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黄帝素问直解 >

第72章

-黄帝素问直解-第72章

小说: -黄帝素问直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阳之道,自始至终,由近及远。简而明,易而难,有条有理,有纲有纪,帝愿尽间以传后世。 
x鬼臾区曰∶昭乎哉问,明乎哉道,如鼓之应桴,响之应声也。x 
道,言也。帝问既昭,臣言必明,君臣问对,一德一心。如鼓 
之应桴,响之应声,相合而无间也。 
x臣闻之,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x 
x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x 
闻之者,闻之上古也。甲己化土,故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化金,故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 
辛化水,故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化木,故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化火,故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或问甲己何以化土云云。愚曰∶《太始天元玉册》云,十二流精,五气横天,五运之德,气建于寅 
者是也,谓十二地支,配合天干,流行一周,复得地支之首,而精气化生,即以正月建寅之义推 
之,尤本于五气之横天,而得其真也。支干配合,始于甲子,流行一周,则为丙子,丙属火而生土,故甲 
己化土。又行一周,则当戊子,戊属土而生金,故乙庚化金。此即正月建寅,而甲己之岁,月 
建丙寅,乙庚之岁,月建戊寅之义。以次推之,是十二流精,而气建于寅也。五气横天者, 天之气,经于 
心尾己分,心尾,甲度也,己分,己度也, 土气也,故甲己化土。素天之气,经于亢氐 
昂毕,亢氐,乙度也,昂毕,庚度也,素金气也,故乙庚化金。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张翼,丙度也, 
娄胃,辛度也,玄水气也,故丙辛化水。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危室,壬度也,柳 
鬼,丁度也,苍木气也,故丁壬化木。丹天之气,经于女牛戊分,女牛,癸度也,戊分,戊度也,丹,火 
气也,故戊癸化火。此五气横天,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也。 
x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x 
三阴三阳,合十二地支,故问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 
x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x 
x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x 
x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x 
x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x 
此引天元册文之言,以明三阴三阳,合十二地支,复承六气于上也。子午之岁,少阴司天,故上见 
少阴。丑未之岁,太阴司天,故上见太阴。寅申之岁,少阳司天,故上见少阳。卯酉之岁,阳明 
司天,故上见阳明,辰戌之岁,太阳司天,故上见太阳。巳亥之岁,厥阴司天,故上见厥阴。标,犹始 
也,少阴,子午也,厥阴,巳亥也。立岁始于甲子,终于癸巳,此三十岁为一纪,其次始于甲 
午,终于癸亥,此六十岁为一周。故少阴子午,所谓始也,厥阴巳亥,所谓终也。厥阴合风,故厥阴之上, 
风气主之,风气在上,而厥阴在下也。少阴合热,故少阴之上,热气主之,热气在上,而少 
阴在下也。太阴合湿,故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湿气在上,而太阴在下也。少阳合火,故少阳之上,相火主 
之,相火在上,而少阳在下也。阳明合燥,故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燥气在上,而阳明在下也。太阳合寒, 
故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寒气在上,而太阳在下也。风热湿火燥寒在上,所谓本也。在上为本,为六气之 
元,故曰是谓六元。此引天元册文之言,以明三阴三阳上合六气之义。 
x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论。请着之玉版,藏之金匮,署曰《天元纪》。x 
道,言也。论,亦言也。鬼臾区之言,至光至明,着之玉版,示贵重也,藏之金匮,垂不朽也。 
署曰天元纪,因天元册文之言,而命名也。 



