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

第22章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22章

小说: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仿学习疗法的心理学原理是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模型)的行为反应而学得。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会的。莫尔(Mowrer)认为,观察者仅仅通过看到模型的奖励就可以学会这个模型的反应。班杜拉(Bandura)更进一步指出: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人们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人的不良行为也常常是通过这一途径而形成的。如儿童看到成人或电视中的攻击行为,自己就会变得富有攻击性。如疑病症的儿童往往来自特别关注疾病的家庭。

    班杜拉建立此法于儿童的行为治疗,特别适应于集体治疗。他根据父母的陈述和怕狗的行为观察,将幼儿园中怕狗的小孩分为四组:第一组通过八次活动,观察一个不怕狗的4岁男孩,他作为示范者带狗入室,按程度与狗逐步接近,亲热抚弄3分钟,整个组内形成一种良好习惯,以对抗任何焦虑反应;第二组同样看到这个示范者与狗亲近,而没有形成热烈气氛,所以除了观察与狗接触之外,其余环境因素保持为中性;第三组只是和大家一起看狗,无示范儿童在场;第四组只是几个小孩子一起活动,狗与示范儿童都不出场。实验结束和一个月后,让各组儿童分别接近实验狗与不熟悉的狗,观察各组儿童的恐惧行为。结果,第一组与第二组儿童显然更能接近实验狗与不熟悉的狗,且两组行为无明显差别。其中67%的儿童可以单独与狗同处一室。另外两个对照组中的孩子很少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个试验说明人类从小时候起,即可通过模仿,建立一些阳性的(当然也有阴性的)条件反射,以建立自己的习得行为。

    模仿学习疗法已成为行为疗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事实上,在行为疗法的许多方法中,都含有模仿学习的因素。如马克斯运用满灌疗法治疗洁癖的病案,就含有大量的模仿学习疗法的方法。运用模仿学习疗法通常采用三种方式:看电影或电视录像、听录音、由施治者做示范等。

    在进行心理治疗时,施治者常常运用模仿学习疗法治疗恐怖症、与焦虑情绪有关的行为问题,以及其它类型的行为障碍。下面举一个利用模仿学习疗法治疗我向症的实例。我向症儿童的典型特征是,缺少社会性反应,缺少模仿他人的能力。因为人类的学习大多数是依靠模仿学习实现的,我向症儿童的这种学习上的缺陷,严重地限制了他们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利用模仿技术训练我向症儿童时,训练程序一般强调演示、提示和强化,以便在他们身上建立被模仿的行为。接受训练的对象是2名求治者:一位是6岁半的男孩,名叫小昆,他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仪式性的摆弄一些东西和玩自己的指头,吐唾沫;另一位是5岁半的女孩,名叫小莉,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晃动自己的身子,两个孩子都不说话。训练程序的要求如下:

    将一个孩子独自关在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每天24小时,连续关了21天。在此期间,由若干成年人向他(她)提供所需的食物、水及社会交往(对小昆,这个工作由2名成年人成行;对小莉,这个工作由6名成年人进行)。但是,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被当作强化物向孩子提供的。强化的行为是孩子的模仿行为。模仿行为共有三类:

    (1)做出单独的或联合的身体运动。例如:伸出一个指头、拍手、抚摸身体的某一部位、展示不同的手掌形状、指嘴巴的位置、跑步、跳跃等。

    (2)物体的使用。例如:把球扔进筐里、扣纽扣、划线条、刷牙、使用剪刀等。

    (3)言语反应。例如:模仿大人的元音发音或辅音发音,模仿字的发音等。下面介绍的是模仿训练过程,读者从中可以对用模仿技术治疗儿童我向症的做法略有了解。

    模仿言语反应吹气。在小昆被关进屋子后的第三天,成人甲对他进行了为时80分钟的训练。小昆在椅子上坐着,面对着甲;实际上,他被用东西限制在椅子上,离不开。一开始,要小昆模仿的行为是吹气,其目的是在为以后让小昆模仿“po”音作准备。研究者曾见小昆自发地表现过吹气动作,却从未模仿成人做过吹气动作。因为,在物体的使用训练中,甲见过小昆学着他吹口琴,甲便选择了从吹口琴开始,小昆模仿这种行为毫无困难。然后,甲把口琴放在离口边远一点的地方吹,要小昆也学着做(口琴拿在甲手里)。这样,小昆必须用更大的力气,才能使口琴发出声音。这样进行了30次,小昆仍没有把口琴拿在自己手上吹的愿望。15分钟后,甲离开了房间。接着,成人乙进来了。乙想让小昆模仿着吹动风车,经过15分钟的示范,小昆都没有反应。因此,乙改变了方法。在以后的30分钟里,轮换着吹口琴和风车。在此期间,小昆的情绪似乎不安,表现出他刚被关进这间屋子时曾有过的那种回避反应。他表现出哭、打、笑、做怪相等行为,以逃避吹气的行为。因此,乙便将小昆在椅子上固定得更紧些。最后,小昆终于做了一个漂亮的吹气动作。但是,在整整10分钟内,小昆又喊又叫,甲又将绳子固定紧。于是,小昆又做了一个漂亮的吹气动作。甲放松绳子,强化小昆,并用手把他举到空中。在训练的最后5分钟里,小昆模仿甲做了33次吹气动作。然后,乙又进来,示范了5分钟,小昆做了32次吹气动作。在本训练中,没有用食物做为强化物。

