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黄帝素问直解 >

第47章

-黄帝素问直解-第47章

小说: -黄帝素问直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脏气不足,当天癸未至之时,病从内生,卒然而起,病久且死,故曰奇也。如九月而喑,则胞胎 
内虚,既生之后,天癸未至,致有息积伏梁疹筋厥逆,以及脾甘胆苦癃厥癫疾肾风之病,类而举之,皆先 
天受病,卒然而发,故曰奇病。 
x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x 
重,平声。为,去声。下俱同。惟为水为主转为发为之为如字。妇人怀孕,谓之重身。喑,声不出 
也。怀孕九月,卒然无声,此何病也。 
x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x 
胞之络脉,系母腰肾。绝,不相维系也。九月而喑,以此故也。 
x帝曰∶何以言之?x 
何以络脉绝而当喑。 
x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x 
胞络者,系于母之腰者。肾者,少阴也。少阴之脉下贯肾,上 
系舌本,肾不系胎,则少阴脉虚,虚则上下不交,故不能言而喑也。 
x帝曰∶治之奈何?x 
治喑奈何? 
x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x 
九月而喑,无可治也,当十月则非少阴主胎,斯时则复旧能言。 
x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x 
所以无治者,如刺法有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 
后调之之也。疹,犹病也。刺法,针刺之法也。 
x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 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x 
x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x 
,犹针也。益,犹治也。刺法所谓无损不足者,如身羸瘦无用针石也。所谓无益其有余者,重身 
则腹中有形,如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精出正虚,擅中邪实,故曰疹成也。 
疹成而后调之,不若无损其不足,无治其有余矣。此胞络脉绝,先天不足,为奇病之先基,无客治也。 
x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x 
胁满气逆,病之常也,二三岁不已则为奇病,故举以问。 
x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x 
胁满气逆,病名曰息积,二三岁不已,故此不妨于食,先天经脉受亏,病久不愈,故不可灸刺。积, 
渐次也,须渐次为之导引而服药。导引,营运也。营运则经脉之亏者可复,若但服药,则药不 
能独治也,此息积为先天奇病,而药不能治也。 
x帝曰∶人有身体髀股 皆肿,环齐而痛,是如何病?x 
齐,脐通,下同。身体髀股 皆肿,则气越于外,环脐而痛, 
则气凝于内,病机各异,是为奇病,故复问之。 
x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盲,盲之原x 
x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也。x 
溺,鸟去声。邪积于内,致环脐而痛,故病名曰伏梁,风动水涣,致身体髀股 皆肿,故曰此风根也。 
风根而为伏梁者,其风根之气,溢于大肠之外,而内着于盲,盲之原出了脖 。脖 ,脐下 
也,故盲之原在脐下,溢大肠而着盲,故环脐而痛也,外则身体肿,内则环脐痛,亦属先天奇病,故 
不可妄攻以动之,动之则土气益虚,身肿不消,而为水溺涩之病,此风根伏梁,为先天奇病而不可动也。 
x帝曰∶人有尺脉动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x 
数,音朔。尺脉数甚,阴血虚也。筋急而见,肌肉脱也,脉数筋急,亦为奇病,故举以问。 
x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x 
疹,犹病也。筋急而见,其病在筋,此所谓疹筋,肌肉虽脱,是人腹必急,其面白色黑色见,腹主地,面 
主天,腹急,地气虚也。白色黑色见,天气虚也,则病当甚,难以治也,此疹筋腹急为先天奇病,而病必甚也。 
x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x 
头者,诸阳之会,头痛而数岁不已,亦奇病也。 
x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会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x 
头者阳也,头痛者,当有所犯大寒,其室内至骨髓,脑为髓海,故髓者以脑为主,寒入于髓,则 
脑逆,脑逆故令人头痛。齿者骨之余,寒入骨髓,故齿亦痛,病名曰厥逆,言阴阳之气不相顺 
接,为厥为逆也,此大寒犯髓,头痛不已之奇病,而名为厥逆也。 
x帝曰∶善。x 
三字衍文。 
x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x 
承上文头痛齿痛之意,而问口甘,乃触类引伸以问也。 
x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x 
五气,土气也。溢,泛溢也。瘅,热也。土气泛溢,名曰脾瘅,言土虚脾热而口甘也。 
x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类之所发也,此x 
x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x 
x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x 
藏,如字。数,音朔。胃者土也。夫五味入口,皆藏于胃,而脾则为之行其精气,今津液在脾,不 
能四布,故令人口甘也。此口甘者,乃肥美之味所发也。肥美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 
者,性浓,故令人内热。甘者,性缓,故令人中满,内热中满,故其气上溢,上溢而热,转为消渴。兰, 
香草也,治之以兰,可以除陈气也。除陈者,推陈致新之意。 
x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x 
承上文口甘中满治之以兰之意,复问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刺之,而口苦不愈,何也? 
x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x 
x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x 
x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x 
将、使,俱去声。数,音朔。口苦,胆热也,故病名曰胆瘅。胆附于肝,肝者将军之官。故夫肝者, 
中之将也。胆居肝内,肝主谋虑,故取决于胆,肝脉上循喉咙,故咽为之使,此人所以口苦 
者,必数谋虑不决,致胆气不和于肝,故胆虚,胆气上溢而口为之苦,但治胆合穴之阳陵泉,无裨也,当 
治之以胆募俞。胆募者,胸之分,胆俞者,背之分。胆募俞者,胆俞在脊背第十椎下两旁,以 
背之俞而合于胸之募,则当期门之处,胆附于肝,故当取募俞而合治之。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十二官者,相使而不得相失也。夫肝谋虑,胆决 
断,是肝胆之气相使而不得相失,治以胆募俞者,乃胆病治肝,其施治之义,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此 
承上文大寒入髓之奇病,而论脾瘅胆瘅之热病,先圣立教之大法也。 
x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x 
x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各为何病?x 
小便不利日癃,病癃一日数溲,此不足也,不足而复有诸有余 
之病,有余而复有不足之脉,不足而有余,有余而不足,病之奇也,故举以问。 
x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x 
病癃数十溲,太阴脉微细如发,则病在太阴,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则其 
盛在胃。太阴者,肺也,病在太阴,故颇在肺,阴阳之气,不相交合,病名曰厥,是为癃厥,死不 
治,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有余不足,详见下文。 
x帝曰∶何谓五有余二不足?岐伯曰∶所谓五有未者,五病之气x 
x有未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x 
所谓五有余者∶一身热如炭,二颈膺如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气逆,此五病之气为有余也。所谓二不足者∶ 
一病癃数十溲,二太阴脉微细如发,病有有余,即有不足,此二者亦病气之不足也。 
x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x 
阳明者,阳也,主外主表。太阴者,阴也,主内主里。今外得五有余则阳明真气不行于表,内得二不足, 
则太阴真气不行于里,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所以癃厥之病,死不治也。 
x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x 
巅,作癫,下同。癫,癫痫也,生而病癫,亦先天奇病,故举以问。 
x岐伯曰∶病为名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x 
x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x 
生而病癫,先天所受之病也,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其气上而不下,精以养 
胎气,上不下则精与惊气并居,既生以后,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此癫疾为先天奇病,而属于不治也。 
x帝曰∶有病庞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x 
庞然如水状,病之深也,脉大紧,身无痛,形不瘦,病之浅 
也。不能食,食少,病之深也。病似深复似浅,似浅复似深,病之奇也,故举以问。 
x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x 
肾为水脏,今庞然浮肿,如有水状,故病生于肾,水因风动,故名为肾风。肾者,水也。水寒之气,籍 
阳火以营运,今肾风而不能食,火气虚也。火虚则善惊,惊已,而心气痿者,神机化灭也, 
故死。此肾风为先天奇病,而必死也。 
x帝曰∶善。x 
重身九月而喑,胞络脉绝,先天受亏,发为奇病,病不能治,且至于死,帝通承上文而善之。 