卷之六

五营运大论第六十九篇

属性:五营运者,木火土金水,五运五行之气也。始则五气横天,而化五运五行,既则天地之大,人物之 
众,皆本营运以化生。本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为五营运之大纲,此则原其所始,而反复申明之。 
x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x 
明堂,君臣一堂向明而治也。天纲,天文之大纲也。始正天纲,天道立矣。八极,皇极之八方也。 
临观八极,地道立矣。五常,五伦之常理也。考建五常,人道立矣。史臣将述黄帝岐伯论天地阴阳 
气运之理,而先记叙之。 
x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x 
x寒暑彰其兆。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x 
x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虞,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x 
x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x 
x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x 
帝引《气交变大论》之言,并《六节脏象大论》之言,及上编鬼臾区之言,而探阴阳相合之原也。《气 
交变大论》云∶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帝引以问,盖欲详阴天地 
动静之神明,阴阳升降之寒暑也。闻五运之数于夫子,五气各主岁也。六节脏象岐伯云∶五运相袭,而 
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也。首甲定运者,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也。余 
因论之者,《天元纪大论》,帝举五运相袭之言,与鬼臾区论五六相合之道,鬼臾区有甲己之岁,土 
运主之云云,有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云云。此帝复举鬼臾区之言,而言不合阴阳,谓五六之不相合,其故 
何也?盖欲探其相合之原也。 
x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x 
x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x 
x数之可于,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x 
可数及数之可十数之可千,俱上声,余皆如字。 
天地之阴阳,不同于人中之阴阳。天地之阴阳,道也。人中之阴阳,数也。五气主岁,首甲定运, 
阴阳相合者也。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若夫五行之数可数者,此人中之阴阳也。然以人中 
阴阳之数,而合于天,则天人一理,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人中之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 
之可千,推之可万,其数无穷。若天地之阴阳者,不以数推,而澹漠之初,仰观其象,但以象之谓也。 
x帝曰∶愿闻其所始也。x 
天地阴阳,不以数而以象,故愿闻其所始。 
x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x 
x牛女戊分。 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x 
x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x 
x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x 
分俱去声。 音今,余篇同。 
阴阳之始,本于太虚,故举《太始天元册》文而言其始也。轻清之气,上凝为天,轻清之中,复有丹 
苍素玄之气,气色殊,而应化不同。故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牛女,癸度也,戊分,奎 
壁之干度也。丹天之气,始经于此,此戊癸所以化火,而少阳相火,应丹天之左右也。 天之气,经于心尾 
己分,心尾,甲度也,己分,角轸之巽度也。 天之气,始经于此,此甲己所以化土,而太阴湿 
土,应 天之左右也。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危室,壬度也,柳鬼,丁度也。苍天之气,始经于此,此丁 
壬所以化木,而厥阴风木应苍天君之左右也。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亢氐乙度也,昴毕,庚度也。素天之气 
始经于此,此乙庚所以化金,而阳明燥金应素天之左右也。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张翼丙度也,娄胃辛度 
也。玄天之气始经于此,此丙辛所以化水,而太阳寒水应玄天之左右也。少阴君火,位极其尊,不司气化,故 
不应也。所谓丹天戊分, 天己分者,戊为天门,犹干之奎壁,己为地户,犹翼之角轸。故奎壁角 
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此气候之所始,而为道之所生,本于澹漠,生化无穷,不可不通也。 
x帝曰∶善。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x 
阴阳之始既明,帝故善之。复举《天元纪大论》鬼臾区之言,而复问也。 
x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x 
所谓上下者,司天在上,在泉在下。如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太阴在上,则 
太阳在下;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一岁之 
中,上下可见,即阴阳之所在也。天地者,万物之上下,此之谓 
也。 
x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x 
x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x 
x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x 
此言在上之左右也。诸,犹凡也。所谓左右者,凡见厥阴在上,则少阴在左,太阳在右;见少阴 
在上,则太阴在左,厥阴在右;见太阴在上,则少阳在左,少阴在右;见少阳在上,则阳明在左,太 
阴在右;见阳明在上,则太阳在左,少阳在右;见太阳在上,则厥阴在左,阳明在右。天体面南,人见 
而定其位,所谓面北而命其左右之位,面北而言其在上之见也。 
x帝曰∶何谓下?x 
因上而探其下。 
x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x 
x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x 
x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x 
x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x 
此言在下之左右也。如厥阴司天在上,则少阳在下,少阳之左,阳明也,少阳之右,太阴也。少阴司 
天在上,则阳明在下,阳明之左,太阳也,阳明之右,少阳也。太阴司天在上,则太阳在下,太阳之左,厥 
阴也,太阳之右,阳明也。少阳司天在上,则厥阴在下,厥阴之左,少阴也,厥阴之右,太阳也。阳明司 
天在上,则少阴在下,少阴之左,太阴也,少阴之右,厥阴也。太阳司天在上,则太阴在下,太阴之左,少 
阳也,太阴之右,少阴也。地体面北,人定其位,所谓面南而命其左右之位,面南而言其在下之见也。左右 
者,阴阳之道路,此之谓也。 
x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x 
上下相遘,天地之气相交也。寒暑相临,阴阳之气相加也。气相得则和,加临之气,与主时之气, 
相为生旺则和。不相得则病, 
加临之气,与主时之气,相为克贼则病。如子午少阴司天,阳明在泉,此主岁之气也。初之气厥阴风木, 
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太阴湿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