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民国春秋+刘凤舞 >

第146章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146章

小说: 民国春秋+刘凤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中山推荐黄绍竑主持梧州军政事务,得到孙中山的支持,于是黄绍就便在梧州正式成立了“讨贼军总指挥部”。黄部又在粤军帮助下,攻下藤县,收编了该地自治军和散兵民团,在短短的两个月中,部队由1000人扩至4000人,军威震动全省。  李宗仁从黄绍竑出师大捷,深深感到:自己如继续据守玉林一隅,面对革命潮流无鲜明立场,势难得到部下和民众之同情。他的部下认为,无论如何李宗仁在名义上不能摆在黄绍竑之下,一致要求把部队改称“定桂军”。恰巧此时黄绍竑派副官吕竟存、团长伍廷飏到玉林来与李进一步相商此后合作问题。于是两军商定下步作战计划:先协力肃清贵县、桂平、江口、平南的自治军,解除心腹之患,占领梧州到贵县的水路交通线,然后伺机再向柳州发展。  两军分头行事。黄部讨贼军首先溯江而上,进攻平南、江口,李宗仁的定桂军则袭取贵县,并疾趋桂平。平南、桂平、江口一带是陆廷荣所部陆云高,张希栻、刘权中等部的防地。陆云高部受到李、黄军夹击,仓皇向蒙山、武宣方向败走,其他部队残兵败将纷纷投诚。这样,广西最富庶的梧州、浔州、玉林3个地区统落李、黄之手。  在粤桂军刘震寰命桂军陈天泰师调集都城一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谋取梧州。黄绍竑当即与李宗仁商量,决心以武力先发制人,解决陈天泰部,此议得到粤军李济深支持,并通力合作,将陈天泰师击溃,集体缴械。  李宗仁自出玉林后,初试锋芒,便连连告捷,大有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之概。定桂军的司令部遂由玉林迁到桂平,在这里娶了一位年方17的貌美新妇郭德洁。  李、黄“定桂”、“讨贼”军的崛起,使广西成为三雄鼎立的局面,即:沈鸿英部在抚河、昭平以上至桂林一带;陆荣廷部在横县、武定以上,柳州、南宁、左右江一带;李、黄部在梧州、玉林、浔江一带。陆、沈两部各有2万多人枪,李、黄两部合起来则不到1万人。  李、黄共同计划向上游发展,以驾驭广西全局。他们密议利用陆、沈同床异梦的矛盾,挑起两个强敌间的战事,尔后各个击破。然而在先讨陆还是先讨沈的问题,李与黄、白间意见分歧。李认为,沈特凶悍,为人反复无常,毫无信义可言,久为两粤人民所共弃,先行讨沈,定可一快人心。而对陆兴师问罪,李则有恻隐之心,心头难免不安。黄、白认为李的“联陆讨沈”之策,出于对陆“不忍”,对于平定广西之大略实为不智,故不赞成。他们提出“先联沈讨陆”。认为此是“联弱攻强,避实击虚”,这样对陆方胜券可操,沈部也易翦灭。  李宗仁斟酌再三,接受了他们的方案。当时陆、沈两部在北京政府调解下,已有讲和息兵、合而谋取梧州的动向。李、黄遂决定先发制人,乘陆、沈未合作,先派人与沈鸿英联系,诱之以利,答应在倒陆后,将来地盘分配,桂林、平乐、柳州尽归沈有。沈为一枭雄人物,对李、黄的话当然也未尽信,但在盱衡全局后,认为陆荣廷势大,是自己称王广西的主要对手;李、黄部乃初出茅庐,不足以惧,于是承诺与李、黄合作,倒陆后再作后图。  李、黄乘陆、沈在桂林对峙,迅速集中两部兵力于贵县,而后分左、右两路:左路由李宗仁亲率,指挥讨贼军伍廷飏、夏威、蔡振云3部和定桂军李石愚支队,沿邕江而上,直取南宁;右路由白崇禧率领,下辖定桂军何武、钟祖培部和讨贼军俞作柏团,攻打宾阳、迁江、上林,再转武鸣,对南宁作迂回包围。