    模仿物体的使用——剪刀。在小莉被关进屋子后的第三天,由一位成年人将一把儿童用的剪刀放在小莉的大姆指和中指上。然后,成年人在自己的手上套一把剪刀。成年人做打开和关闭剪刀的动作,让小莉模仿。在成年人的帮助下,小莉能够模仿这个动作。训练进行了45分钟。在训练快结束时,小莉已能够模仿成年人用剪刀剪开较厚的纸片了。

第五章 心理治疗法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方法(7)

    七、强化疗法

    强化疗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它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应性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强化是指通过施加或呈现一定刺激来加强对某种行为的刺激。如一小女孩在公开场合唱歌,观众的掌声和赞扬声激发她唱得更欢;一小孩因撒谎而遭其家长训斥或挨打,使他不敢再撒谎了等。这些都是强化的结果。强化疗法是建立在操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操作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活动的结果会影响其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如果行为的结果是积极的——个体获得奖励,那么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这种行为在以后还会发生;如果行为的结果是消极的——个体受到惩罚,那么就只会产生消退作用,个人在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行为。因此,施治者可通过“操作”这种关系,以达到改变求治者行为的目的。依据操作学习原理,强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例如一个胆小的学生突然在课堂上举手发言,马上给予表扬和肯定;一个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由上期的第40名上升到第10名,家长奖给他一台电子游戏机等。

    (2)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例如一位小学生仍有吸吮手指头的习惯,这种行为一出现就受到指责,但一旦他不再吸吮手指了,就应立即停止对他的指责。

    (3)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往往是给对方一种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如随地吐痰,当即罚款。在实行这种惩罚方式时必须注意,意义要明确,时间要适当。

    (4)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之正惩罚更为常用。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如小孩放学回家在路上贪玩,回家较迟则取消他当日18:30分看卡通片的“权利”。使用强化疗法,可起到三个作用:增加适应性行为;提高期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过剩行为。

    强化疗法可以具体分为以下治疗技术:

    (1)行为塑造技术。行为塑造是通过强化手段,矫正人的行为,使之逐步接近某种适应性行为模式的强化治疗技术。在行为塑造过程中,多采用正强化的手段,即一旦所需的行为出现,就立即给予强化。这是行为疗法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行为塑造技术可用于许多行为领域,例如学生学习社交行为和运动行为,尤其在用于单一行为方式的建立时,则更为有效。下面是应用行为塑造技术治疗缄默儿童症的实例。洛瓦斯(Lovaas)及同事将行为塑造技术,应用于帮助有严重情绪障碍的缄默儿童,以建立其言语反应,如叫“爸爸”、“妈妈”。缄默儿童只会偶然发出一些类似于元音的声音。

    施治者先得寻找强化这些声音的机会,为以后将这些声音塑造成字、字连成句子打下基础。为了发现这样的机会,施治者有二种选择:一种是单纯地等待,另一种是主动帮助儿童发出声音。例如,施治者用手捏住儿童的双唇,然后突然松开,从儿童嘴里冲出的气流可能产生这种声音。如果声音果真出现了,施治者就立即用东西进行强化,如给儿童糖果吃等。如果孩子有看着施治者唇部的行为,也应给予强化。一般来说,一段时间后,孩子能在每5秒钟发出一个声音,并且有50%的时间能注视着施治者或别人的嘴部。于是,施治者就可改变强化的目标,如果大人说出一个词,如“宝贝”,孩子能在5秒钟内作出反应,如发出一个声音,便可得到食物强化;如果在5秒钟之外,则不予强化。

    完成了这一步,强化的目标又可以进行改动。这一次应是强化孩子的言语模仿能力。如果大人说:“妈”,孩子也跟着说“妈”,则给予强化。达到这一行为目标的标准是,孩子能连续10次准确无误地跟着说“妈”。如果需要,还可以将这种行为塑造继续下去。例如,上面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说“妈妈”。大人先说一句,如果孩子跟着模仿,就得到强化。完成这一目标的标准,也可以定在连续10次准确无误地跟着说“妈妈”。如果希望孩子在饿的时候能说“妈妈我饿”,而不是用哭或其他方式来表示,就得让孩子再学会“我”和“饿”。在孩子饿的时候,让他模仿着发出“饿”,等他学会后,再将目标改为“我饿”,最后,让孩子跟着说“妈妈我饿”。这样一步步地塑造儿童的新行为反应。

    使用行为塑造技术时还要注意:

    ①可利用的反应类型和持续时间等变量。即观察需要帮助的对象,弄清他什么反应出现最经常?其前因和后果是什么?

    ②根据观察到的资料,考虑一下需要塑造的最终行为目标,是否能从求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