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与物理学家一起看电影 (节选) >

第9章

与物理学家一起看电影 (节选)-第9章

小说: 与物理学家一起看电影 (节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动作做得像真实的动物一样自然。优卡利从嘴里喷火也是从龙那里得到的灵感,但是这也无法用科学来解释。 

  在科幻电影中,怪物大体上都是人类凭空捏造出来的。弗朗肯斯坦博士制造的怪物,以及银河污染而发生突变的蜥蜴酷斯拉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描写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关系的科幻电影中,巨大的怪物常常作为科学的危险性和人类的傲慢形象化的凶恶的实体登场。因此,在打倒怪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观众们提供了一个回顾科学技术,使曾经相信〃人类可以很好的统治自然界〃的傲慢的人们一个反省的机会。 

  《优卡利1998》的最后一个场面,也讲述了同样的故事。优卡利为了拯救地球,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之后牺牲了。影片通过这一场面,传达了我们也需要保护和爱护地球的思想。外星人在离开地球的时候说,他们还会回来再次考验人类的。这样做的出发点本来是很好的。但是这种没有和影片内容融合得很好的说教式的做法,会使观众们产生逆反心理。 

  从哪一个更符合孩子们的胃口这一点上来看,《优卡利》要比《恐龙战队》和《提拉诺之爪》更胜一筹。我们应该对在韩国科幻电影贫弱的环境下,能够斥资几十万元用于特殊效果装备的购买以及几个月时间一百多名电影工作者的不分昼夜地辛苦工作做出一个恰当的评价。优卡利设计小组购买的画面合成设备和 3000元的立体影像制作费用,摄影机等高价物品以及在这过程中积累的技术经验,都应该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光优卡利一个就有100多种设计图案和20个实体模型,并且制作了8个1米的画像。我们说这部电影是特殊效果技术的总集成一点也不会过分。他们特地还将好莱坞人气影片《独立日》中用于拍摄白宫爆炸画面的摄像机空运到了韩国。 

  但是影片中没有明确国籍的故事背景和英语台词让孩子们深感厌烦。电影的主舞台设定为汉城的德黑兰路、汉江,还有东和平商业街,但是有的地方也有洛杉矶和纽约的建筑物出现,临时演员也都是些美国人。电影中出现的军队全都是挂着星条旗的美军,也不管孩子们是否会接受。 

  影片没有用韩语配音,而是用英语台词,在下面打上韩语字幕。制作小组解释说〃因为电影的内容不是很难,光是看画面理解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熟悉《英九和懒汉》台词的孩子们很容易就会产生反感情绪的。 

  1967年《大怪兽优卡利》中特殊效果投入的资金就有1300万元,与当时一般的电影的制作费都在500~600万元左右相比,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据金基德导演说,在《大怪兽优卡利》中登场的汉城中心街道,以及汉江上的桥梁、储存化学物质的储藏罐、火箭、导弹、战斗机等等因为很难在现场或者用实物拍摄,所以都是用图片来拍摄的。这虽然与韩国最近的电影比起来显得有点寒碜,但当时这部影片积累的SFX经验,为韩国相关领域技术资源的增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金基德导演在一次采访中说,〃这部电影太注重特殊效果等技术的层面,因此在故事的构成上留下了很多遗憾。应该可以做得更好的……〃。 

  我想这次沈炯来导演应该没有重蹈金基德导演的覆辙。我觉得韩国的电影界不必非走电子信息资源整合的路子。我觉得如果影片可以在科学的情节设定和严谨的故事结构中,将无限的想像力的世界现实化,为观众们提供一个思考科学技术给我们社会带来的影响的机会的话,即使没有使用特殊效果也可以制作出优秀的科幻电影。 

  为了制作一部可以和好莱坞竞争的韩国式科幻电影,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努力。设计小组现在已经进入〃优卡利〃的后继作品〃恐都〃和〃伊姆基〃的制作工作中了。《优卡利1998》开创的韩国科幻电影的历史现在就要进入正规。 

   《优卡利1998》背囊式火箭的最后 

  我小时候也和别的孩子一样,有过〃背着装有火箭推动器的背囊在天空中飞翔〃的幻想。是喜剧演员又是导演的沈炯来肯定也有过类似的梦想。在他制作的《优卡利1998》中,留下了这个梦想的一些痕迹。这个痕迹就是战斗队员们在和优卡利战斗的时候,背着背囊式火箭向优卡利发起冲击的场面。 

  有趣的是,曾经有人发明出了这种背囊式火箭。1953年,贝尔航空中心的工程师维泰尔·摩尔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念头:如果人们可以将化学火箭背在背上,自由地飞来飞去,该有多好?于是他就发明了背囊式火箭。原来〃睡不着的夜晚的梦想〃的这个想法,结出了创造性的果实。 

  背囊式火箭一问世,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不仅在航展上出尽风头,还经常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甚至在1965年的《007》中,成了詹姆斯·邦德的华丽的武器。 

  但是,就在背囊式火箭的人气达到顶点之后不久,人们发现背囊式火箭在作为大众运输手段的推广上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背囊式火箭的危险性很大。如果火箭推动器发生问题的话,仅凭推力就可以使乘坐者受到致命的伤害,下面的人也会受到牵连。另外,在着陆的时候腿部受伤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火箭太大太重的话行动会很不方便,所以必须限定火箭的容量。这样一来,可以停留在空中的时间就相当有限了。最初的1953年生产的背囊式火箭只能在空中停留20秒,之后出现的也都没有超过5分钟。作为运输手段,充其量就只是一个毫无用处的〃笨重的滑翔机〃罢了。 

