中薏) 
味苦。气寒。主治清心去热。局方有用水浸裂。生取其心。以治心热。及 
后作渴。暑热霍乱者。藏器有言。食莲子不去心。令人作吐。按治心肾之病。 
同诸药以益脾。去心亦可。 
附方 劳心吐血。莲子心七个。糯米二十一粒。为末。酒服。小便遗精。莲子心一撮。 
为末。入辰砂一分。每服一钱。白汤下。日二。 
x莲须x 
味甘涩。气温。足少阴肾经药。亦能通手少阴经。主治镇心。固精。益气。能清心入 
疗滑泄。乌须发。同黄柏砂仁沙苑鱼胶覆盆五味牡蛎生甘草作丸。治梦遗精滑最良。按 
荷。其下旁行生藕。其叶之茎。色青中空而形仰。所谓象震之体者也。出水荷其旁茎生 
吐于季夏。二茎并挺。是钟天一之灵。而透地二之德者也。华内黄须土色。盖水藉木气 
于火。原不能离乎土。至华于季夏。则火德已透。而形且丽于土矣。水火交丽于土。诚所 
镇心固精而益气者也。故古方固真补益多用之。义详总论。 
x藕x 
白花藕大而孔扁者。生食味甘。煮食不美。红花及野藕。生食味涩。煮蒸则佳。味甘气 
平。入心脾胃三经。生者甘寒。熟者甘温。忌铁器。生食。解胸中热。散留血。止烦渴。捣 
汁服。除烦清胃。治霍乱后虚渴。产后血闷。蒸食。消食止泄。开胃宽中。补五脏。实下焦。 
蜜食。令人腹脏肥。不生诸虫。产后忌生冷物。独藕不忌。为能破血也。(诜)藕生于卑污。 
而洁白自若。质柔而穿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丝纶内隐。自嫩 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 
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故其所主。皆心脾血分之疾。与莲 
之功稍不同。时气烦渴。藕汁一盏。生蜜一合。和匀细服。霍乱烦渴。藕汁一钟。姜汁半钟 
。和匀饮。上焦痰热。藕汁梨汁各半盏。和服。产后闷乱。血气上冲。口干腹痛。用藕汁生 
地汁童便等分。煎服。小便热淋。藕汁生地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盏。入蜜温服。 
x藕节x 
味涩。气平。性冷。伏硫黄。捣汁饮。消瘀血。解热毒。止吐衄。及血淋下血血崩 
血淋痛胀。以藕汁调发灰。每服二钱。三日后。血止痛除。冷痢。食湖蟹所致。用新 
捣烂。热酒调下。数服即愈。大抵藕能消瘀血。解热开胃。而又解蟹毒故也。猝暴吐 
荷散。用藕节荷蒂各七个。入蜜少许。擂烂。水二钟。煎八分。去渣。温服。或为末 
亦可。大便下血。用藕节晒干。研末。人参白蜜煎汤。调服二钱。日二服。金锁玉关 
玉锁丹)治遗精白浊。心虚不宁。用藕节莲须莲子及心芡实山药茯苓茯神各二两。为末。金 
樱子二斤捶碎。以水一斗。熬八分。去渣。再熬成膏。入少面和药。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 
米饮下。按兹证而用藕节。则节固非以破血为功者矣。又按藕之生食。能解热疗烦渴诸证。 
必其白花而禀金气者。熟食。能开胃止泄补五脏实下焦。必其红花而禀火气者。总之。主心 
