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1900翻云覆雨 >

第304章

1900翻云覆雨-第304章

小说: 1900翻云覆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太宗、宋太祖怀柔四方,可对内也是怀柔。现在的中国人都是怎么了?对外装一副正人君子,就怕洋人说自己不够奴才像,对内则心狠手辣就怕刀子磨的不快!
        洋人一条命的价钱比咱们中国人十条命还值钱。自己人都看不起自己人,还指望别人看得起你?中国那么多的读书人。孔孟之道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对外人用儒家思想,厚往薄来,讲仁义道德,对自己人则是用法家那一套,严刑峻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株连九族,恨不得把中国人都杀光了才好。大家天天在骂朝廷昏聩,我看你们比朝廷的那些乌龟王八蛋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们这些混账要是掌了朝政,恐怕和军机处的那几块废料也是半斤八两!”
        庄虎臣暴跳如雷,蹦着高的骂大街,荤的素地一起来,把满屋子的人都骂的头也抬不起来。最后把自己累地气喘吁吁,想找杯茶喝,却发现所有的茶杯都早就被摔光了。
        满屋子人都沉寂了下来,似乎在思考什么。又好像是被庄虎臣地歇斯底里给吓住了。
        过了许久。“啪啪”的掌声响了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辜鸿铭在拍巴掌。
        “骂的好,骂的痛快啊!振聋发聩!当年曹孟德说陈琳的檄文可治疗头风病,今天庄大人骂大街则让我也出了一身地透汗,治不了头风病,起码也能治个伤风感冒,大人说的对,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还指望谁能瞧得起你?中国人不把同胞地性命当性命,不把自己人当人看,外国人怎能不轻贱咱们中国?
        我辜鸿铭半辈子想替中国人争个面子,今天才知道,自己错的离谱,不是和洋人在嘴上争一日之短长,就能让洋人敬畏咱中国人的,咱们中国人不晓得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这个内残外忍的毛病,对内残忍对外则谄媚,别说现在是末世,国力日衰,就是在明成祖朱棣的时候,也是对西洋各国怀柔,人家送根稻草,咱们还个金条,而在国内则杀的人头滚滚,大人说的丝毫不差,咱们中国这几千年来,何曾真正有过儒家治天下?一直不过就是外儒内法罢了,说穿了,儒家的仁义道德不过是装点门面的幌子,而骨子里则是些男盗女娼的东西!”
        庄虎臣苦涩地道:“这个国家完了,即使打再多地胜仗,即使办再多的工厂也没救了!一个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个人地玩意还有什么指望?一个不把同胞当人看的国家还有什么指望?”
        庄虎臣从未有过这么灰心丧气的时候,不管是练兵、打仗、办工厂,都可以凭借着自己比别人多一百年的知识进行指导,可是这种不是奴隶主就是奴隶的国民性格该怎么改变?这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四万万五千万人的共性!
        中国人从来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地方,比如受了冤枉,指望出个海瑞、包拯,饭不够吃则指望老天爷能赐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则还寄望能给孩子卖个好人家,有个心善的主子。*****
        满中国的人皆是奴才,不过是高等奴才和低等奴才之分罢了。
        这个时候,庄虎臣突然想起了容龄,她已经是慈禧封的大清长公主了,算是光绪的妹妹,又是旗人的格格出身,绝对称得上是身份尊贵,可是连她都怕哪天慈禧看她不顺眼了,那就是灭门的罪过。她一直劝自己和她去法国,宁可在法国当个平头百姓都不愿意在大清当公主,对于在西方长大的容龄来说,她根本就受不了这种担惊受怕的金丝雀生活。
        庄虎臣心灰意懒,又看看桌子都被自己掀了,无趣的摆摆手道:“都散了吧,散了吧。”
        大家都耷拉着脑袋出了花厅,只有王天纵惦念他那个没名份的大舅哥马福祥,壮着胆子问了一句:“大人,那前线的仗怎么办?”
