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佛祖纲目 >

第103章

佛祖纲目-第103章

小说: 佛祖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馕宓馈4佣薄9嵩轮蛱臁A季媚嗣弧鹈鞯隆V骶淮取J钡痹救致矸诅 4搿∈コ5乱噪D晷弧9榈莱≈窳肘帧H勺佣氯铡J疚⒓病=淦渫皆弧N嵘硭湮ⅰR徽嬖残浴S肴缋吹取J老嗥鹈稹N抟焓鸬绻狻V缫骨谛小N闵俗N衢夂蟆5弊穹鹬聘吨枧N鹆钏闹谝侣槎抟病Q员稀K鞅市此桃皇住2慈蝗朊稹J倨呤拧@傲;鹩唷6ス遣换怠I崂劾邸3龌医小鹬撬场W帜娲āH鸢渤率献印4蟾改浮>薨滓怠<让弧Aㄏ置牌良洹8溉⒙κ稀B胖量拮印G椴皇ぐАD怂苤钦叽笫ο袷轮R幌γ蜗穸ビ性补狻D娼鞫稀U新κ衔皆弧N岬蔽曜印<案P有娠。既生。美质夙成。然自少不喜畜发。翛然有尘外趣。七岁出家。稍长受具。读法华经。历三月。通诵其文。游方习天台教观。久之叹曰。义学虽益多闻。难御生死。即御生死。舍自性将奚明哉。遂更衣入禅。走天宝山。参铁关枢。枢授以心要。顺欲依枢而住。枢叱曰。丈夫不于大丛林。与人相颉颃。局此蠡壳中耶。拂袖而入。顺下旦过寮。潸然而泣。或慰曰。善知识门庭高峻。拒之即进之也。枢闻笑曰。吾知其为法器。姑相试耳。乃延入室逾月。因如厕。便旋睹中园瓠瓜。触发妙机。四体轻清。目前大地。倏尔平沉。亟上方丈求证。适枢入府城。顺不往见。水滨林下。放旷自如。已而历抵诸师。皆不合。复自念。非枢不足依。洊走闽中见焉。枢遥见喜曰。我子今来也。顺举所悟求证。枢曰。此第入门耳。最上一乘。则邈在万里之外也。乃嘱曰。汝可悉弃前解。专于参提上致力。则将自入阃奥矣。顺从枢言。逾五阅月。一日将晚参。拟离禅榻。忽豁然有省。厉声告枢曰。南泉败阙。今已见矣。枢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何物。顺曰。地上砖铺。屋上瓦覆。枢曰。即今南泉在何处。顺曰。鹞子过新罗。枢曰。错。顺亦曰。错。枢曰。错错。顺礼拜而退。枢曰。未然也。乃披大衣。鸣钟集四众。再行勘验。顺笑曰。未吐辞前已不相涉。和尚眼目何在。又为此一场戏剧耶。枢曰。要使众皆知之。遂将宗门诸语。一一询顺。顿一一具答。枢嘱曰。善自护持。勿轻泄也。久之。分座说法。枢殁。顺嗣住院事。已而回浙。寻返永嘉。住报恩。复入闽住东禅。迁雪峰。还温潜居林泉。壬子。怀渭主净慈。举顺以为代。顺初不从。继而叹曰。所贵沙门行者。随缘应世。何所容心哉。乃振锡而往○宝金。留天界。壬子春正月既望。 上亲。行献佛之礼。夜将半。 敕金施摩陀伽斛法食。竣事宠赉优渥。夏五月。悉鬻衣盂之资。作佛事七日。乃示微疾。 上知之。亲御翰墨。赐诗十二韵。有玄关尽悟。已成正觉之言。时疾革。不能诣阙谢。至六月四日。沐浴更衣。与四众言别。正襟危坐。目将瞑。弟子请曰。和尚逝则逝矣。不留一言。何以暴白于后世耶。金曰。三藏法宝。尚为故纸。吾言欲何为。夷然而逝。后三日茶毗。获五色舍利。齿舌数珠不坏。纷然争取。灰土为尽。

