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黄帝素问直解 >

第43章

-黄帝素问直解-第43章

小说: -黄帝素问直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节,言风之伤人,有经气上下内外之病,承帝问而一一以对也。 
x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x 
风病五脏,则有五脏之形状病能,何以诊其不同。 
x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 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x 
恶,去声,下同。骈,音骈。差,瘥同。状,形状也。风性鼓动,开发毛窍,故多汗。正邪不合,故 
恶风。不特肺风为然,下文心风肝风脾风肾风胃风皆多汗恶风,血不充于皮毛,故色骈然白。 
肺受风邪,故时咳,肺气不足,故短气,昼则阳气盛,故昼日则差,暮则阳气衰,故暮夜则甚,此肺风之 
形状病能,其诊视之部,在眉上阙庭之间,其色骈然白者是也。 
x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舌,其色赤。x 
舌,旧本讹口,今改。心者火也。风动火炎,故唇舌焦而津绝。风者木也。木火相生,故善以怒而吓 
人,火气有余,故面色赤,病甚则舌本强,而言不可快,此心风之形状病能,其诊视之部,在 
舌,其色赤,而并见于舌也。 
x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x 
悲,悲泣也,肝开窍于目,故善悲,苍者,肝之色,故色微苍。风木合而火热盛,故嗌于。《 
经脉》论云,肝是动病,甚则嗌干,肝主怒,故善怒,善怒则时见憎于女子,此肝风之形状病能,其诊 
视之部,在目下之承泣,其色青,即微苍,而见于目下也。 
x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x 
脾主身体,脾属四肢。风气伤脾,故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土主肌肉,脾受风而土虚,故面皮 
色薄微黄,脾不消谷,故不嗜食,此脾风之形状病能,其诊视之部,在鼻上之明堂,其色微黄,而见于鼻也。 
x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 。隐曲不利,诊在HT 上,其色黑。x 
HT ,旧本讹肌,今改。肾者水也,风动水涣,故面庞然浮肿,肾藏精,上贯脊,故脊痛不能正立。 , 
黑也。其色,面如烟尘之黑色也。肾虚不能为隐曲之事,故隐曲不利,此肾风之形状病能。其 
诊视之部在HT 上之颧。HT ,两颊肉也。HT 上,颧也。颧,肾所主也。其色黑者,即 色而见于HT 上也。 
x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x 
x衣,则 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x 
此举胃风所以该六腑也。颈多汗者,汗出于头而聚于颈,以明五脏之脉,不至于头,故但言多汗恶 
风;六腑之脉,皆循颈至头,或从头至颈,故曰颈多汗恶风,胃气不和于上,不能纳谷,故食饮 
不下,胃气不和于下,大便不利,故膈塞不通,胃气不和于中,脾胃不相运,故腹善满,外失衣,则胃气 
不充于外而 胀,里食寒则胃气不温于内而飧泄,此胃风之形状病能,其诊视之色在形,而诊 
视之部在腹,故诊形瘦而腹大,犹言诊其形色则瘦,诊其腹上则大,以明五脏诊色,六腑诊形之义。 
x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x 
x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x 
上文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首风之状,其头面多汗恶风,风入于头,伤其骨空,一日之中,经脉 
之气未行于头,谓之当先风一日,正气未至,风邪猖獗,故病甚。病甚者,头痛不可以出户内 
也,即此一日之中,经脉之气上行于头,谓之至其风日,正气已至,则痛病少愈。 
x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自汗喘息恶x 
x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x 
自汗,旧本讹身汗,今改。上文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酒气外充则身无汗,酒行风动, 
或多汗矣。多汗表虚,欲着复衣,故常不可单衣也。食则汗出者,言身若无汗,食入则汗出也, 
甚则自汗者,言身或多汗,甚则自汗也。甚,犹多也。饮酒中风,络脉空疏,故喘息恶风,汗出而衣常濡。 
濡,濡湿也。津液泄,故口干善渴。气血皆虚,故不能劳事。 
x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x 
上文腠理久风,则为泄风。泄风之状,腠理虚,故多汗也。汗出泄衣上,犹言身湿沾衣也。汗出,故 
口中干。泄衣上,则身湿。既湿且冷,一如水渍而有风,故曰上渍其风也。腠理久风,气血皆 
虚,故不能劳事。血虚,故身体尽痛。气虚,则身寒。凡此承上文各入门户之风。而明其状。 
x帝曰∶善。x 
上文各入门户之偏风,有脑风、目风,言首风,而脑风、目风在其中。有内风、肠风,内风属脏, 
肠风属胃,故不复言。帝默会其意而善之。此一节,因五脏而并论各入门户之风,形状不同,病能各异也。 



