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罗马帝国衰亡史 >

第143章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143章

小说: 罗马帝国衰亡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神性。
神学的影响

第四十七章

化身说的历史。

伊比奥尼派和诺斯替派。

塞林图斯和阿波利拉里斯、西里尔、聂斯脱利

和第一次以弗所会议的敌对理论。

优迪克派异端邪说和第二次以弗所会议。

卡尔西顿会议。

芝诺的赫诺提孔。

查士丁尼的神学理论。

在异教教派消灭之后,基督教徒可以在和平和虔诚的气

氛中独享胜利的欢欣了。但是,不和的种子仍然活跃在他们

的心中,他们热心于摸索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的本性,而不去

实行他的教条。我已经说到关于三位一体说的争论已让位给

关于化身说的论争了;这一论争同样对教会的名誉有损、对

国家的兴盛有害、从其起因说更微不足道、以其恶劣效果论

则更为长久。现在,我计划在这一章里包括进一次长达250年

的宗教战争,综述东部各派的神学和政治上的分歧,并通过

涉足研究原始基督教会的各种学说,介绍一下它们的喧嚣的、

或血腥的争斗。

伊比奥尼派

Ⅰ.对于第一批改信新教的教徒荣誉的值得称道的关心

一直纵容了伊比奥尼派,或至少是拿撒勒派,所不同于其它

教派者不过是他们顽固地坚持要实行摩西的宗教仪式而已。

他们的教堂已不复存在了,他们的书籍已全被销毁:他们的

不声不响的自由精神可能在信念问题上要求不是太严,而他

们的处于幼小时期的信条的软弱状态,在300年的热忱或慎

重的作用下,必已被塑造成各种不同的形态了。然而,最仁

慈的批评也难以承认,这些派别对基督的纯正的神性有任何

了解。受教育于犹太人的传授先知和偏见的学校中,从来没

有人教他们使自己的希望越过一个人类和尘世的救世主以外

去。即使当他们的国王穿着平民的服装出现时,他们敢于向

他欢呼,他们的更大的恐惧也使他们不可能识别出精心用凡

人的名字和形态把自己的神性掩盖起来的他们的上帝。拿

撒勒的耶稣比较熟悉的伙伴们也常和他们的朋友和伙伴谈

笑,而他在他的一切合理的生物生活的行动中,看上去完全

是和他们一样的人类。他从幼儿到青年到成人的过程也同样

表现为身体日益高大、智力日益增加;而且在经历过一段身

心的痛苦之后,他死于十字架上。为人类的利益而生,也为

人类的利益而死;但苏格拉底的生与死也同样是为了致力于

宗教和正义的事业;尽管那个斯多噶派的成员或英雄也看不

起基督的品德,但他为他的朋友和他的国家所流的眼泪也可

以看作是他的仁慈的最真纯的证据。福音书的奇迹并不能使

一个以无畏的信念坚信摩西法令的更动人的奇闻的民族感到

惊奇。古代的先知曾经治愈病人、唤醒死者、分开大海、停

住太阳,驾着一辆火光四射的马车走上天空。希伯来语的喜

欢比喻的风格很可能会借用“上帝之子”这个头衔把它加在

一位圣徒或殉教者身上。

然而,在拿撒勒派和伊比奥尼派的不够充分的条文中,倒

也可以模糊地看到把基督的降生和一般人的诞生混同的异端

分子,和罪过较小,为了保持他的母亲的童贞,排除掉尘世

父亲的帮助的教会分立派之间的差异。前者的怀疑有他的出

生、他的一般所说的父母,约瑟夫和玛丽的合法的婚姻,以

及他有权直接继承大卫的王国和犹大的遗产等显而易见的情

况作证。但是根据圣马太所写福音书,有好几个本子都记载

了这段秘密的真实的历史,而且那些教派一直都长期保存着

那些书的希伯来原文,以作为他们的信念的唯一证据。知道

自己未曾接近妻子的丈夫必然会发生的怀疑却(在梦中)被

肯定告知,她怀的是“圣灵”,而被驱散了:由于那位历史学

家不可能亲眼见到这一遥远的、家庭内部的怪事,那他必然

曾听到同样那个告诉以赛亚一个处女将要怀孕的声音。一个

由于“圣灵”的不可言喻的作用而生出的处女的儿子是一个

没有先例或无与伦比的人物,在思想和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远

远超过一般的亚当的子孙。自从希腊或迦勒底人的哲学传入

以来,犹太人全都相信灵魂的独立自主存在、超生和不死;通

过假定,灵魂全都被囚禁在尘世的监牢中以清洗他们过去所

欠下的罪孽,从而肯定上天的存在。但是纯洁和腐败自身划

分的等级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只有最崇

高、最完美的人的精神能进入玛丽和圣灵的后代的体内;他

的堕落是他自己作出的选择的结果;他的使命的目的,不是

清洗掉他自己的,而是清洗掉此人的罪孽。在他回到他在天

上的出生地的时候,他得到了因他的顺从而获得的巨大报酬:

