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41-幼科证治准绳 >

第72章

141-幼科证治准绳-第72章

小说: 141-幼科证治准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悸渴、寒战渴、切牙 
渴、亦多属热者,不可不察)如渴而大便秘者,宜利之,四顺清凉饮主之(热)。海藏云∶疮疹大 
肠闭涩,或发热,四君子加栝蒌根、桔梗主之。 
痘子稠密,津液少者,十全大补汤(汗)。 
x生脉散x 止烦渴,首尾通用。 
人参 五味子 麦门冬 
水煎,当茶饮。 
x神功散x 治痘作渴。 
人参 黄 甘草 牛蒡子 红花 生地黄 前胡 紫草 白芍药 
上,水煎服。 
x红花汤x 治同上。 
红花或子,随意煎汤饮,其渴即止,纵口中如烟,饮之即止。加牛蒡子尤妙。 

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烦躁
属性:〔万〕烦者,扰扰而烦。躁者,愦躁之躁。合而言之,烦躁皆热也,析而分之, 
烦阳也热之轻者,躁阴也热之甚者。《难知集》曰∶火入于肺烦也,火入于肾躁也,疮疹烦躁,须宜忌之。若吐利厥 
逆,腹胀喘促而烦躁者,昏不知人,谵妄狂扰而烦躁者,谓之闷乱,皆不治之证。凡痘疮出不快,发不透,靥不 
齐有烦躁者,此有二证,如面黄,大便色黑,烦躁喘渴,或如狂,或喜忘,腹胀或痛,此为有瘀血在里也,宜当 
归丸(痘便闷)或四顺清凉饮(发热)并加桃仁泥、红花,甚者桃仁承气汤主之(失血)。如便血下 
黑粪,而又睡不醒,心为血之主,睡不醒则心之神昏矣,玄参地黄汤(失血)加木通、麦门冬。若无面黄屎黑、如 
狂喜忘之证,只大便不通、烦躁腹胀者,此有燥屎也,此却真狂谵妄,以三黄丸、四顺清凉饮(俱发热)、三乙承 
气汤、当归丸、胆导法(俱便闷)看病轻重,择而用之,如偏执不可下之说,以致陷伏而死者,医之咎也。〔薛〕 
东垣云∶火入于心则烦,入于肾则躁,皆心火为之。盖火旺则金烁水亏,故心肾合而为躁,宜用栀子豆豉汤。凡痘 
疮盛作之时,必令心火有所导引,苟或毒瓦斯出而未尽,遂生烦躁,以生黑豆煎汤,或生犀磨汁饮之亦可。若津液不 
足,虚烦不得卧者《活人》酸枣仁汤。此证多因脾胃气虚,或服克伐之剂所致,但当调补中气为善。 
〔万〕如肺热而烦者,坐卧不安,审于何时,若初发热便烦者,此毒火内郁,人 
参白虎汤(发热)加栀子仁主之。若疮发见犹烦者,此毒伏于内,未尽出也,消毒饮(见形)、夺命丹(起发)合而服 
之。若疮出尽,又已起发犹烦者,此内热也,牛黄清心丸主之。如肾热而躁者,必曾自利,轻则陈氏木香散(泻 
),甚则陈氏异功散(见形)主之。如扬手掷足,欲去衣被者,此热甚于表也,羌活汤主之,泻青丸去大黄、加甘 
草。如神识昏迷、反复颠倒者,此热甚于里也,导赤散(心)牛黄清心丸合而治之。吐利不食而烦躁者,正气虚也 
,陈氏木香散主之。如昼日烦躁,夜则安静者,此阳盛于昼,至夜则阳气退而安静也,人参白虎汤加栀子仁主之。 
如昼日明了,夜则烦躁者,此阳陷入于阴,夜则阴盛,阴阳交争,故烦躁也,四物汤加栀子仁主之。 
x《活人》酸枣仁汤x 治痘疹,虚烦惊悸不得眠。 
酸枣仁(炒) 甘草(炙) 知母(炒) 白茯苓 麦门冬(去心) 川芎 干姜(炒各三分) 
上,水煎,温服。儿大倍之。 
x栀子豆豉汤x 
山栀(四个) 豆豉(半两) 
上,水二盏,先煮栀子一盏,内豆豉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得快吐即止。 
x黄连解毒汤x 治发 ,热甚心烦不得眠。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各等分) 
上,每服四钱,水二钟,煎五分,温服。若 毒甚者,加青黛一钱,调入汤内 
服之。凡脉弦数,内外热甚谵语者,合小柴胡汤主之。若脉洪数,内外热甚,舌燥烦渴者,合化 汤主之。 
x牛黄清心丸x 
黄连(五钱,生) 黄芩 山栀仁(各三钱) 郁金(二钱) 辰砂(一钱半) 牛黄(二分半) 
共研细末,腊雪调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灯心汤送下。 
x人参蝉蜕散x 治小便不利,痘疮不发,烦躁作渴,切牙喘满。 
人参 蝉蜕 白芍药 木通 赤茯苓 甘草 紫草茸 
上,每服三四钱,水煎。 
x人参竹叶汤x 治虚烦不得寐,或兼自汗。 
人参 竹叶 甘草(各二钱) 半夏(二钱五分) 小麦 麦门冬(各一钱五分) 
上,每服二三钱,姜二片,粳米一撮,水煎服。 

