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民国春秋+刘凤舞 >

第215章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215章

小说: 民国春秋+刘凤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日军占领上海后,气焰更加嚣张,遂分兵3路,向南京进发。  
日军在华北侵占平津后,集30万重兵,以寺内寿一为司令,分3路发起进攻:一路沿津浦路、胶济线进攻山东,一路沿平汉线进攻河北和河南,一路沿平汉线进攻察哈尔和绥远,尔后向西发展,切断同蒲路,南下与平汉线、正太路的日军配合攻取山西。蒋介石在这一战场上集兵力70万人,约70个师,其中30个师集结于陇海线以北和山西以东地区,27个师集结于山西境内(阎锡山所部),余下十几个师集结于黄河以北和新乡等地。蒋介石的作战方针是:冀、鲁正面战场对日军实行柔性之攻击,以吸引其主力,从而使晋、察、绥等地的部队得以从容展开;而晋、察、绥地区部队则打破日军惯用的包围行动的企图,从而使日军不敢放手对冀、鲁正面战场展开攻击,同时牵制日军,使他们对淞沪作战不能转运兵力。日军极为狂妄,高叫“速战速决”,要在两周内攻下大同,1个月占领华北战略要地山西。8月初,日军调第20师团、及第5、第10师团各一部、第11混成旅团,以第一军司令香月清司为总指挥,沿平绥路发动进攻,目标直指南口。  
南口为察、绥、晋3省的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南口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负责的区域。阎锡山统一指挥的部队有:由晋绥军编成的第六、第七集团军,汤恩伯的第十三军,高桂滋的第十七军,刘汝明师,以及8月25日由红军改编的第八路军。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下辖115、120、129三个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八路军共计4.5万人。  
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汤恩伯率所部第十三军及高桂滋的第十七军在南口、居庸关、延庆、怀来一线,依托长城天险和日军展开激战。蒋介石命卫立煌第十四军从石家庄往援南口。阎锡山令刘汝明部及骑兵军分别由崇礼、张北、尚义、商都一带攻击日军,策应南口作战。阎锡山又命傅作义率1师又3个旅增援怀来。  
8月20日,察北日军向张家口发起攻击。傅作义不得不率2旅人马回援张家口。卫立煌部增援南口行至永定河右岸,遭日军狙击,卫立煌部旋即被迫撤走,致使南口一线守军孤立无援,战至25日失守。张家口也因刘汝明部作战不力,贻误战机,迅即陷落。南口、张家口失守后,蒋介石又将汤恩伯第十三军、刘汝明第六十八军(刚由师扩建)调往平汉路。这样一来,山西北部完全暴露。  阎锡山在雁门关下的岭口设立行营,亲自督战。  
9月上旬,日军进犯山西门户天镇,击破了李服膺第六十一军据守的永嘉堡、天镇间的国防工事,随即又攻下了阳高城。李服膺部一触即溃,不仅不能按作战计划北移,反而南逃大白登,直抵桑干河南。李部溃败,危及全线,使平绥线正面失去了防御力量。日军坂垣的第5师团主力沿蔚代公路进攻广灵,在洗马河一带打败了刘奉滨73师,并紧追不舍,直趋广灵。阎锡山闻讯大吃一惊,认为日军的主攻方向不在大同——雁门关,而是灵丘——平型关。