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复唐 >

第393章

复唐-第393章

小说: 复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叛周重归吐蕃。吐蕃地赞普许诺论大将军。只要他肯回归。既往不咎复其家族原位。并让论大将军统率吐蕃所有兵马。论大将军岂是如此背信弃义之人?他果然的将此事报知了陛下。陛下暗令鬼龙兵王出动。在没有打草惊蛇地情况之下顺利的将归德郡王与论大将军的家眷等人成功救出。是这样的吧。祝将军与胡将    
  祝腾与胡伯乐一齐出列抱拳道:“正是如此。数日前末将等人接到密令。星夜出动根据线索在邙山一带救出了归德郡王等人。”  
  刘冕心中暗自惊讶:这倒真有点出乎的我预料之外了。狄仁杰的办事能力果然强……其实。如果要调动我的兵王。皇帝固然能办到。但她当时必然不知情。想必是狄仁杰暗中派人去通知了办了……我走后马敬臣在右卫主事。狄仁杰地话。他是应该会听的。  
  狄仁杰继续道:“与此同时。我与论大将军暗中商议。让他与那些贼中虚与委蛇假意奉诚。终于打消了他们的疑心。并将一部分计划泄露给了论大将军。论大将军将这些十万火急的消息报知了陛下。于是发生了今夜的诸多惊险场面。说到底。这一切不过是陛下布下的一个智局。为了一举铲除许久以来一直潜伏在我神都皇城之内的奸细。”    
  “办得好。办得漂亮。”武则天连声赞叹。走下了御陛来到众人中间。说道。“仅此一战。就可看出我大周忠臣良将何其多也!狄仁杰睿智果断。论弓仁忠义无双。刘冕气度如海。兵王身手不凡。还有我们的太平和洛云两位公主。也是识得大体的巾帼须眉。另有许多立下功劳之人。朕就不一一道来了。今后自有嘉奖。目前我们虽然铲除了这群逆匪。但有一个隐患急需解决。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器弩悉弄搞出这么多手段来搅乱我们地朝廷和军队。无非是为了举兵进犯中原。此前他们地细作应该把这里的情况都报知过去了。假如器弩悉弄觉得时机成熟。定然悍然出兵。不管他是东出大非川进犯河套。还是北突西域攻打四镇。仰或是南下西川进犯巴蜀。都会是一场浩大地兵灾。”狄仁杰道:“陛下。要想知道器弩悉弄的动机。何不审一审这些贼人?”    
  “所言甚是。”武则天踱了几步站到那些俘虏面前。厉声道:“谁是首领?”  
  那些人被捆得像棕子似的跪在地上难以动弹。居然无人应声。  
  武则天冷哼一声:“来人。将这一排贼人拖出去。斩首示众!”  
  “别。我说!”马上有几人蹿了起来。用嘴努向一个人。“陛下。他是我们的首领!”  
  “很好。其他人带下去。”武则天道。“今日。我们就在此一起听一听。他们究竟是如何行事的。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先让他抬起头来。朕要看看是什么人物。”    
  那个首领被军士拎了起来。扯着头发昂起头来。武则天顿时面露愠色:“居然是你!你早年便已入宫为宦。还曾在朕的身边伺候。何时又被器弩悉弄收  
  “妖妇!你也配称朕!我恨不能亲口吃光你的肉!”那首领是个宦官。尖着嗓门骂道。“你干的坏事太多了。自己都忘记了吧?多年前你夷灭我全家。可曾想过漏掉了我一个?我流落异邦被吐蕃人收养才活了下来。忍辱负重自阉入宫。就是为了找你报仇血恨!本想一刀杀了你。但这样实在太便宜你了!我就是要让你国破家亡身败名裂。为此不惜一切代价“混账!”武则天大怒。押着贼人的甲士早已左右开弓给了他肚子和脸上各一拳。打得那贼首顿时蔫了气差点晕死过去。半晌后。他口鼻流血连声冷笑:“审吧。如何审我也不会多说一个字。要我说。我就只会骂这妖妇。有种的就一刀杀我了。爷爷我做鬼再来找这妖妇报仇血恨!”    
