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

第114章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114章

小说: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突。“土豪劣绅”连同大地主和“贪官污吏”,成了打击和侮辱的目标。
他们的财产应予没收,而在可能时,这类财产是被没收了。但是,正在组织
农民协会的不仅是共产党员和国民党的左派。保守的省的国民党员以及地方
权贵们也组织协会,或者给现存的农业团体起了官方的名称。一个以长沙为
根据地的左派团体,试图引导农民运动走改良主义的道路。于是在土地运动
的内部既存在阶级冲突,也存在组织之间的冲突。①
随着暴力行为的扩大,已有地方恶霸被处决的报告;在另一方面,也有
农村被攻打和焚毁以及农民领袖被杀害的报告。在有些地区,贫农或他们的
发言人要求“解决土地问题”——即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或采取其他“平
均土地”的形式。农民运动按地区发展,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是在湘江流域
和沿湖北省边境被国民革命军攻克的地区。到11月,据报道湖南省有6867
个地方农民协会,会员总数超过1267000人。地方的团体被一个有462个区
农民协会、29个正式组成的县协会以及若干正在组织的协会的结构连在一
起。对协会的阶级成份的分析表明,60%以上是雇农,“半自给的农民”占
18%。“自给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占所余20%的大部分。被左派领导组织起
来的运动似乎明显地吸引了农村的穷人。②
湖南省的农民协会是在长沙的一次大会上组织起来的,这次大会在12
月的大部分时间里持续举行。170名代表据说代表130万组织起来的农民。
开始的几次会议与据说代表湖南省326000名以上参加工会的工人的一个大
会一起举行。花了好多天讨论和通过了组织者事先准备好的几项决议。10月
2日共产党湘区区委通过的宣言,提出了农民的政治和经济最低要求,它为
12月大会通过的决议提供了轮廓。这些决议要求实行农民协会必须参加的地
方自治,成立由农民自己控制的自卫组织,粉碎“土豪劣绅”的统治,支持
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策,减息减息,取消苛捐杂税和厘金,储粮备
① 后藤沈吉:《海陆丰》,1,第182页有关于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生的材料。关于早期的发展,见《第一
次国民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第270—275、281—284、293—301、322—325页的报道;霍夫海因兹:
《中断的浪潮》,第130—134页。麦克唐纳:《湖南农民运动》,第190—195页,文中坚持对立的协会
的多样性。
② 关于处决的情况,见英国外交部报告405/252,机密,《关于中国的进一步通讯》,13313,1927年1—3
月,第44、74和91号;《北华捷报》,1927年1月15日,第62页;米塔列夫斯基:《世界范围的苏联
阴谋》,第139—140页,一名国民党官员的报告的译文。共产党强调处决的恶霸为数很少。见《第一次国
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第281、312、381页;第282—283、329页有关于杀害农村领袖的报道。
霍夫海因茨:《中断的浪潮》(第49—50页)倾向于这种解释。显然杀戮在进入1927年以后增加了。关
于11月份的会员数和阶级成分,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第257—262页,以及横山
英:《湖南农民运动》,载《近代中国》,1。2,第204—238页,第217页之图,但可能根据不同的材料
来源。
荒和实行其他救济措施,没收反动派——即军阀及其随从、贪官污吏、“土
豪劣绅”——的财产。省协会的缔造者之一柳直荀任协会秘书长,柳是湖南
人,19岁,毕业于长沙雅礼学校,是毛泽东的朋友。毛泽东不久前已担任党
的农民委员会的领导,参加了大会的后面部分,并作了两次讲话,他在讲话
中坚持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除非它得到解决,否则帝国主义和
军阀主义不可能被推翻,工业的进步不可能实现。他严厉谴责那些约束农民
的人,号召不间断的斗争。①大会以后,毛泽东到长沙附近五个县调查土地革
命;他随即写了一篇激动人心的——后来著名的——报告。
在湖北,土地革命走了一条相似的道路。从6月3日报道的38个协会及
会员稍多于4000人这一小基数,到12月在34个县据报道已上升到287000
名会员。经过巨大困难才攻克的江西省,发展得并不那么快。在6月份,只
有36个协会,约1100名会员;在10月份,据报道有6276名会员(可能大
部分在南方),11月攻克南昌后,在为省农民协会举行筹备会议时,用的会
员数字为5万人。不管怎样,江西省是蒋介石特定的势力范围:土地运动显
然受到了抑制。①
反帝运动
国民党运动的核心是反对在华外国人的政治和经济特权,这些特权来自
过去80年期间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国民党的领袖们用不断的宣传攻
势,系统地唤起民众来支持他们收回中国丧失的权利的诺言。虽然许多国家
的国民享受特殊的条约权利,国民党人的战略(后面有俄国人在出谋划策)
是把仇恨集中在英国身上,避免同时与日本、美国和法国对抗。英国在中国
占有突出的地位,因此是一个天然的目标。反对帝国主义当然是世界共产主
义运动的根本宗旨,支持国民党人并为之出谋划策的布尔什维克俄国,把英