卷之四

大奇篇第四十八篇

属性:大,推展也。帝承上编奇病而推展之,故曰大奇。上编胞络脉绝,乃先天受病,其病发于天癸未至 
之时,此篇首言肝满肾满肺满,则天癸已至,形气充足,而为后天之病,病脏腑经脉,甚则死 
不可治,所以大奇病之说也。 
x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x 
帝承上编胞络脉绝,先天受病之意,而言肝满肾满肺满,则天癸已至,形气充盛,而为后天之病。 
女子天癸,肝所主也。男子天癸,肾所主也。通体形气,肺所主也。今肝肾肺满,满则为实,故 
曰皆实,实则壅滞,故曰即为肿。 
x肺之壅,喘而两 满。x 
壅,壅通,下同。壅,壅滞也,以明即为肺者,壅滞之意也。 
肺主呼吸,其脉横出腋下,肺之壅,则呼吸不利,其脉不能出腋,故喘而两 满。 
x肝壅,两 满,卧则惊,不得小便。x 
肝脉上贯于膈,布胁肋。肝壅,故两 满。人卧则血归于肝, 
肝壅故卧则惊。肝主疏泄,肝病则闭癃,故不得小便。 
x肾壅,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 大跛,易偏枯。x 
肾脉起于足心,上至少腹。肾壅,故脚下至少腹满,左右胫骨,有大小之不同,其髀 则肿大而跛易。 
跛易,行步不正,易其常度也。胫有大小,髀 跛易,乃精髓不周于身,故偏枯。偏枯, 
不周之意。此一节言肝满肾满肺满,为肿为壅,而发为后天之奇病也。 
x心脉满大,痫螈筋挛。x 
脉者心之所主,心者神之所居,心脉满大,则神机不利,故痫螈惊挛,神气不通于心包则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