  “大胆!”武则天大怒喝道。“将这恶徒拉出去。乱刀砍作肉泥喂狗!”  
  “陛下且慢!息怒!”狄仁杰急忙来劝。  
  “不必谏了。执行朕的旨意!”武则天余怒难消。狄仁杰只得作罢。  
  那贼首便被拖了出去。  
  狄仁杰轻叹一声。道:“陛下。杀了这贼首。我们就断了一条线索。那些喽罗们所知道的定然不多。”    
  武则天冷哼道:“他如此凶顽竟敢当众辱骂朕。如何可赦?不杀他君威何臣。朕何以消得心头之恨!”  
  众人都不说话了。其实大家都清楚皇帝的作风。这种事情是绝对无可容忍的。再说了。看这贼首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恐怕也的确是难以审出什么结果来。  
  过了一会儿。武则天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对众人道:“今日之事。暂时可告一段落。天色已晚。卿等各自回去歇息。有事明日早朝再议。”  
  “臣等告退!”  
  “陛下!”狄仁杰道。“微臣有个不情之请。”  
  “讲。”    
  狄仁杰道:“今日宫中扫逆。臣担心有漏网之鱼未曾扫尽。因此微臣斗胆。肯请陛下恩准让刘冕亲率鬼龙兵王彻夜护驾。待明日早朝调整了御前禁卫之后。再作区处。”  
  武则天略作停顿意味深长的看了刘冕一眼:“准。”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412章 甜头    
  万象神宫顶部的金琉彩凤,在夜灯的照射之下闪耀着迷离的光芒。夜风掠过平添凉意,宫殿屋檐角上的青铜风铃叮咚作响。  
  宫殿的一层大门外,胡伯乐和祝腾不约而同的抱着宝刀背靠梁柱,低声的聊着天。  
  “胡兄,你说这事诡异不诡异?咱们大将军和皇帝在玩什么猫腻呢?这一会儿抓一会放的。搞得我们下面的人一颗心七上八下。”  
  “这种事不是我们该打听的。大将军不是经常训诫要我们守好本分吗?我们的本分就是听从调谴,完成一切任务。”  
  祝腾一笑,四周看了一眼低声道:“我可从来没有关心这种朝堂大事的兴趣。我只是觉得呀……皇帝今天把咱大将军叫到三楼一起望仙赏月,谈了大半宿了。定然是有好事。”  
  “谁知道呢?”胡伯乐笑了一笑,“少说废话,巡哨吧。咱们今天可是代替了三百人来戍卫万象神宫,哪里还有时间偷懒?”  
  “行。”  
  万象神宫高达八十余米,分三层。第一层是四边形加盖方顶,象征一年四季,是巨大的传统宫殿模式。第二层是十二边形加盖圆顶,象征一天十二时辰,盖顶上盘有九条神龙。三层二十边形圆顶驻彩凤,象征一年二十四节气。万象神宫富丽堂皇气势恢弘。在现今没有高端科技的情况下建成这样高的一座木制宫殿,堪称奇迹。    
  此刻,刘冕就和武则天站在三楼地凭栏处。登高临风眺月展目。  
  当时修建这座宫殿时,武则天就曾设想将这第三层当作是祭祀的场所。因为这里是两京之地最高的建筑、最接近神仙的地方。站在这里看下去,神都城池邙山烟雨皆收眼底,街市如棋天地苍茫。颇有脚踏九州君临下天地气概。  
  “刘冕,今日我们君臣的对话,上达于天,下知于地。但有何言语。不妨直言说来,不必有任何忌讳。”武则天声音舒缓的道,“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朕知道你心中定有想法。你是朕地股肱心腹之臣,朝廷的顶梁大柱,天下万民心目中的英雄。朕不希望你把对朕的怨恨埋藏在心底里。从而影响到大事。”  
  刘冕淡定的道:“回陛下。为人臣者,知节守礼当为第一,岂有怨君之理?陛下英明睿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谋定而后动然有深意,微臣绝不怨恨陛下。”  
  “哦?”武则天多少有点意外,“当真如此么?”  
