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医学心理学 >

第27章

医学心理学-第27章

小说: 医学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幢曜蓟牟庋榧锹迹S朐吹牧俅擦勘碜鞅冉稀@缧铝勘碇杏凶晕伊α浚╡go strength;ES),独立性(Dy)、统治(Do)、偏见(Pr)和社会状态(St),还有一些是特殊目的量表。    
(四)实施方法    
原量表的荐目数不一,全量表共566项。有简式,项目压缩为2/3以内。通常用个别测验,也有团体的变式法。通常都是贫苦上目手册和回答纸,根据项目手册在回答纸上逐条回答。也有将项目分印于卡片,在回答时将应答:是“的放一边,应答“否”的放一边。还有用微电脑进行人机对话,在显示项目后选择按一个代表“是”或“否”的电键,结果可自动分析。    
常模采用T分。结果分析后按分量表作出人格剖析图。一般来说,凡T分在70分以上的量表就有意义。因为各量表之间的项目有许多重叠,所以一个人的结果剖析图可能出现多个高峰。据研究,不同病理性人格有不同的特征性剖析图型式,提供了有助于确定诊断的信息。    
(五)MMPI的测量学分析    
研究者们用心理计量学标准来分析MMPI时提出,各量表之间缺乏独立性。为它们之间有许多相同的项目,即一个项目不只属于一个量表;分量表中的正负回答数目不相等,这不符合心理计量学的是非编制原则;项目过多影响回答后来问题的真实性。关于信度研究,手册上报告重测相关系数从0。50到0。90。另有研究报告,在一组正常人和一组精神病人中,重测相关和分度相关的信度均不高。分度相关低是有理由的,因为同一量表中包括了异质项目。从样本方面来看,代表性不佳,特别民族限制,教育程度偏高。尽管有这些缺点,但在实际应用上还是有价值的,以致使用范围之广,居各量表之首。    
二、加州心理调查表(California psychologicalinventory;CPI)    
由H。G。Gough(1957)编制,经过多次修订(1964…1975),属自陈量表,个别进行。主要用于正常人(13岁以上)的人格调查。    
(一)CPI的目的和结构    
编制的目的有二:其一,预测人们在一定情境下会如何说如何作;其二,确定对人们作观察时的描述方法,使人们对自己了解得好些。    
Gough 在学生时从事过MMPI的工作。他决定编制一个用于正常人的人格调查表。参照MMPI的方式,全量表分18个分量表,属四个范畴,计480项目。其中178项来自MMPI,另35项与之相似。分两套量表,按是非原则作强迫选答。将各量表的粗分换算成T分,与常模比较作解释。    
四个范畴的划分是按逻辑方法 而非因素分析。18个分量表中的每一个都是人际心理学中调查的一个方面。    
(二)CPI的测量学分析    
样本:标准化样本含男性6,200名,女性7,150名,年龄从13 岁起。社会经济水平、地域分布、教育程度等都很广。    
信度:重测相关和内部稳定性系数为0。2~0。5。除4个分量表外,其余均达到0。5水平,这样的水平对人格量表来说尚算满意。    
因素分析:研究者们用因素分析发现CPI含5个因素:因素1,最大因素,是驾驭冲动和社会化。Sc负荷最高(93),相当于Gough的第二级范畴所测验的;因素2,第二个高分数,属人际关系的有效性(有的心理学家称外倾)。Do、Cs、Ly、Cp和Sa负荷较高;因素3,有不同称呼,较多的称为适应的机变性。Ai和Fx负荷高;因素4,传统观念的内化,有时称超我强度,Cm和So负荷高;因素5,女人气,Fe高分。    
适用性:根据一个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调查(问:你认为最常用的五个客观人格评定量表是哪几个)结果,CPI属五个常用量表,名列第二(MMPI第一),可见该量表在两国的地位。    
研究者们在用作预测成功上有作用的为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护理、医学(A型性格),酒瘾、药瘾等。    
已有译本或修订本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以色列、意大利、法国、波兰、南斯拉夫、德国、希腊以及中国台湾省等。    
虽然如此,研究者们也指出CPI有如下的缺点:①用的是逻辑分类法,而未用因素分析,所以各分量表的独立性差,即彼此之间有许多共同负荷因素;②选用项目缺乏理论基础(全量表也缺乏理论基础),每一量表中的项目是否能说明该量表的目的(量表名称)也难证实。虽然注意了条目的通俗概念,但人们对通俗要领未必有共同理解;③测量学的缺点与MMPI同。    
三、艾森克人格调查表(EPI)和问卷(EPQ)    
英国H。J。Eysenck于1952年编制了Maudstey医学问卷,计个40项目,主要调查神经质(neuroticism),后来称N量表,以后(1959年)发展成Maudstey人格调查表(MPI),增加了E量表,即调查外向(extrovistion)和内向(introvision);1964年在N和E量表上加了一个效度量表,即L(lie,虚假或掩饰)量表,成为艾森克人格(或个性)调查表(EPI),1975再加入P(psychoticisim,精神质)量表,改称艾森克人格(或个性)问卷(EPQ)。EPI由N。E和L组成;分英国版和美国版两种。英国版为成人用,分A、B两式,常模是各年龄组的均数和标准差。美国版适用9~16岁以及成人,也分A、B两式。EPQ系H。J。Eysenck及其夫人Sybil B。G。Eysenck在EPI基础上发展而来,由P。N。E和L组成,分儿童(7~15岁)和成人(16岁以上)两套,也有英国和美国两个版本。我国根据英国版作了修订,由龚耀先主持,全国28个单位协作制定儿童和成人两套全国常模。陈仲庚建立了成人的北京常模。    
(一)艾森克人格量表的理论基础    
