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智度论 >

第7章

大智度论-第7章

小说: 大智度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知故佛不答

复次若人无言有。有言无。是名非一切智人。一切智人。有言有。无言无。佛有不言无。无不言有。但说诸法实相。云何不名一切智人。譬如日不作高下亦不作平地等一而照。佛亦如是。非令有作无。非令无作有。常说实智慧光照诸法如一道。人问佛言。大德十二因缘佛作耶。他作耶。佛言。我不作十二因缘。余人亦不作。有佛无佛生因缘老死。是法常定住。佛能说是生因缘老死乃至无明因缘诸行。复次十四难中若答有过罪。若人问。石女黄门儿长短好丑何类。此不应答。以无儿故。复次此十四难是邪见非真实。佛常以真实。以是故置不答。复次置不答。是为答。有四种答。一决了答。如佛第一涅槃安隐。二解义答。三反问答。四置答。此中佛以置答。汝言无一切智人。有是言而无义。是大妄语。实有一切智人。何以故。得十力故。知处非处故。知因缘业报故。知诸禅定解脱故。知众生根善恶故。知种种欲解故。知种种世间无量性故。知一切至处道故。先世行处忆念知故。天眼分明得故。知一切漏尽故。净不净分明知故。说一切世界中上法故。得甘露味故。得中道故。知一切法若有为若无为实相故。永离三界欲故。如是种种因缘故。佛为一切智人。问曰。有一切智人。何等人是。答曰。是第一大人三界尊名曰佛。如赞佛偈说

 顶生转轮王  如日月灯明
 释迦贵种族  净饭王太子
 生时动三千  须弥山海水
 为破老病死  哀愍故生世
 生时行七步  光明满十方
 四观发大音  我生胎分尽
 成佛说妙法  大音振法鼓
 以此觉众生  世间无明睡
 如是等种种  希有事已现
 诸天及世人  见之皆欢喜
 佛相庄严身  大光满月面
 一切诸男女  视之无厌足
 生身乳餔力  胜万亿香象
 神足力无上  智慧力无量
 佛身大光明  照曜佛身表
 佛在光明中  如月在光里
 种种恶毁佛  佛亦无恶想
 种种称誉佛  佛亦无喜想
 大慈视一切  怨亲等无异
 一切有识类  咸皆知此事
 忍辱慈悲力  故能胜一切
 为度众生故  世世受勤苦
 其心常一定  为众作利益
 智慧力有十  无畏力有四
 不共有十八  无量功德藏
 如是等无数  希有功德力
 如师子无畏  破诸外道法
 转无上梵轮  度脱诸三界 

是名为婆伽婆。婆伽婆义无量。若广说则废余事。以是故略说

大智度论卷第二大智度初品中住王舍城释论第五(卷第三)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经】住王舍城

