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蒸发(第一卷)作者:夏树静子(日) >

第6章

蒸发(第一卷)作者:夏树静子(日)-第6章

小说: 蒸发(第一卷)作者:夏树静子(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与日本爵士乐歌手小林阳子过往甚密,因而他的行踪遂成为热门新闻。

报社接获西蒙将搭今晚9点的飞机前往大阪的消息后,立刻派出记者前去采访。因西蒙不太懂英语,只能说法语,而且为了独家消息不被走漏,报社决定用法语采访。冬木的法语并非十分流利,但他起码是法文系毕业,再没有其他的记者法文比他好了。

冬木靠在褛梯扶手旁,又点上一根烟。采访对于冬木来说已是家常使饭,所以他觉得十分轻松。不知不觉中他又想到美那子的事,美那子离家至今已l7天了,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播音器又响了起来。

“搭乘新世纪航空738次2l点经由大阪发往福冈的班机的乘客尚未办理搭机手续者。

请立刻办理——“晚9点飞往福冈的班机也就是西蒙要搭乘的飞机。

表上的指针指着8点35分,搭机手续通常在飞机出发前20分钟就要完成,去福冈方向的乘机者受检时间只剩下5分钟了。

此时。一旁的桐岛小声叫着“来了,来了”,并拉了一下冬木的手臂。

一个棕色头发垂到肩膀、瘦黑的脸上戴着一付深色墨镜、穿着驼色皮外衣的外国人快步走过检查站。他是单独的一个人,没有同伴。

“那个人就是,拜托了。”

年轻的桐岛声音显得很紧张。

西蒙办完搭机手续。向第一出发口方向走去。冬木等人也大步走过去。其他还有两位像记者的男人也围了上去。

“我们是记者,请问你是乔治·西蒙先生吗?”冬木开门见山地问。

西蒙的脸抽搐了一下。双眉皱起。看了一下记者,并未回答。摄影师立刻按下快门。

猎取镜头。

“请问你何时来到日本?”

冬木配合桐岛开始访问。西蒙一直躲避着摄影师的镁光灯。他沉默了一下才说,“最近吧。”他的法文有浓重的鼻音。

“来日后你一直都住在哪里?”

“东京——”

“请问你来东京的目的是什么?”

“以前我就对东洋有很大的兴趣。”

西蒙一边看着手表。一边走着。似乎有意避开冬木。他的身上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香水味。

已是8点40分了,前方第二出发口去札幌方向的乘客都已通过剪票口了。第一出发口也开始准备9点飞往福冈的班机的查票工作。

记者包围着西蒙,挤开人群。向第一出发口移动。

“请问你为什么去大阪?”有一个记者这样问道。

冬木很快地把西蒙的回答翻译给桐岛,桐尚迅速地作着笔记。

“请问你住在大阪何处?”

“请问你是否去看小林阳子?”

有个记者问到这个问题。西蒙神经质地瞪了记者一眼。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女人小跑步地走入第二出发口。冬木掠了一眼。突然像触电一般全身颤了一下。

那个女人急步地走向剪票口,带有红色的长发披在肩上,穿着蓝色外套的背影十分苗条。时钟已指向8点42分,要搭乘8点45分飞往札幌的飞机,时间确是很紧迫的,这个女人必须快一点儿才行。

她在工作人员面前出示机票,然后突然把脸转问后方,冬木看到了她三分之二的脸孔。

冬木几乎窒息了,美那子——的确是美那子。过去,美那子总是把长发拢起,今天却变成带有红色的长发,并且改穿了蓝色外套。但是,那挺直的鼻梁、分明的轮廓、大而清澄的眼晴,无论如何就是美那子,毫无疑问是美那子。

那个女人立刻把脸转回去,通过了剪票口。冬木很想不顾一切地追过去,却无奈于桐岛的一双哀求催促的眼睛。

“再问他一些别的事情,随便什么都可以。”

桐岛急急地说。像这样的采访,其实也问不出什么,但是只要拍了照,问到一些不关痛痒的事也就可以交差了。

“请问你打算在大阪停留几天?”