那先知们曾隐约提到的,按尘世的理解,和平、统一和独立

统治的米赛亚的永恒的王国。无所不能性使得基督的人的性

能扩展到适合于他的神的职位的要求。在古代的语言中,上

帝的头衔并非严格地仅限于第一父亲;他的绝无仅有的使者,

他的独生子,也可以毫不过份地要求获得一个附属世界的,虽

属第二位的宗教崇拜。

诺斯替派

Ⅱ.已经在犹太地区乱石遍地、徒劳的土壤中生根的信

念的种子,在它已完全成熟以后,被移植到了非犹太教的更

适宜的气候中去;而从未见到过基督的人性的罗马和亚洲的

陌生人,自然更容易倾向于只见其神性。多种教派和哲学家、

希腊人和野蛮人都同样习惯于设想,从光明的宝座产生出来

的一长串、一个接一个永无止境的天使,或魔鬼、或神灵、或

永恒、或射线。如果说,这些永恒中的第一个,即逻各斯,或

和圣父同质的上帝的箴言,将会降临大地,以便把人类从邪

恶和错误中解救出来,并引导他们在生活和不朽的道路上前

进,那也似乎并不足为怪,或一定不可信。但是,当时流行

的关于永恒和天生物质的私有性的理论侵害着东部各个原始

教会。非犹太改教教徒中有许多都拒绝相信,一种作为和第

一本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神性有可能亲自和一个不纯洁

的、受到污染的肉体结合起来:而出于对基督的神性的热爱,

他们不承认基督的人性。而当他们的血刚刚还在卡尔法利山

上流淌的时候,亚洲人的一个人数众多、学识渊博的教派多

赛蒂派,便发明了后来由马西昂派、摩尼教派和其它多种名

目的诺斯替异端派别加以推广的奇幻的体系。他们在叙述玛

丽的怀孕、基督的降生,以及在他传教前的30年生活等问题

时,根本否认福音书的可信性和真实性。他一开始便完全以

一个成人的姿态出现在约旦河岸边;但那完全只是一个形象,

而并非实体;那是一个由无所不能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的形态,

要让他模仿人的功能和行动,要在他的朋友和敌人的感观上

产生一个永不消失的幻觉。清晰的语音在门徒们的耳朵里震

响;但那留在他们的视觉神经上的印象却不容许更具体的触

觉的体验加以证实;“上帝之子”对他们仅只有精神的存在,

而无具体的存在。在这样一种冷漠的幻影面前,犹太人的狂

热情绪不过是无谓的浪费;那关于基督受苦受难和死亡,关

于他复活和升天的神秘的景象不过是为了教育人类,在耶路

撒冷那个舞台上表演一番罢了。如果有人进一步追究,说这

种理想的摹拟,这种无尽无休的欺骗,有辱真实的上帝的形

象,那在肯定神灵的虚假方面,多赛蒂派和他们的许许多多

正统派的弟兄们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在诺斯替的体系中,以

色列的耶和华,那创造下界世界的创世主,是一种反抗的,或

至少是无知的精神。“上帝之子”来到人世是为了消灭他的庙

宇和法规;正是为了这一健康的目的,他巧妙地把一个尘世

弥赛亚的希望和预见转移到他自己身上。

摩尼教派的一位最精细的辩论家曾强调,假定基督教的

上帝曾作为一个人的胚胎存在,并在9个月过去之后从一个

女性的子宫中钻出的说法,是既危险也极难堪的。他的虔诚、

惊愕的对手促使他进而否认了怀孕和生育所经历的一切感官

的体验;声称那神灵完全像一束阳光透过玻璃一样,从玛丽

的身体里显现出来了;还肯定,甚至在她成为基督的妈妈的

那一瞬间,她的处女状态仍依然如故。但是,这种冒失的让

步却使那些不把基督说成是一个幻影,而把他说成是具有不

动感情、不会堕落的肉体的神的多赛蒂派,产生了一种更柔

和的情绪。在更为正统的体系中,自他复活以来,他可是便

已获得了这一切,而且必然一直占有这一切,如果它有可能

毫无阻挡、毫无损伤地渗透过那严密的过度物质的话。既然

完全不具有它的基本性质,它也便可能不具有肉体的特性和

虚弱的特点。一个可以从一个看不见的小点发展到完全成熟

的胚胎,一个不曾从正常的渠道获得任何营养也能够完全长

大的孩子,便有可能并不需要从外部取得任何物质以补充它

每天的消耗,而仍能继续存在下去。耶稣有可能虽常与他的

门徒们共餐,却并无饥渴之感;他的童贞更是从未受到过男

女情欲的污染。对于这样一个结构奇特的肉体,人们不禁要

问,他最初是如何,并以何种材料组成;这里有一个不一定

专属于诺斯替派的回答不免使我们的更可靠的神学理论也为

之震惊:那便是,它的形式和实质全都来之于神的本质。纯

粹和绝对精神的概念是现代哲学的精深论点:古代人认为灵

魂、神灵,甚至上帝本身所具有的无形的实质并不排除外延

空间的概念;他们的想象完全满足于空气,或火,或以太的

微妙的性质,认为它和粗劣的物质世界相比不知更要完美多

少。如果我们要定出上帝的位置,我们便必须描绘出他的形

象。我们的经历,也许还有我们的虚荣,所能表达的只是人

的形象之下理智和品德的力量。在埃及僧侣和非洲正统基督

教教徒中到处可见的拟人派,可以拿出圣书中的明白论断,人

是完全按照创世主的形象制作出来的。尼特里亚沙漠的圣徒

之一,可尊敬的洛拉皮翁为放弃他的可爱的偏见,抛洒了不

少伤心之泪;他还像个孩子一般为他不幸地改奉新教而悲哀,

因为新教偷走了他的上帝,使他的思想中不再存在任何可以

看得见的信仰和崇拜对象了。

塞林图斯和阿波利拉里斯的敌对理论

Ⅲ.这便是多赛蒂派转瞬即逝的经历。敢于反对最后一

位使徒的亚洲的科林塞斯力图提出一个虽较简单却更为坚

实的假说。置身于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的世界之中,他力图通

过承认在同一个弥赛亚中,一个人和一个神形成了超自然的

结合,来调和诺斯替派和伊比奥尼派的矛盾;而这一神秘的

学说还曾被埃及学派的异端分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