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民国春秋+刘凤舞 >

第26章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26章

小说: 民国春秋+刘凤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标、田鑫山等,号称有3000人,原准备赴武汉参加作战。于右任得知后,对张承?说,既然有如此多人,何必往武汉,就在上海动手亦可,于是,刘福标决定将他所有弟兄300余人交给张承槱,成立敢死队。  陈其美率敢死队百人和商团数百人,均袖扎白巾,于下午5时向江南制造局发起进攻。  制造局东、南两面临黄浦江,只有北、西两面是陆地,制造局四角围墙上设有炮楼,大门前是一条长巷,门口安置重机枪守卫。制造局总办张士珩是洋务派首领李鸿章的外甥,所部是安徽同乡300余人的卫队,武器弹药充足。他们利用有利地形,负隅顽抗。  起义军趁工人放工之际,一人持白旗,一人持红旗,率队冲向制造局,开放排枪,并放炸弹轰击,与制造局卫队相持一个多小时,起义军连放炸弹20余枚。商团武器稍为精良,敢死队只有手枪4枝,炸弹几十枚,另有几十把短刀和一些手雷,制造局卫兵用机枪猛烈扫射,敢死队难以接近,始退至局门,摇旗复战,敢死队几经冲锋,死伤已达50余人。  陈其美忽然站出来道:“我来说服守卫制造局的军队,可以不再流血。”他贸然只身闯入制造局,企图说服守军响应起义,结果被扣押起来,捆绑在办公厅前的柱子上。  进攻制造局失利和陈其美被扣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沈缦云、叶惠钧、王一亭和上海商团总司令李英石,集合商团1000余人。沈缦云、叶惠钧、王一亭3人向众人痛哭道:“愿众于此千钧一发之际,抱破釜沉舟之志,即夕奏功,则域中无数生灵,我团员数千家室得保安全。”  随即由李英石率领这支队伍向制造局出发。  4日凌晨3时开始,起义军向制造局发起多次进攻,仍以敢死队为前锋,同顽抗的制造局守军激战两个多小时,守军以机枪居高临下扫射,敢死队仰攻受挫。  制造局大门为铁制,背后又护以铜板,难以打开。商团团员、九亩地新舞台京剧武生演员潘月樵发现门侧有木制栅栏,可以火攻,但一时没有引火物,附近杂商铺店主自动捐助汽油十几斤,纵火焚烧。  商团团员许奇松等又从制造局炮兵营护墙沟内夺得钢炮一尊,对准大门轰击,守军开始陷入混乱。通宵酣战,直至黎明。  李燮和率领的吴淞,闸北起义军燮赶到,起义军声势更盛,张士珩在四面楚歌声中,率亲信数人狼狈逃离,搭乘事先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小火轮,退往法租界,制造局悬出白旗,商团、起义军警、敢死队一齐拥入。  李燮和等即将军火库内装箱待运南昌的步枪和弹药分发给起义人员,人手一枪。  寻觅被囚的陈其美不见,询问制造局投降人员,得知陈其美被囚在厕所旁边的一间储藏钢铁的小房间里。陈其美手足带镣铐,坐在一条凳上,发辫从新凿的壁孔穿过,吊在房外的铁钩上,头紧紧贴在板壁,他默然不动。同志们给他打开镣铐,放下发辫,他手脚麻木,不能走动。  拿下制造局,11月4日8时,上海光复。  6日下午,在小东门内大街海防厅署召开会议,推选军政府领导人员,五六十人参加会议,李平书主持。李平书、李英石、陈其美先后发言。推选开始,有人推举李英石为都督,有人推举陈其美为都督。跟随陈其美来会场的敢死队头目刘福标突然高举一颗手榴弹,大呼:“都督非选陈其美不可,否则我手榴弹一甩,大家同归于尽。”  李平书无法维持秩序,便宣布散会。  会议在混乱中无结果而散,后来经过各方协商,推举陈其美为都督。军政府各部长官是:司令部部长陈其美,副部长盛典型;参谋部部长黄郛,副部长刘基炎;军务部部长钮永建,副部长李英石;民政总长兼江南制造局总理李平书;财务部部长沈缦云;外交总长伍廷芳;交通部部长王一亭;海军部部长毛仲芳;顾问虞和德、沈思孚、姜国梁等。  李燮和在上海起义中也有很大功绩,因没得到沪军都督职,便另组吴淞军政分府,李燮和为都督,同时设光复军司令部于吴淞中国公学内。