  (癸丑)无梦昙噩禅师入寂

  昙噩。隐居象山瑞龙别室。洪武三年。 诏征江南有道僧。而噩与焉。馆于天界寺。既奏对。 上悯其年耄。放令还山。六年二月。时噩年八十有九。一旦无疾。忽戒浴易衣。出器物。分遗丛林诸友。命弟子曰。三界空华。如风卷烟。六尘幻影。如汤浇雪。亘古亘今。惟一性独存。吾之幻躯。今将入灭。灭后阇维。煆骨为尘。不可建塔以累后世。听吾偈。曰吾有一物。无头无面。要得分明。涅槃后看。言讫。敛目危坐而逝○可授。住龙华。一坐十三春。洪武六年。迁中天竺。行至钱塘江滨。净慈诸勤旧谋曰。此大善知识。胡可失也。天竺尚可致。吾属独不能耶。帅众邀居其位○智顺。赴净慈。欲大有设施。而诸僧负官逋者。系累满庭。顺为出涕。悉代偿之。洪武六年。至南京。仅四阅月。沐浴书偈而逝。阇维获舍利无算○慧照。住阿育。九年退于妙喜。泉上筑室曰梦庵。掩关独处。凝尘满席不顾也。洪武癸丑十月朔。召门弟子曰。吾将西归。汝辈有在外者。宜趣其还。越七日。属后事于住持崇裕。沐浴更衣。索纸书偈。书已。恬然化灭。寿八十五。夏七十。茶毗。牙齿眼睛及数珠不坏。余成舍利。五色烂然○力金。退居同归庵。洪武五年冬。复建法会。 大驾临幸。诏金阐扬第一义谛。自公侯以至庶僚。环而听之。靡不悦服。六年十二月日。忽示门弟子曰。吾有夙因未了。必当酬之。汝等勿以世相逼我。未几。示微疾。谢去医药饮食。手书一偈。委顺而化。停龛六旬。始行茶毗。视其貌如生。数珠齿牙不坏。设利罗无算。观者竞取之而去。

  (甲寅)印原禅师入寂(中峰本法嗣临济二十世)