        “让巴恩斯他们参谋部来指挥吧。前线的事情让孙明祖自己决断,打仗地事情,你们都比我内行!我掺合多了,怕是要坏事的!”
        赵裕德也叹了口气出去了,只有辜鸿铭、蔡元培两个人留在屋子里,庄虎臣苦笑着道:“搅了二位先生的酒兴,告罪了!”
        “庄大人说错了,我高兴的很!咱们中国人喝醉的人太多了,不缺这个,倒是像大人这样醒着的人太少!”蔡元培微笑着道。
        “鹤卿先生啊。这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不好受啊!”庄虎臣的脸拉的老长。
        蔡元培呵呵一笑道:“庄大人,你这话说的有些托大了,天底下可不只有你庄纷卿一个人醒着。”
        “哦。你说地是谁?孙文还是康有为?”庄虎臣有些意兴阑珊,大清这个地方能叫得响的。对外界稍有了解的,也就那么几个人罢了。
        “哈哈,孙文现在也在醉着,他是被排满二字蒙了眼睛,他以为只要把满洲人撵回满洲。再把蒙古人关进蒙古,建立一个纯粹地汉人政府就算大功告成。共和就算成功了,而康有为则被圣君明主四个字蒙蔽了眼睛,他以为只要让光绪掌了权力天下就天平了。”
        “哦,那鹤卿先生以为现在中国谁是醒着的?”庄虎臣来了兴致。
        “天下间没有酣然入梦地只有三个人而已,你庄纷卿是其一,通洋务,了解世界格局大势,再一个则就是辜鸿铭先生了,学贯中西,知晓国粹。明白全盘西化。丢了中国人的本色,夷狄近中华则为中华。中华近夷狄则为夷狄,自古中华不在于血统,而在于文化,如果中华的文化没有了,那么中华也就不存在了,亡国灭种之日不远矣,第三个嘛,则就属梁卓如先生了!”
        “梁启超?”庄虎臣眼睛一亮,自己儿子的名字新国和小名乳虎不就是根据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来地嘛!
        “卓如先生是康南海的学生,似乎
        “梁卓如地眼界可不是他老师康有为能比拟的,庄大人可曾看过卓如先生的《李鸿章传》?”
        “看过,确实中肯!”庄虎臣点了点头。
        “那么庄大人可知甲午之后,世人皆言若伊藤博文在中国为相,则中国也能强大之说?”
        “略有耳闻,听说伊藤博文在庚子年之后不做日本首相以后,曾经访问中国,皇上也有以其为首相的心思,只是太后不允,所以未能如愿,而伊藤博文也甚为遗憾,毕竟能在中国为相和在日本一个小国为相,说起来还是天差地别的。”庄虎臣不明白为什么蔡元培会说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
        “那庄大人以为如果伊藤博文真的做了中国的首席军机大臣,中国就能立刻强大了吗?”
        “呵呵,伊藤博文是没来,如果真的当了大清的军机首辅,怕是他一世地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庄虎臣对这个说法不值一哂。
        蔡元培双手一交,拍了个脆响道:“着啊!大人见识果然不同凡响,我也断定伊藤博文没来中国是他走运,否则他地下场肯定好不了!”
        “这没什么奇怪的,一个人地能力再强,想扶大厦于将倾也是不可能的。”
        “对啊,现在国人重伊藤博文而轻李鸿章,说甲午之败,是李鸿章败给伊藤博文,笑话,一个是以北洋一旅之师对抗整个日本,后面还有朝廷的掣肘,李鸿章焉能不败?可是单纯看个人之能力,李鸿章强于伊藤博文远矣,天下间皆谓伊藤博文强于李鸿章,却不知伊藤博文自己都认为自己的能力比李鸿章差的远了!
