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张爱玲文集第1卷 >

第13章

张爱玲文集第1卷-第13章

小说: 张爱玲文集第1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还是赶早嫁了的好。因为年青,她有较多的机会适应环境,跟着她丈夫的生活情形而发展
。至于男人,可是不宜于早婚,没有例外。一来年青人容易感情冲动,没有选择的眼光,即
使当时两个人是非常相配的,男的以后继续发展,女的却停滞了,渐渐就有距离隔膜。而且
年青人很少能够经济独立,早婚,妻子一定是由父母赡养,养成依赖的心理,于将来的前途
有碍。

大家庭与小家庭
  记者 关于家庭制度,两位看,还是所谓小家庭制度好呢,还是旧式的大家庭好?

  苏青 小家庭也苦,孤零零的,依我说顶好是跟岳父母同居,岳母与女婿,一定相处得
很好,而婆婆和媳妇因为婆婆感到做母亲的太凄凉,所以会嫉妒媳妇的。

  张爱玲 这方法真好。我从没有想到,可是听了实在感到好。

  记者 倘使老夫妇只养几个男孩子不是太寂寞了么?

  苏青 这当然也要看情况来决定。

同居问题
  苏青 还有,夫妻有同居的义务一条,我认为不妨自由些,想起这样长时期的同居生活
,实在也是很可怕的。或同居或不同居,一方感到需要时只可向对方提出要求,倒不必因法
律规定是义务而要求强制执行也。像外国人般分床分寝室还比较好一些。但最好还是像朋友
一样,大家往返,不致于每个人在婚便没有一刻的私生活可过。我说女人再嫁比初嫁难,就
是因为一回想到从前住在笼里的生活也就有些怕起来了。再有社会的舆论不要对男女问题太
感兴趣,夫妻是否日日同居或夜夜同床尽可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分居并不碍着众人什么事,
同居亦不见得肯分惠什么给众人也。

  记者 男女结了婚的人省,还是未结婚的省呢?

  张爱玲 从前英文有句话说“Twocanliveascheaplyasone”
①从前是结婚比较省钱,现在似乎情形两样了。独身的人生活简单,大家都这样想,所以不
留人吃饭也没人见怪,结了婚的人,就有许多不能够避免的应酬。

谁是标准丈夫
  记者 依照女人的见解,标准丈夫的条件怎样?

  苏青 第一,本性忠厚,第二,学识财产不在女的之下,能高一等更好。第三,体格强
壮,有男性的气魄,面目不要可憎,也不要像小旦。第四,有生活情趣,不要言语无味。第
五,年龄应比女方大五岁至十岁。

  张爱玲 常常听见人家说要嫁怎样的一个人,可是后来嫁到的,从来没有一个是像她的
理想,或是与理想相近的。看她们有些也很满意似的。所以我决定不要有许多理论。像苏青
提出的条件,当然全是在情理之中,任何女人都听得进去的。

  不过我一直想着,男子的年龄应当大十岁或是十岁以上,我总觉得女人应当天真一点,
身人应当有经验一点。

  记者 今天真是“畅聆高论”了,这次对谈就到这里结束吧,真是谢谢你们两位!

  ①英语,意为两个人过日子不比独身费钱。

气短情长及其他
一 气短情长
  朋友的母亲闲下来的时候常常戴上了眼镜,立在窗前看街。英文《大美晚报》从前有一
栏叫做“生命的橱窗”,零零碎碎的见闻,很有趣,很能代表都市的空气的,像这位老太太
就可以每天写上一段。有一天她看见一个男人,也还穿得相当整齐,无论如何是长衫阶级,
在那儿打一个女人,一路扭打着过来。许多旁观者看得不平起来,向那女人叫道:“送他到
巡捕房里去!”女人哭道:“我不要他到巡捕房去,我要他回家去呀!”又向男人哀求道:
“回去吧——回去打我吧!”

