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

第58章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第58章

小说: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鹤凉翅站桩”的同学,无不在短期内出现自发运动,不少练功者反映其内气运行途径及练功反映与“小周天”一致。我们也是在“白鹤凉翅站

 389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173

    桩“过程中达到”小周天“境界的。现将白鹤凉翅站桩介绍如下:方法:①立正,全身放松,使心平气和。

    ②右足以足跟为轴,足尖向右转,使之与左足内侧成90°角。

    ③屈两膝,使身体下蹲10~20厘米(根据功夫程度而定)。

    ④重心右移,使全身着力于右腿。

    ⑤提左足并将左足移向正前方,左足尖踮于右足跟正前方约40厘米左右(相当于一只半脚的长短)。

    ⑥两手指略微分开,拇指和小指略微后翻,中指指根略向前。

    ⑦右手举起,使与右耳相距一虎口,手心向前。

    ⑧左手置于左胯旁,拇指靠近胯部,小指向前,比拇指略高,左肘似直非直,呈弧形。

    ⑨上身略向前倾,左胯下沉,转正身躯,重心移向右足跟,务使上身松弛。

    ⑩颈顶自然放松,舌舐上腭,面部略带微笑。

    两眼开始合拢,待自发运动之后,欲收功时,睁开。

    C D练功结束时,只将左足收至原位,两手徐徐下垂,立C H正,静立片刻即可。

    要领:①要求全身放松,一直松到脚底。开始不易做到,有些站不稳。但站几天后,腿功增强,就能松到脚底。初学者往

 390

    27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往借上身使劲(僵劲)

    来维持平衡,这样就不能做到放松,不易获得效果。

    ②上身略向前倾,务必使两胯“吃进”

    (即“内收”的意思)。

    ③重心必须移向正中,使着力右腿跟。

    只要做到上述三点,即刻会产生自发运动,内气自然沿督脉上升,导致颈部颤动。数日后,内气自然冲过(脑户穴)玉枕关,直上囟会穴。日久后,内气自会顺督、任两脉运行。

    (十)慧  功

    慧功是传统气功禅密五步功的第五部功,是辽宁省挖掘、整理、推行的一种气功锻炼方法。其特点是:以气为用,重在外为我用,内外合一。功法易懂易学,气感明显,收效快,无偏差,对中老年的各种慢性病,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对培育智力,诱发增强人体潜在功能,更有独到之处。

    起动式:(1)三七式站立七分力量用在脚跟,三分力量放在前脚掌,两脚外八字开立,与肩同宽,膝关节保持滑利,不僵直。

    (2)松在会阴会阴部放松,保持好轻微的排尿感状态。

    由此点放松,可带动全身肌肉、关节放松,达到所谓“体酥”的轻松舒适感,并且可诱导精神放松入静。即所谓的“会阴一放松,全身无

 391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373

    不松“。

    (3)呼吸自然舌舐上腭,鼻吸鼻呼,做到吐惟细细,纳惟绵绵,意念不想呼吸,即气功术语中的“无意息”。

    (4)动在脊柱以松动脊柱为主,手指、脚趾、手腕、肘关节、腰、胯、膝关节等,都要轻缓地动。所谓“脊柱一动,全身无不动”。

    (5)意念活动集中精神,合目内视脊柱及各关节的活动。

    功法分为“四动”

    、第一部功、第二部功、第三部功等四部分。

    四动:(1)蠕动:四肢放松,整个脊柱关节要上下左右前后一齐蠕动,动作轻柔缓慢。此节要求练三分钟。

    (2)蛹动:意念逐渐由蠕动转入蛹动。蛹动是前后微微地松动脊柱,先由尾骨开始,逐渐上升到腰椎、胸椎、颈椎,再由颈椎下至胸椎、腰椎、尾骨。如此上下往复为一次,共做三次。约四分钟。

    (3)摆动:意由蛹动转入摆动。摆动是脊柱左右横向摆动。活动顺序与蛹动相同,共做三次。约四分钟。

    (4)扭动:脊柱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的扭动,活动顺序及次数同前。约四分钟。

    四动过后,站好三七式,全身微微地动,双手向上举(不超过印堂穴)

    ,捧气似球,开始做第一部功。

    第一部功(松、展、放、收)

    :

 392

    47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1)松在会阴:全身放松,意念默想“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近在眼前,又在身中”。要发自内心的笑不休,以达到舒展五志(即忧、怒、思、喜、恐)

    ,为“生慧”打开一条通路。

    (2)

    展在慧中:慧中也称慧目,在两眉上方的凹陷处,用慧目展望远处,展望到无边无际,越远越高大越好。慧目是窗目,是练功有素者从体内向体外放射某种特异物(古人称之为神光)的孔穴。因此要展望后外放。展望之后,外象丛生,然后可达到有悟、生慧,受到功益。松会阴与展慧中是上下配合的,久而久之,任督二脉之气,自然通透。

    (3)放在全身:在慧中远视和遥想外象的同时,身体躯壳也外放、扩展到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去,达到天人合一,把身躯放到“似有似无”和“不空而空”的境界中去。按禅密宗气功说法是“真无”才是“真空真定”

    ,这样就能“定空久定,神通慧”。

    (4)收归关元:气从这方经慧中收回关元(小腹腔内)

    ,即由远视转为内视关元。达到“神返身中气自回”