冬木追着问。

“这个,还不一定。”

“请问你预定何时返回法国?”

“这个还不知道。”

“听说你的合唱团即将解散,是真的吗?”

西蒙立刻皱起眉头。并且摇摇头说“不。”

其他报社的记者仍然穷追不舍,有一位记者甚至提到西蒙绯闻的女主角。

“你最近曾和贝蒙特夫人见面吗?”

此时播音器又催促旅客上机了。西蒙并末回答这个问题,他耸耸肩,趁机走进剪票口,摆脱了记者的纠缠。

还是显得有点紧张的桐岛先回报社去了。冬木走回第二出发口的剪票处,此时已是8点50分。

距飞往札幌的班机的出发时刻已过了5分钟,但是最近飞机班次较密,每一班飞机几乎都不能按照规定时间起飞。

冬木神色匆匆地走过剪票口,一旁的工作人员立刻拦住他,并且说,“请出示机票。”

“对不起,我并不搭乘这班飞机,我只是想找个人。”

“但是按照规定,没有机票是不许通过的。”

“这个我知道……我为了公事,必须立刻见一个人。”

冬木情急之下,从衣服口袋里掏出记者证。

这位工作人员看看记者证又看看冬木,他后面的一位工作人员则做出了“请”的姿势。冬木急忙跨上电梯。

电梯上方是乘客候机室,数列座椅上三三两两地坐着等待其它班机的乘客,其中并没有先前看到的美那子的身影。

冬木走向另外一个剪票口。一位穿着航空公司制服的地勤小姐走过来把栅门关上。

“请问,飞往札幌的乘客全部上机了吗?”

“是的。”

“请问其中是否有一位穿蓝色外套的年轻女性?长发、瘦瘦的……”“这个……我不消楚,乘客那么多……”娃娃脸儿的小姐露出诧异的神色。

“飞往札幌的班机起飞了吗?”

“我想还没有吧。”

“我是否可以进去看看?”

“不行。”小姐摇摇头。“要进到里面去,除了乘客之外,其他人必须有特别通行证……”这一点冬木是知道的,他又拿出记者证。

“由于是临时发住的事。没时间准备通行证,我等一下补办好吗?”

“但是,规定……”

小姐露出困感的表情。

此时,同样是穿着新世纪航空公司制服的中年男子见状走过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小姐把事情告诉了他。

“你说的那位乘客确实搭乘585次飞往札幌的班机吗?”

“是的,我找她有急事。”

“有急事的话可以请她下来一下。”

“那就麻烦你了。”

“不过,585次班机现在马上要起飞了。”

“不是还没飞吗?”

“引擎已开始发动。虽然还没上跑道。但已无法叫乘客下来了。”

正在这时候。喷气机发出了巨大的声音,中年男子向外望了一下。

“噢。现在已经起飞了。”

中年男子显出很抱歉的样子。

冬木全身无力,失望至极,只好再回到一楼大厅。班机牌上显示,新世纪航空在50分钟后还有一班南行的飞行,然后今天的飞行便告结束。

冬木想了一下,决定到新世纪航空公司机场柜台,请柜台小姐调查美那子是否的确搭乘了585次班机。虽然美那子不一定会使用本名。但总要查一查才是。

“对不起。请问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这个……她是我的家人,在札幌的亲友想确定她是否搭了这班飞机,好去接她……”“原来如此。”

小姐到里面去拿来一大叠票根,这是乘客在上机前交给工作人员的。上面还有乘客的名字。

“是朝冈美那子小姐吧。”

