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 >

第5章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第5章

小说: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孩子爱好广泛。开朗乐观的孩子心中的快乐源自各个方面,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他就很难保持长久快乐,试想:只爱看电视的孩子如果当晚没有合适的电视节目看。他就会郁郁寡欢。有个孩子是个书迷,但如果他还能热衷体育活动、或饲养小动物,或参加演剧,那么他的生活将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由此他也必然更为快乐。
  引导孩子摆脱困境。即使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但他们大多能很快从失意中重新奋起,并把一时的沮丧丢在脑后。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着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要是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那么可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或在困境中寻找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等。
  拥有自信十分重要。一个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可能开朗乐观这就从反面证实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智力或能力都有限,因而充满自卑的孩子,父母务必多多发现其长处,并审时度势地多作表扬和鼓励,来自父母和亲友的肯定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出快乐的孩子的!
15.警惕抑郁症危险前兆
  我们的身体受了伤,会感到痛,容易引起我们重视。而心理上受了伤,却因没有明显的表现,往往被人们忽视,最终积累成心理疾病,越来越多抑郁症患者的出现便是实例。其实,只要我们像对待身体一样,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心境,就能发现抑郁症是有前兆的。
  在发生了不良事件,如失恋、失学、失业、离婚、丧偶后,出现痛苦绝望、不食不睡、甚至自伤行为,持续时间超过半年,而且状况不会逐渐缓解。
  工作压力大、失眠、早晨起来不想上班;休假结束后,根本不想恢复工作,并且仍然觉得不高兴、不舒畅,心中有阴影。
  夫妻关系一向紧张,下班不愿回家,遇到冲突不愿讨论,不愿辩解,而心中又不能释怀。人逐渐憔悴下去。
  对于围产期的妇女,如果出现明显情绪不合逻辑,没来由地偷偷哭泣,并不愿与人沟通,怀疑是产后抑郁症前兆。
  对学生来说,如果出现厌学,回避家长询问,不喜欢跟同伴玩耍,总是离群索居,则要及时询问。
  许多成功人士在一段时期内突然肝火旺盛,容易激惹,没有耐心,对家人也是如此,甚至没事找事儿,那是好强男人的抑郁症前兆。
  有的老年人蜗居家中,回避社交,有时自责,有病不愿主动看病,也要多注意抚慰。
  抑郁症还可以表现为身体各个部位的不适,如头痛、背痛、胸痛、胃肠道症状等。有一些人反复看这些部位的病,但该部位经查并无病变,可以怀疑他们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16.消除抑郁症14法则
  美国学者托尔认为,不同的人进入不同的抑郁状态,只要遵照以下十四项规则,抑郁的症状便会很快消失。这十四项规则包括:
  1.必须遵守生活秩序,与人约会要准时到达,饮食休闲要按部就班;从稳定规律的生活中领会自身的情趣。
  2.留意自己的外观,自己身体要保持清洁卫生,不得身穿邋遢的衣服,房间院落也要随时打扫干净。
  3.即使在抑郁状态下,也决不放弃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4.不得强压怒气,对人对事要宽宏大度。
  5.主动吸收新知识,依照〃活到老学到老〃的格言,尽可能去接受新的知识。
  6.建立挑战意识,学会主动解决矛盾,并相信自己成功。
  7.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你心情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8.对待他人的态度要因人而异。具有抑郁心的人,显得对外界每个人的反应态度几乎相同。这是不对的,如果你也有这种倾向,应尽快纠正。
  9.拓宽自己的情趣范围。
  10.不要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比较。如果你时常把自己的生活与他人作比较,表示你已经有了潜在的抑郁,应尽快克服。
  11.最好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的事记录下来。
  12.不要掩饰自己的失败。
  13.必须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要积极地开辟新的生活园地,使生活更充实。
  14.与精力旺盛又充满希望的人交往。
17.抑郁症患者大都投错医
  生病了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上医院,看病当然要找最对口的科室。这是看病的两个基本常识,而对心理疾病患者来说,想做到这两项却不容易。近日,一项针对千名人群的精神卫生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亲友、非精神科医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求医绊脚石〃。
  八成常人、一半医生不了解精神疾病
  近日,上海市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协作组对上海市的两项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58。33%;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的基本知晓率为17。7%;部分知晓为51。2%,较少知晓为31。1%。
  〃上海这个我国最大的最发达的城市尚且如此,浙江省的情况就更为严峻了〃,对于这份并不令人满意的调查结果,浙江省心理专家、浙江医院副院长于恩彦主任医师指出,浙江心理疾病患者得到及时就医的比率也不容乐观。据分析,浙江省约八成的普通人、近一半的综合医院医生并不了解精神疾病。
  亲友们有时好心办坏事
  亲朋好友的劝慰为什么成为病人的〃求医绊脚石〃呢?于副院长以抑郁症为例说明:抑郁症病人的自杀风险很高,约有15%…20%的抑郁症病人最终会死于自杀,然而那些不了解精神卫生知识的人们,既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更不知道其危险性,所以会把这一严重的自杀问题当成是普通的心理问题,因此采取的措施就是做耐心地劝慰而不会去求助于精神科医生,从而延误治疗。
