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 >

第41章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第41章

小说: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牛祭献给神灵。伊文思出土了几十种公牛祭示的图画和物品。有牛头形状的酒杯,公牛壁画和塑像,牛角装饰的大门和坛罐,最动人心弦的是迈诺斯男女所表演的极其危险的绝技:在猛冲过来的牛角之间跳跃和在牛背上翻筋斗。至今,学者们仍不清楚现在所谓的“斗牛”是不是像画中描绘的那样真正发生过;也不明白其中真正的含义。可能这种有年轻运动员和公牛参与的惊险礼仪活动构成了使年轻人和少女们着迷的有关牛头人身怪物传奇故事的基本素材。
  伊文思有关迈诺斯人的发现,除了使学术界震惊,也在公众中引起一阵轰动。迈诺斯人的最令人着迷的是他们的艺术品,这些充满生气的大自然中精灵的形象,看上去更加人性化;至少比其他古文化,比如亚述和巴比伦文化中那些僵硬、呆板、描绘着狰狞面孔的作品,更具现代情趣,迈诺斯人把他们自己描绘成一个友善、文雅的民族,酷爱大自然,喜欢运动,他们看上去还有点时髦,无论男女都把长长的黑发卷盘在脑后,男人佩带缠腰布;女人口唇着红,身穿荷叶边长裙,紧身衣,袒胸露怀。一句话,迈诺斯人似乎是一个精神饱满,有文化教养,热爱和平的民族,20世纪上半叶,克里特岛上的迈诺斯以它充满田园诗气息的、正值金色年华的宝岛之国形象再次浮现在世人眼前。
  最近的出土物却给刚才赞颂的这种理想形象蒙上一层淡淡的阴影,长时间来,考古学家们都认为,迈诺斯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没有军队,没有城堡;但是,现在的发现表明,他们也有大刀、长矛、匕首,一些居住区可能还有碉堡。
  迈诺斯宗教可能也有它阴暗的一面,现代考古学上最富争议的发现之一出现在1979年,希腊考古学家埃菲和简利斯在克里特岛北部发掘出迈诺斯遗迹。在一个叫做埃勒摩斯皮利亚的地方,当地克里特岛人称它为“风洞”,简利斯发现了一个小小建筑物,认为可能是神坛,该神坛大约在公元前1550年的地震中遭到破坏。走进这神坛,他们发现了真人大小的塑像遗迹,可能是至高无上的女神像;还有一只花瓶,可能装祭血用。像这样的花瓶,在壁画中曾见过,它们是用来盛祭祀用的牛血的。这间神坛还存成着早期迈诺斯人的遗骸,仍保留着墓时发现的模样。一共有四具骷髅。有三具在那次地震中被震得粉碎,事实上整个神坛都被破坏了。剩下的一具,后来断定是一个18岁的男子,像是被捆绑着做献祭仪式,礼仪刀具横放在他的身上。
  简利斯暗示,用这个年轻男子作祭祀,是为了清除地震灾难。人们没想到,一贯热爱和平、举止文雅,超越许多其他古国文明的迈诺斯人,当时竟用活人作祭祀!这一发现顿时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许多希腊和克利特岛人认为,这是对他们祖先的一种侮辱,他们深感震惊!1980年在雅典的一次公开大会上,考古学家们驳斥了简利斯的发现和解释。大多数人也倾向于认为,简利斯对其发现做了错误的解释。
  然而4年后,又一个更为轰动的发现似乎表明简利斯的考吉解释是正确的!英国考古学家彼得·华伦,在对克诺塞斯西北一栋迈诺斯建筑物的地窖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两具儿童骷髅,一个8岁,另一个11岁。骨上的刀具印迹与祭祀动物骨上的刀具印迹一致。这两具骸骨和其他证据,使彼得联想到,这两个儿童是在祭示礼仪上被杀。而且肉还被用刀子从骨上剔下。彼得认为,祭神者很可能吃了这两个孩子的肉。虽然对他的这种说法一直有争议;但是,不轻易相信一切的考古学家们现在也赞同说道,我们以前那种对迈诺斯文化的崇拜与基于这种崇拜的良好印象需要改变改变了!
