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33-本草问答 >

第6章

033-本草问答-第6章

小说: 033-本草问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得气之先则其数居前,得气之后则其数居后,故水生于天一,火生于地二。得气 
数奇,得气之阴则数偶。故 
何图五行之数互为生成,即其数便可测其气也。至于用药, 
十枚、十四开、五枚、一枚之法,不过量药多寡以成其剂。非以此数,便乃握造化之权也。 
若天地生成而有此数者,如三棱、三七、八角茴、五加皮等,又因秉气之阴阳以成其数之奇 
偶。辨药者,即可本其数之奇偶以定药之阴阳,非其数能治病,实因其数而知其药所主治也。 
三七之叶,非三即七,其数不爽。盖秉木之气,故得三数,秉火之气,故得七数。与河图木 
火之数相合。木火之脏属肝与心,于人身司血。三七叶青,而有红筋,亦是木火之色,故其 
根能化瘀行血,只完其心火生血。肝木统血之令而已,能知三七之名义,则其性已得三 
棱色白,苦温行气。诸书皆用以破血中之气,以其苗叶与根,均作三楞之状,三为木数,故 
能入肝之血分。色白属气,味苦温,主行气,故能破气,为血中行气之品。八角茴气温,得 
木之气,八又木之数也,其能温中者,亦是以木疏土,木邪退而土自受益,为补土温肝之药。 
今人作酱必加此料,既香且温洵,合胃气。六神曲配方之色,合六药腐化,而为神曲,土能 
化物之义。土奇旺于四方,而四方又归于中土,故六药腐而为曲,功专入脾胃,消化水谷。 
两头尖系雄鼠屎,鼠性能穿墙穴,而其屎又两头锐利,如其寓有攻利之性,在故主攻破。此 
皆即其数以明其气,而主治自然不谬。又如人参一药,张景岳解为阳药,陈修园解为阴 
谓阳药者,以其益气也;谓 
阴药者,以其生津也。二人异论,皆因未即人参之气与数, 
而合考之耳。余友姚次梧亲到辽东,见种人参者,皆于深林湿润处种之,可知其秉水阴之气 
而生。然其生也,茎必三桠,叶必五加,三五阳数也。据气与数合论之,则知人参生于阴, 
而成于阳。盖润湿深林,阴也,一生人参,即成其为三五之数,则为阳矣,人身之气阳也。 
而 
生于肾水之中,由阴出阳,与参之生于阴,而成为阳者,盖无以异。故参为化津补气之圣药。 
盖即其数知其气,而人参之本性乃见。至于色白入肺,味甘入脾,微苦生津,微温益气,其 
说犹浅。 
x问曰∶x神农以本草名经,而其中多及金石,递于禽兽昆虫,何也? 
x答曰∶x草木最多,故 
以为主名。但草木虽备五行,然其得甲乙之气较多,于人之五脏六腑气化或未尽合。故又济 
之以金石昆虫,而禽兽血肉之品,尤与人之血肉相近,故多滋补。比草木昆虫金石之品,更 
为见效,草木,植物也;昆虫,动物也。动物之攻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之性,本能行而 
又 
具攻性,则较之植物本不能行者,其攻更有力也。鳖甲攻破肝气,去症瘕。穿山甲性能穿山, 
从地中出,故能攻疮脓使之破,又能攻坚积使之散。水蛭锐而善入,呢能吮血,故主攻血积。 
虻飞而食血,故主行上下之血。但动物皆血肉之品,入血分者多,故以上诸药皆主攻血。惟 
鳖甲,甲得金水之性者,尚能兼攻气分耳。动植之物,性皆不镇静也,惟金石性本镇静,故 
凡安魂魄、定精神、填塞镇降,又以金石为要。金箔能镇心神,心神浮动赖肺气以收止之, 
故《内经》言肺为相传之官,以辅相其心君也。黄金本肺金之气,以镇静其心神,与相传之 
镇抚其君无以异也。朱砂之镇补心神,则直归于心,以填补之。龙骨亦重能潜阳气,故亦能 
镇心神。白银能定惊,小儿惊风、孕妇胎动,多用之,乃是以肺金平肝木,以重镇制浮动也。 
赤石脂、禹余粮,石中之土,又具涩性,故以之填涩肠胃。铜乃石中之液,色升象血,故能 
入血分,性能溶铸坚凝,能故能续接筋骨,为跌打接骨之药。自然铜有火血自熔入血分,熔 
铸接骨,尤为异品。此等皆草木昆虫所不逮者也。至于禽兽血肉,与人无异,多能补益。猪 
