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广告媒体电子书 > 三联周刊 随笔集 >

第16章

三联周刊 随笔集-第16章

小说: 三联周刊 随笔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产阶级作家,而且我最景仰的梭竟然也是这号人物。我一下子就心理平了,小
资原来是有文化有思想的表示,而且罗曼。罗兰说卢梭是个多情,好色,软弱,
敏感,脆弱之类的角色,好像特别符合小资的要求,似乎和我性格有诸多相同之
处。我终于心安理得地称自己是小资了。

    鸟语花香
    2000/04/20三联生活周刊作者:田七

    北方人到深圳,说这个地方鸟语花香。
    以广东人的支,广东以北的地方都是北方,主人的特点是初到广东人都听不
懂粤语,是北佬。北方人则称粤语是鸟语,至于花香,一是指温暖的广东四季开
花,二是指这个南方地区聚集了大量年轻漂亮的姑娘,两者同样都叫人赏怔悦目,
所以花香。
    不管广东人是怎么看的,尤其是深圳这个北佬超过说粤语的当地人数的地方,
所有的外地人都觉得可以少点顾忌,要做出一点名堂来。对于男人来说,这里央
自然包括交漂亮的女朋友。我就是一个这样的北佬,年轻气壮,努力挣钱的同时,
对于身旁擦肓而过的姑娘异常注目。
    深圳晚上的街边,会有一些职业女郎背着小包,等着做主生意。我要是一个
人从她们面前走过,总是不很自然,有时竟会被她们注视得脸红。然后回到住处,
和同住的小伙子谈起这些姑娘的时候,却兴致颇高,计算她们的收入,为自己的
低薪水觉得难过。
    有一次晚上我正在卫生洗澡,同住的一个小伙子突然冲进来,脱完衣服马上
就要冲闵,很兴奋的橛子,然后回他的房间紧锁房门。待他志得意满从屋里出来,
送走一个陌生的姑娘之后,我才明白是这么一回事:腺来一门之隔,别有洞天。
我问他这样的聚会要多少钱,谁知他说不要钱,瞒天撒谎的样子让我觉得我问得
很不应该。我想他真是一个小王八蛋。
    后来我也交了一个女朋友,柔情浪漫跟在北方的故事一样。直到有一天,谈
起她的一个朋友。她说那个朋友对她真太好了,在她没工作的,在她生病的时候,
都是她照顾她的。有一次两个同时都失业了,朋友张罗着托人找关系,准备两人
一块去坐台。我自然很关切地问她有没有。她很诧异地看我,说不正常吗?说后
来有别的工作就不去了。
    我当时很虚伙地说工作嘛!实际心底感叹自己的看法跟这咱工作太不一样了。
    好在深圳白天忙工作,晚上谈恋爱,没有很长的时间来感叹。
    后来很多朋友回到北方过年,很多朋友都想在家乡找一个女朋友。谈起南方
的情景,有人说了一句恶毒的话:在那里,我知道谁是鸡,可着急是我不知道谁
不是啊!
    我想紧张得都不敢相信和自己一样的人了。更糟糕的是:像坐台小姐这样的
准工作,我平常也认为它的确是一咱政党的事,可亲身经历却又嘀嘀咕咕。这种
言秆不一让我觉得自己然没有获得很好的社会实践的能力,有一些老式的该抛弃
的清规仍然顽固持表现出来。便这种行为并没有获得更好的回报,在稳步迈向30
岁的进程中,有股怒气无处发泄。

    不负责任
    2000/04/19三联生活周刊作者:倪迅

    有一个人,长得和我有点儿像。只这一点,就让我觉得亲切得了不得,于是
成了朋友。可那些跟他有些来往的人们总爱悄悄地劝我两句:躲他远点儿,这人
没一点儿责任感。
    这点我多少也有些体会。有一次我懒得下楼,请他帮着把饭打回来,结果等
到睡午觉也没见到饭的影儿。据见到的人说,他正和一女孩如火如茶地坐在食堂
的大桌子前吃饭。当然,还有更耸人听闻的消息传来,他姐姐忙于加班加点地工
作,托他去幼儿园接小孩,答应得好好的,可到了点儿却是阿姨把泣不成声的小
囡囡送回家。
    不过,我的朋友却不以为然。吃饭是个人问题。孩子也是自己养的,凭什么
让别人跟着操心。这点我也同意,懒人总是让勤快人惯出来的。
    3 年前的一天,他兴冲冲地找到我,告诉我他有一个重大发现。他指的是卢
梭的《忏悔录》,卢梭这厮生养了5 个孩子,一个不剩地把他们丢给育婴堂,还
信誓旦旦地说,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最公正、最体面的解决之道。对熟识的人,
卢梭从不忌讳谈起这件事,同时还深感遗憾,深悔他父亲未能如他一样有远见之
明,使他的童年受到良好的抚育。
    “多了不起。”朋友对卢梭顶礼膜拜,当然也免不了对现实社会深怀忧虑。
卢梭的不环境中为育婴堂添丁增口或许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可现在呢?我笑道:
“结婚前,你不妨先跟未婚妻订个协议,当然,最好是找个志同道合的。”
    “用不着,用不着。”朋友很认真,“卢梭是什么时代?他想不生都不行;
现在是什么技术?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朋友很自信,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和一个他也说不上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女孩
恋爱了一段,又结了婚。结婚以后,他常给妻子读《霍乱时期的爱情》。对这本
书,他的评价是:一部教男人如何生活得快乐的指南。小说里有这样一个情节,
一个男人有3 个情妇,每个都在外边干活,男人过得像皇帝一样,而3 个女人则
拼命挣钱,为的只是晚上能受到君主的临幸。
    朋友最近总向我打听冷冻精子的技术,在做手术前,他想先做些储备,以备
翻悔。他老婆处心积虑地想给他生个孩子,为保障不做父亲的权利,他只有先在
自己身上动点儿手脚了。