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谵妄
属性:谵、多言也,妄、虚妄也,谵妄者,妄有闻见而语言无伦也,皆邪气炽盛,正气虚弱,神识不清之所致。 
夫言为心声,心热则多言,睡中呢喃者,热之微也,寤而语言差谬,热则甚矣。亦有胃热而谵语者,大便必硬, 
数日不更衣,方是。〔薛〕陈文宿先生云∶痘紫色顶陷,心烦狂躁,气喘妄语或如见鬼神,内热便秘者宜用龙 
脑膏子、猪尾膏,如无内热,大便不实,不可轻服。窃谓前证多因初起热盛之时,失于解利所致,亦有因痘毒未尽, 
有因胃经有热,有因肺胃有热,有因心脾有热,烦躁痘裂出血,便血衄血,屎黑痕赤,详见各证。大凡作渴发热, 
手足指冷,或大便秘结者,内有热也,切不可禁其饮水,观张子和述水中儿事,良可验矣,盖热极, 
故得水而生也。一小儿痘疹狂喘,热渴饮冷,痰涎不利。先君用十六味清膈饮、犀角地黄汤、而痊。一小儿出痘 
发狂,作渴饮冷。此上焦热炽也。用黄连解毒汤、芹菜汁、而止,又用紫草快 汤,将靥,因间药饵三日,色黑倒 
靥,用紫草散,渴止,又用人参白术散而痊。一小儿痘愈后,时发狂兼喘,发过面色黄白,手足并冷。此 
脾胃虚弱也。余用补中、八珍、二汤各三十余剂,或云当先降火邪而后补元气,乃 
服芩、连、朴硝之类,汗吐不止而殁。 
初发热,便妄有所见闻,妄言如见鬼状,此为恶候。盖毒攻于里,心志昏惑,神识不清而然。况小儿神气怯弱, 
鬼魅易侵,又厉鬼常乘疫气而行,乘人之虚而疰之,故凡痘疹妄见、妄闻、妄言、如见鬼者,不可治也。 
须审发于何脏,如目直视,手寻衣领乱捻物,此发于肝,为亡魂。闷乱喘促,手掐眉目鼻面,此发于肺,为亡 
魄。上窜切牙,多叫哭惊悸,或不能言,此发于心,为丧神。困睡,手足螈 ,不思饮食,此发于脾,为失意。目 
无精光,畏明,欲坠下而缩身,此发于肾,为失志。故曰∶真藏见者不治。或发热时无此证,因大便秘结却有之, 
此内热也,先以宣风散(发热)解利其热,后以导赤散(心)送下牛黄清心丸。(惊)或粉红丸(惊)以镇其神,病已 
者可治,连作不已者,勿治。如胃中有燥屎,三五日未更衣者,宜涤肠解毒,宜四顺清凉饮、三黄丸(俱发热)主 
之。如初发热狂乱,大便自调者,五苓散加辰砂主之,大便秘者,轻则三黄丸,甚则承气汤主之。 
如起发、成浆、欲靥之时,忽然神昏谵语者,此由疮本稠密,精血外耗,不能 
养神,宜养血泻火,安神丸主之。 
x安神丸x 
黄连 当归身 麦门冬 白茯神 甘草(各半两) 朱砂(一两) 龙脑(二分半) 
上为末,汤浸蒸饼,和 猪心血捣匀,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灯心汤下。 
x栀子仁汤x 烦躁谵语,惊狂发 。 
栀子仁 黄芩 石膏(各二钱) 知母 杏仁(各一钱半) 大青 柴胡 豆豉 赤芍药(各一 
钱) 升麻(八分) 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 
如昏不知人,语言无伦者死。经曰∶衣被不敛,言语不避亲疏者,神明之乱也。故不可治。如初发热便妄有 
闻见,状如见鬼而恐怖者,不治。此证自始至终,皆不可有,乃神志俱丧,躯壳徒存,不过引日而已。 