第十五章 “竹竿挑檐瓦”
  上海光复的第二天,苏州、流州同时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  上海革命党人在准备起义时,便策动江苏独立。光复会上海支部总干事李燮和派柳承烈、张通典到苏州活动。同盟会派徐文斌到苏州枫桥新军45标进行联络,新军中的革命分子已跃跃欲试。  江苏省城苏州兵力十分空虚。新军名为一协,即第23协,协下属只有一标即第45标。协统艾忠琦不能控制部队。45标统带刘之洁倾向革命,向江苏巡抚程德全进言:  “时局转移视鄂胜利及他省响应与否;倘长江各省响应日多,苏居其间难独异,宜沉机观变,以俟时耳。”  程德全事实上已无法控制局势,表示:“值此无可如何之际,此举未始不赞成,务必秋毫无犯,勿扰百姓。”  11月4日,上海光复,江苏独立的时机成熟。这日上午,45标正在操练,统带刘之洁从抚署回来,登上操场旁土丘上,集合队伍,高声道:  “武昌起义以来,瞬已二旬有余,各省先后响应者络绎不绝,天命人心,于此可见。满清政府不久推翻,可操左券。苏州所以不敢冒昧从事者,因布置未妥,恐流血殃民,徒滋纷扰而无济于事。现在时机成熟,不日即可宣言独立。”  官兵听罢喜形于色,准备行动。  这天,苏州城内传出消息,言今晚6时,新军营有马队入城,宜家制白旗以待,严扃门户,毋早睡。  晚上,上海民军50人从上海乘火车赴枫桥同新军会合。新军士兵向队官请领子弹,队官初时未允,嗣见士兵不散,遂一律发给。  5日拂晓,新军马队、步队、工程队、辎重队偕上海民军一律臂缠白布入城。队伍来到抚署,谒见程德全,拥为都督。  程德全字雪楼,四川云阳人,做过黑龙江巡抚,奉调江苏才一年多,他在清朝封疆大臣中,可算作较为开明者,同国内立宪派首领、江苏谘议局议长张謇交往颇密。武昌首义后,曾全力镇压江苏人民的反清斗争,并串通立宪派,电请清廷改组内阁,宣布立宪。后见大势已去,表示同意江苏独立。  起义官兵随即给程德全送上印信。印信用砚石一方刻其底,文曰:“江苏都督印。”  江苏省提法司左孝同、巡警道吴肇邦、新军协统艾忠琦等闻变逃走,左路巡防营管带戚从云被变兵所杀。  江苏宣告光复,都督府设在都练公所,刘之洁任苏军统领,顾忠琛任参谋厅长,蒋懋熙为巡警道,应德闳任财政司长,江绍烈为司法司长,黄炎培、沈恩孚、罗良鉴为秘书,李平书为民政厅长。其余官吏一仍其旧。都督府门前,悬有红字白旗一面,上书“中华民国军江苏都督府”,傍有“兴汉安民”四字。  江苏省谘议局解散。在拙政园成立省议会,原谘议局议员55人到会,程德全亲自莅会,宣布开会宗旨。谘议局议员摇身一变,成为省议会会员,遂由会员公推议长,张謇选为会长,蒋炳章为副会长。  当时就有人记下江苏独立的情形:“苏州光复时,没有丝毫变动,仅用竹竿挑去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之。”  浙江同江苏同一天宣布起义。  浙江的革命党人大多在新军中。浙江省早先就有武备学堂、弁目学堂、陆军小学堂、炮工学堂等。这些学堂的教官和毕业生,多数人后来成为浙江新军中的革命党骨干力量。  早在1905年,同盟会重要干部秋瑾就到杭州从事革命活动。秋瑾字璇卿,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人。1890年,15岁随父入湘,依父母之命嫁给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1902年王廷钧纳资捐得户部主事,秋瑾随其去北京。她目睹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腐败无能,决心献身于救国事业,于1904年冲破封建家庭束缚,自己筹资留学日本,先入骏河台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的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继入青山实践女校。她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鼓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提倡男女平权,并参加冯自由等在横滨组织的“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即军师。1905年回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7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1906年初回国,在上海与易本羲等创办中国公学。与尹锐志、陈伯平等设立“锐进学社”。又创办《中国女报》,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为日后创设中国妇女协会打基础为宗旨。仅出二期而止。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继与徐锡麟分头准备浙、皖两地同时举事,被推为大通学堂督办,往来沪、杭间,联络沪、杭军队与会党,组织光复军,徐锡麟为首领,她为协领。预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然后以起义军渡江攻杭州,如不克,则带队回绍兴,由金华、处州入江西,攻安庆,事败,清军包围大通学堂,她与少数学生持械抵抗,失败被捕。绍兴知府贵福深夜提审,她坚贞不屈,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以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在杭州时,曾运动弁目学堂周亚卫等加入光复会。朱瑞、周凤岐、吕公望、夏超、俞炜、叶颂清、徐世镳、傅孟等军界人士加入光复会。秋瑾有光复会、同盟会双重身份,朱瑞等也既是光复会员,又是同盟会会员。在浙江新军军官中,还有一批人加入了同盟会,如顾乃斌、来伟良、黄元秀等。日本法政大学留学生、同盟会会员褚辅成归国后,担任同盟会浙江支部支部长,1907年被推举为浙江谘议局议员,同新军有密切联系。  至1911年,浙江军界中下级军官中已有不少人是革命党人,如第81标代标统朱瑞,营督队官俞炜,第82标3营管带顾乃斌、教练官吴思豫、冯炽中,督队官傅孟,炮队队官徐士镳,工程营队官来伟良,陆军警察营督队官童保暄,旗官傅其永,队官王桂林,辎重营管带韩绍基,陆军小学队长葛敬恩、周亚卫,督练公所科长黄元秀,科员吕公望等。起义前夕,82标标统周承棪,经吴思豫联络,同意参加革命。  上海革命党人有不少是浙江籍人,同盟会方面,陈其美是湖州人,黄郛是杭州人,蒋介石是奉化人,王逸是嵊县人;光复会方面,尹锐志、尹维峻是嵊县人。沪杭有铁路相通,当天可以来回。武昌首义后,陈其美曾多次到杭州,约集顾乃斌、褚辅成、吕公望、朱瑞、黄元秀、吴思豫、俞炜、童保暄、傅孟等,在西湖白云庵意周和尚处密议,策划起义。  杭州新军两标都驻扎在城外,每个士兵所带子弹不满5粒,城内驻有防旗营,兵多械足,巡抚衙门驻有巡防营1营,卫队两连,军械局内也有巡防营驻守,新军进城需要城内配合。新军工程营驻在城内,该营管带田继成早已辞职,由左队队官、同盟会会员来伟良兼代。来伟良表示,愿在城中首先发难,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劈开几处城门,将城外新军放入城内。  10月23日,陈其美派黄郛、蒋介石到杭州,召集褚辅成、朱瑞、顾乃斌、韩绍基、葛敬恩、吴思豫、周亚卫等人开会,部署起义的准备工作。决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