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黄帝素问直解 >

第39章

-黄帝素问直解-第39章

小说: -黄帝素问直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胞移热于膀胱,热入膀胱则癃,血入膀胱则溺血。 
x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x 
小肠居大肠之上,小肠受膀胱之热,不能化物而传于大肠,则 
膈肠不便,热气上蒸,则为口糜。糜,腐烂也。 
x小肠移热于大肠,为 瘕,为沉痔。x 
,音伏,义同痔字,简脱今补。小肠清浊,兼收小肠受热, 
移于大肠,则精汁凝聚,而为伏瘕;火热下行,而为沉痔。 
x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x 
亦,作 ,下同。大肠与胃,皆属阳明燥气,大肠移热于胃,上热而燥,故善食而瘦。 者,懈 
。土气不濡,灌溉不力,善食而瘦,又谓之食 。 
x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x 
胃者,五谷之府。胆者,中精之府,胃移热于胆,胆受火热,精汁不布,亦善食而瘦,亦曰食 。 
x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 ,瞑目。x 
,音灭,余篇仿此。鼻两旁曰 ,鼻血曰衄。血污曰 。胆藏精汁,脑为髓海。胆移热于脑, 
脑受火热,则两 辛 而鼻渊。申明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鼻渊不止,则传为衄 ,衄 则三阳 
经脉皆虚,故瞑目。盖阳明之脉起于鼻 中,太阳少阳之脉,起于两目 也。 
x故得之气厥也。x 
五脏寒热相移,及六腑移热,皆由气厥所致,故曰得之气厥也。 



卷之四

咳论第三十八篇

属性:咳,肺病也。形寒饮冷,则为肺咳,而五脏六腑,皆能为咳。 
五脏则关于肺,六腑则聚于胃,而治各有法。 
x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x 
凡咳皆出于肺,故为此问。 
x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x 
肺朝百脉,五脏六腑之气,皆出于肺,故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x帝曰∶愿闻其状。x 
愿闻五脏六腑之咳状。 
x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x 
x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x 
皮毛先受邪气,则外寒;饮食寒气则入肺,则内寒,外内合邪,因而客之于肺。是为肺咳。此言 
形寒饮冷而为肺咳也。 
x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x 
五脏之气,合于四时,其受病也,各以其时,当其主气之时而受,至非其主气之时,各传以与之而为咳。 
x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x 
x甚则为泄为痛。x 
治,犹主也。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主时。主时而感于寒 
则受病,微则手太阴受寒而为咳,甚则足太阴受寒,而为泄、为痛。 
x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x 
申明五脏,各以其时受病之意。咳病属肺,故先举其秋,肝心 
脾肾虽先受之,皆传于肺而为咳。脾为阴中之至阴,寄王四时,乘至阴,即其王时也。 
x帝曰∶何以异之?x 
五脏皆传于肺而为咳,诸脏未悉其状,故问何以异之? 
x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x 
肺出音声,以司呼吸。故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喘久而唾血。 
x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咽肿、喉痹。x 
心脉起于心中,上挟咽,复从心系,上肺,气通于喉,故心咳 
之状,咳则心病,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而喉痹。 
x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 下满。x 
肝脉布胁肋,上注肺,故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 下满。 
x脾咳之状,咳则右 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x 
脾者地气也。肺者天气也。天气左旋下交于地,地气右旋上腾 
于天,故脾咳之状,咳则右 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右 肩背,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x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x 
腰者肾之外候,故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水气上逆而咳涎,凡此申明五脏咳状之各异也。 
x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x 
因五脏而问六腑之咳,从何受病。 
x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x 
长虫,蛔虫也。诸病由腑及脏,咳病由脏及腑,故五脏久咳,乃移于六腑也。五脏咳病,皆归 
于肺,故五脏先举其肺,六腑咳病皆归于胃,故六腑先举其胃,胃者脾之腑,故脾咳不已则胃受之。 
咳而呕,胃气逆也。呕甚则长虫出,胃中冷则吐蛔也。 
x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x 
胆者肝之脏,故肝咳不已,则胆受之,咳呕胆汁,胆气上逆,呕出苦涎也。 
x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x 
矢屎通,旧本误失,今改。大肠者肺之脏,故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咳而遗矢,大肠失职也。 
x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先气,气与咳俱失。x 
小肠者,心之腑,故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咳而失气,下气泄也。下气泄则咳平,故气与咳俱失。失,犹散也。 
x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x 
溺,鸟去声。膀胱者,肾之腑,故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咳而遗溺,膀胱不约,水气泄也。 
x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x 
《灵枢·本俞》论云∶三焦者中渎之府也;属膀胱,故肾咳不已,始则膀胱受之,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 
三焦之气不能自下而中,故咳而腹满,不能从中而上,故不欲食饮也。凡此皆五脏久咳移于六腑,其状如此。 
x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x 
此结上文之意,六腑以胃为本,五脏以肺为先,故承上文五脏 
六腑之咳而言,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聚于胃则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关于肺,则气逆也。 
x帝曰∶治之奈何?x 
聚胃关肺,治之奈何? 
x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x 
关肺而治脏者,治其俞,五脏之俞,皆在于背,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是也。聚胃而 
治俞者,治其合。六腑之合,皆在于肘 之中。如胃合于三里,胆合于阳陵泉,大肠合于曲池, 
小肠合于小海,膀胱合于委中,三焦合于天井是也。若脏腑兼病,治浮肿者,治其经。经者,脏腑相通之 
经脉也。举浮肿,则涕唾气逆,皆在其中,得其治俞治合治经之意,而推展之,治咳不难矣,帝故善之。 