若日军攻占了平型关,就断了雁门关的后路,于是他急调孟宪吉独立第8旅赴平型关,增援73师;另调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孙楚到大营,指挥高桂滋部17军、73师以及33军的独立第3、第8两旅,在平型关南北狙敌。阎锡山放弃了大同会战计划,下令放弃雁北和绥远,将李服膺61军、王靖国19军、傅作义第七集团军一律撤至雁门关内。日军坂垣师团选择中国军队防御空档地区,长驱直入,于9月13日占领了大同。3日内,日军连下呼和浩特和包头,将平绥路全线占领。日军主力从阎锡山的背后插进来,打他个措手不及,阎锡山极为沮丧。日军主力选择的进攻路线是一个静态的战役走廊,地形复杂,为用兵之大忌。阎锡山认为日军人地生疏,绝不敢冒此风险,因此没有部署兵力防御,而日军偏偏钻了这个空子。日本人怎么对地形了如指掌?阎锡山猛醒:原来他早年的日本土官学校的同窗好友坂垣,于1936年夏作为关东军使者,来山西拜访阎锡山。坂垣不坐飞机,也不乘汽车,而是徒步旅行,他走的就是这条路线,即蔚县到代县的蔚代公路。阎锡山想到这里,暗暗叫苦不迭。  日军的另一路在平汉线上推进。以其第6师团、第14师团和第20师团为主力,目标在于攻取保定,进而攻取石家庄,从而打开晋东的门户,协同平绥线一带的日军攻击山西和河南,以便达到窥视中原的目的。这一线的日军指挥官是坂垣。驻守平汉线的中国军队是刘峙的第二集团军、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商震的第二十集团军、万福麟的第十三军等。守卫严密的地段是永定河沿线。  
9月初,坂垣指挥日军强渡永定河,同中国守军激战多日、日军以优势炮火掩护,强渡告成,尔后进攻固安、霸县一带。驻守固安、霸县一带的是孙连仲部冯治安师,冯治安率部猛烈抵抗,杀伤日军甚众,日军集主力猛攻,先后攻占了固安、琉璃河、涿县,使保定陷入三面包围之中。守保定的刘峙见势,无心抗争,一溜烟向南逃走,直撤到河南为止,是撤得最快的一位将军。人们讥他是“长腿将军”。日军轻取保定。保定既陷,日军得势疯狂,又在10多天内攻占了华北交通枢纽石家庄。接着兵分两路向前推进,形成直指太原的势态。阎锡山重新集结兵力,沿平型关——茹越口——雁门关——阳方口一线设防,其重点是平型关。平型关是内长城的重要关塞,地势险要。阎锡山设下“口袋阵”,说是让敌人“进得来,出不去”。他召见将领们,面授机宜。  
9月20日,日军下令进攻平型关,一部由灵丘实施正面进攻,一部从广灵、浑源进击,偷袭平型关右侧后。  战斗打响后不久,阎锡山听信了孙楚等对敌情的错误判断,动摇了作战方针,令平型关、团城口一线所部固守,并相机出击。由浑源南下的日军与高桂滋部接触,随即绕过高部向南穿插,至平型关右侧后,从背后向高部发动攻击。高桂滋屡请增援不上,放弃了团城口阵地,退至大营以北地区。日军遂占领了团城口、鹞子涧、东西跑池一线正面长城阵地。是时,担任正面御敌的73师,早已退至平型关以东、以南一带。  
阎锡山多次要求八路军尽快向灵丘方向开进,阻滞日军的攻势。林彪、聂荣臻的115师急驰晋东北前线。林的部队进逼悄然而隐蔽,9月中旬,主力到达平型关西面的大营镇。林彪扎下部队,带了几个警卫、参谋人员和电台,乘汽车急趋灵丘。是时灵丘已在激战,车到灵丘,林彪等人下了车,已见炮弹在城内炸响,硝烟弥漫,日军已推进到离城10里的地方了。林彪了解战况后,即发电命令部队不必赶来灵丘,立即向平型关急进设伏。他预计灵丘必守不住,日军一旦攻占灵丘,必然西犯平型关,那里定有一场好仗。电报发完,林彪即在炮火中离去,单车向平型关方向驱进。
