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黄帝素问直解 >

第41章

-黄帝素问直解-第41章

小说: -黄帝素问直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亟夺而妄夺,必真气受伤而致死。论在本经《刺法》中,论其理也。 
x帝曰∶人有身体髀股 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x 
承上文心腹满,胸胁支满,少腹盛满,而问人有身体髀股 皆肿,环脐而痛,肿于外而痛于内,是为何病? 
x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盲。盲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x 
x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x 
溺,鸟去声。腹中之气,从脐腹而上行外达。今身体髀股 皆肿,真气不行于外关。环脐而痛,真 
气不行于上关,为肿为痛,真气不行,病名伏梁,申明非裹大脓血之伏梁,此风动水涣,中土内 
虚,因风而成,乃风根也。其风根之气,溢于大肠之外,而着于少腹之盲。《九针十二原》论云,盲之原出于 
脖。是盲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此病无形之气,亦不可妄攻以动之。若动之,则气 
不化而水不行,当为水溺涩之病,此伏梁之在气分,不同于裹大脓血之伏梁也。 
此一节,言腹中气血不和,而为腹中之病也。 
x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石药发癫,芳草发狂。夫热中、消中者,x 
x皆富贵人也,今禁膏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x 
数,音朔。数,屡也。热中、消中,不可服膏梁芳草石药,石药发癫,芳草发狂,岐伯乃屡言之,帝 
引以问,而言夫热中、消中者,精血内竭,火热消烁,皆富贵人之病也。富贵之人浓味自养。今禁膏梁,是 
不合其心,富贵之人,土气壅滞,宜升散其上,镇重其下。今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所以禁之之说。 
x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焊。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x 
芳草之气,香美而上散,石药之气 悍而下沉,是芳草之气急 
疾,石药之气坚劲,故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惟和缓之气可以化之,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x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x 
必欲详明不可服之义,故复问之。 
x岐伯曰∶夫热气 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x 
x至甲乙日更论。x 
恶,去声。脾土之气,贵得其平。夫病热中、消中,乃热气 悍而然。今芳草石药,其气亦热而 悍, 
以热气 悍之病,而遇热气 悍之药,二者相遇,亢害已极,恐内伤脾。盖脾者土也,而恶木 
克,服此芳草石药之药者,恐有克贼之变,故至甲乙日更论,是脾土之气,贵乎和缓,芳草石药不宜服也。 
x帝曰∶善。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痛?何以得之?x 
芳草石药恐内伤脾,不但热中消中不可服,脾土内虚亦不可服。帝故善之,复承身体髀股 皆肿, 
环脐而痛之意,问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者,此为何病?正其名也,何以得之?探其原也。 
x岐伯曰∶名厥逆。x 
膺肿颈痛,胸满腹胀,则表里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名厥逆。 
x帝曰∶治之奈何?x 
治厥逆奈何? 
x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之。x 
厥逆,则阴阳之气不相交并,若火灸以治之,则无声而喑,砭石 
以治之,则烦热而狂,是厥逆之时,不可以治,须其气并,乃可治也。 
x帝曰∶何以然?x 
何以灸则喑,石则狂? 
x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x 
x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x 
要,平声。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是阳气重上,有余于上,而致厥逆也,其厥逆之时,取少腹之阴穴 
灸之,则阳气不入于阴,入而不出则厥。厥逆之时,用砭石刺之,外泄其血,血不充肤,则阳气外虚,虚 
则狂,故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十全也。 
x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x 
申明灸则喑,石则狂,而言阳气重上,有余于上,则厥逆之原 
亦明,帝故善之。复承胸满腹胀之意而问妇人怀子,亦胸满腹胀,何以主怀子之且生?知,犹主也。 
x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x 
妇人怀子,胸腹满胀,经脉循行,不失常度,是身有病而无邪脉,则主怀子之且生也。 
x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x 
病热而有所痛,在妇人则不能怀子,故复问之。 
x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x 
热为阳病,热则三阳经脉不和,故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而不和也。 
x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x 
少阳、太阳、阳明,三阳也。人迎动脉,主三阳之六腑,故人迎一盛,热在少阳之胆与三焦。人迎 
二盛,热在太阳之膀胱小肠。人迎三盛,热在阳明之胃与大肠。所谓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此之谓也。 
x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腹胀而头痛也。x 
病热为阳病,热而有所痛者,阳病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当病在头与腹。申明在腹,乃为腹胀,在 
头而头痛也。 
x帝曰∶善。x 
病热而痛,兼有腹中 胀之病,帝故善之。此一节,言土气不和而厥逆,经脉不和而热盛,亦为腹中之病也。 