  公元前1470年,迈诺斯文明陷入危机。当时,除克诺塞斯外的所有宫殿,连同所有的边远定居建筑物和乡间别墅,都被大火烧掉了。伊文思认为,迈诺斯人是遭到了地震。1926年,又一次地震袭击克诺塞斯,给伊文思以强烈印象。他写道:“一阵沉闷的巨吼从地下迸发而出,像一头激怒的公牛被蒙住挣扎时迸发出的那种吼叫。”伊文思认为用地震灾难来解释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克里特岛和其他爱琴海岛屿经常有地震发生。这可能也有助于解释地下迷宫中牛头人身怪物的传奇故事的创作。可能是地震使迈诺斯文明走到了尽头。
  20世纪中期,更多自然灾害的证据被发现。那时,考古学家们开始挖掘爱琴海的色诺岛废墟,该岛从前曾叫山托锐里岛。在它南边海岸一个叫阿克诺堤锐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座被湮埋的城市,里面堆满了工艺品和壁画,与迈诺斯遗迹非常类似。这城市似乎是迈诺斯的前哨,或是与迈诺斯人有密切贸易和文化联系的居住区。地质学的证据显示,该城市与其它居住区可能在公元前1600年的一次巨大的火山喷发中被毁。此地的火山爆发可能为亚特兰蒂斯岛的古希腊传奇提供了素材——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怎样被一次自然灾害彻底摧毁,一些专家还认为,这也可以解释迈诺斯人的瓦解崩溃。他们推测,这次大地震的火山灰可能湮没了克里特岛,或以它巨大的气浪吞没了海岸的居住区。
  现代学者拒绝接受这样的解释,即迈诺斯文明是由一场自然灾害所毁灭。他们认为,公元前1470年到1380年迈诺斯人卷入了与刚刚兴起的希腊内地迈锡尼文明的一场强力争斗;迈锡尼人占领了克里特,破坏了几乎所有的迈诺斯住宅区,并统治了克诺塞斯。在此期间,迈锡尼占领者用“直线B”取代了当地迈诺斯文字,即“直线A”。
  公元前1380年,克诺塞斯宫殿群被大火烧毁。无人知道这场大火的起因,也许是地震或内战,或是外来强国入侵,从那时起,迈锡尼人将其注意力从克里特岛转移,虽然他们仍保存着迈诺斯工的迷宫和牛头人身怪物的传奇;这些传奇在他们的后裔——希腊人的文化中将再次浮现,最终,迈诺斯文明遗迹轮到了伊文思来动土开掘,轮到了他以后的考古学家们未做进一步考察。
  今日的克诺塞斯闪烁着伊文思的激昂热情和无穷想像力;其热烈程度不亚于当时的迈诺斯建设者,所有在这片遗址上长期从事考察的现代考古学家,必须面对两个不同的“过去”:一个是遥远的“过去”,在那时,建造辉煌殿堂的人们生活、劳动、死亡;另一个是较近的“过去”,是现代考古学家须认真加以反思的过去;也是在这片遗址上曾耕耘过的前辈人的历史,考古学家们正在努力了解更多关于遗址及其建设者和居住者的情况,但是他们也密切关注着遗址上的工程进度,通过参考过去文献、图画、照片(如果可能),来了解过去几代考古学家对遗址的发掘情况。因为每一代考古学家都会带来不同于上代考古学家的工具和方法。考古学上的重大主题之一就是:既往的发掘会使遗址的真面目越来越不清楚,这就增加了进一步发掘的难度。
  克诺塞斯的考古就出现了上述情况。伊文思对迈诺斯文明的遗迹不仅仅作开掘和研究,还想恢复它原来的模样,尽可能接近原型。他雇用了能工巧匠用鲜艳的色彩在褪色破旧的壁画上重新描绘;他用铁梁和混凝土把摇摇欲坠的楼梯间支撑起来;他重修一些房间,根据他自己的设想,尽可能让它们显得堂皇,这样,克诺塞斯在伊文思眼里真是魅力无穷了!他生动地描绘出在皎洁的月光下,凝视着复修后十分漂亮的楼梯间的他,是如何遐想他心爱的人儿从壁画中走出来。他深情地写道:“整个大地顿时苏醒过来。戴着装饰百合花王冠的国王;腰带紧系,身着荷叶边紧身长裙的高贵仕女,系着长长圣带的祭司;以及紧随在他们身后的高雅且容光焕发年轻随从——一行人缓缓从壁画中飘逸而出,一个,一个,又一个,………”
