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1900翻云覆雨 >

第339章

1900翻云覆雨-第339章

小说: 1900翻云覆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福祥如梦方醒,连连点头。
        、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百四十六章 读史越读越糊涂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8…11 0:33:54 本章字数:3417

        庄虎臣的案头摆着一份电报,文字非常简短:“光绪无罪,赦其收维新同志之心。”
        光绪自打进宫就没当过几天家,没有权力的人想作恶都没机会。再说他有没有罪暂且不论,反正已经是死老虎,杀了吃肉和关在笼子里当观赏动物区别不大,关键是收维新同志之心这几个字的诱惑力太大了,更重要的是发电报的人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
        收维新党倒无所谓,收梁启超的心,那才是关键,一百个光绪在庄虎臣的心里也比不上一个梁卓如的分量。
        原本庄虎臣早就想见梁启超,可是这一年来,事情层出不穷,先是和俄国打仗,顺带着偷袭了小曰本,然后杨士琦又不声不响的派兵杀进了北京城,与此同时,各地又掀起了抵制美国货的狂潮,所以邀请梁启超来兰州的事情就给搁置了下来。梁启超在曰本办的有报纸,消息极为灵通,和辜鸿铭、蔡元培这些人又都是老熟人,听说甘军快要打进北京了,立刻发电给庄虎臣。
        这封电报算是救了光绪一命,庄虎臣接到电报的同时,立刻发电给马福祥,光绪这才在鬼门关上拣了条命。^^⒌⒉0^^
        庄虎臣这段时间算是累惨了,脸色熬的煞白,下巴也尖了,眼袋也出来了,打俄国收复东北、灭清、抵制美国货,这三件事情哪件都是不得了的大事,却偏偏挤在一起了,大清眼看就到头了,各国公使奉了本国zf的命令。纷纷跑到兰州讨便宜。英国、美国在甘肃投资狠捞了一把,弄得列强人人眼红。可大英帝国又不是好惹的,庄虎臣也不是被吓大了,只好流着口水作罢,现在眼看庄虎臣就要灭了满清,中国的最高权力马上就要到他地手了,还不赶紧过来商议通商、投资等事宜。一个开放的中国,将会给列强提供天文数字地经济利益。
        民政、军事、外交,把庄虎臣忙的脚后跟踢后脑勺。烟瘾更是大了许多,手指头都熏黄了,巡抚衙门天天开会,独裁者大权独揽的味道看来也不好受,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拿主意,每天累的倒头就睡。和老婆亲热一下的心思都没了。
        今天算是偷的浮生半日闲,可他忙惯了,闲下来反而觉得不自在,庄虎臣就翻翻史书解闷。
        一本《明史》。^^⑸⒛0^^越看越觉得扯淡,上面记载正德皇帝偷偷出宫,在应州和鞑靼小王子打了一仗,双方摆下十几万大军,拼杀了几天,居然史书记载明军死了五十多个,鞑靼人死了十几个。难道双方是比武?一个对一个的打?几十万大军就在旁边观战?这满人为了抹黑正德的功绩。也真是敢胡扯,可是也不晓得编书地是没脑子还是心里不忿故意留下线索。后面又写道,自打应州战役打完以后。赫赫有名的鞑靼小王子再也不敢深入明朝境内。难道只死了十几个人,这位多次侵扰明朝,把大明的名将个个都打的灰头土脸的小王子就被吓住了?
        不过有些东西还是可信的,比如明朝地时候,大臣经常把皇帝弄的下不来台。前几天辜鸿铭曾经大谈明朝大臣的风骨,面对朝廷的廷杖毫无惧色。结果被李叔同当时就给驳斥了,那也叫风骨?自古刑不上大夫,士可杀不可辱,砍头不要紧,打屁股绝对不行!
        一群大臣被脱了裤子打屁股,还把棒疮留下地伤疤当勋章炫耀,这就算文人的骨气了?
        李叔同直接告诉辜鸿铭,如果换了唐宋,把李白、杜甫、欧阳修、苏东坡脱了裤子打屁股,这几位爷爷肯定学屈原,宁可跳河死了也不受这样的屈辱。
        看的史书越多,越觉得中国历史从宋朝以后,一天比一天黑暗,也一天比一天保守。汉唐那种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度被狭隘、愚昧、残忍代替。历史上最出名的老实人宋襄公被无数后人嘲笑,可是却没有想过,小小地宋国为什么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如果靠武力地话,宋国还够齐、楚、晋等强国当点心的,有时候,道义和理想也是一种武器。但是史书上地只言片语中,在重重迷雾和黑暗中,人性的光辉也在闪耀。明武宗地时候,万贵妃跋扈,武宗的妃子只要有身孕的,都被逼堕胎。而一个宫女偶尔被武宗临幸,生了一个儿子,可是这个时候,所有人选择性的失明了,连万贵妃派来的人都装看不见,低等太监和宫女用微薄的俸禄将这个孩子养在安乐堂。如果这件事情被万贵妃知道,这些人都要没命的!可即使是这样,一个公开的秘密依然在皇宫大内被所有人保守着,直到这个孩子六岁的时候,才被一个太监冒死讲给了明武宗。^^⒌⒉0^^