肉性平,则以为常食,而油润之功专于滋燥。牛肉性温,则能补脾胃。鸭得金水之性,则肉 
能性滋肺。鸡得木火之性,则肉能温肝。羊肉膻而温肝。羊肝尤能入肝,以散结气。猪肝亦 
然 
水 
畜,以水生木,故能治目疾。猪肾入肾,脊髓入髓,皆是各从其 
类。猪之油纲,象人身之油纲,而其上之胰子油,更属润油。且归油膜,用为引导,治油膜 
中之疾,并治膈食肠枯之病。仲景猪膏发煎,治燥屎,即此意也。猪肤是猪项皮,仲景以之 
治咽痛,亦取其引归于项之义。兽之灵异无如鹿,其宿以头顾尾能通督脉。督者,肾脉坎中 
一阳之主脉也。鹿生北方,得坎中一阳之气,故其督脉旺,而脊与脑髓极足。是以上发而生 
角,每年一换,初生则为鹿茸,茸之精气极足,为补髓、强精、壮阳、益血之圣药。但其性 
上行,凡是血逆火逆者,不宜用。惟血虚火弱阳不举、气不上者,乃为合宜。鹿胎则浑然元 
气,归下焦,而不上行,为种子益肾补胞宫之妙药。龟之性伏,而其精在板,能通任脉。任 
为离中之阴,以下交于督,合为既济之象,故龟板益阴以滋心肾,与鹿茸确是对子。虎骨有 
猛力,故强筋壮骨,虎啸风生风从虎,故虎骨为治中风风痛之药。兽可食者多,兹其尤功效 
者,几此金石禽兽诸品,能助草木之所不递,故本草兼用之。 

卷下
卷下一
内容:x问曰∶x《雷公炮制》一书,专以言制药之法,若有不制,则不可用之意。而仲景 
用药则 
或制或不制,五方风气不同。四川皆用生药,广东皆用制过之药,孰得孰失?请详言之。答 
曰∶《雷公炮制》一书为本草门中添一别解,欲以“炮制”二字争胜于各家本草,故几于药 
不炮制便不可服也。广东药肆炫其精洁,故炮制太过,药力太薄。四川药贱,虽极力炮制亦 
不能得重价,故卖药者无意求精,然皆偏也。药有当生用者,乃一定之理,未可一律论也。 
如仲景炙甘草汤取其益胃,则用炙而气升;芍药甘草汤取其平胃,则用生而气平;甘草干姜 
汤、侧柏叶汤,其姜皆炮过,则温而不烈;四逆、理中,则干姜不炮,取其气烈,乃能去寒; 
附子古用火炮,正是去其毒也,或解为助附子之热,非也。予四川人,知四川彰明县采制附 
子,必用盐腌,其腌附子之盐,食之毒人至死,并无药可解。可知附子之毒甚矣,然将腌附 
子 
之盐放于竹筒中,用火 过则无毒,入补肾药又温而不烈,反为良药。据此则知,仲景炮附 
子亦是制其毒也,其用生附又是以毒追风,毒因毒用,一生一炮,有一定之理。读《金匮》 
者,可考而别之。葶苈不炒则不香,不能散,故必炒用。苏子、白芥必炒用,与此同意。半 
夏 
南星非制不用,去其毒也。礞石必用火硝 过,性始能发乃能坠痰,不 则石质不化,药性 
不发,又毒不散故必用 。山甲不炒珠,则药性不发。鸡金不 ,其性亦不发。古铜钱、花 
蕊石均非 不行,乃世不察,而矜言炮制。有朱砂亦用火 者,不知朱砂中含银水, 则水 
走失朱砂之性矣。地黄用砂仁、生姜酒煮,反寒为温,殊失药性。童便煎作秋石以为滋阴, 
实则大咸走血,反能发热,毫非童便本性。熟地烧炭则燥,安有滋润之功?若银花 
炭,轻虚之质,火气之余, 
故反能退火,与熟地炭有别。此最当审,未能尽述。 
大抵性平之药不可太制,以竭其力;性猛峻有毒者,非制不堪用。且有制得其宜而功益妙者, 
是在善于审量也。有如大黄直走下焦,用酒炒至黑色,则质轻味淡能上清头目,不速下也。 
独黄丸杂以他药,九蒸九晒,清润而不攻下,名清宁丸,真有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之 
意。巴豆悍利,西洋人烘取去油,变其辛烈之味,为焦香,名曰咖啡茶。消食利肠 
泻,真善制巴豆者也。外利 
用巴豆为末,加雄黄炒至黑色为乌金膏。化腐肉妙不伤 
好肉,皆是善于制药之法。总之用其长而去其短,善炮制者也;损其长而益其短,不善炮制 
者也。 
x问曰∶x《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贝蔹蒌桔攻乌,藻戟遂芫均战草,诸参辛芍反藜 
芦。又 
有十七忌,十九畏,宜恪守乎? 