    ,用这种先开后合的收功方法,求得气“先从内生,继而外来,外为我用”

    ,达到“回阳不漏”。习这部功法可以得气全身。

    第二部功(上冲、下贯)

    :下贯,就是气贯井泉。即气沿脊柱缓缓下行,冲出会阴部,经由双足涌泉贯入地下。

    双目内视脚下,似有一井泉,下望至最深处,使意念接触到地根。这叫采阴,能养血。

    上冲,就是气冲星斗。即气沿脊柱缓缓上行,冲出百会穴,向上内视天顶,意念想天的最高处,即接触天根。这叫

 393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573

    采阳,能补气。上冲完毕,再把气从天顶经百会穴收归关元。

    这时耳目并用,内听内视小腹腔内的声音和景象。

    习练时,先下贯后上冲。

    健康者下贯约练四分钟,上冲约练三分钟。

    高血压患者,上冲的时间应尽量缩短;低血压患者,下贯时间要短。

    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以免出偏。上冲和下贯要输流交替,上下往来,使元气充盈,方能祛病强身。

    第三部功(向横)

    :先练吐纳。吐即放或呼,吐自气海;纳为收或吸,纳归关元。

    意想全身的气,横向地放出体外,即上下前后左右,同时横向地放射到无边无际,达到天人合一。

    这部功法是使气、神(意)

    、天(宇宙,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三者联在一起,达到混元一气,互相为用。最后纳归关元,就是意想气从四面八方收回来,吸在全身,纳入小腹腔内。

    收功:神返身中气自回,这时身体由微动逐渐静止下来,两手劳宫穴相对(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的相反)

    ,合抱于小腹腔(即关元的位置)处,耳目并用,内听内视小腹腔中有什么,要耐心等待,要以文火温养,直到全身完全停止活动,周身气感消失为止。

    收功一定要圆满,达到勿漏勿泄,即所谓“回阳不漏”。

    收功结束后,双目睁开,利用手掌的余气,搓手擦面,再

 394

    67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摩擦一下耳轮,练功结束。

    九、运动按摩养生法

    新陈代谢,“吐故纳新”

    ,这是人体保持健康、不断更新的基本条件,而劳动与运动则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过程正常进行的极重要因素。

    《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于是头风、耳聋、目盲、鼻鼽、腹胀、足痿诸般病症接踵而至。

    这种动形达郁的养生之道,先于吕氏,已有论述,《北宫·意问》先声夺人;庄子继之,提出了用仿生体育以求寿考的方法,通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

    ,以行气血、养五脏、充形体。汉末著名医家、养生家华佗继往开来,创造了名扬千古的五禽戏。

    华佗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他积极推行运动延寿之术,在继承先哲动形养生的基础上,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势编创五禽戏。

    虎戏,学习老虎的神威来振奋自己的精神,近爪远扑,扭腰摆尾,以锻炼上下肢和腰椎关节。

    鹿戏,学习鹿的仰脖、缩颈、控身,左右回顾与善跑,开豁心胸,活动腰腿,舒展周身关节。

    熊,深厚沉着,挺胸拔背。熊戏,则是学习熊的攀树悬空,屈肘站桩和走路沉稳的神态,以活动脊椎、腰椎、下肢和全身肌肉关节。

 395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773

    猿戏,也颇有趣味,主要是学习猿猴的机灵敏捷、纵身跳跃、抓耳挠腮、摘桃献果及极目远眺的神态。有助于周身关节,保护视力和锻炼思维。

    鸟,主要指鹤。学习鹤那种昂然挺立,悠然自得,展翅飞翔和独立安静的气质,有助于加强肺的呼吸功能和锻炼肢体官窍。

    华佗编创五禽戏后,身体力行,坚持锻炼,大力推广。

    他在相国府当侍医时,每天都有许多人前来慕名拜谒和求医,当时华佗已60多岁了,但依然脸如古铜,满头黑发。人们都以为他是吃了“仙药”而返老还童的,于是忙来打听,华佗语重情长地说:我不懂什么灵丹妙药,不过每天坚持做五禽戏罢了。于是众人也随着练起来。他的学生吴普和樊阿按这套方法进行锻炼,效果很好,吴普年近90岁时,仍然很健康,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饮食不减;樊阿也活了一百多岁。

    导引是呼吸运动、肢体运动相结合体育医疗运动,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一种保健操和养生术。中国导引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浩瀚瑰伟,它同其它古代科学文化一样,凝聚着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记载着中华民族对人类所作出的金光闪闪的业绩和贡献。

    早在春秋时期,《庄子·刻意》已载有导引之术,自汉以后,其法盛行,受到历代养生家的普遍重视。司马迁《史记》中说:汉初张良“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乃学辟谷导引轻身。”王充《论衡》也提到了李少君、东方朔等人俱用导引以养性的事例。

 396

    87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导引能斡旋气机,周流荣卫,宣摇百节,舒展筋骨,疏通凝滞,这样气运神和,内外调畅,升降无碍,耳目聪明,轻身健体,老者复壮,壮者益治,于养生、治病,俱有卓效。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记载了用导引治疗痿、厥、寒、热、息积、筋疾等多种病症。

    长沙马王堆汉墓彩绘《导引图》真实地再现了2100多年前我国养生保健术的高度发展和丰富多采。全图绘有导引图44幅,从功用方面讲,既有用于健身的,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