脾血分之疾。藕节疗上下血溢较胜者。经曰。血者神气也。节则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 
肉筋骨也。即此可悟藕节疗血之义矣。后详总论。 
x荷叶x 
主生发元气。裨助脾胃。散瘀血。消水肿。发痘疮。治吐咯衄血。及下血溺血血崩。产 
后恶血损伤败血。令人瘦劣。单服可消阳水浮肿之气。阳水浮肿。败荷叶烧存性。研末。每 
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三服。产后心痛。恶血不尽也。荷叶炒香为末。每服方寸匕。沸汤或 
童便调下。或烧灰。或煎汁皆可。吐血咯血。败荷叶蒲黄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麦冬汤 
下。崩中下血。荷叶烧研半两。蒲黄黄芩各一两。为末。每空心酒服三钱。雷头风头面疙瘩 
肿痛。憎寒发热。状如伤寒。病在三阳。不可过用寒药重剂。诛伐无过。清震汤主之。用荷 
叶一枚。升麻五钱。苍术五钱。水煎温服。痘疮已出。复为风寒外袭。窍闭血凝。其点不长。 
或变黑色。此为倒靥。必身痛四肢微厥。但温肌散邪。则热气复行。斑点自出。宜紫背荷叶 
散。以荷叶能升发阳气。散瘀血。留好血。而僵蚕能解结滞之气也。(闻人规)洁古枳术丸。 
用荷叶烧饭为丸。何也。夫足少阳胆经。是属风木。为仁化万物之根蒂也。人之饮食入胃。 
营气上行。即少阳胆经之气。与三焦元气。同为生发之气者。荷叶挺生水土之下。清出污秽 
之中。其色青。其形仰。其中空。象震卦之体。食药感此气之化。胃气何由不升乎。更以烧 
饭和药。与白术协力滋养。补令胃浓。不致内伤。其利广大矣。(东垣)按藕能畅地道生育 
之化。荷叶能达天道发育之功。义详总论。 
x荷蒂x(一名荷鼻) 
气味苦平。主治安胎。去恶血。留好血。止血痢。(并煮水服) 
〔总论〕 阴阳兆于奇偶。奇偶者即坎离之中画也。荷华其根藕。不偶不生。节节皆然。 
自其节分为三茎从下而上。是偶中有奇。天一之坎水上交于离。致其奇之用于上也。其实莲。 
仁中之薏。还具卷荷二枝。倒折而上。中含华茁。从上生下。是奇中有偶。地二之离火下交 
于坎。致其偶之用于下也。夫其生也偶在下。奇在上。即具既济之义矣。况离下而离中之坎 
必致于上。坎上而坎中之离必致于下乎。此莲实所以能交心肾。安靖上下君相火邪也。本经 
首主补中者。缘水土合德以立地。而天一之气。即是真阳。有出地之木。为阴中少阳。引阳 
而升。使阴亦随之以升。乃成上行之地道焉。(肾脉至肺而下入胸中。脾脉亦至肺而注心中 
。)又有在天之金。为阳中少阴。引阴而降。使阳亦随之以降。乃成下济之天道焉。水火之 
交。丽于中土。水气达而土气亦达。火气畅而土气亦畅。斯其为补中也至矣。(水火之交。 
丽于中土。而土又以木为用。经曰。少阳为枢。又曰。一阴为独使。惟荷叶之升发清阳。上 
达胃气者似之。)盖其钟天一之灵。以透发地二之德。即一花实中。有终其水中之火以上行 
。始其火中之水以下彻者。(即莲从藕根抽茎开花以及结实。皆自下而上。而实中之薏。包 
含根茎花叶。形复倒垂。有归根复命之义也。)然则莲实殆能交水火以益土。更即益土而行 
水火 
( 
思 
而 
降 
于火者。)如莲 
也。 