艾森克认为人格是多维结构,首先提出N维,即情绪稳定和不稳定,最不稳定的为神经质。再提出E维,即外向和内向。他申明他借用C。G。Jung,内外向这一词,但概念与之不同。Jung的内外向是指力必多(liBido)表现方式,艾森克却联系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强度。P维是晚近发展的,不如N和E量表成熟,他认为正常人中或多或少也有些不正常的个性,在不很严重时并非病理人格。但当神经和精神质在不利因素影响下可发展成病理的,有时神经质可发展为神经症,精神质可以发展成精神病或病理人格。L量表不完全是测验受试者“掩饰”倾向(即不真实的回答),同时还测验某些其他人格特点,如在MMPI时所论及的一样。    
N及E都是双向维度,如情绪可从极度稳定移行至极度不稳。同时各维度是交叉的,例如,内向(或外向)的人同时也可能属于情绪稳定(或不稳定),还可能有或没有明显的神经质。这样一来,人们的个性便组合成许许多多的类型了。例如,以E维为X轴,N为Y轴,交叉成十字,艾森克在这十个字的外围作一圈,在圆周上的移行点有许多,可代表许多人格类型。同时他认为,这个交叉的十字的外围作一圈,在圆周上的移行点有许多,可代表许多人格类型。同时他认为,这个交叉的十字所分成的四个相,为外向…情绪不稳、外向…情绪稳定、内向…情绪稳定、内向…情绪不稳,分别相当于古代的四个气质类型,即胆汗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国内的这个问卷译名为“艾森克个性问卷”,认为个性与人格是同义语。    
英国版的EPQ是儿童本,共97项。其中P:17;E:24;N:20;L:20,16项不计分。成人本共101项,其中P:25;E:21;N:23;L:21,11项不记分。我国修订的全国常模本,筛选出儿童和成人本各88项,均记分。其中P、E、N、L在两本中分别为18、25、23、22;23、21、24、20。四个量表的各项目混合排列。受评人对每一项目选择回答“是”或“否”。按记分键计算出各量表的粗分。原本取各年龄组的粗分均数和标准差为常模,以判断受评者在各量表的位置,如内向或外向、情绪稳定或不稳定等。我国全国常修订本则以各年龄组的T分为常模(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由于两极量表有过渡型,经设T38。5~T43。3及T56。7~T61。5这两个范围的各12。5%的人数,称倾向内向(或外向)或倾向稳定(或不稳定)。经每一维度便划分出五个类型,如内向(12。5%),倾向内向(12。5%),中间(50。0%);倾向外向(12。5%)以及外向(12。5%)等五型。N维度类推。P维度及L量表似非双向量表,以计分高于平均数的程度来判断。如P维在T61。5以上的表示神经质非常明显,在T56。7~T61。5这范围的为倾向神经质,在T56。7 以下的属正常范围。L量表原来是用来表示评定结果的有效或无效,照例T70以上者评定无效。前面提过,此量表的意义不全如此,所以应参考其他含义作解释。    
我国的全国常模取样是1981~1982年在六大区域13个省市共测验了正常人2,517名、儿童3;901名。儿童全部系学生、成人包括各种教育程度和职业,并注意了居住域市和农村以及性别的比例。为了使样本的代表性好,两套(儿童和成人)标准化样本均年龄组人数一致,男女人数各半,其他如居住、教育程度的分配均较一致。每套各取1,000人。在两套量表的各分量表的相关研究中发现,L与P、N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与N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对87名小学生(相隔2月以上)和49名中学生(相隔一学期)作重测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前者的P、E、N及L各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19~0。6694,后者为0。6168~0。6453。重测虽然很长,但相关系数仍较高。修订量表与原量表的结果比较,以及中国受试者的结果与英国和希腊的进行比较,在年龄和性别有个别维度的关系方面均比较一致,但也表现了国度差异。    
(龚耀先)    
校对时间:00…09…19 10:45:51 陈卫                 (作者:龚耀先)                 
  参见:医疗中心 》 疾病专题 》 眼科 》 其它 》 A…v综合征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第一节 投 射 技 术    
一、概述    
投射技术(projective technique)或投射测验是心理测验的另一门类。这一类的测验数量远不如能力测验或人格测验的多。有名的如墨迹技术(inkblot technique)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填句测验(sentence pletion test),自由联想测验(free association test),画人测验(draw…a…person test)等。这里只介绍墨迹测验和TAT,而以介绍洛夏(Rorshach)测验为主。    
投射测验的定义:“要受试者去猜想主试者在想什么的称客观测验;当主试图猜想受试者在想什么的称投射测验”(Geovge Kelly)。    
“投射反唇相讥是一种手段。它对行为的隐蔽和潜意识方面很敏感,它允许和鼓励受试者回答有很大差异,它是多维度的,并且它在受试者不大了解测验目的的情况下引出很丰富的或大量的回答。再者,投射测验的刺激材料是模棱两可的,解释有赖整体分析,测验唤起幻想回答。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回答”(Lindzey)。    
综合多数定义,可将投射测验概括为“一种无结构的作业”。刺激材料无结构,回答不受限制,发挥自由联想。刺激是模糊的、模棱两可的。面对这种材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