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 >

第1章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第1章

小说: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异常表现(1)
编  著
某某出版社
广告语
封面:
  随着现代化在我国的急速推进,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产生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人群也急剧增加。
封底: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语言技巧,交际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

前  言
  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精神疾病已超过心血管病,跃居我国疾病患者的首位,约占20%
  据专家预测,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精神病所占比例将增加到25%
  随着现代化在我国的急速推进,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产生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人群也急剧增加。
  所谓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心理疾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应激反应和适应不良反应
  (1)应激反应。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险或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反应。应激事件是指对一般人来说都是相当危险或十分严重的事情,如亲人死亡、考试失败、家人分离、遭受挫折、意外打击、罹患不治之症、受辱、被盗、失火、天灾人祸、战争情境等皆为激性事件。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出现在每个人面前,会引起人们的应激反应,即引起人们心理和躯体上的一系列反应,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轻者表现为情绪紧张、感觉过敏、惊谎失措、疲劳无力等;重者为抑郁、恐惧、焦虑、木僵、遗忘,以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多汗、厌食、恶心、尿急、颤抖等);更重者出现肢体麻痹、失明,甚至导致休克或死亡。
  (2)适应不良反应。适应不良反应由各种精神刺激所引起,持续时间较长。其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因人而异。在同样的情景刺激下,有的人很快地适应,有的人慢慢适应,有的人根本不能适应,造成适应不良。适应不良,不同人表现也有差异,有人以情绪障碍为主,表现为抑郁、悲痛、烦恼、焦虑、恐惧等;有的人以行为障碍为主,导致攻击性和反社会的行为。
  (二)轻度心理疾病:神经症。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由大脑机能活动暂时性失调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或异常。其特征为持久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能力减弱,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等;情绪失调,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焦急、抑郁等,睡眠障碍,如失眠、噩梦、早醒等;有疑病性强迫观念,有各种明显地躯体不适应感,有慢性疼痛,急性头疼,腰痛,但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
  (三)心身疾病。心身疾病也称为心身障碍,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躯体功能紊乱或器质性损害。发病时既有躯体的异常,也有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并心律不齐、肠溃并气管哮喘、甲亢、糖尿并月经失调、阳萎、神经性皮炎、类风温性关节炎等。
  (四)大脑病患及躯体缺陷所表现的心理疾病这类疾病又有三种不同类型:
  (1)大脑机能发育不全时所表现的心理异常,如智力落后、智力迟滞等。
  (2)大脑器质性病变时出现的心理疾玻脑震荡、脑挫伤、脑动脉硬化、中毒或毒菌、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脑器质性损害,从而产生智力障碍,遗忘症、人格异常等表现。
  (3)盲、聋、哑、跛等躯体缺陷时所发生的心理异常。
  (五)严重的心理疾病精神病。精神病是指人的整个心理机能的瓦解,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协调一致遭到严重的损害,而且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是患者基本个性的改变,并出现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分裂。躁狂抑郁症是以原发性情感情绪障碍为临床表现,躁狂发作期言语明显增多,联想加快,观念飘忽,注意不集中,情绪极端高涨,精力非常充沛,自我评价过高,行为轻率;抑郁发作期言语明显减少,感知迟钝,联想困难,思维迟缓,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轻生念头。
  
目  录
第一章  抑郁症 6
1.正视抑郁症,及早治疗 6
2.抑郁症死亡背后是无知 6
3.抑郁症的19条报警信号 7
4.抑郁症侵袭五类人群 8
5.早醒抑郁症〃信号兵〃 8
6.哪些成功人士易患抑郁症 9
7.抑随症是CEO大敌 10
8.青少年抑郁症的六种表现 11
9.小心男人隐形式抑郁症 12
10.为何糖尿病易患抑郁症 12
11.女性抑郁症传染危害性大 13
12.性格孤僻与自我封闭是病态 14
13.勇敢说出〃我有抑郁症〃 15
14.如何帮孩子摆脱抑郁 16
15.警惕抑郁症危险前兆 16
16.消除抑郁症14法则 17
17.抑郁症患者大都投错医 18
18.专家为你解除抑郁症支招 18
第二章  焦虑症 20
1.聚焦我国中产十大焦虑 20
2.中国弥漫着知识焦虑症 23
3.焦虑伴随欲望而生 25
4.人们为什么会焦虑 26
5.焦虑症的临床特征 27
6.爱插话是心理焦虑的表现 29
7.现代职业人如何远离焦虑 29
8.如何摆脱考前焦虑症 31
9.解析失贞焦虑症 32
10.害羞迟久变焦虑 33
11.焦虑是否属于病态心理 33
12.焦虑症使孩子总是心神不定 34
13.长期焦虑易猝死 36
第三章  强迫症 36
1.何为强迫症 36
2.强迫症诊断与治疗 37
3.强迫症的自我判断 38
4.警惕强迫症思维 39
5.反复洗手锁门可能患强迫症 40
6.强迫症…学生心头的阴影 41
7.儿童期强迫症的表现 42
8.摆脱强迫症的阴影 42
9.儿童旨迫症家庭矫正法 43
10.强迫症催眠疗法 44
第四章  恐惧症 46
1.从有畏到无惧 46
2.恐惧症的四种表现 48
3.恐惧感是天生的吗 49
4.是装病还是学校恐惧 49
5.互联网可以治疗恐慌症 51
6.怕见男性女大学生 52
7.星期天恐怖症 53
8.乘本恐惧症 53
9.恐怖症病例分析 54
第五章  妄想症 56
1.警惕〃患丑症〃 56
2.〃疾病缠身〃的健康人 56
3.与妄想症患者打交道 57
4.与爱情患想症有染 57
5.73岁老太自怀孕3个月不敢出门 58
第六章  躁狂症 59
1.电脑狂暴症 59
2.话太多可能患躁狂症 60
3.躁狂症护理 60
4.躁狂症一般家庭护理 63
第七章  身体形式症 64
1.概述 64
2.身体化症 64
3.未分化身体形式症 64
4.转化症 65
5.疼痛症 65
6.疑病症 65
7.身体变形症 65
8.其他未注明之身体形式症 66