卷之四

痹论第四十三篇

属性: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有风寒湿三气之痹,有皮肌脉筋骨,五脏外合之痹,六腑有俞,五脏亦 
有俞;五脏有合,六腑亦有合,故有五脏六腑之痹。荣卫流行,则不为痹,痹之为病,或痛、 
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举而论之,故曰《痹论》。 
x黄帝问曰∶痹之安生?x 
周身经脉不和,拘挛闭痹,从何而生? 
x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x 
x者为着痹也。x 
痹之生也,生于风寒湿三气,杂至于身,合于经脉而为痹也。三邪之中,复有偏胜,其风气胜者,风 
无定体,故为行痹。寒气胜者,阴盛阳虚,故为痛痹。湿气胜者,留滞不行,故为着痹也。 
x帝曰∶其有五者何也?x 
四时合五行,其因时受邪,而有五痹者何也? 
x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x 
x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x 
痹,闭也。闭主冬,故论痹始于冬,以冬时遇此风寒湿三气者,则为骨痹;以春时遇此风寒湿三气者, 
则为筋痹;以夏时遇此风寒湿三气者,则为脉痹;以长夏至阴遇此风寒湿三气者,则为肌 
痹;以秋时遇此风寒湿三气者,则为皮痹,须知五痹,虽有在骨在筋在脉在肌在皮深浅之不同,亦以风 
寒湿三邪之偏胜者,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各异也。 
x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x 
皮肌脉筋骨,既合四时之气,若内舍五脏六腑,则何气使然? 
x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x 
合,外内相合也,肾合骨,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肌,肺合 
皮,五脏皆有合也,痹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所合,而为脏痹也。 
x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 
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气也。x 
重,平声。病久不去,则逾年矣,故骨痹不已,至冬复感于邪,则内舍于肾。筋痹不已,至春复感 
于邪,则入舍于肝。脉痹不已,至夏复感于邪,则内舍于心。肌痹不已,至至阴复感于邪,则 
内舍于脾。皮痹不已,至秋复感于邪,则内舍于肺。所谓内舍五脏 
之痹者,乃病久不去,亦多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x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x 
重感于邪,则入于脏,故申言凡痹之客五脏者,肺脉起于中焦,为心之盖,故肺痹者,烦满,肺 
主呼吸,脉循胃口,肺痹故喘而呕。 
x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x 
心主脉,故心痹者脉不通。心虚则烦,故烦则心下鼓。鼓,犹动也。心脉上肺,故暴上气而喘。 
《经脉》论云,心是动则病嗌干。《宣明五气篇》云,病心为噫。故嗌干善噫。心气下交于肾, 
心厥气上,不交于肾,则恐。 
x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x 
数,音朔,下同。人卧血归于肝,故肝痹者,夜卧则惊,木郁则热,故多饮,郁而不升,故数小便。 
《经脉》论云,肝病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故上为引于下,有如怀物之状。 
x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x 
人之生气,发原于肾,生气不升,故善胀。尻,尾骨也。尾骨下 
蹲,以代踵,足骨痿也;脊骨高耸以代头,天柱倾也。 
x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x 
脾主四肢,故脾痹者,四肢懈惰;土灌四旁,痹则上气不灌,气惟上逆,故发咳。入胃之饮,借 
脾气以散精,痹则不能散精,故呕汁。脾气不能转输,则肺不能通调,故上为大塞。凡此皆痹之客于五脏也。 
x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x 
肠,小肠大肠也。小肠为心之腑。《灵枢·经水》论云,手太阳外合淮水,内合于小肠,而水道出焉。 
小肠痹,则热郁于上,故数饮。气滞于下,故小便出不得。大肠为肺之腑。大肠痹,则中气 
逆于上,故喘争;清浊混于下,故时发飧泄。 
x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x 
胞痹,即膀胱痹也。膀胱居于胞中,胞中位于少腹。故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其痛也,若沃以 
沸汤之热,膀胱之气不出于皮毛,则涩于小便,胞中之血,不渗于肤腠,则上为清涕。言 
六腑之痹,不及胃胆三焦者,肠胃皆受糟粕,言肠不必更言胃矣。胞为经血之海,胆为中精之府,言胞不必 
更言胆矣。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胱。言膀胱,不必更言三焦矣,凡此言痹之客于六腑也。 
x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x 
藏,如字。结上文藏痹之意。五脏为阴,以静为本,故阴气 
者,宁静则神气内藏,躁扰不宁,则神气消亡,神气亡,致有五脏之痹矣。 
x饮食自倍,肠胃乃伤。x 
结上文腑痹之意。六腑为阳,传化饮食,若饮食自倍,则传化 
有愆,而肠胃乃伤,肠胃伤,致有六腑之痹矣。 
x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x 
x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x 
溺,鸟去声。申明躁则消亡者,如淫乱之气,使人喘息而躁, 
则痹聚在肺,而肺气消亡矣。淫乱之气,动人忧思而躁,则痹聚在心,而心气消亡矣。淫乱之气,令人遗 
溺而躁,则痹聚在肾,而肾气消亡矣。淫乱之气,使气血乏竭而躁,则痹聚在肝,而肝气消亡 
矣。淫乱之气,使肌肉断绝而躁,则痹聚在脾,而脾气消亡矣,此淫气内乱,致有五脏之痹,以明静则神 
藏,躁则消亡之意。 
x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x 
易,去声,下同。益,增也,申明肠胃乃伤者,诸腑痹不已,亦增五内之病也。其腑痹而风气胜者, 
风以散之,不但不增内病,而其人之痹且易已也,以明肠胃乃伤之腑痹,重则益内,轻则易己之意。 
x帝曰∶痹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