  所以人们想出来的主意是〃向军事用途转换〃。实际上,美国空军和陆军司令部差一点就购买了大量背囊式火箭,准备在〃潜入敌军阵地〃的时候使用。但是后来想了一下,他们就马上明白了它在军事上也是根本就没有用处的。首先是隐蔽性不好,很容易被敌方发现,速度又慢。最主要的没有任何防御机制,下面的人只要对着你开枪,你就会中弹身亡。像影片中那样,战斗队员们背着背囊式火箭在优卡利的附近晃悠的话,绝对只有死路一条。 

  结果由于找不到可以用的地方,也就不再生产这种背囊式火箭了。背囊式火箭在几年前作为〃13个华丽地登场、现在却已经消失的运输手段〃之一陈列在博物馆中,只有在特别的活动的时候才会用来进行展示。 

  可能还有人记得,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时候,人们背着背囊式火箭飞进奥林匹克体育馆,点燃圣火的场面。不管怎么说,背囊式火箭这个〃50年前华丽地登场,又因为很多问题退出历史舞台的发明〃确是我曾经的梦想。

13。对抗性游戏 利用红外线的透视镜的世界

  如果看过动作片或空想科学电影就会发现其中经常出现各种顺应高科技时代的最先进装备。主人公或恶团伙使用的先进机械装备不仅为观众增添了更多的乐趣而且有时起到决定剧情发展的作用。再加上这样的装备大都是依靠现在的技术可行的或者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现实的,所以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尖端科技的现在支撑点的机会。其中经常出现的最耀眼的先进装备就是利用红外线的感知装置。就是能感知黑暗中或者墙后生物的红外线感知器,连墙后的物体都能探测到的感知装置,还有被用做保安系统的红外线激光装置等。 

  我们眼睛能看见物体是物体被太阳或电灯发出的光反射后刺激我们眼睛的视觉细胞的原因。我们的眼睛内有只接收被称为可视光的 3500A(1A=10-10米)到7000A范围内的光刺激的视觉细胞。如果我们的眼睛能感知可视光以外的光线的刺激那么世界将变成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想象一下那种事是多么快乐)。 

  如果用能感知低频率范围内,即波长比红光长的红外线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通过影片《铁血战士(Predator)》能暂时在荧幕上看到这样的空想。因为在影片《铁血战士》中出现了拥有感知红外线能力的外星人,通过他的眼睛在电影中展现了一个〃用红外线看到的世界〃(饰演这个外星人的埃克斯特拉就是现在著名的动作演员巨星克罗德·本德姆)。 

  在外星人眼睛里可以看见发出蓝光的冰冷微生物和发出红光的活着的生物交杂在一起。因为像人类或老鼠一样的恒温动物身体中会发出热(体温),所以会放出热线红外线。因此无论在多么黑暗的丛林中掠夺者总能找到人类,而人类则束手无策,最后只能被外星人怪物掠夺者残忍地对待。 

  影片中出现了变温动物蝎子也被红外线感知器探测到的场面,但是事实上因为变温动物的体温和周围温度只有3~4度之差,所以掠夺者的视力非常不好。以上这个场面就是〃玉中瑕疵〃。 

  遭遇能感知红外线的凶残的外星人掠夺者后主人公特工队队长(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是如何摆脱危机,杀死这个怪物,完成好莱坞电影式的结尾的呢?这里出现了十分戏剧性的场面。他有一次偶然把泥浆涂在身上后,近在咫尺的掠夺者竟然就那样从他身边走过而没有发现他。不仅因为泥浆挡住了从身体上发出的红外线,而且就是发出的微弱的红外线也散乱地分布在四周,所以即使主人公近在眼前,掠夺者也难以发现他。因此满身涂上泥浆的主人公(这样说的话他在掠夺者面前就和偷名人一般无二了)就能打败掠夺者。 

  在怪物面前变成透明人的秘诀是泥浆外有含在泥浆中的水分子。水分子有强烈吸收红外线的性质,特别是只能让可视光线范围内的光通过,其他范围内的光大都要被吸收。这就是我们能很容易地看见含有水分的大部分物体的原因。所以我们的眼睛只能感知透水范围可视光范围内的光的有趣事实无形中支持了我们人类是从水(海洋)中诞生后爬上陆地这个主张。 

  水分子能吸收红外线也能在其他影片中得到确认。影片《对抗性游戏(Fair Game)》中出现了与此相关的类似场面。为了自己事业的利益打算杀死律师(辛迪·克劳馥饰)的恶势力端着装有能感知墙后藏匿者身上发出的红外线的透视镜的枪瞄准了她和保护她的刑警(威廉姆·巴德温饰)。然而刑警马上打开冲凉器冲凉。于是他从红外线感知器中消失了。因为从冲凉器中喷出的水分子吸收了红外线的缘故。 

  目前美国正在研究制作能感知躲在墙后的人身上发出的红外线的透视镜。如果应用于实战的话将会发挥惊人的威力。 

  但是再进一步,影片《蒸发密令(Eraser)》中出现了不仅能感知墙后的藏匿者而且连他的骨骼和心脏跳动也看得清清楚楚地感知装置。阿诺德·施瓦辛格和凡尼莎·威廉姆斯主演的这部电影中出现了能发射带有电波的铝弹的EM枪。(被称为激光枪)这种枪伤装备的透视镜就是这种类型的。影片中出现的透视镜能看见墙后所有的物体,比X光更清楚地捕捉到人的身体,甚至心脏。 

  但是《蒸发密令》中登场的透视镜是仅靠现在的科学知识无法理解的加工后的机械装置。为了能高清晰度地显示墙后的物体,必须使用X光。然而尽管X光的穿透率非常高但是因为几乎不反射,所以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