小姐翻了一下立刻找到了。她把票根拿给冬木看。证实朝冈美那子的确搭乘了585次班机。冬木道谢一番便离开了柜台,径自往国际航线大楼五楼的记者俱乐部奔去。

记者俱乐部里不见日本日报的记者,只有一个电视台的记者正在翻阅一本杂志,看到冬木后立刻递给他一支烟。冬木婉拒了。冬木拿起电话急忙拨起来。

札幌的千岁机场也有记者俱乐部,冬木祈祷那里有报社同事在,否则还要打电话到札幌分社,而从分社赶到干岁机场需要一个钟头以上的时间,那时飞机早就降落了……

好在那边的记者俱乐部还有一个同事武藤在。

武藤比冬木小5岁,过去冬木在社会部时曾与他一起工作过,两人很熟。

听简那端传来武藤年轻的声音。冬木急忙告诉他。

“8点55分从东京发出的新世纪航空公司585次班机上有一位女乘客名叫朝冈美那子,请你帮我把这个女人拦下来。”

冬木把美那子的容貌、眼装等详细地描述了一遍。虽然美那子的打扮和过去完全两样,而且冬木也仅仅是瞥了一眼,但是给他的印象却非常深刻,连细微之处都不会遗漏。

“这个女人很可能不喜欢引人注意,所以你可以用强硬手段留住她。把我的名字告诉她她就会跟你走。”

武藤很够朋友,连原因都不问,只说:“我拦住她之后又怎么办?”

“嘿……你打电话回报社吧。今晚已经没有班机飞札幌了,我明天会搭第一班飞机过去,这之前就拜托你不要让她逃走了。”

冬木对于自己下意识地用了“逃走”这个名词也觉得有点儿意外。

第三章第二次失踪

1

西福冈警察署搜查一科刑警中川圭吾于7月l3口上午l0点接到丹野怜子打来的电话。

这一天梅雨已停,炽热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

中川圭吾虽然只有40岁,头发却已花白,又都往后梳着,显得比较老气。当他在听筒里听到丹野怜子这个名字时,他已能确定此人就是丹野蜻久的妹妹。今年元月时。中川与丹野一起走在街上时,曾见过怜子一面。怜子幼年时的模样中川倒是记得很清楚,但是有一段时间没有再见到她了,初看到怜子长大后的样子,中川实在认不出来。她已经是一个肤色白皙、楚楚动人的小姐了。

“突然打扰您,实在抱歉。”

在电话的那一端,怜子以又快又急的口气说着话,和中川记忆中的已完全不同,或许这是因为她现在在西部日本电视台制作部工作的关系吧。

“事情是这样的,我想和您谈谈家兄的事……”怜子以中川感到冷漠的口气说道。

丹野蜻久与中川圭吾是福冈市历史悠久的修犹馆高中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中川进入警察学校,丹野考进九州大学。

然后进入日本首屈一指的大企业东洋制铁关系企业的九州钢铁公司。出于丹野的努力,经过10年之后,年仅33岁的丹野便自已创立了一家丹野钢材公司。

丹野靖久这家公司虽然规模不大,经营的却十分出色。即使在日前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仍然一枝独秀。业务蒸蒸日上。事业心很强的丹野,在学住时代是个沉默寡言的少年,亲近的朋友很少,在班上显得有点儿孤僻。但是他和中川比较合得来,或许中川的个性成熟、稳重。令丹野觉得很有安全感吧。

高中毕业后。两人虽然分道扬镰。但因同住在一个市内。每年还有见一两次面的机会。如果时间允许。他们也一起喝两杯。

“丹野君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我现在不知道从何说起……”怜子顿了一下。又急急地说。

“事实上,家见从7月9日起便行踪不明。”

l5分钟之后,中川与怜子在警察署附近的一家咖啡店见了面。

怜子穿了一套白底蓝点儿的衣裙。显得年轻可爱。她大概已有二十五六岁了吧。中川在学生时代曾见过怜子,她那时还是个小娃娃,哥哥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今天的怜子看起来倒还很平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