国视作它的主要敌人。俄国特别担心被卷入与日本的冲突。把中国人的仇恨
集中在英国身上的策略,在1925年的五卅事件和6月23日事件以后趋于明
显,因为虽然日本是五卅事件的元凶,法国在6月23日事件中与英国一样有
罪,但是在大力进行报复时,它们的作用被贬低了。在争取民众支持方面,
反帝运动给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带来了很大好处(两党从1925年年中都迅速
发展),但它也包含着风险。情况似乎可能是这样:如果做得太过分,英国
可能在军事上对广州进行报复,或者列强可能采用干脆支持国民党人的敌人
——北方“军阀”——的政策。
当北伐开始时,针对香港的罢工和对英国的贸易抵制,在广东省已经进
行了整整一年。曾经几次间接谈判以求得解决,因为双方都需要结束这场冲
突。罢工不再给香港带来不便,但是抵制严重地损害了英国的贸易和华南的
航运。对罢工者的支持,严重消耗着广州政府的资源,而罢工委员会在广州
已经发展起来的独立的军事力量是一件令人为难的事。不服管制的武装纠察
队给广州领导集团制造了许多问题。罢工委员会本身就是终止抵制行动的主
① 关于李锐的大会的记载和毛的讲话,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第275—278页;关于
共产党的宣言(横山英译成英文,见其前引著作第220—222页),见第322—325页;关于大会通过的宣
言的决议,见326—380页。
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第17—18页有6月份的数字;关于湖北省的情况,见第395
页;关于江西省的情况,见第420页。晚至1927年5月份,据报道江西省只有82617名会员。霍夫海因茨
的《中断的浪潮》(第104页)提供了组织者声称的1924至1927年四个省(但没有江西省)的数字。
要障碍,因为它坚决要求一笔财务结算的巨款,以支付罢工者一年的工资,
但是广州政府找不到这笔钱,而香港政府则坚决拒绝支付这笔它认为是讹诈
的款项。对广州当局来说,当数千名前香港工人的财政救济结束时,雇佣他
们也存在严重问题。国民党政府急于要结束冲突,同意直接与香港政府谈判,
而不是继续装模作样地只扮演调解人的角色。从7月15至23日的正式谈判
又在支付问题上停止不前。其后,9月4日英国海军舰只在广州港口的一次
短暂行动以及次日在长江上游发生的毫无关系的万县事件,显然使广州当局
相信,英国打算通过军事手段强行结束抵制行动,虽然事实上并非如此。蒋
介石从前线发来的电报就这一想象中的危险提出警告,他还下令停止罢工和
抵制。9月18,代理外交部长陈友仁告诉英国驻广州的代理总领事,抵制行
动将在10月10日或以前结束,他的政府将征收附加税以便支付罢工者。这
样,在10月10日,罢工和抵制由于中国一方单方面的决定而终止,广州政
府对进出口货物征收附加税,这符合华盛顿会议答应但从未正式实施的2。5
%附加税。对新税的征收,英国政府视而不见。英国外交部高兴地见到烦人
的抵制行动结束了,并正试图制订一项对国民党人更为友好的政策。①
长期以来,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已经是狂热的中国民族主义者仇恨的目
标,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藐视宗教,尤其反对外来宗教,坚决认为这种宗教奴
役其信徒们的精神。由于外国人对中国青年教育的控制,教会学校更是众目
睽睽的目标。始于1922年的全国范围反对教会教育的宣传运动,与国民党并
无特别关系,但国民党和共产党很快就支持谩骂性的反基督教运动。1925年
的广东出现了许多情况:赤裸裸的反基督教游行、街头演讲和煽动性的传单、
对有些教会财产的侵犯和破坏(有两次是国民党士兵干的)。其学生受到共
产党和国民党强烈影响的许多教会院校和中学,发生了破坏性活动。例如,
在1924和1925年两年,煽动者都在长沙雅礼学校挑起了“学潮”。1926年
1月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签发了一项支持反基督教运动
并指责传教士办的学校、刊物和教堂是“帝国主义的喉舌和爪牙”的措词强
硬的决议。广西自与国民党政府联合以后,在1926年上半年发生了几起反基
督教骚乱,并有掠夺教会财产的情况。总之,反基督教运动是更广泛的反帝
运动的一部分,但外国传教士及其机构是直接的、很容易受到攻击的目标。①
但是,存在一种又恨又爱的矛盾心理。国民党的有些领导人是基督教徒
(孙逸仙就是),有的本人就是教会学校的毕业生。对基督教机构的暴力打
击,损害了国民党在国外以及在中国基督教教徒中的名声。国民党的军事讨
伐在开始时似乎就面临着危险的力量对比;有充分的理由避免激起外国的反
① 威尔逊:《英国和国民党》(第335—401页),根据英国外交部档案和中国公布的史料提供了谈判解决
的审慎的报道。国民党政治会议1926年前半年的会议记录中,有许多关于罢工委员会或纠察队员行动的事
例,政治会议发现这些事是不服管制的,并试图进行约束。罢工委员会的邓中夏和苏兆征,在讨论这些问
题时常常出席这些会议。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第188—194页;《中国劳工运动史》,2,第
544—546、551—556、583—590页中有关于结束罢工和抵制行动的各方面的中国人的报道。
① 大部分反基督教活动的材料载戴遂良:《现代中国》,第5、6和7页报道了1924至1927年的情况;《美
国外交关系》论述了那几年的中国。又,杰西〓G。卢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民族主义和反基督教运
动》,载《近代亚洲研究》,10。3(1976年),第394—416页;叶家策(音):《中国的反基督教运动,
192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