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黄帝素问直解 >

第16章

-黄帝素问直解-第16章

小说: -黄帝素问直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之圣数,有色有脉,五色与脉,其变无常,以五色脉变,而揆度于奇恒,则用之之道,惟在于一。一 
者神也,色脉本神气以营运,左旋右转而不回。若回则不能旋转,乃失其营运之机。 
x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x 
请言道之至数,其至数之要,迫近而在于色脉,以微而在于神机,色脉神机,可以着之玉版。合玉衡旋 
转之机,故命曰合玉机。着之玉版,则为玉版论要。合玉机,则为玉机真脏。帝闻岐伯之言,其后复有玉机 
真脏之论。此言色脉,以神为主,神机合玉机,所以着之玉版也。 
x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x 
在,察也。所谓色变者,面容之色,见于上下左右,当各察其浅深顺逆之要。 
x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x 
色浅,乃微青微黄微赤微白微黑也。色浅则病亦浅,故以汤液主治。汤液者,五谷之汤液,十日 
已者,十干之天气周,而病可已,即移精变气论,所谓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者是也。 
x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x 
色深则病亦深,故其见深者,必齐毒药主治。齐,合也。即汤液醪醴论所谓必齐毒药攻其中者是也。 
二十日,则十干再周,二十一日,再周环复,其病可已。 
x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x 
色大深,则病亦大深,故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醪酒乃熟谷之液,其性 悍滑疾,营运荣卫, 
通调经脉,故百日病已,百日则十干十周,气机大复也。 
x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x 
颜色夭而面容脱,其病不治,至百日尽已。尽已,气血皆终也。若兼脉短气绝,即死。病 
温虚甚亦死,不能期之百日矣。 
x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x 
色,容色也,申明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者。《灵枢·五色》论云,其色上行者,病益甚。 
故上为逆。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故下为从。 
x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x 
女子为阴,经脉之气,右旋左转,故病色见于右为逆,见于左则从而散,故为从。男子为阳,经 
脉之气,左旋右转,故病色见于左,为逆;见于右,则从右而散,故为从。 
x易,重阳死,重阴死。x 
重,平声。易,交易也,女子左为从,男子右为从者,女为阴而从阳,男为阳而从阴,乃阴阳 
交易之道也。女子右为逆,男子左为 
逆者,女为阴,右亦为阴,男为阳,左亦为阳,乃重阳死,重阴死之义也。 
x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x 
阴阳相得则顺,反他则逆。若阴阳反他,则治之之法,在于权衡相夺。权衡者,得其平也。相夺者, 
夺其逆于右者从左,逆于左者从右。如汤液主治,必齐主治,醪酒主治,皆权衡相夺之义。夫 
阴阳反他,乃奇恒事也。治在权衡相夺,乃揆度事也。此举色之大要,而有死生也。 
x搏脉痹 ,寒热之交。x 
所谓脉变者,正气与邪气相持,则为搏脉,病干形体,则为痹为 ,病干气机,则为寒热之交。 
x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x 
脉者,气血之先,脉孤则阳气内损,故为消气。孤,谓弦钩毛石,少胃气也。脉虚泄,则阴血内亏, 
故为夺血。虚泄,谓脉气内虚,不鼓动也。脉孤而无胃气,则真元内脱,故为逆,虚泄而少血 
液,则血可渐生,故为从。 
x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x 
人有奇恒之病,而揆度其脉,是行奇恒之法也。行奇恒之法,不离人身经脉之常,故以太阴始,肺 
手太阴之脉,为十二经脉之首,始于寅肺,终于丑肝,故当以之为始。 
x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x 
克我者,为所不胜,行所不胜,则有病之经脉受克,故曰逆,逆则死。我克者,为所胜,行所胜,则 
有病之经脉气盛,故曰从,从则活。 
x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x 
数,上声。八方之风,主于四时,各有所胜,如东风主春木而胜土;南风主夏火而胜金;西风主秋 
金而胜木,北风主冬水而胜火;四隅应中土而胜水。八风四时之胜,各主其时,循环无端,故 
终而复始。一岁之中,木火土金水,以次相生,若逆行一过则相生 
不次,故不复可数,而生气或几乎息矣。此举脉之大要,而有死生也。 
x论要毕矣。x 
总结上文,合神机色脉论要毕矣。 



