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复唐 >

第426章

复唐-第426章

小说: 复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现在肯回朝,皇帝定会给天官一个满意的说法和答复的。这莫非不是一个好的契机吗?难道天官这样矫情推辞,就能将事情办得圆满?未必吧!再者,初前皇帝起用武懿宗挂帅,用意的确是想平衡李武两家的军事力量。但皇帝也未必就真的是要弃天官不用、过河拆桥呀!要不然,皇帝为何还要煞费苦心的派老朽来请天官出山呢?”    
  刘冕哑然失笑,连连大笑数声:“狄公啊狄公,你这老狐狸,终于肯承认是皇帝派你来的了?”  
  “呃?这……”狄仁杰只得苦笑,“好吧,老夫承认了!的确是皇帝委托我来的。但并非是下旨命令,而是委托。你明白这意思吗?”  
  “明白,我当然明白。”刘冕微然一笑,“皇帝不好意思再亲自下令让我回去效命,在我面前,她会感觉有点颜面扫地无地自容。”  
  “这是你和皇帝之间的私密,老朽不想去听。”狄仁杰连连苦笑道,“天官哪,你就别再为难和戏弄老朽了。你可是刚果大气的英雄豪杰,怎能跟一介女流……”  
  “一般见识是吧?”刘冕哈哈的大笑起来,“好啊狄仁杰,你居然私下说皇帝坏话,瞧不起她!看我不去举报你!”  
  狄仁杰无奈的苦笑摇头:“哎,老朽真是怕了你了!”    
  刘冕呵呵的笑了几声,又在狄仁杰身边坐了下来:“说吧老狐狸,前方战事究竟如何、朝中又是什么情况了?”  
  狄仁杰这才一五一十的将收到的军情奏报、以及朝中御  
  的情景,详细说给了刘冕听。  
  听完之后,刘冕斗然大怒:“这武懿宗!老子誓要剥他的皮抽他的筋!这畜牲、败家子儿、垃圾!人渣!……”便如滔滔江水痛骂不绝。  
  狄仁杰看到刘冕这副盛怒的,反而将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笑了。    
  “老狐狸你还笑?”刘冕一肚子气没处撒,揪着狄仁杰火上了,“你兴灾乐祸不是?”  
  狄仁杰却只顾呵呵的笑:“老朽看到天官这副模样,就知道天官心中其实是异常的牵挂西征、牵挂你的军队。爱之深责之切,天官既然如此的深爱的自己的军队,又怎么可能置若罔闻弃之不理呢?”  
  “哼,老狐狸!……”刘冕忿忿的哼了几声,没好气的问道,“皇帝让我刘某人回去,究竟是怎么安排的?”  
  “临阵换帅,擎天补缺。救西征大军与兰州于危险,挽天下之狂澜。”狄仁杰也不开玩笑了,正色抱拳道,“天官,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多苦难。此前你受了委屈与刁难,这都不假。皇帝肯屈尊派老夫再来请你出山,必是心中有所悔悟,也会有所改进。天官何不暂且放下私怨,救天下之急?”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复唐》 第432节                        
  《复唐》    第432节  
作者: 寻香帅             
  刘冕也不开玩笑了,轻拧眉头缓缓道:“西征大军与兰州若有闪失,则西域与河陇一并落入吐蕃贼人之手。由此,则丝路彻底断绝,朔方与剑南同时告急。拿下兰州后,吐蕃便可长驱直入直捣河套关中。到那时候,两京受敌天下震动,我大周江山芨芨可危、九州中原将面临一场巨大的浩劫啊!”    
  “是啊!”狄仁杰神情凝重的点头,“跟这件大事相比,些许朝堂争斗与私人恩怨,都算不得什么了。天官此时若肯回朝西征力挽狂澜,皇帝必然视你为救命恩人,还能不对你尽弃前嫌感恩戴德?说不定这龙颜一悦,你的什么要求都能答应了呢?”  
