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人格心理学课件 >

第8章

人格心理学课件-第8章

小说: 人格心理学课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核心的。性格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为了适应,也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2.性格类型
  性格是由一系列性格特征组成的。一些性格特征具有共同的倾向性,弗洛姆称之为性格取向。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有几种性格取向,通常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取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同化过程中的取向
  弗洛姆根据同化过程中的取向是否具有生产性,弗洛姆将人的性格分为非创生性取向和创生性取向。非创生性取向有四种:接受取向的人特别乐于被动地接受所需要的东西,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剥削取向的人则通过强力或狡诈来得到他需要的东西;囤积取向的人通过囤积和节俭来获得安全感;市场取向的人则善于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创生性取向的人关心的是人的潜能的实现。创生性的性格特性体现在思维、工作和情感过程中。创生性的思维即理性,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能客观地看待世界和自己。创生性的工作不是为生存或强权所迫,也不是为了克服无聊和空虚,而是出于人的潜能的实现。创生性的爱是在保持自我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同时与他人结为一体,这种爱的基本要素是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
  社会化的取向
  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取向,包括:受虐狂、施虐狂、破坏性和机械地自动适应四种不健康的性格取向。它们与同化过程中的四种非生产性取向是…一对应的。健康的性格能够自发性地爱和工作。受虐狂者通过屈服人以逃避孤立无助的处境,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接受)所需要的东西。施虐狂者通过使他人屈服来显示自己的伟大,并从被统治者那里获取(剥削)所需要的东西。破坏性者是由于害怕自己营造的世界(囤积)被侵犯而主动且非理性地去消灭、摧毁对象。以上三种倾向都常常以爱、责任、良心、爱国主义等合理化的形式出现。机械地自动适应就是放弃个性,根据市场效应自动地与他人保持一致。实际上人的性格往往是各种取向的混合,只是其中的一向占主导地位。
  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社会性格具有以下基本特性:第一,它是群体心理,在不同场合指不同群体(如纳粹德国),有时指一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心理;第二,社会性格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三,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驱力。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经济因素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占有优势。家庭则起着一种将社会所需要的性格结构的基本特点转移到孩子们身上的作用。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说明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意识形态这种上层建筑的,他的社会性格概念正好弥补了马克思主义的不足之处。 

四、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Erikson E.H,19021994)出生于德国,父母离异后随生母和继父生活。他只受过大学预科教育。1927年偶然的一次机会到一间规模很小的学校任艺术教师,幸运的是该校的学生都是弗洛伊德的病人或朋友的子女。这时,艾里克森接受了安娜·弗洛依德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的训练,从此走上了精神分析的道路。1933年他参加了维也纳的精神分析学会,并随安娜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去美国波士顿开业,1936-1939年在耶鲁大学医学研究院精神病学部任职,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纵向“儿童指导研究”。期间认识了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特(Ruth Benedict)和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l Mead),吸收了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方法。1938年,他前往印第安的部落从事儿童的跨文化现场研究,进一步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意识极其强烈地渗透到他整个人格理论中去。1951-1960年任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1960年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

  主要著作:
  《童年期与社会》(1950)
  《同一性和生命周期》(1959)
  《理解与责任》(1964)
  《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
  《新的同一性维度》(1974)
  《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1975)
  《游戏与理由》(1977)
  《生命周期的完成》(1982) 
  1。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究竟首创于艾里克森还是阿德勒?对此曾经有过争议,大多数心理学家偏向于把这一荣誉归于前者。阿德勒确实指出人的行为模式独立于生物学驱力,但他并没有强调本我(id)机能和自我(ego)机能之间的区别。而艾里克森强调了自我的独立性,他的自我概念构成了他与弗洛依德学说的重要区别之一。他认为在为本我服务的过程中,自我形成了自己的内容、需要和机能。自我不仅能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而且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源泉。因此,可以把艾里克森的学说看作为一种描述自我在人生经历中如何获得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个人心理发展的人格发展理论。
  2。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艾里克森认为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可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地渡过却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因而这种阶段理论也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相当于弗洛依德的口腔期,其心理社会两极是基本信赖和基本不信赖。在这一时期,儿童无助感最强烈,最需要依赖成人。如果父母给这一时期的婴儿以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婴儿将会产生基本信赖的情感,反之,如果父母对婴儿的爱抚和照料也象孩子的脸一样一日三变的话,他们就会产生不信赖的情感。这一阶段的危机的积极解决导致人格中希望品质的形成。 

(2)自主对害羞和疑虑(1…3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这一时期,儿童学会了走、爬、推、拉、谈话等,而且,他们也学会了把握及放开。这不仅适用于对外界事物,而且同样适用于自身的排便排尿等活动。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儿童能“随意”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而是儿童介入自己意愿和父母意愿两者相互冲突的危机中。这就要求父母对儿童的养育,一方面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儿童的行为要有所限制和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给儿童一定的自由。这一阶段的危机如果得到积极解决,儿童就会形成良好的自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容易形成自我疑虑。 
  (3)主动对内疚(3…5岁)
  与弗洛依德的性器期相当,这格阶段的儿童活动更为灵巧,语言更为精练,想象更为生动。他们开始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幻想,开始了对未来事件的计划。如果父母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主动或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儿童的主动性或想象,儿童就会缺乏主动性,并且感到内疚。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主动超过内疚,就会形成有方向和有目的的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会形成自卑感。
  (4)勤奋对自卑(5…12岁)
  相当于弗洛依德潜伏期。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大多数都在上小学,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儿童可以从中产生勤奋感,满怀信心地在社会寻找工作。如果儿童不能发展这种勤奋,他们将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缺乏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形成有能力的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导致无能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相当于弗洛依德的生殖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必须思考所有已掌握的信息,包括对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的策略。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或心理社会同一感。自我同一性对发展儿童健康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如果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不能获得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消极同一性。角色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消极同一性是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青少年获得的是积极同一性,就会形成忠诚的品质;如果是消极同一性,就会形成不确定性。 
  (6)亲密对孤独(20~24岁)
  这一阶段属成年早期。该阶段及以后的阶段就没有与弗洛依德心理性欲发展相当的时期。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要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甚至有对个人来说的重大损失。而一个没有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人,担心同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而有了孤独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7)繁殖对停滞(2565岁)
  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期,一个人已由儿童变成为成年人,变为父母,建立了家庭和自己事业的时期。如果一个人很幸运地形成了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并且过着充实和幸福的生活,他们就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发生交往,或产生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财富。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导致自私自利。
  (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
  这一阶段属成年晚期或老年期。这时主要工作都差不多已经完成,是回忆往事的时候。前面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具有充实、幸福的生活和对社会有所贡献,他们有充实感和完善感,怀着充实的感情向人间告别。这种人不惧怕死亡,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自我是整合的。而过去生活有所挫折的人,在回忆去的一生时,则经常体验到失望,因为他们生活中的主要目标尚从未达到,过去只是连贯的不幸。他们感到已经处在人生的终结,再开始已经太晚了。他们不愿匆匆离去,对死亡没有思想准备。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形成智慧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有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第四章 人格特质范型

  特质论范型(trait paradigm)强调人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以特质概念来假定行为的跨情景一致性和跨时间的持续性。虽然特质论与类型这一术语经常有联系,但特质论并不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而通常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度。人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在这些维度上表现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特质构型。特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特质的分类、表现和产生的基础。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因素分析、多变量分析研究及自陈测验的人格评鉴技术。
  本章主要问题: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