【论】今当说。问曰。何以不直说般若波罗蜜法。而说佛住王舍城。答曰。说方时人。令人心生信故。云何名住。四种身仪坐卧。行住是名住。又以怖魔军众。自令弟子欢喜入种种诸禅定故。在是中住。复次三种住。天住梵住圣住。六种欲天住法。是为天住。梵天等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住法。是名梵住。诸佛辟支佛阿罗汉住法。是名圣住。于是三住法中住圣住法。怜愍众生故。住王舍城。复次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名天住。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故名梵住。空无相无作。是三三昧名圣住。圣住法佛于中住。复次四种住。天住.梵住.圣住.佛住。三住如前说。佛住者。首楞严等。诸佛无量三昧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种种诸慧。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门。如是等种种诸佛功德。是佛所住处。佛于中住。略说住竟。王舍城者。问曰。如舍婆提迦毗罗婆波罗奈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为王舍。答曰。有人言。是摩伽陀国王有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以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梨罗。还合其身而乳养之。后大成人力能并兼诸国王。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名此山。为王舍城。复次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是至七。国人疲役王大忧怖。集诸智人问其意故。有言宜应易处。王即更求住处。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于中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复次往古世时。此国有王。名婆薮。心厌世法出家作仙人。是时居家婆罗门。与诸出家仙人共论议。居家婆罗门言。经书云。天祀中应杀生啖肉。诸出家仙人言。不应天祀中杀生啖肉。共诤云云。诸出家婆罗门言。此有大王出家作仙人。汝等信不。诸居家婆罗门言信。诸出家仙人言。我以此人为证。后日当问。诸居家婆罗门。即以其夜。先到婆薮仙人所。种种问已。语婆薮仙人。明日论议汝当助我。如是明旦论时。诸出家仙人问婆薮仙人。天祀中应杀生啖肉不。婆薮仙人言。婆罗门法天祀中应杀生啖肉。诸出家仙人言。于汝实心云何。应杀生啖肉不。婆薮仙人言。为天祀故应杀生啖肉。此生在天祀中死故得生天上。诸出家仙人言。汝大不是。汝大妄语。即唾之言。罪人灭去。是时婆薮仙人寻陷入地没踝。是初开大罪门故。诸出家仙人言。汝应实语。若故妄语者。汝身当陷入地中。婆薮仙人言。我知为天故杀羊啖肉无罪。即复陷入地至膝。如是渐渐稍没至腰至颈。诸出家仙人言。汝今妄语得现世报。更以实语者。虽入地下。我能出汝令得免罪。尔时婆薮仙人自思惟言。我贵重人不应两种语。又婆罗门四围陀法中。种种因缘赞祀天法。我一人死当何足计。一心言。应天祀中杀生啖肉无罪。诸出家仙人言。汝重罪人。催去不用见汝。于是举身没地中。从是以来乃至今日。常用婆薮仙人王法。于天祀中杀羊。当下刀时言婆薮杀汝。婆薮之子。名曰广车。嗣位为王。后亦厌世法而复不能出家。如是思惟。我父先王出家生入地中。若治天下复作大罪。我今当何以自处。如是思惟时闻空中声言。汝若行见难值希有处。汝应是中作舍住。作是语已便不复闻声。未经几时王出田猎。见有一鹿走疾如风。王便逐之而不可及。遂逐不止。百官侍从无能及者。转前见有五山周匝峻固。其地平正生草细软好华遍地。种种林木华果茂盛。温泉凉池皆悉清净其地庄严。处处有散天华天香闻天伎乐。尔时乾闼婆伎。适见王来各自还去。是处希有未曾所见。今我正当在是中作舍住。如是思惟已。群臣百官寻迹而到。王告诸臣。我前所闻空中声言。汝行若见希有难值之处。汝应是中作舍住。我今见此希有之处。我应是中作舍住即舍本城于此山中住。是王初始在是中住。从是已后次第止住。是王元起造立宫舍故。名王舍城。略说王舍城本起竟

【经】耆阇崛山中

【论】耆阇名鹫。崛名头。问曰。何以名鹫头山。答曰。是山顶似鹫。王舍城人见其似鹫。故共传言鹫头山。因名之为鹫头山。复次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诸死人。诸鹫常来啖之。还在山头。时人遂名鹫头山。是山于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圣人住处。问曰。已知耆阇崛山义。佛何以故住王舍城。诸佛法普慈一切。如日照万物无不蒙明。如沤只尼大城富楼那跋檀大城阿蓝车多罗大城弗迦罗婆多大城。如是等大城多人丰乐而不住。何故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大城。波罗柰迦毗罗婆瞻婆婆翅多拘睒鞞鸠楼城等。虽有住时而多住王舍城舍婆提。云何知多住二处。见佛诸经多在二城说。少在余城。答曰。佛虽大慈等及。以沤只尼等诸大城是边国故不住。又弥离车弊恶人多。善根未熟故。如偈说

 如日光等照  华熟则时开
 若华未应敷  则亦不强开
 佛亦复如是  等心而说法
 善根熟则敷  未熟则不开
 以是故世尊  住三种人中
 利智善根熟  结使烦恼薄 