卷之二

诊要经终论第十六篇

属性:诊视之要,在于经脉。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所以治其经脉也。不知者,反之所以伤其经脉也; 
十二经脉之败,乃经脉之终也,故曰诊要经终也。 
x黄帝问曰∶诊要何如?x 
此问诊要,下问经终,故以名篇。 
x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x 
方,犹位也。正月二月天气从阴而阳,故天气始位。地气从下而上,故地气始发。肝主春木,故人气在肝。 
x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x 
三月四月,天气由东而南,始正其位,故天气正方,地气由生而 
长,发无余蕴,故地气定发。土生万物,于人为脾,故人气在脾。 
x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x 
五月六月,天暑地炎,天暑故天气盛。地炎故地气高。谓气机上而不下也,人气在头,亦上而不下之谓也。 
x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x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七月八月,天地之气自阳而始阴,故阴气始有肃杀之意。肺主秋金,故人气在肺。 
x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x 
九月十日,自秋而冬,阴气凝聚,始有作冰之意。地气收敛,始有闭藏之机。人气在心合于手少阴也。 
x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x 
复,犹伏也。十一月十二月,水冰气状,故冰伏。地气归藏,故地气合,肾水之气主于冬,故人 
气在肾,合于足少阴也。 
x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x 
散,上声。间,去声,下俱同。散俞,络脉之俞也。分理,分肉之腠理也。春气始生,故春刺络脉 
之散俞及与分肉之腠理间。血出则经络通而止针。如病甚者,当深取而传导其气,若虚实相间 
者,以针传气,而即环转也。 
x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x 
终俞,孙络之俞也。夏气开张,故浅刺络俞,微见其血而止针,若尽传其气,反闭其环转之机,而 
痛病必下人矣。 
x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x 
秋时人气在肺,肺主皮肤,故秋刺皮肤,气机始收。故循皮肤之纹理而刺之,或刺上,或刺下,皆 
同于皮肤循理之法。故上下同法,若气机环转,则神气内变,而止针。 
x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x 
俞窍乃俞穴之窍,冬气闭藏,其刺宜深,故冬刺俞穴之窍。在于窍之分理,病甚者,循俞直下, 
虚实相间者,循经散下。 
x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x 
总结上文之意。上文春夏秋冬,人气各有所在。春夏秋冬,浅深各有所刺。此言春夏秋冬,各有 
所刺,即法其人气之所在,以为刺也。 
x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x 
分去声,下同。春夏秋冬各有所刺,若春刺夏分,必气妄伤,心合脉,故脉乱,脉乱则气无所附,故 
气微。脉乱气微,邪反内入,故入淫骨髓,而春病不能愈。夫脉乱必令人不嗜食。盖食气入 
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也,不但气微,又且少气。 
x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x 
春到秋分,肺气妄伤。筋挛,肝病也。筋挛逆气,肝病而逆于肺也。肝病逆肺,故转为咳嗽,环犹 
转也,春刺秋分,故夏病不愈。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故令人时惊。肝藏魂,肺藏魄,魂魄 
不安,故又且邪哭。 
x春刺冬分,邪气着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x 
着,旧本讹着,今改,下缴着同,藏如字。春刺冬分,肾气妄伤,肾主冬藏,故邪气着藏。水寒为病,故 
令人胀。刺失其宜,故春病不愈,言为心声,又且欲言语,不但病足少阴,兼病手少阴也,凡此皆春刺之失也。 
x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懈惰。x 
夏刺春分,则夏病不愈。长夏属土,故令人懈惰。 
x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x 
夏刺秋分,则夏病不愈,夏火属心,心虚,故令人心中欲无言,不但无言,且惕惕如人将捕之。 
x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x 
夏刺冬分,则夏病不愈,夏月阳气外张,故令人少气。气虚,则肝血无所附,故时欲怒,凡此皆夏刺之失也。 
x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x 
秋刺春分,则秋病不已。秋主收、刺春分、反导其气血上行,故令人惕然。肺位居高,治节出焉,故 
欲有所为。收气反散,故起而忘之。 
x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x 
秋刺夏分,则秋病不已。夏日人倦嗜卧,秋刺夏分,则令人益 
嗜卧。嗜卧阴也,梦为阴中之阴,既嗜卧矣,又且善梦。 
x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x 
秋刺冬分,则秋病不已,冬时水旺气寒,冬脉虚,故令人洒洒时寒。凡此皆秋刺之失也。 
x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x 
冬刺春分,则冬病不已、卧眠者,闭藏之象。冬刺春分,故欲卧而不能眠。气机外泄,故眠而有见。 
有见,以无为有也。 
x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x 
冬刺夏分,则冬病不愈,气上者,阳因而上,开泄之意也。发为诸痹者,冬气应藏而反 
开泄,留连时日,发为风寒湿诸痹之证也。 
x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x 
冬刺秋分,则冬病不已,冬时水精内藏,刺秋分,则水精外泄于皮毛,故令人善渴,凡此皆冬刺之失也。 
x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x 
春夏秋冬,刺失其分,则伤五脏之气。故凡刺胸腹之皮部者, 
必避五脏真元之气,当从之使出,不可逆之使入也。 
x中心者,环死。x 
中,去声。下中脾肾肺膈皆同。若逆之使入,中伤心气者,周时环转而死。盖阳中之太阳,心也,如 
天之日,一日一周,今不能周,故环死。 
x中脾者,五日死。x 
脾者,土也,五乃土之生数,故中伤脾气者五日死。 
x中肾者,七日死。x 
肾者,水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合而为七,故中伤肾气者,七日伤。 
x中肺者,五日死。x 
肺者,金也,干为金,为天。《易系》曰,天数五,地数五。 
故中脾者五日死,此中肺气者,亦五日死。言五脏不及肝者,或简 
脱也。 
x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x 
五脏之气,皆以胸膈以出入,故中伤膈气者,皆为伤中,其外病虽愈,亦不过一岁必死。一岁,尽 
四时五行之气也。 
x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