  伊文思“复原”后的克诺塞斯遗址是多么令人神往!一些评论家称之为“混凝土克里特岛”,真有点使人又悲又喜!悲的是:正如今天考古学家所认识到,他的复原工程简直是错误的;依今天考古学家之见,伊文思若不试图修复它,它会显得更好些。喜的是: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参观旅游,陶醉在修复后的克诺塞斯王宫里,惊叹其通气良好的居室,典雅的梁柱和栩栩如生的壁画。伊文思的复原工程激起了人们对迈诺斯人的强烈兴趣与敬慕。就像谢里曼对特洛伊护城河的复原一样,伊文思对克诺塞斯的复原已成为该遗址历史的一部分,成了始于数千年前的系列故事的现代篇。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吕贝克·斯特夫》废墟的真相》第十章 戈尔尼娅(Gournia)痴迷于田野考古的杰出女性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十章 戈尔尼娅(Gournia)痴迷于田野考古的杰出女性
     比之特洛伊和尼尼微,戈尔尼亚可能微不足道,但它却是一座
     完整的幸存至今的史前小镇,从其城市布局、民居风格和遗留
     物中,我们得以看到4000年前一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
  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打破了这一专业的平静。
  从此考古探险考察不再是男人独步的领域。
            ——《纽约时报》1904年9月8日(希腊雅典电)
  早已消失了的城市一个又一个地被添标到地图上,但在这令人兴奋不已的年代里,考古工作却似乎仅仅是男人的事。考古事业的早期,偶尔也会有一位考古学家的姐妹或妻子(如亨利·谢里曼的妻子索菲亚)陪伴着他们出现在凯旋欢庆的场面上,但搜寻埋藏于荒漠之下或隐藏于热带绿色丛林深处的废墟的那些探险家却都是男性,发现了有趣事物的探险家们成了公众崇敬的英雄,妇女们难免会感到奇怪,难道在考古史上就不曾有过女英雄吗?
  在19世纪,大多数妇女几乎都没有机会单独去探险,从而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然而,即使在那样一个妇女被普遍约束的时代,也有过几位勇敢的女性投身到了考古事业之中。阿米里姬·爱德华兹就是对考古学作出了一定贡献,并为大家所认可的早期欧洲女性之一。
  1831年出生在英格兰的爱德华兹经常去欧洲旅行。1873年她写了一本备受大众喜爱的书,书中讲述了她穿越意大利北部唐拉米提山脉的漫游。翌年她再次去欧洲旅行,那段漫长的淫雨季节驱使她向南方去寻求晴朗的蓝天。她到达了一个她从未打算过要去的地方——埃及,并立刻被那里的景色所述住。正如她后来所描述的:“埃及之旅的魅力、迷人的尼罗河、没有料见到的那无比浩瀚的沙漠以及堪称世界奇迹的那些古代遗迹。”
  爱德华兹考察了开罗,继而租用了一条船及其全体船员,他们沿尼罗河逆流而上,作了一次漫长的旅行。而她显然并不是一个悠闲的旅游者,一路上她勤奋地速记和测绘了那些古迹、寺庙和其他遗迹,并将沿途见到的所有古迹的勘查报告汇编成册,并于1877年以《尼罗河上1000哩漫游记》为题发表。这本书不仅是一篇生动的旅行经历,而且也是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受到了当时许多最赋声望的考古学家的赞誉。爱德华兹这本书的面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