    煞有介事
    2000/04/19三联生活周刊作者:田七

    前段时间报纸上有一个关于体育解说员的讨论,中心内容是应该有更多的解
说员像电视台的H 一样,有更多更内行、更专业的冷静话语和更富有激情的“球
进了”,为球迷们服务。而像电视台的H 那样以高声快嘴说遍体育无生手的泛泛
而谈,则难以让层次逐渐提高的球迷和体育迷们产生更多的兴趣。
    这是一次煞有介事的讨论: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球迷们把自己厚此薄彼的
情绪扩大化了,对H 的新解说方式总结成一种风格,甚至要冠以“大师”的级别
称呼,让人觉得H 在荧屏前笑眯眯地讨人喜欢的自然形象好像是不应该、不自然
的。
    这种煞有介事产生的别扭我每天都能感觉到,就像我的五官一样,我知道它
们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但这一天,我突然觉得我的唇角很突出,照镜子一看才
知是上火了,是烤羊肉串吃了多了的原因。
    前几天又看到《新闻联播》中有一条:一个9 岁的南非小姑娘在万米高空的
飞机上上厕所时,被机舱内外的气压差紧紧吸住,机长只好把飞机紧急下降4 千
米,然后把飞机降落在一个最近的机场上。电视里小姑娘获“救”后身体无恙,
只是眼睛里还透着一点惊吓。波音公司宣布因此要对卫生间的马桶作更深入的调
查和研究。
    我问朋友对此有什么想法?他笑着说:机舱内外的气压差加快我排空的速度。
我想真是的,谁会认为自己会被飞机上卫生间里的水冲走呢?这也就是《新闻联
播》播的一条异闻而已,一笑而已。《新闻联播》认真地播出了这条异闻,一下
让人觉得它严肃的面孔外,还是亲切和富有幽默感的。
    这也是一次煞有介事。这样的煞有介事是我们日渐发达和丰富的脑力创造的
成果,它有助于我们生活情趣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所以我并不是反对“煞有介事”一词通常所描写的那一类事情,而只是想煞
有介事地说一说。
    现在有朋友到我家去玩,我一般都会嘱咐一句:来时给我打一个电话。虽然
我平常没事就在家呆着,在家没事就在屋里瞎转悠,看家里什么地方还有没发现
的宝贝,因为没女朋友也就没有什么不便的。但是你要是来我家之前还是打一个
电话的好:哪怕我先烧一壶水准备为你沏,猜猜想想你最近和你以前的事,也是
从容的。
    因为我们的生活和以前不一样了,那时没有电话,我在大雪天骑自行车将近
一个小时到你家,没碰到你。心想这狗日的,也不知上哪去了。
    现在的情况是花样忒多,让我们更有事儿做。

    吃了吗
    2000/04/19三联生活周刊作者:应明

    有人让我猜我所在的城市里最大的连锁店是哪一家,我立即想到去过的一个
颇有名声的超市。不料并不对,答案是一家连锁药店。这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据说,这连锁药店不知是已经还是准备开到55家,以至在城里随便哪个角落,均
能方便地到其中之一去买到你需要的,当然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是药。
    虽然这听上去还真不坏,但我总有点与众不同的笨人想法:这城里也就三五
百万人,大小医院诊所几百家,各类药店也有上百,再加上这连锁店,是否店家
认为这里的人健康都有问题?还有,如果城里的多半人像我,一年都难得吃一粒
药,这55家连锁店会不会门可罗雀?
    话虽这么说,以开连锁药店而涉足医药行业的意图还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看
看世界500 家最大公司排名就会知道,做药在某些人眼里是一本万利的事情。随
着孟山都、辉瑞、诺华等国外著名制药厂商的产品不断进入国内,大块吞噬药品
市场,谁都免不不了眼红也想分一杯羹。研制新药当然繁难,一无技术二有风险,
不敢造次;而卖药还是便当的,并不比卖茶叶蛋复杂多少。
    于是,眼下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药物广告可谓铺天盖地。无不提
醒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吃药的时代。不论你有什么样的不适。都可用药来对付:退
热止痛、清咳平喘、降压救心、保肝健脾、利尿通便等等等等,真的是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即便你健壮得像头牛,人家还会告诉你男人要补精,女人要补血,儿
童要补锌,老人要补钙。疲倦时要补气,超重后要减肥,考度前要补脑,失眠了
要安定。就是一无前述需要,家中两口子上床前男的可吃Viagra,起床后女的可
吃Mor ning After。 如此这般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之后,你甚至会怀疑自己粒药
不吃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但我仍愿意尽可能地与这时代格格不入而对药敬而远之。尽管大学里读的是
医科,对药的敬畏却在这之前就已根深蒂固。儿时,隔壁住着一陈姓木匠。看似
五大三粗,凡事却无不有自己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一次我与伙伴摆弄着不知从哪
儿弄来的也不知是什么药片,刚好被陈师傅撞见。一顿训斥后又谆谆教诲“屎吃
错了没什么,药吃错了可不得了”。正所谓“话糙理不糙”,打那以后,陈木匠
的教导一直铭记在心,奉为至理名言。以后了解到这名言可以有另外的版本。比
如稍通英文的朋友就知道,“药物”与“毒品”根本就是同一个词:drug;就是
在中医里,也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你想想吃错了还了得吗?

    一句话
    2000/04/18三联生活周刊作者:李昕

    我原来对戴安娜王妃没有兴趣,觉得她不是我的那杯茶。最近看到她华丽外
表之下的一些做人故事,对于她总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