9月23日,115师主力刚到达上寨,林彪也就赶到,是时,灵丘已经失守。林彪马上召集全师连以上干部开会,他动员说:“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能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形,打一个大胜仗。”  林彪命令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与涞源之间和灵丘与广灵之间,截断敌人交通线,阻止敌人增援,以343旅两个团为主攻,344旅一个团到平型关北面断敌退路,一个团作预备队。攻击部队在平型关东侧山地设伏,准备给敌以猛烈打击。  当晚,乌云盖顶,寒风飒飒,部队悄然疾行,天却下起大雨来,全师无有雨具,冒着倾盆大雨,于次日拂晓前到达平型关东北预定的伏击地区。官兵们身着透湿的衣服,卧在潮湿的地上。此时雨过天晴,天地间一片宁静。  日军开始在地平线上隐约晃动,素称精锐部队的坂垣师团之第21旅团,约4000余人,走成一路纵队从山谷里走向伏击区。敌汽车100余辆,大车200余辆行驶在泥泞的道路上,如入无人之境,摆出一副骄横的样子。  敌人已全部进入伏击圈,林彪命号兵吹冲击号。全线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向敌人冲击,115师在10余里长的地段上如从天而降,一齐呐喊向公路猛攻,日军立时被截成许多段。我军利用地形,先以手榴弹炸毁敌人汽车,使敌无法逃走。因敌突遇袭击,数千人的部队即在窄狭的山谷中乱作一团,汽车、大车、马匹、兵士相撞击。  115师乘敌混乱之际,向敌展开猛烈冲锋。685团5连和686团1连,首先冲到公路与敌展开白刃战。其他部队也迅速冲杀过去。  日军万分狼狈,慌忙凭借被炸破的汽车、水沟和老爷庙等有利地物或地形进行抵抗。115师第二梯队迅速越过公路,夺占了老爷庙有利地形,将残敌分割包围起来。涞源、蔚县之日军,企图增援被包围在老爷庙地区的21旅团,但途中遇到了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和骑兵营的狙击,而不能得逞。日军来了飞机在上空飞来飞去,但下面已厮杀一团,毫无办法地飞去。  经过一天激战,歼敌3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大车200余辆,缴获大炮1门,轻重机枪20余挺,步枪1000余枝,日币30万元,以及大量军用物品,单是军用大衣,就够115师每人一件。在战斗中,115师伤亡600余人。  平型关战斗是中国抗日史上取得最大胜利的一仗,打破了日寇不可抗拒的神话。  八路军115师还想一举消灭东跑池处3000余名日军。林彪请杨爱源调兵合击,杨命郭宗汾师火速行动,但郭却不听命令。杨爱源大怒,严令郭宗汾部出动,郭仍不听。杨忍无可忍,急告阎锡山。阎锡山闻讯拍案道:  “这还了得!有不听军令贻误战机的,军法从事!”  阎当即带了一名执法官,连夜驰往平型关,传令:“召郭宗汾来见。”  郭宗汾来见阎锡山,见阎怒气冲冲,便使出浑身解数来辩解,他言语滔滔,讲得阎锡山火气顿消。  由于郭宗汾部不援,日军经东跑池向西北突围出去。


第三十七章 铁血捐躯
  林彪师给坂垣师团以歼灭性打击时,阎锡山急调陈长捷军驰援平型关,并电傅作义进驻大营,全权负责平型关方面的军事指挥,还将高桂滋、刘茂恩两军归傅作义指挥。敌我双方在团城一线展开激战,呈胶着状态。  占领大同后南下至怀仁的日军突然转向东南,猛攻刘茂恩军防守的茹越口,刘茂恩军溃败,日军占领茹越口。阎锡山从岭口赴大营督战。  阎锡山虽说手中有数十万军队,但那些军队大多军纪败坏,不少官兵染有吸毒恶习,吃喝嫖赌,欺压人民,战斗力极差,往往不战自败、一击就溃,遇到日军谈虎变色、望风而逃。  9月29日,日军猛攻铁角岭阵地。203旅虽坚决抵抗,但旅长梁鉴堂阵亡,终未挽回败势,日军占领铁角岭卷。包括《传习录》、《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