x答曰∶x性之反者,如水火冰炭之不容,故不可同用。然仲景 
有甘遂甘草同用者,又取其相战以成功,后人识力不及,总以不用为是。至于相畏相使可不 
必论,相忌亦难尽拘。然服麻黄、细辛忌油腻,服蜜与地黄忌葱白,服黄腊忌鸡肉,此皆大 
不宜者,在所当忌不可不知。 
x问曰∶x《本草》有引经之药,如羌活麻黄入太阳经,白芷、粉葛入阳明经;柴胡 
入少阳 
经;白芍入厥阴经;甘草入太阴,以为引经报使;细辛入少阴经,以为引经入使。用药之捷 
径也,有是理乎? 
x答曰∶x分经用药为仲景之大法,故伤寒论以六经括病,诚为治病用药一定 
之门径也。惜引经之药拘守数药,未能尽妙。盖本于天地之六气,而生人身之脏腑。有脏 
腑然后生经脉,即有气化往来出入于其间。不得单于经脉论之,果能将脏腑气化经脉合而论 
之,以求药性之主治,则得仲景分经用药之妙,岂守引经报使之浅说哉?有如葛根,仲景用 
治太阳痉病,而后人以为阳明引经,皆未深考耳。吾所论各条已寓引经之义,通观自明,兹 
不再赘。 
x问曰∶x六经六气本于《内经》明于仲景,能知经气则病药之理悉具。六气者,风 
寒湿燥 
火热也。治风之药有寒有热,治湿之药有寒有热,治燥火热三气之药,又似混同而无则,何 
也? 
x答曰∶x火者,地气也;热者,天气也;寒者,天气也;湿者,地气也;风者,阴 
阳相应 
之气也;燥者,阴阳消耗之气也;故有不同。 
x问曰∶x六气之论未有如是之说者,益滋疑矣。试详言之,请先问风气。 
x答曰∶x西洋天学 
家言空中之气有冷热二种,故能起风,因空气热则涨而上升,他处冷空气即来补之。试于室 
中加热,门之上下各有孔,则上孔之气必外出,下孔之气必内入,成风之理与此同也。因此 
能成两种风∶一为自冷处吹向热处之风,如热带内气候常热则气涨而升,南北两极气候常冷, 
则南北两极生风,吹向热带去;一为自热处吹向冷处之风,会于热带,乃复散而回转,吹向 
冷处,转回两极。二者旋还不已,中国冬日则热带在南,故风从北吹往南去;夏日则热带转 
北,故风从南吹回北方。余按吹往南者,是阳极而阴生,以阴从阳,如《周易》之巽 
卦是矣。《周易》巽为风,正是阳极于上,阴生于下。热带在南,而风生于北,故其卦二阳 
在上,而一阴在下也。吹往北者,是阴极而阳生,以阳复阴,如《周易》之震卦是矣。《周 
易》震卦不作风解。然《内经》云东方生风,在《周易》震卦属东方,二阴极于上,而一阳 
生于下,应春风阳回阴退之象。春分热带渐移向北,其风均从热带吹至北来,春夏所以多南 
风也,阳回阴退,于卦象震,震东方也。故《内经》言东方生风,其义颇确。 
x问曰∶x人身 
之肝木,司风气,不应巽卦而应震卦。与《内经》合,而与《周易》不合,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