卷之四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篇

属性:帝承上编腹中满痛之义,而及于腰痛,则有取刺之法也。腹者,太阴经脉之所主。腰者,足三阳三阴 
之脉及奇经八脉,皆从腰而上,故举足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及奇经八脉,并解脉肉理,皆系于 
腰而为痛,各随其脉以刺之。太阴主腹,故不复论。然太阴之络,亦令腰痛,故终举太阴之痛以结之。 
x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为重状,刺其 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x 
中,委中也。足太阳之脉,从头下项,循脊背,抵腰中,下至于尻,故足太阳脉,令人腰痛, 
则上引项脊而尻背各如状,当刺其委中,委中者,太阳正经之脉也;刺委中,更当出血,若春时木王, 
借水气以生,太阳主寒水之气,故春刺委中,无见其血。 
x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x 
x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x 
循循,渐次貌。顾,回顾也。腰者,身半上下之交,少阳主枢,居乎上下之间,故少阳令人腰痛,如 
以针刺其腰之皮中,其痛渐次而上,故循循然,痛在于背,则不可以俯仰;痛在于项,则不可以 
顾,当刺少阳成骨之端,而出其血。申明成骨之端,在膝外廉之骨而独起者是也。夏时火王,少 
阳主相火之气,故夏刺成骨,无见其血。 
x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为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 前x 
x三 ,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x 
阳明之脉,起于鼻 中,行身之前,故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犹视也。申明不可顾者,非不 
可回顾,乃顾则目中为有见者,然顾而有见,则善悲,当刺阳明于 前三 , 前三 ,三里 
上廉下廉也,故曰,上下和之,乃三里合上廉下廉以和之,而出其血也。秋时金王,阳明主燥金之气,故秋 
刺前三 ,无见其血。 
x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 ,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x 
足少阴之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故足少阴令人腰痛,其痛上引脊,下引内廉,当刺少阴于内 
踝上左右太溪二 ,少阴之气藏于冬,发于春,故春刺内踝,无见其血,若春时出血太多,至冬 
不可复藏也。按春夏秋皆言无见血,而冬时不言,意谓冬藏之时,阴血充满,三时皆不足也。 
x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为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 踵x 
x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 。x 
厥阴之脉,循足而上,与肾脉相合,行于腰脊,故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为张弓弩弦,痛而强硬,不 
柔和也。当刺厥阴之脉,在 踵鱼腹之外。 ,足肚也。踵,足跟也。鱼腹,足肚上也。 
踵鱼腹之外侧,但循结络之累累然,乃刺之,其厥阴腰痛之病,当令人善言,《灵枢·九针论》云,肝主 
语,本经《宣明五气篇》云,肝病为语,言即语也。病当令人善言,则默默然不慧,默默不慧, 
肝气虚矣。刺治之法,仍在 、在踵、在鱼腹之三 ,肝虚故浅刺累累之路,不言出血也。此一节言足三 
阳三阴之脉,令人腰痛,而有取刺之法也。 
x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目KT KT 然,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x 
x分间, 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x 
解,音蟹,下同。解,散也。解脉,周身横纹之脉散于皮肤间, 
太阳之所主也。解脉令人腰痛,不能从腰而散于上,故痛引肩,不能从肩而散于头,故目KT KT 然。膀胱 
水府之气不出于皮毛,故时遗溲。刺解脉在膝后筋肉相分之间乃 中外廉之横脉,当刺出其血, 
血紫黑而变赤,即当止之,不可多出也。 
x解脉令人腰痛,为引带,常为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 中,x 
x结络为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x 
折,音舌。解脉散于皮肤,不但行于上下,且迥绕周身,故解脉令人腰痛,为腰引带,痛则常为折 
腰状。腰者肾之外候,肾气不充于腰,故善恐。刺解脉,在太阳正经之 中,视其结络为黍米, 
乃刺之。结络,则络脉结而不荣,故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即上言血变而止之谓也。此言解脉腰痛, 
常循太阳 中之络脉以刺之,而出其血也。 
x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 。x 
阳跷之脉,起于跟中,循外踝上风府,从阴出阳,故曰同阴。同阴之脉,令人腰痛,则 
痛如小锤居其腰中,外则怫然而肿,刺同阴之脉,当在外踝上,并绝骨之端,为三 也。 
x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 下间,去地一尺所。x 
阳维维于阳,今阳维腰痛,不能维于阳,故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其脉与太阳相合,在 下 
间去地一尺所,乃阳维之 ,太阳承山穴也。夫阳维与太阳合,则阴维与少阴合关。 
x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x 
x腰。衡络绝,恶心归之,刺之在 阳筋之间,上 数寸横居,为二 ,出血。x 
衡,与横同。 ,浮 也。阳,会阳也。带脉横络于腰,故曰横络之脉,腰痛不可以俯仰,言不可以 
俯而复仰也。如俯而仰,则恐仆矣,此得之举重伤腰,横络脉绝,周迥无所束,恶血聚而归之, 
故痛也。刺之在浮 会阳大筋之间,申明会阳之穴,上浮 数寸, 
横居臀下也,刺浮 会阳为二 ,而出血。 
x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x 
x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 ,在跷上 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x 
漯,音沓。会阴在大便之前,小便之后,任督二脉相会于前后二阴间,故曰会阴。任脉统任一身之阴,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会阴腰痛,阴阳皆虚,痛上漯漯然汗出,阴气虚而阴液外注也。汗干令 
人欲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