卷二十一水果部
芡实
内容:味甘涩。气平。入足太阴少阴经。主治益精气强志。开胃助气。益脾实肠。固精。治 
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疗湿痹腰脊膝痛。止泻固精。独于脾肾得力。先后天之根本咸赖 
焉。(士材)君山药茯苓白术人参莲肉薏仁扁豆。为补脾胃要药。一味捣烂曝干。再捣筛末。 
熬金樱子膏和丸。服之补下元。益人。四精丸。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小便数。遗精 
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肉各二两。为末。蒸枣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厘清 
丸。治浊。用芡实茯苓二粉。黄蜡化蜜和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盐汤下。 
〔论〕 芡生于水中。五六月作花紫色。开花向日。向日结苞。夫产于水中者。类受阴 
气。 
于阴 
惟其有 
经。而 
生食味涩。动风冷气。小儿不宜多食。(仲淳) 
〔修治〕 新者煮食良。入涩精药。连壳用亦可。 

卷二十二香木部

内容:入药惟取侧柏。乃叶扁而侧生者。三月开花。九月结子。霜后采。 
x柏子仁x 
气味甘而微辛。性润。肝经气分药。亦入心肾。主治惊悸。益气养心气。益血润肝 
恍惚虚损吸吸。治腰肾中冷。润肾燥及老人虚秘。烧沥。泽头发。治疥癣。方书治虚劳 
遗精白浊。痿痹挛痫。惊恐颤振。胁痛消瘅。盗汗便秘。关格。及目疾。治惊痫及大 
色者。盖肝木受制。怒则乘其所胜。是以青白之色见于便。而惊从脏发。匪实奚宜。 
老人虚秘。柏仁松仁大麻仁等分。同研。熔蜜蜡丸梧子大。以少黄丹汤调。食前服三 
日二。女子经水虚涩。八珍汤倍用酒洗当归。加柏仁红花。神效。 
缪氏。体性多油。肠滑作泻。及膈间多。痰者。勿服。肾有热。阳道数举者。亦忌之。 
〔修治〕 微炒去油。已油者勿用。 
x侧柏叶x 
宜随月建方采取。取其多得月令之气也。(朱丹溪)气味苦涩而平。其性多燥。与酒 
宜。(权)主吐衄便血。及女子血崩。补阴益人。(本于风木得化)能除风湿。疗大风疾须眉 
脱落。治冷风历节疼痛。久服之。大益脾土以滋肺。(丹溪)神仙服饵法。五月五日采五方 
侧柏叶三斤。远志肉二斤。白茯苓一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 
再。并无所忌。治内风柏叶煎。取近上东向无杂枝者。置甑中 
久愈善。水淋数过。阴干煎服。则百病不生。中风不省。涎潮 
得病便进此药。可使风退气和。不成废人。柏叶一握。去枝。 
酒一升。煎一二十沸。温服。吐血不止。用柏叶一把。干姜二 
一升。去渣。别绞马通汁一升合煎。取一升。绵滤。一服尽之 
疼痛。柏叶为散。米饮调服二方寸匕。衄血不止。柏叶榴花研 
焙研。酒服三钱。大肠下血。随四时方向采侧柏叶烧研。每 
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陈槐花炒黑一两。为末。蜜丸梧子 
断。侧柏叶炙芍药等分。每用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此药味苦。多食亦能倒胃。(仲淳) 
〔修事〕 或生或炒。随宜。 
〔总论〕 万物皆向阳。而柏独西指。盖得木之正气而顺受金制者。故于字从白也。经 
言金 
天气 
本燥 
者穷 
肺金 
生。 
之气 
升者 
阴阳 
迥殊 
不易 
气不 
尝尽从 
气而结 
则血亦 
总归之 
之母。 
由于金 
先绝 
诸味 
下 
尔。(须知叶便不能养心气。以木从金化。无母气也。)心气益。肺乃得贯心脉以行呼吸。又 
本经之所以谓为益气也。夫自肝和于肺。而俾心血生。肝即合于肺之阴。纾血以归血海。肺 
和于心。而俾心气畅。肺即合于心之阳。以归命门。然则兹味于后天血气之化源。若有当焉 
者矣。(所以疗恍惚虚损吸吸)统而参之。肝合于肺。肺合于心。以化血化气化精。从后天 
以 
味 
与 

卷二十二香木部
松脂
内容:俗名松香。 
味苦甘。气温平。主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本经)除胃中伏热。咽干消 
渴。 
附方 历节诸风。百节酸痛不可忍。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以炼酥三升。和脂三升。 
搅令 
瘥。 
末。 
x松节x 
气味苦温。主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炒焦。治筋骨间病。能燥血中之湿。疗风 
蛀牙痛。(煎水含漱。或烧灰日揩。效。)历节风痛。四肢如解脱。松节酒。用节二十。酒五 
斗 
慢 
〔合论松脂松节〕松禀真阳之质。凌冬不凋。松之有脂。如人有血。其主治痈疽疮秃 
疥瘙风气 
伏汞制 
燥言。 
(阳中 
肺自润 
中之湿 
风。盖 
x松花x 
气味甘温。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治吐血久不止。有松花散。(准绳)松花即松黄 
。拂取正似蒲黄。酒服令轻身。疗病胜似皮叶及脂也。(恭)不堪停久。故鲜用寄远。(颂) 
多 

卷二十二香木部

内容:桂林桂岭。因桂得名。从岭以南际海。尽有桂树。(藏器)移植岭北。则气味殊少辛辣。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