黄绍竑则指挥剩余部队留驻梧州,策划各方补充、策应。  李宗仁的左路军在击退陆部韩彩凤军后,很快进至南宁,在南宁附近与陆部蒙仁潜、林俊廷的部队展开血战。右路白崇禧的部队,连下柳州、庆远,也奔南宁而来。在这种夹击攻势下,南宁守将林俊廷不敢抵抗,率部窜逃,省长张其也从南宁仓皇出逃。李、黄军遂于1924年6月25日占领南宁,两部会师,首战告捷。  南宁的克复,使李、黄军两部士气大振。然值此大战初胜,尚待一鼓作气,继续进取之时,李、黄两个系统的部队都混集在一起,双方部属为分夺权利,几起争执,互不相让,嫌隙已见。两部将领中有彼此不服、欲争高低之人,几临火并边缘。  李宗仁、白崇禧见情形严重,大局未定,众敌环伺,若内部为权为利,先起争执,必定复蹈昔日太平军诸王内讧、瓦解失败的覆辙。于是李、白商量后,立即联名打电报给在梧州的黄绍竑,要其克日来邕,并有“你如迟日不来,危险就会发生”等语。  黄绍竑接电后,知情形紧急,乃昼夜不停,赶至南宁。李、黄、白3首领见面后,白即对黄晓以利害,白道:  “洪杨之失败,非曾左之功也,洪杨内讧自毁其事业也,若以占领南宁即起内讧,我不欲见失败之日,愿先卸职他去。”  留着大胡子的黄也深明大义,回道:“决不能这样做,一切以团体为重,恪守前约,推李为首。”  3人达成默契。李、黄将两支部队中营长以上干部召来会宴,席间黄起立致词,提议:“立即组织定桂、讨贼联军指挥部,拥护李宗仁当联军总指挥,本人副之。”  言毕,黄举杯率在席诸将领向李宗仁敬酒,大家共干一杯。饮干后,黄擎杯在手,向诸将宣誓说:  “今后我们将领,誓为一心一德,服从李总指挥领导,如有口是心非,三心两意的,当如此杯!”  说完将酒杯猛掷于地,跌得粉碎,全场空气肃穆,众将为之动容,纷纷表示:“既然胡须老都这样做,还有什么可说。”  于是,两军将领尽弃前嫌,握手言欢。  联军总指挥部随即成立。李、黄为正、副指挥,白崇禧为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黄旭初为副参谋长,吕竟存为副官长,黄钟岳为秘书长,联军属下各纵队将领也作了统一调派。新桂系此后长期实行李、黄、白三巨头领导体制,李、黄两部由分而合,一致合作,共举定桂大业。李以仁厚、坦白、公正、诚恳待人,不念以往之瑕疵,力求事后之改进,尤其严禁任用私人,对自己原部之陈旧落伍分子尽力淘汰,毫不徇私,从而使这一新的团体进一步摒除了派别歧见。


第四十章 南北大惨案
  陆、沈在桂林的战事正打得难分难舍,陆“老帅”被围在桂林城内,对南宁方面无暇顾及,李宗仁乃兵分3路:右路白崇禧指挥,左路胡宗铎指挥,中路俞作柏指挥。3路中以白崇禧右路为主攻方向,白崇禧率部乘胜一鼓而下,拿下柳州后,即掉兵转向上雷、庆远方向追击,与陆之骁将韩彩凤大战于上雷、大茂桥。李宗仁也亲率援兵援白,韩部全线崩溃,落荒而逃,窜入黔湘边境。右路大胜,中、左路也进展颇顺。左右江至南宁以北,尽为李、黄据。  陆荣廷见大势已去,无心再战,放弃桂林,退入湖南。于9月23日通电下野,赴苏州做寓公,结束了陆氏统治广西40余年的历史。广西由三强鼎足之势变为李、黄联军与沈鸿英两强对峙的局面。  沈鸿英窥伺到李、黄联军不可小觑的实力。知再不动手,其势更不可遏,乃在讨陆战事稍平后,立即在桂林打出广西建国军总司令的旗号,并以“出巡”为名,檄调大军分3路向李、黄部占据的浔、梧一带进发,实现其独占广西的美梦。  沈鸿英的动向,早在李、黄等意料之中,在讨陆战事接近尾声时,李宗仁已密将所部主力由南宁调赴浔、梧一带备战。  