  “哼,我才没那么幼稚,指望皇帝的好心施舍呢!”刘冕冷哼一声道,“不过你说得对。我刘某人也不是那么没器量的角色,不会因为私人恩怨而误了国家大事。”  
  狄仁杰心中一喜:“那天官就请快点准备,随老朽回神都吧?”  
  刘冕故作愕然:“我有说过不回去吗?”  
  狄仁杰一愣:“你刚刚明明就说!……”    
  刘冕一副茫然的神情:“我哪有?我说什么了?”  
  狄仁杰真是哭笑不得,“好吧,没有就没有。是老朽这耳朵不灵光,听错了,听错啦!”  
  “哎,其实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刘冕的心情还真是挺复杂,感叹道,“我也不知道我现在是该庆幸,还是该郁闷。皇帝招我回去,免不得要给些好处,我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可是一想到我辛辛苦苦打造的右卫大军危在旦夕,我这心里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没有想到,我刘某人也有发国难财的一天啊!”  
  “话不能这么说。”狄仁杰劝道,“凡事皆有因果,冥冥自有定数。天官你是一等一的人才,总会有你发挥能力展现风采的时候。为人臣子,是不容易。帝王需要忠臣能士,但太过能干的又处处提防。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这也是莫可奈何的事情啊!”  
  “好吧,说正事。”刘冕道,“现在这副乱摊子如何收拾,朝廷已有定案了吗?”    
  “应该是有了。”狄仁杰道,“会派出援军,驰援兰州营救西征大军。可能会派出薛讷所部左玉卫,再调动凉州唐休璟所部右威卫参战。皇帝的意思,是想任命你为最高统帅,指挥河陇一带所有军事。”  
  “这恐怕还不够。”刘冕道,“河陇一直就是异邦诸胡杂居之地,民族问题比较敏感。我光是只有军事指挥权可不行,我还要民政权与官吏任免权。只有这样,我才能在河陇一带大刀阔斧的办好事情。否则,办起事来处处掣肘还需时时请示,根本没有效率。狄公,皇帝为何会如此果断的同意我所提出的‘以攻代守’的军国战略,你可知道是为什么?”    
  狄仁杰略作寻思而道:“不外乎两点。其一,吐蕃乃我大周心腹之患,与其坐等其来犯然后固守,不如以攻代守。从这一点上看,天官你提出的军事战略很有魄力也很有创造性;其二,就是为了财赋收入。我等当朝大臣都知道,眼下大周天下虽然一天天富裕,可是朝廷国库却依旧空虚。皇帝不敢提高赋税从老百姓那里收刮钱财,只好指望从别的途径增加国库收入。这几年来她不断的鼓励和提倡从商,已略有收获。但是至从数年前薛仁贵在大非川一役战败后,我大唐就失去了去吐谷浑的控制权,乃至丧失了安西四镇,丝绸之路的控制权也落入了吐蕃的手中。皇帝这一次果断的出兵攻打大非川,很大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她的眼睛是盯着丝绸之路上可观的经济收入的!”    
  “不错!”刘冕道,“所以,这一次的用兵,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行动。皇帝想要达到最终目的,就必须要给我足够的权力。虽然我未必就一定能打败吐蕃,重夺吐谷浑打通丝绸之路。如果不给我这些权力,我就一定无法办到这些事情。也就是说,行军在外,我要绝对自主的权力!你说,皇帝她能答应吗?”  
  狄仁杰皱眉沉思,然后认真的点头:“我想,皇帝如果是清醒的、明智的,就一定会答应。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她要当真是诚心启用你,就不能再怀疑你。”  
  刘冕轻扬嘴角笑了一笑:“狄公毕竟只是狄公,代表不了皇帝的态度。我有言在先,要我刘某人为国出力,这可以,我也很乐意。但我有三个条件:其一,对于此前的战败,朝廷不得追究左右卫任何一名将士的罪责;其二,除了军事指挥权,我还要河陇经略大权,掌管一切民生政务,四品以下官吏有直接任免权;其三,在国法军规的范围内,我可以先斩后奏一视同仁。这三条,但有一条不能答应,我都不会接掌帅印。”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442章 杀鸡勿用牛刀    
  狄仁杰浓眉深锁:“天官。你这是在要挟皇帝啊!”  