  这样的事,听了真叫人生气,又拿它没奈何

二  小女人
  我们门口,路中心有一块高出来的“岛屿”,水门汀上铺了泥,种了两排长青树。时常
有些野孩子在那儿玩,在小棵的绿树底下拉了屎。有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微黄的长长的脸,
淡眉毛,窄瘦的紫袄蓝裤,低着头坐在阶沿,油垢的头发一绺绺披到脸上来,和一个朋友研
究织绒线的道理。我觉得她有些地方很像我,走过的时候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她非常高兴的
样子,抽掉了两根针,把她织好的一截粉蓝绒线的小袖口套在她朋友腕上试样子。她朋友伸
出一只手,左右端详,也是喜孜孜的。

  她的绒线一定只够做这么一截子小袖口,我知道。因为她很像我的缘故,我虽然一路走
过去,头也没回,心里却稍稍有点悲哀。

三 家  主
  有一次我把一只鞋盒子拖出来,丢在房间的中央,久久没有去收它。阿妈和她的干妹妹
,来帮忙的,两人捧了湿衣服到阳台上去晒,穿梭来往,走过那鞋盒,总是很当心地从旁边
绕过,从来没踢到它,也没把它拿走,仿佛它天生应当在那里的,我坐在书桌前面,回过头
来看到这情形,就想着:

  这大约就是身为一家之主的感觉吧?可是我在家里向来是服低做小惯了的,那样的权威
倒也不羡慕。佣人、手艺人,他们所做的事我不在行的,所以我在他们之前特别地听话。常
常阿妈临走的时候关照我:“爱玲小姐,电炉上还有一壶水,开了要灌到热水瓶里,冰箱上
的扑落你把它插上。”我的一声“噢!”答应得非常响亮。对裁缝也是这样,只要他扁着嘴
酸酸地一笑,我马上觉得我的衣料少买了一尺。有些太太们,虽然也吝刻,逢到给小帐的时
候却是很高兴的,这使他们觉得她们到处是主人。我在必需给的场合自然也给,而且一点也
不敢少,可是心里总是不大情愿,没有丝毫快感。上次为了印书,叫了部卡车把纸运了来。
姑姑问我:“钱预备好了没有?”

  我把一叠钞票向她手里一塞,说:“姑姑给他们,好么?”

  “为什么?”

  “我害怕。”

  她瞠目望着我,说:“你这个人!”然而我已经一溜烟躲开了。

  后来她告诉我:“你损失很大呢,没看见刚才那一幕。那些人眉花眼笑谢了又谢。”但
我也不懊悔。

四 狗
  今年冬天我是第一次穿皮袄。晚上坐在火盆边,那火,也只是灰掩着的一点红;实在冷
,冷得瘪瘪缩缩,万念俱息。手插在大襟里,摸着里面柔滑的皮,自己觉得像只狗。偶尔碰
到鼻尖,也是冰凉凉的,像狗。

五 孔  子
  孔子诞辰那天,阿妈的儿子学校里放一天假。阿妈在厨房里弯着腰扫地,同我姑姑道:
“总是说孔夫子,到底这孔夫子是个什么人?”姑姑忽了一想,答道:“孔夫子是个写书的
——”我在旁边立刻联想到苏青与我之类的人,觉得很不妥当。姑姑又接下去说:“写了《
论语》、《孟子》,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书。”

  我们的饭桌正对着阳台,阳台上撑着个破竹帘子,早已破得不可收拾,夏天也挡不住西
晒,冬天也不必拆除了。每天红通通的太阳落山,或是下雨,高楼外的天色一片雪白,破竹
子斜着飘着,很有芦苇的感觉。有一向,芦苇上拴了块污旧的布条子,从玻璃窗里望出去,
正像一个小人的侧影,宽袍大袖,冠带齐整,是个儒者,尤其像孟子,我总觉得孟子是比较
矮小的。一连下了两三个礼拜的雨,那小人在风雨中连连作揖点头,虽然是个书生,一样也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辩论的起点他非常地肯迁就,从霸道谈到王道,从女人谈到王道,左
右逢源,娓娓动人,然而他的道理还是行不通