  “绝不敢欺骗陛下。”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复唐》 第399节                        
  《复唐》    第399节  
作者: 寻香帅             
  武则天露出一抹微笑轻轻点头:“朕知道你一向识得大体注重大局,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否则,朕也不会对你用这种非常之法。说来,整件事情的始末朕还是亏待你。让你受委屈了。而且事情发展地过程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生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枝节。幸得朕的身边有你和狄仁杰这样的能臣忠臣,方才涉险过关一切无虞。而且因祸得福一举铲除了潜藏在朕身边的吐蕃奸细。”    
  刘冕没有说话,心中细细的体味。虽然皇帝没有直接把话挑明了。但这几句隐晦的台词也无疑在表达她的愧疚和歉意。现在可以这样理解:当初她将我刘冕拘押起来有两层用意:一是对日渐膨胀的李党势力敲个警钟;二是为立储做一个铺垫和准备。其中,第二条是最为重要地。可是后来事态向着无法掌控地方向发展。来俊臣被袭,使得整件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偏转。这个时候,武则天感觉到了弄巧成掘而且受到了挑战和欺辱,既惊且怒。所幸有能干地狄仁杰和忠义的论弓仁地出现,否则这趟子事还不知道如何收场。    
  换着是任何人,在最后都难免会有些后怕。看来,武则天也不能例外。  
  “朕知你聪明过人睿智冷静,定能理解朕的苦心。”武则天长吁了一口气,略作停顿又道,“这几年来,朕渐渐感觉到老了,不得不为我大周江山地万世基业多作谋想。为了这一个大局,朕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努力。刘冕,你能理解朕的苦心吗?”  
  刘冕寻思片刻道:“微臣,能够理解。”  
  “那便好啊……”武则天又吁了一口气,“朕遍观朝中,能人智士不在少数,但真正能解朕意的,唯有你与狄仁杰二人而已。你们一文一武,就是朕的左膀右臂。朕不希望和你们之间有什么误会和隔阂。既是股肱,当须一体同心。朕纵然有对不住你们的一些地方,无非也是为了从大局出发着眼考虑,在一些非常时刻对你们有所委屈。但你们最可以放心的一点是,朕是绝对的信任和重用你们。只要你们一直忠心为国,朕就绝对不会让你们受到什么实质的伤害。”    
  “谢陛下。”刘冕没有多话,拱手应了一诺。  
  皇帝都把话说得这份上了,可以说是交了底只要你们不背叛我,一切都好说。  
  原来,皇帝也有皇帝的难处。位列九鼎君临天下站在最顶端,高处不胜寒。她想要管制整个国家社稷,就不得不靠能人智士。然而,皇帝也是人,不可能精力无限管住天下所有的人。她只能管住几个最能干的人,给他们最大的权力,再帮她去管制其他的人。国家机器从上而下层层管制约束和领导,皇帝身边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是皇帝身边的人都行为不轨不受管束,整个国家也就要乱了套了。    
  因此,但凡历史上的皇帝只要想有所作为的,都不得不努力在自己身边笼络几个既忠心又能干地臣子。可是这种事情说来容易做来难。往往能干的不忠心、忠心的又无能。既不忠心也无能的人有时也能凭着各种神通做到高官。  
  所以。皇帝并不好当。而且皇帝从来都是个很有风险地职业。历来没得善终的皇帝并不在少数。当皇帝的人都会很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当发现自己受到威胁或是挑战,就会要杀人……  
  “刘冕,这几年发生地事情比较多。朕回想起来也难免唏嘘感叹。”武则天道。“至从先帝去世的那一刻起,朕就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