  印原。自明本记莂。所至皆以丛林师子儿称之。会清拙澄。将入日本建立法幢。原送至四明。澄曰。子能同归。以辅成我乎。原曰。云水之踪。无住无心。何不可之有。即摄衣升舟。其后。澄能化行遐迩者。皆原力也。原还日本。历主名刹。洪武甲寅春正月日。夜参半。召门人谓曰。吾今日逝矣。尔等即龛'療…(日/小)+土'之。母狥世俗行祭奠礼。更可遍语诸刹旧弟子。恪守吾平日所训。使法轮永转可也。黎明。宾朋候问。起居应接如平常。及午呼侍者曰。时至矣。可持觚翰来。及至。复曰。吾塔已成。惟未书额耳。大书心印二字。入室端坐。泊然入灭○李愿证。字大猷。姑熟人。母陶无嗣。昼夜祷于观自在佛。夜梦一比丘尼。乘白鹿车抱婴儿。授曰。此福慧儿也善视之。既而有娠。生未逾月。儿忽身热如火。不进抱。母复梦前比丘尼。持栗数颗嚼食之。梦觉。儿汗下如雨遂瘳。年四岁。嬉戏父膝下。因授以记姓书。儿曰。此有何义。读之将奚为。父大惊。更以孝经。一诵即能闇记。稍长。益骏发异常。父尝手书楞严圆觉二经。逐卷取读之。力白父母出家。祝发受具。久之。杖锡来南京。谒慧昙于天界。昙命为侍者。谓曰。子才锐甚。宜留意文学。他日期子弘宗持教也。于是。独坐一室。竺坟鲁典。无不研穷。寻命掌记。戊申。出世嘉兴水西寺。庚戌。迁吴兴道场。未几。退居武康山中。著观幻子内外篇。以合儒释一贯之妙。癸丑冬。还天界。时宋濂侍 上升武楼。遥望禅林顾濂曰。中有良僧乎。对曰。近有二僧。从吴越中来。皆能文辞。 上曰。其名谓何。曰一则愿证。一则证传。 上曰。试取观之。濂。因进证传文一编。 上亲览。终卷曰。是或儒者之所不及。复问愿证所著。曰太常丞张丁家。有往复论性书。遂遣中官召丁。携证书至。 上复览如前。喜曰。论议甚高。其铁中铮铮者乎。明日。乃 召见谨身殿。慰劳备至。 敕吏部二僧皆除。应奉翰林文字。赐第太平门。及妻妾各二。令中秘给书籍。闭门习读。三月俟发长胜冠。然后莅职。后三月。证有疾。中使问疾者。络绎于道。竟不起。病将革时。惟仰首言曰。死则死。所可憾者。受 上深恩。不能报尔。遂口授其友。草谢表。表未终而逝。 上夜梦证来谢服大布宽衣。巾稍欹。叩其家人。服色正同。因移棺撼巾不正。 上尤为嗟异。时甲寅春二月也。寿三十七。证传即郭传。字文远。会稽人。与证同召。后升修起居注。迁考功监令。一日 上谓濂曰。卿言。楞伽为达摩氏印心之经。 朕阅之信然。人至难持者心也。触物而动。渊沦天飞。随念而迁。凝冰焦火。经言操存制伏之道。实与儒家言不异。使诸侯卿大夫人咸知此。纵未能上齐佛智。其禁邪思绝贪欲。其不胥为贤人君子之归。濂对曰。诚如 圣谕。第其文学简古。义趣渊微。宋臣苏轼。颇尝患其难读耳。 上曰。此书生缠蔽文义之过也。朕于宫中。略览数过。已悉领其大旨。即 敕奉御取经示濂。且点诵曰。如佛语心品第一卷所言。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此三相者。最为微隐。惟佛能究言之。第四卷所言。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观察。不堕二边。先身转胜而不可坏得。自觉圣趣。是般若波罗蜜。此言六度万行。互相融摄。成菩提分。皆繇般若成立。尤为深切。般若心经。金刚般若经。皆心学所系。不可不讲习也○可传。自得法于元长。去栖范蠡岩。岩有虎。一夕避去杭之仁和。去城东五里所。其地当元季。为战斗之区。莽无居人。及归我明。遗民稍集。往往好勇嗜利。屠羊豕以成肆。传悯之。托钵行化。有褚道真。与金芗者。首为迎礼。先是。真梦异僧至其庐。倡偈为赠。及见传。俨然与梦不殊。真遂与芗。日乞食馈传。且请右族。共建精舍一区。甲寅七月讫功。名其庵曰圆应○普仁。住智者禅寺。一坐十五夏。别筑燕居于西麓曰潜庵。将有终焉之志。洪武戊申。抗之中竺。请仁住持。仁欲往。郡守从容问曰。佛法有重轻耶。曰否。曰佛法既无重轻。师位宁有崇卑耶。仁一笑而止。甲寅。净慈虚席。使者自武林。凡三至。仁乃起而应之。开法日。黑白环听者千人。各挹深饮醲。叹咏而去○初无愠。参竺元道公。请问狗子无佛性话。才开口。被道一喝。愠大悟。通身汗下。因呈颂云。狗子无佛性。春色满皇都。赵州东院里。壁上挂葫芦。道乃发笑曰。恁么会又争得。愠拂袖便出。尝谓同参曰。此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决不在语言文字上。我辈若不遇这个老和尚。几被知解埋没一世。公等设有把茆盖头。当不忘所自。出世住明州灵岩。迁台之瑞岩。示众。稳坐家堂。因甚主人翁不识。掀翻大海。掴碎须弥。平地上因甚抬脚不起。眼光烁破四天下。自家眉毛落尽。因甚不见前后。下语者。多不契。学者方景从。竟谢事入松岩。松岩在万山之巅。人迹罕到。愠至。悉谢遣徒御。但缄一书寄寺众。众发缄。乃退院上堂语也。遂抵岩泣请还寺。愠坚拒不允。甲寅。东夷闻愠名。使者入贡中国。兼奏请住持。愠至南京。以老病力辞。 上悯而不遣。留处天界。时学士宋濂。遇休沐。必访愠。剧谈道妙。是年冬。归隐鄞江。丙寅七月日。忽示微疾。僧问疾者至。愠惟力谈禅病。勉以祖道自重。无一语及世间相。索笔书偈云。七十八年。无法可说。末后一句。露柱饶舌。咄。端坐而逝。

  (乙卯)德隐普仁禅师入寂

  普仁。住净慈。乙卯春。秘书事起。有诬智者寺僧。购名画以归者。事下刑曹。刑曹以仁旧主寺者。当知其是非。逮而质焉。事将白。仁忽示微疾于京师寓舍。屈指计曰。今夏五月矣。左右曰。然。曰此八月八日最良。吾将逝矣。至期整衣。端坐而逝。虽当溽暑。容色不变○可授。居净慈二载。洪武八年八月日。击键椎集众。再三申精进之戒。手挝鼓而退。归卧竹院。忽示微疾。端坐西向。召左右谓曰。吾将逝矣。左右进觚翰请书偈。授麾去之曰。吾宗本无言说。乃合爪连称佛号。至声渐微而寂。茶毗。齿牙贯珠不坏。舍利光色晶莹。如金银水精者。遍满于地○怀渭。自净慈。退居钱塘梁渚。问道者。接踵而至。乙卯十二月日。忽示微疾。召门弟子。属以后事。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