        每个人都知道,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而他们在宫里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对抗的却是能轻易废掉皇后的万贵妃,而且这个秘密很难保守,可他们却成功的做到了,这也不啻是奇迹了。
        这个孩子长大以后,成为明朝一代最贤明的君王明孝宗!
        正德皇帝在应州之战中,指挥若定,显示出一代名将之风,可是历史上他是不称职的皇帝。
        明熹宗心灵手巧,即使是能工巧匠做木匠活、搞建筑设计也不能和他的水平比拟,可他死了不到二十年,明朝就灭亡了。
        李后主、宋徽宗,那就不用说了,都是亡国之君,可是论起艺术成就,中国五千年来,能超过他们的人确实不多。
        都是人才啊!正德如果不是皇帝,没准就是个韩信、周瑜,明熹宗应该是鲁班之流,李后主、宋徽宗则应该是李白、杜甫、吴道子这样的艺术大家,可惜他们生在了帝王家,注定要被后世诟病。
        历史往往和强人开玩笑,朱元璋杀尽功臣,为了保住孙子建文帝的皇位,可是儿子朱棣却起兵了,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想将权力把持在皇帝一人之手,却偏偏培养出权力远超历代宰相的内阁大学士。520
        庄虎臣看着明史,觉得明朝的皇帝真的满值得同情,天天被一群沽名钓誉的大臣逼的发疯,这些人就是故意和皇帝为难,博取清誉。也难怪崇祯发出“大臣皆该杀”的遗言,可是这能怪谁呢?还不是明朝历代皇帝造的孽,尤其是朱元璋、朱棣这两位。
        朱元璋最恨贪污,杀贪官能把全国杀的官员不够用,无奈之下让这些已经被判了刑的官员戴着刑具办公,可依然贪污无法制止。首先他那个俸禄就低的让人无法不贪,明朝的衙门里,师爷、书办这些人朝廷不发饷,要靠官员自掏腰包,可那点俸禄自己养家都不够,不贪污怎么办?而清朝继承了这个制度,发低薪显得官员道德高尚,这种逻辑简直是扯淡!既然朝廷不发,那就自己想办法,规则不起作用的地方,潜规则就大行其道,于是,伪君子大批的被制造出来。
        制度上出了问题,只能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而这就让后世的皇帝越勤政国家完蛋的越快。
        山之后无中国的话,还真不算说错了,起码从那以后,中国文人的骨气没了。明朝的廷杖、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将中国文人的脊梁骨给抽掉了。
        看了半天,庄虎臣越看越憋气,中国人几千年真的越过越回去了,论起玩阴谋诡计,一个赛一个,一代人更比一代强,可是真正需要政治智慧的时候,都成了弱智。那些能看透世情的人呢,则一个个明哲保身,对政治漠不关心,也难怪他们不关心,往往关心政治的结果是被政治给关心了,砍头都是轻的,灭九族如同家常便饭,莫谈国事成了常态。
        前几天,美国公使康格提出,为了解决中国人对美国货的抵制,美国zf愿意将上海公共租界中美国占领部分,还给中国,算是主动示好的表现。可是庄虎臣硬是没敢接,手下人一个个唏嘘不已,这收复失地的功劳,将来可以写在史书上,算是庄虎臣的十大武功、八大武功之一,炫耀个几百年。
        尽管这个提议很让庄虎臣动心,可是他心里明白,现在报馆之所以敢批评满清的懵懂政策,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都在租界,大清的法律管不着他们,安全多少有点保证,否则像林白水这样公然骂慈禧的记者,早就被扒皮抽筋、凌迟处死了。
        租界这个东西,尽管像狗皮膏药一样,沾在中国的躯体上很是不好看,在自己的国家飘扬着外国的旗帜,让人觉得心里难受,可是在目前来看,还是有存在意义的,中国的舆论力量太弱小了,如果租界这个存身之所再没有了,那一点点微弱的声音恐怕也将被地方官吏彻底消弭。而庄虎臣这个未来的最高统治者,很可能就成了聋子、瞎子,被那些办事一无所长,作伪本事却大的惊人的官僚们当猴子耍。
        两害相权取其轻吧,如果国家够强大,那么收回租界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吗?目前来看,培养国家的舆论监督力量,远远比收回租界这样的面子活重要的多。
        庄虎臣一边看书,一边在自己觉得有启发或者觉得不靠谱的地方,用铅笔画着圈做出标记。
        “大人,大格格有消息了!”李叔同兴冲冲的从外面冲了进来,
        庄虎臣大喜过望,站起来,冲了过去,拉住李叔同的手急切的道:“快说!”
        、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百四十七章 容龄归国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8…12 23:43:08 本章字数:9871