  怎么样也行不通。看了他使我很难过。每天吃饭的时候面对着窗外,不由得要注意到他
,面色灰败,风尘仆仆的左一个揖右一个揖。我屡次说:“这布条子要把它解下来了,简直
像个巫魔!”然而吃了饭起身,马上就忘了。还是后来天晴了,阿妈晾衣裳,才拿了下来,
从此没看见了。

六 不  肖
  獏梦有个同学姓赵。她问我:“赵怎么写的?”

  我说:“一个‘走’字,你知道的;那为一个‘肖’字。”

  “哪个‘肖’字?”

  “‘肖’是‘相像’的意思。是文言,你不懂的。”

  “‘相像’么?怎么用法呢?”

  “譬如说一个儿子不好,就说他‘不肖’——不像他父亲。

  古时候人很专制,儿子不像父亲,就武断地说他不好,其实,真不见得,父亲要是个坏
人呢?”

  “啊!你想可会,说道儿子不像父亲,就等于骂他是私生子,暗示他不是他父亲养的?”

  “唉,你真是!中文还不会,已经要用中文来弄花巧了!

  如果是的,怎么这些年来都没有人想到这一层呢?”

  然而她还是笑着,追问:“可是你想,原来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么?古时候的人也一样
地坏呀!”

七 孤  独
  有一位小姐说:“我是这样的脾气。我喜欢孤独的。”

  獏梦低声加了一句:“孤独地同一个男人在一起。”

  我大声笑了出来。幸而都在玩笑惯了的,她也笑了。

八 少说两句吧
  獏梦说:“许多女人用方格子绒毯改制大衣,毯子质地厚重,又做得宽大,方肩膀,直
线条,整个地就像一张床——简直是请人躺在上面!”

“卷首玉照”及其他
  印书而在里面放一张照片,我未尝不知道是不大上品,除非作者是托尔斯泰那样的留着
大白胡须。但是我的小说集里有照片,散文集里也还是要有照片,理由是可想而知的。纸面
上和我很熟悉的一些读者大约愿意看看我是什么样子,即使单行本里的文章都在杂志里读到
了,也许还是要买一本回去,那么我的书可以多销两本。我赚一点钱,可以彻底地休息几个
月,写得少一点,好一点;这样当心我自己,我想是对的。

  但是我发现印照片并不那么简单。第一次打了样子给我看,我很不容易措辞,想了好一
会,才说:“朱先生,普通印照片,只有比本来的糊涂,不会比本来的清楚,是不是?如果
比本来的清楚,那一定是描过了。我关照过的,不要描,为什么要描呢?要描我为什么不要
照相馆里描,却等工人来描?”

  朱先生说:“几时描过的?”我把照片和样张仔细比给他看,于是他说:“描是总要描
一点的——向来这样,不然简直一塌糊涂。”我说:“与其这样,我情愿它糊涂的。”他说
:“那是他们误会了你的意思了,总以为你是要它清楚的。你喜欢糊涂,那容易!”

  “还有,朱先生,”我赔笑,装出说笑话的口吻,“这脸上光塌塌地像橱窗里的木头人
,影子我想总要一点的。脸要黑一点,眉毛眼睛要淡许多,你看我的眉毛很淡很淡,哪里有
这样黑白分明?”他说:“不是的——布纹的照片顶讨厌,有种影子就印不出来。”

  第二次他送样子来,獏黛恰巧也在,(她本姓莫,新改了这个“獏”字,“獏”是日本
传说里的一种兽,吃梦为生的。)

  看了很失望,说:“这样像个假人似的,给人非常恶劣的印象,还是不要的好。”可是
制版费是预先付的,我总想再试一次。

  我说:“比上趟好多了,一比就知道。好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