卷之四

举痛论第三十九篇

属性:人身经脉流行,气机环转,上下内外,无有已时,寒气客之,稽迟不行则痛,诸痛各不同形,百病皆 
生于气,帝举以问,伯一一以对,是为举痛论也。 
x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x 
x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x 
x己,如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x 
厌,弃也,弃其非而从其是也。言天必验于人,言古必合于今,言人必弃于己,不惑于道而知要 
数之极,所谓至明也。今人不能,故以为问,言而可知,问而知之也,视而可见,望而知之也, 
扪而可得,脉而知之也,或言或视或扪,皆今有验于己,如蒙昧未明者发之,疑惑未决者解之,其道可得而闻乎? 
x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x 
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是何道之问也。 
x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x 
卒,音促,下同。痛者,脏腑之气不通也,故愿闻五脏卒痛,何气使然。 
x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x 
x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x 
泣,作涩,下同。人身十二经脉,乃血气出入之道,流行不 
止,环周不休,若寒气入经,而正气稽迟,则血凝涩而不行,气行 
脉外,血亦随之,今寒客于脉外则血少,血行脉中,气亦随之,今 
寒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寒客经脉,气血不能流行环转,故卒然而痛。 
x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x 
痛有止不止之不同。 
x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x 
痛者宜按不宜按之不同。 
x或喘动应乎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x 
痛有上下相应相引之不同。 
x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间复生者。x 
间,去声。痛有久暂之不同。 
x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x 
痛有通闭之不同。 
x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x 
别,音逼。诸痛不同,其形亦异,故举以问。 
x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 急, 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x 
x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x 
,音屈。炅 同,音景,下炅及余篇皆仿此。重,平声。中,去声。 ,犹屈也。炅,犹热也。其 
痛或卒然而止,或痛甚不休者,始因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凝涩而缩蜷。缩蜷则脉 
而急,脉 急则外引小络,小络,孙络也。脉与孙络,寒气客之,故卒然而痛,得阳热之气,复于络 
脉则痛立止。所以其痛或卒然而止也,始因寒空客于脉外,继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所以或痛甚不休也。 
x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x 
x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x 
x之则血气散。x 
x故按之痛止,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侠背之脉x 
x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x 
旧本,按之则热气至十三字在下段,故相引而痛之下,今改正于此。或痛甚不可按者,乃寒气客于 
经脉之中,与阳热之炅气相薄,阴阳寒热相薄则脉满,脉满则壅滞而痛,壅滞而痛故不可按也。所 
以然者,寒气客于经脉之中则寒气稽留与炅气相薄,则炅气从上。脉满则脉充大,致血气乱而为痛,血 
气既乱故痛甚不可按也。或按之痛止者乃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膜原内通脾土,外化肌 
腠,寒气客之则脾络之血不得从经隧而散于肌腠之小络,致小络急引,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得以散于 
小络,故按之痛止,所以然者,按之则血气散,散则热气至,热气甚故痛止矣,或按之无益 
者,乃寒气客于侠脊之脉,侠脊之脉,五脏之俞也,故客之则深,按之不能及于五内,故按之无益也。 
x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容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乎矣。x 
x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寒气客于厥阴之x 
x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