  然而,即使有些病人想到医院就诊,却在医院中〃迷失方向〃。除了病人不了解病症外,医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三成左右的抑郁症患者会去内科求诊,而更为隐秘的〃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则是百分之百〃投错医〃。医学资料显示,抑郁症患者中只有5%到精神科看病,绝大多数都被内科收治。业内人士介绍,造成心理疾病的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一方面是因为医生医务繁忙,医生没有时间了解病人躯体以外的健康状况,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医生对病人的精神状况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其疾病的诊治。
  要让〃求医绊脚石〃成为〃绿色通道〃
  心理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例如抑郁症病人最终会死于自杀,只有精神科能系统治疗并使之康复。所以要预防严重后果的出现,亲友、医生这两道〃求医绊脚石〃就得转变成〃绿色通道〃。
  于副院长指出,亲友要对疾病特别是心理疾病多些了解,发现患者有症状后,不仅要给予病人感情上的支撑,还要及时主动向医生求助。非精神科的医生也该承担起〃导医〃的责任,当本科室医生对病人主要症状进行治疗却效果不明显、检查不出器质性疾病时,就应当考虑病人是否有心理疾病的可能,并及时邀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18.专家为你解除抑郁症支招
  故事一:做了妈妈她变怪了
  渝中区27岁的张力(化名)生下小孩后,突然变得极易悲伤,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暗自垂泪。家里人误认为她小气,自恃生了孩子有功劳,娇贵起来了,一度搞得家庭关系紧张。
  张力觉得很委屈:〃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经常失眠,胃口不好,精神状态相当差。
  有时候自己也觉得为那点小事不值得哭,可想着想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总是喜欢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
  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张力走进了心理咨询门诊。
  诊断结论:抑郁症
  故事二:副校长突然情绪低落
  罗刚(化名)是一所职业中学的副校长,可前一段时间,他突然感到情绪低落,对所有的一切都无兴趣,常常感到困倦、乏力,最后严重到卧床不起,甚至上卫生间也要人搀扶。罗刚明显消瘦、苍老,家里人四处求医,但效果不佳。
  朋友建议罗刚去看心理医生,他坚决不接受,认为自己心理是〃正常〃的。最后还是通过行政命令,罗刚勉强住进了医院。
  诊断结论:抑郁症
  故事三:帅小伙莫名要自杀
  陈元(化名)是一所机关单位公务员,23岁,家中独子,人长得英俊潇洒。按理说,他应该很快乐。可最近家人发现他很反常,一会儿情绪高昂,一会儿又非常消沉。
  开始,父母当成年轻人情绪化,也没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家人发现他取下高压锅的垫圈,把钉子钉在厨房的墙上准备上吊自杀,一家人这才慌了神,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诊断结论:抑郁症
  专家解析抑郁症
  〃五六年前,抑郁症病人占咨询病人的比例较小,大约20%左右。而现在,就附一院两个咨询科室接待的抑郁症病人来看,精神科占40%,心理咨询门诊占70%左右,比例大大增加。〃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蒙华庆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蒙教授分析,产生这种情况有几方面的因素,一是以前医学界标准过严,对这种病情认识不够;二是病人认识不足;三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增大,患病可能增加。
  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人被临床论断为抑郁症。医学界以6个〃没有〃来概括抑郁症的症状:患者感到没有乐趣、没有希望、没有办法、没有精力、没有意识、没有用处。值得重视的是,在所有自杀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比例最高,接近50%。
  蒙教授介绍,从年龄上看,处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从职业看,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企业老总、学生、公务员、教师等,患病的几率比较高。
  〃抑郁症对身体健康、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家庭都有很大影响,一定要加以重视。〃蒙教授提醒,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抑郁症也是人类一种常发病,一旦发现应及时治疗。
  抑郁症可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改变脑部神经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包括使用抗抑郁剂、镇静剂、安眠药、抗精神病药物等,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心理治疗主要是改变病人不适当的认知、思考习惯或行为习惯,帮助病人分析问题的来源,教会他们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诱发抑郁症的事件,减少导致抑郁的行为。
  荣格心理咨询所所长周矩也就抑郁症治疗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自己认为非常信赖的朋友或医生,在坦诚、融洽的气氛中一起寻找抑郁的原因;强制自己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通过旅行、观光、游览、去父母或朋友家小住,分散注意力,保持愉快的心境;平时说话声音稍大一些;选用自己适宜的体育运动锻炼,直至使自己身体刚刚感到累为止;停止批评自己,寻找自己的优点和以往成功的经历,并记录下来;利用自己优势帮别人无偿做点好事,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