        而伊藤博文想在中国为相,也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超越李鸿章,证明自己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是可以和李鸿章并驾齐驱,甚至超过他的。伊藤博文自己可没觉得甲午年。自己战胜了李鸿章,他认为是日本战胜了大清而已。”
        庄虎臣觉得这个话有点新鲜,李鸿章在北京议和的时候,和自己天天在一起,恨伊藤博文恨地牙痒,却不知道伊藤博文居然对他如此的推崇。
        “梁卓如在李鸿章死之后两个月,就把甲午战争的责任分析透了,国人把所有的罪责推到李鸿章一人身上,不过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伎俩而已,朝廷中枢当道诸公执政误国。把责任推到李鸿章一人身上,则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逃脱了罪责。而我中华四万万人都放弃了国民的责任,也是人人有罪!庄大人在甘军出征的时候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人都是有罪的。这个话我很赞赏,可是罪孽的根源在哪里?这个挖不出来,改变不了,今后中国一样要沉沦下去,万劫不复!”
        “鹤卿先生请讲!”
        “卓如先生评论李鸿章之时。不为世俗看法束缚,世人皆言李鸿章平长毛、捻子是他地功绩。可是卓如先生却引用德国宰相俾斯麦的话来反驳,屠杀同种同胞来保一姓王朝,在欧洲看来是可耻的!而李鸿章平生最大地耻辱恰恰是他屠杀了长毛的降兵,连与他共事多年地洋枪队首领英国人戈登也从此弃他而去,而世人都说李鸿章的罪责是签订了不少的卖国条约,可是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下,谁能比李鸿章签出更有利中国的条约?纷卿兄和汤生兄都是在庚子年后亲身参与在北京议和地,你们自己说,能签个不割地只赔款的条约有多难?”
        庄虎臣和辜鸿铭连连点头。北京议和地时候。几个人都是把心都操碎了,可是还是要赔款。能不割地靠的不是他们几个有多大的本事,而是英国、美国怕中国被瓜分以后,市场萎缩了,说穿了不值一提,“瓜分中国事小,动了英国、美国的市场则事打了”!城下之盟,哪里有商量的余地?
        “伊藤博文平生最服膺的就是李鸿章,他对梁卓如先生的评价赞誉有加,经常捧出《李鸿章》传里对自己和李鸿章的评价,可惜了啊!伊藤不才然何其幸哉,能驻足日本之地,此乃立宪之国,且举国人才辈出;李鸿章大才,然何其不幸,为政于中国之地,乃绝对**之地,故而有才而化无才,举国之人才,一遇**俱为奴才。李中堂若读得此论,当含笑冥府,而竟以有才败于无才,岂非又死不冥目?”庄虎臣听罢蔡元培的话,半晌不语,这部《李鸿章传》他倒也看过,不过他对这种竖排版的线装书看得费劲,也就大致描了几眼罢了。没想到伊藤博文却当了宝贝。
        举国人才,一遇**俱为奴才,有才也化为无才,李鸿章要是知道一百年后,他还替满清朝廷背黑锅,那真是要死不瞑目了!
        庄虎臣深有感悟地道:“是啊,咱们中国奴才太多了,偏偏当奴才还能当地心安理得,恨不能千万年不替的当下去,国家,国家,咱们中国人只知道家不知道国啊!”
        蔡元培嘴角挑出一丝嘲讽地笑容道:“举国三个清醒的人中,恕我直言,境界最低的就是你庄纷卿大人!”
        庄虎臣觉得心里很是郁闷,比他们多了一百年的知识,居然说自己境界最低!
        “庄大人不要不服气,国家,国家,没有家了,还有什么国?国民国民,没有民了还算是国吗?中国之大,四亿五千万人,还算没有国民吗?可什么叫国民?对国家有义务和权利的民才算国民!而中国之人民,不能持法律保障生命和财产,生杀予夺之权都在上位者一念之间,你让人民如何能认为自己是国民?既然不是国民,那么对国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