复次知恩故。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城。问曰。云何知恩故。多住二城。答曰。憍萨罗国是佛所生地。如佛答频婆娑罗王偈说

 有好妙国土  在于雪山边
 丰乐多异宝  名曰憍萨罗
 日种诸释子  我在是中生
 心厌老病死  出家求佛道 

又是憍萨罗国主波斯匿王。住舍婆提大城中。佛为法王亦住此城。二主应住一处故。复次是憍萨罗国佛生身地。知恩故多住舍婆提。问曰。若知恩故多住舍婆提者。迦毗罗婆城近佛生处。何不多住。答曰。佛诸结尽无复余习。近诸亲属亦无异想。然释种弟子多未离欲。若近亲属则染着心生。问曰。何以不护舍婆提弟子。而多住舍婆提。答曰。迦毗罗婆弟子多。佛初还国。迦叶兄弟千比丘。本修婆罗门法。苦行山间形容憔悴。父王见之。以此诸比丘不足光饰。世尊即选诸释贵人子弟兼人少壮。户遣一人强令出家。其中有善心乐道。有不乐者。此诸释比丘不应令还本生处。舍婆提弟子辈不尔。以是故佛多住舍婆提。不多住迦毗罗婆。复次出家法应不近亲属。亲属心着如火如蛇。居家婆罗门子为学问故。尚不应在生处。何况出家沙门。复次如舍婆提城大。迦毗罗婆不尔。舍婆提城九亿家。是中若少时住者。不得度多人。以是故多住。复次迦毗罗婆城中佛生处。是中人已久习行善根熟利智慧。是中佛少时住说法。不须久住度已而去。舍婆提人。或初习行。或久习行。或善根熟。或善根未熟。或利根。或不利根。多学种种经书故研心令利。入种种邪见网中。事种种师。属种种天。杂行人多。以是故佛住此久。如治痈师知痈已熟。破出脓与药而去。若痈未熟是则久住涂慰。佛亦如是。若弟子善根熟教化已更至余处。若可度弟子善根未熟则须久住。佛出世间。正为欲度众生着涅槃境界安隐乐处故。是故多住舍婆提。不多住迦毗罗婆。佛于摩伽陀国尼连禅河侧沤楼频螺聚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法身故多住王舍城。问曰。已知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因缘。于此二城。何以多住王舍城。答曰。以报生地恩故。多住舍婆提。一切众生皆念生地。如偈说

 一切论议师  自爱所知法
 如人念生地  虽出家犹诤 

以报法身地恩故。多住王舍城。诸佛皆爱法身故。如偈说

 过去未来  现在诸佛  供养法身
 师敬尊重 

法身于生身胜故。二城中多住王舍城。复次以坐禅精舍多故。余处无有。如竹园鞞婆罗跋恕萨多般那求呵因陀世罗求阿萨簸恕魂直迦钵婆罗王舍城。有五精舍。竹园在平地。余国无此多精舍。舍婆提一处。祇洹精舍更有一处。摩伽罗母堂更无第三处。婆罗奈斯国一处。鹿林中精舍名梨师槃陀那。毗耶离二处。一名摩呵槃。二名弥猴池岸精舍。鸠睒弥一处。名劬师罗园。如是诸国。或一处有精舍。或空树林。以王舍城多精舍坐禅人所宜其处安隐故多住此。复次是中有富那罗等六师。自言。我是一切智人。与佛为对。及长爪梵志婆蹉姓拘迦那大等。皆外道大论议师。及长者尸利崛多提婆达多阿阇贳等。是谋欲害佛不信佛法各怀嫉妒。有是人辈故佛多住此。譬如毒草生处近边必有良药。如偈说

 譬如师子  百兽之王  为小虫吼
 为众所笑  若在虎狼  猛兽之中
 奋迅大吼  智人所可 

 诸论议师如猛虎  在此众中无所畏
 大智慧人多见闻  在此众中最第一 

以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