李宗仁急需粤军为助,乃于11月间正式就任广东革命政府任命的“广西绥靖督办”职,并在就职后,在梧州由李济深、陈铭枢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定桂、讨贼联军也编为广西陆军第一军、第二军,李兼第1军军长,黄为第2军军长,白为督办公署参谋长。李济深派出所部陈济棠旅归李、黄节制,参加讨沈。  1925年2月1日,李宗仁发出讨沈通电。白崇禧当日率精兵赶至武宣,先敌一步占据有利地形,将敌侦察前哨击溃。次日,敌大军蜂拥而至,白率兵退入武宣城中,固守待援。  李宗仁率援兵赶到,双方大军在武宣一线摆开阵势,展开了激烈争夺,李宗仁亲冒炮火,上阵督战,再振“铁牛”威风。经两昼夜鏖战,敌始有不支之势。李部李石愚部从贵县赶到。李宗仁乘机指挥部队猛攻,敌崩溃,纷向桂林、良丰方向逃窜,李部乘胜追击。派往贺县和平乐方向的粤军陈济棠部和桂军俞作柏部也在迎战沈军其他两路后,一一得手,及此3路会合,进击桂林。2月13日,桂林告克复。敌首沈鸿英哀叹:“我沈鸿英10余年来,带兵数万横行桂、湘、粤、赣,谁奈我何,初不料今日竟败于几个排长出身的小子之手。”  桂林克复后,李宗仁不稍懈怠,令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率各部乘胜追击沈军残部,扫荡沈氏残余。沈鸿英知大局已定,在主力被歼的情况下,只好暂作藏匿,以后化装逃跑,避居香港当了寓公。  李、黄、白正收拾桂局时,不料,滇桂边界又开来了云南军阀唐继尧的浩荡大军。3月初,唐军由龙云、胡若愚率领的一路已逼近南宁。李、黄部因桂柳方面对沈战事尚未结束,粤方援军也未抵达,故先避其锋芒,弃守南宁。唐军不战而入邕,更加趾高气扬,以为广西指日可下,于是前锋越过昆仑关,直逼宾阳。而另一路由唐继虞率领的军队,却迟至5月才取道贵州进入桂境。两路滇军东、西距离很远,加上滇军的骄横,给李、黄运用各个击破策略提供了战机。  5月上旬,粤方派来了原滇军顾品珍部下范石生部约1万人开至贵县。李、黄、白、范4人聚首,拟定了作战计划,并通电讨唐。  李集结兵力,挫唐前锋,夺回昆仑关,回攻南宁,唐军突遭主力迎击,猝不及防,退守高田,又遭李部夹击,弃关而逃,缩回南宁,重新布置防御。李部围攻南宁,因城墙坚实,敌军抵抗顽强,城垣费时半月不破。  唐继虞部从另一路由黔边长驱直下,向柳州逼近。桂境内陆、沈残部乘滇军入侵,蠢蠢欲动,勾结滇军向李、黄部反攻,柳州告急。李宗仁将南宁围城任务交黄绍竑、范石生担任,自己退驻八塘,部署援柳事宜。  柳州方面的主将李石愚在前线指挥时阵亡。李宗仁闻讯分身不得,急电黄、白赴柳州坐镇指挥。  黄绍竑带病赶至柳州前线,先行率领从南宁方面调来的两纵队主力对滇军展开进攻,击败唐军前锋吴学显。又向围攻柳州的滇军进行突袭,解了柳州之围。白崇禧也率部从桂林赶到,向滇军展开全线反攻,滇军大溃,逃至沙浦,黄、白紧追不舍,两军在沙浦对垒,双主帅都亲自上阵督战,动用兵力数万以上,直打得昏天黑地,浮尸满江,最后滇军不支,开始向南宁方面退却,不料途中又遭截击,死伤无数,唐继虞也受重伤,不得不放弃与南宁滇军会合的希望,从西面狼狈窜回云南。  滇军沙浦败讯传到南宁,守城敌军无心作战,加上城中患疫,士兵死者上千,云龙、胡若愚率余者弃城而去,南宁城头变幻霸王旗。  至此,干戈扰攘近5年的广西战事终于平歇,李、黄、白成为广西一统天下的新主人。李宗仁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广西军务督办、第7军军长,黄绍竑为第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