        “大帅莫急啊,你把我的肩膀拍的好疼啊!我的小身板哪里经受得起大帅这一掌!”
        “好了,别卖关子了,赶快说吧!”庄虎臣急的跳脚。
        “呵呵,顾小五在安南发来了电报,说是找到了大格格父女,二人都安然无恙,连根汗毛都没伤,请大人尽管放心,顾小五现在安排船只护送大格格到天津,从那里登陆换马车,估计用不一个月就到兰州了!要不,直接去北京?那里更快,大帅反正也是要进北京的!”李叔同乐呵呵的道。
        听见容龄平安无事,庄虎臣一颗悬在半空中的心总算是放进了肚子里,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深深的愧疚。已经五年了,五年的时间没有见到容龄了。她由一个十九岁的少女变成二十四的成熟女人,不晓得她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在清末,一般女孩十六、七岁就要嫁人,在一些穷乡僻壤,更是十二、三岁就成亲,十四、五岁的女人就是孩子的妈妈了,二十四岁嫁不掉,基本上就没人要了!
        容龄是被自己给拖累了啊!事实上,不仅仅是容龄,连她妹妹龄也被牵连了。容龄是因为心如死灰,一直不肯嫁人,而龄则是因为已经被慈禧指婚给庄虎臣,又被拒婚。满朝都知道这个事情,还有哪家王公大臣、亲王贝勒敢去求亲的?这两姐妹熬成老姑娘,可以说,庄虎臣都脱不了干系。
        “大人,顾小五电报说,裕庚贝勒已经发誓效忠大人了。”
        “哦?真的?”
        “千真万确!”
        庄虎臣有些喜出望外。容龄的爹既然不是满清的死忠,那就好办。要是裕庚是个老顽固,死活要效忠大清,这就麻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