第一章  抑郁症
1.正视抑郁症,及早治疗
  在我国,抑郁症已成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人群中发病率达17%。与此同时,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自杀,其中80%自杀者患有抑郁症。伴随越来越多自杀事件的出现,抑郁症已形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对此,本市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单怀海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类似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观念中对〃精神疾病〃的歧视性看法。
  轻则情绪低落,不愿与别人多交流;重则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乃至产生厌恶这个世界的心理直到选择自杀。抑郁症就像隐藏在患者潜意识里的〃主宰者〃,时刻将患者引向痛苦的深渊。
  但是,〃如果能在此前得到精神专科医师的诊疗,必要时辅以住院观察,也许遗憾就不会发生。〃单怀海认为,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心中形成的传统观念…〃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而患上精神疾病是件不光彩的事〃,使得抑郁症患者有意无意地躲避着正规且必要的治疗。
  应留意恶性疾病患者,及时会诊
  〃目前很多综合性医院里缺乏相应的精神病科室。〃单怀海对此也表示担忧。抑郁症很多情况下出现在患有恶性疾病的患者身上,由于这些患者容易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绝望〃的念头。这个时候他所就诊的综合性医院如果拥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的话,就能要求医生之间及时会诊,最大程度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2.抑郁症死亡背后是无知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
  与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不相称的是另一组数字:一项调查显示,上海综合医院的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仅为21%,换言之,将近4/5的抑郁障碍被误诊或漏诊,其中仅21。4%的病人得到处理,但也只是使用了一些镇静药物进行治疗,无一例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也就是说,当死神已经萦绕在人们头顶上的时候,绝大多数医生和患者都处于茫然无知。
  何以出现这种情况?日前,在葛兰素史克公司联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共同在北京组织的〃开心见彩虹〃活动中,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是三个〃不〃把医患引向了治疗抑郁症的误区:第一是不认识,包含两个方面,患者和家属对情绪低沉、内心抑郁等情绪改变不以为然,即使出现了这类问题也想不到是抑郁症;综合科的医生对抑郁症认识有限,往往把心理疾患当作躯体疾病来处理。第二是不正视,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对心理疾患存在偏见,认为精神病人就是〃疯子〃,因此,大多数患者对精神专科避而远之,极易贻误治疗时机。第三是不会治,患者就诊时,往往通过躯体感受来描述不适,而没有意识到疾病的根源来自于精神系统,常把失眠、头疼等症状当成躯体疾病对待。
  许多人还错误地认为,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因此患者只能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一次次躺在沙发上,听着心理医生絮絮叨叨,才能获得一些并不明显的疗效。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告诉记者:抑郁症的病因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和脑内某种物质的缺乏或紊乱有关,与基因和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联系,而社会环境的因素只是作为一定的诱因,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因为生物学因素是致病的基础,所以即使没有任何诱因,仅因为一个细小的事件,就可能诱发抑郁症。因此,面对抑郁症,仅仅有心理治疗是不够的,从事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心理科的医生及精神科的医生,都强调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为了寻找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全球医学界对精神疾病开展了许多研究,研制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治疗药物。传统的抗抑郁药物按照发现时间先后包括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三环类药物(TCA)、四环类药物。但由于副作用较多,上述传统抗抑郁药物在临床使用受到了局限。在医生和患者的翘首期盼下,第三代抗抑郁药物SSRI类药物问世了,它创造了有效率高达80%的奇迹。
3.抑郁症的19条报警信号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以心情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主要症状,并且伴有相应的思维、行为改变。
  诊断抑郁症并不困难,但是病人的表现并不典型,作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