  “不。绝对不是。”刘冕正色道。“狄公。你是朝之贤臣。但没有行军打过仗。行军在外。尤其是了环境复杂的的带。就需要雷厉风行独断乾坤。尤其是河那一带。;来就是中原吐蕃突厥与其他诸胡小国军事争夺的核心的带。不管是军事争端还是民族问题都非常之尖锐。没有绝对的自主权。我就无展开手脚办不好事情。这是其一;其二。如果皇帝对连这一点信任都没有。我也迟早功败垂成办不成什么事情。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要;用我。说句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话。我刘某人是干大事的人。要么就不接手;一但让我接手。那我就要把事情做完美做彻底!”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狄仁杰缓缓点头若有所思。“你是想一劳永逸的解决河争端。复吐谷浑打通丝绸之路?”  
  “是的。而且恐怕还不止如此!”刘冕果断回道。“办事向来不喜欢拖泥带水。如果用我为帅仅仅是为了营救西征大军解吐蕃之危。报歉。这种擦屁股的事情我刘某真是没什么兴了。  
  而且。不是我托大。这等小事也根本不用我来动手。唐休薛讷的大军往兰州杀过去就行了。完全可以凭借武力就能解决。到时候皇帝再下一道圣旨让黑齿常带兵回朝。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如果皇帝没心思去做我刚刚说的那些事情。那我还是呆在乡下。享受我的田园之乐好了。”  
  狄仁杰拧眉沉思了许久。说道:“皇帝的心意。老朽不可尽知。可以想像。最初她的用。除了是想平衡李武两家的军事力量对比更想收复大非川吐谷浑。打通丝绸之路以解决财政危机。但是西征一役战败后。皇帝的心意难;会有所动摇。她现在所想的。可能是解了兰州之危救回西征大军。保存我大周的军事实力。至于其他的……老朽也不而知啊!”    
  刘冕不禁笑道:“狄公啊。皇帝是要杀鸡还是要宰牛你都没搞清楚怎么就来搬请我这把牛刀了呢?呵呵。别怪我刘某厚颜无耻。现在对杀鸡是真没什么兴趣了。若要牛。我一定欣然前往。”  
  狄仁杰站起身来。背剪着手面色忧急的踱起了步子然道:“看来。天官并非是有意矫情。而是担心自己的理念是否和皇帝一致?”  
  “也可以这么说:我是在担心皇帝是否会接受我的战略思想。”刘冕说道。“说句大不的话。我很…就和皇帝提出过这些思想了起初她一口就否认了。到了后来她好像又有所动心勉强接受了。派出了西征大军攻打河陇。可是我感觉来了。皇帝在国大事上。并没有我所想像的那么大胆和有魄力。主动西征这一招。她用拖池带水犹不决。其实西征之败并不完全能怪左右卫的将士。就连武宗也只是个顶黑锅的代罪羊——真正的败因。就出在皇帝身上!”    
  “天官。这种话怎么能随便说?”狄仁杰先是一怔。然后又叹了一口气道。“你我心中有数即可。不必再言了。”  
  刘冕笑了一笑道:“看来狄公也是心知肚明。皇帝采纳了我的军国战略和军事思想却让武宗沐猴而冠顶替我去挂帅出征这就是她最大的败笔。武宗是什么货色。谁都清楚。他除了好大喜功刚自用还会办别的什么情?那种鼠目寸光的东西。是不可能意识到这一次西征的重要性的。西征大军没在他上全军覆没。已经是九天神灵的庇佑了!——皇帝用这种人挂帅。就该为失利承担最大的罪责!”    
  “或许。你说的是对的……”狄杰也是摇头叹息。“起初。老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