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惊搐
属性:〔钱〕疮疹搐由风火相胜也,惟 疹能作搐,疹为脾所生,脾虚而肝旺乘之,木 
来胜土,热气相击,动于心神,心喜为热,神气不安,因搐成痫。 子为心所生,心生热,热则生风,风属于肝, 
二脏相搏,风火相争,故发搐也。治之当泻心肝补其母,栝蒌汤主之(方见惊)。海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无论虚实,皆从心火上说,脾虚则肝乘之,肝与心火相合,故用栝蒌汤。若脾土实,火旺逆乘而成痫者, 
此实邪也,便结者泻青丸,便软者泻青汤,亦当以脉别之。〔翁〕经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然痘出之始,虽有 
四脏,心实主之,心火热盛,肺金受克,不能制伏肝木,热则生风,风火相搏,神气不安,故发惊搐。医者当辨痘疹 
惊搐,不可遽投凉心之药,苟不审而概以惊药治之,则心寒而肌敛,毒瓦斯内陷,痘何由而出也。治法, 
当平肝木利小便为切要,泻肝则风去,利小便则心热退,风热既定,则痘随出而惊搐自愈矣。然痘先惊者多吉,痘 
后惊者多凶,何也,痘未出之先,热蕴于内,故作惊搐,痘出惊止而内无凝滞,故吉。痘出之后,气血虚弱,复感风 
寒,热毒反滞,又毋敢轻易发散清利,故凶。然有非痘证而慢惊者亦属于肝,而治法专理脾土何也。盖由平日或吐 
或泻,脾土虚弱,不能当肝木所克,此非肝木之本病也,治法只须温补脾土为主,而肝木自宁,譬如土薄而上有大 
木不能乘载,故无风而自动,栽培者 
当浓填其土,使根深本固,而自无风邪之害也。痘后有此证者,亦由气血虚极使然也,必为难治。《疮疹论》挟热 
吐泻,不可投燥药。伤寒身热,不可投凉药。疮疹发搐,不可投惊药。此皆外同而内异,盖疮疹出于心,惊 
搐亦出于心也。疮疹本热,热则动心,此理之自然,夫心火独盛于上,肺金受火克而不能制伏肝木,热则生风, 
木气盛则脾土衰,热气动于心神,心喜为热,心肚 ,脾肚疹,泻肝则风去,利小肠则热退也,风热既退,则惊搐 
自愈矣。昧者不知,投以银粉、脑、麝、青黛、朱砂、硝石凉心损胃之药则误矣。故见证似惊风,用药当作疮疹防 
之。盖疮疹之初,似惊风者多,大抵疮疹发惊,必先咳嗽痰涎,心悸烦躁,呕吐唇红,颊赤发渴,耳 
冷足冷,脉数舌白,如有此数证,则银粉等凉药切不可用。盖心凉则并损胃而毒瓦斯敛伏,又况心主血,寒则血凝而不 
行,且中焦既冷,上焦热愈不降,何由运出。又有小儿平常无病,忽然发搐者,必是疮疹,尤当审谛。盖毒瓦斯内盛,但 
当发散,如惺惺散、消毒散、升麻汤、红绵散,兼以快气、利小便、祛风等药与之,待其热气得泄,心气亦自定矣。或 
有风寒与内热相搏而惊搐者,各随证治如前法,但加匀 
气药为妙,张氏云∶疮疹气匀即出快,气匀则荣卫无滞,有毒亦散,疮疹当自出矣 
(诸方并见初热)。如大吐,面青,唇眼动,手足时搐,慢脾风证也。宜小异功散加升、柴、木香、干姜、治之。 
〔洁〕凡未出而发搐者,是外感风寒之邪、内发心热之所作也,当用茶粉下解毒丸、犀角地黄汤主之。〔世〕 
治疮痘欲出,身热烦躁,忽发惊搐,宜驱风膏、小如圣饮。小便不通,八正散。涎盛,利惊丸、抱龙丸量证施之。 
〔丹〕欲发疮疹,先身热惊跳搐搦,此非惊风,宜发散药。〔薛〕前证,痘疹未见而先发搐者,乃毒瓦斯自心经出也, 
若病势轻缓,或形气虚弱者,不宜用峻厉之剂,恐元气内损,则毒瓦斯内陷,而疮不能起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