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异世明皇 >

第33章

异世明皇-第33章

小说: 异世明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不是很妥郑芝龙,特别是在颜振泉死后,郑芝龙靠着武力强作了八海十寇的首领,其后对他们这些外姓人大加排斥,用的都是宗族亲人。搞得许多开始一起做海盗的老人很是不满。这也是当初为什么刘香要离开郑芝龙,另立一个码头的原因之一。
  经过这半年多的发展,刘香的实力大增,有了百多艘能战的炮船,而且装备的都是红番火炮。是以在广东,广西海域内鲜有敌手。不想到了十月末,下头有人来报,说一批官军押着近百多艘的商船进入广东境内,据吃水深度,这船队有近百万的货物。听到这消息,刘香笑开了花,马上把船队从老巢开了出来,在田尾洋刚好遇上。原本他看到是郑家的船队护航,心里有些迟疑,可现在的刘香已经不是原来的刘香,想到那些上百万的货物,他决定和郑家打上一仗。郑家毕竟败了后,现在没有以前的实力了,于是就有了两军相遇这一幕!
  而郑芝龙看到是刘香的船队,心下稍安。于是对这旁边的部将道:
  “给我派个人过去,问下他刘麻子什么意思!”
  很快就有一个手下摇着艘快艇过去,过了半响,那个手下战战兢兢的回来。郑芝龙问道:
  “那刘麻子搞什么?拦着想打劫!?”
  那手下结结巴巴的说:“刘香…他…说…要将军退出广东海域,并把商船…留下,否则,就要自己动手!”
  “好大的狗胆,以前不过是老子手下的一条狗,居然敢欺负到老子头上来了。通知弟兄们,给我准备火炮,把这群崽子给我沉到海里去喂鱼。”
  于是一场海战爆发了,两边的火炮震天价响起,不少炮弹向郑芝龙的中军旗舰击来,周围立时激起一片水柱,哗哗地向船上倾泻。郑芝龙沉着地将手中红旗一摆,前队二十八门大炮同时怒吼起来。这些大炮射程远。换装火药快,只是后座力大,每次发炮船身便剧烈地抖动。那边刘香的炮舰火力也是大的惊人,双方你来我往的进行炮轰。郑芝龙发现自己小看了这刘香,居然在短短半年内,他把船队能弄成这个规模。看来不动秘密武器是不行了。这是郑芝龙在厦门休整半年想到的方法,原先是打算用来对付红毛人的!
  只见郑芝龙举起黑旗发令,很快就有数十艘子母船离开本方船队,向敌军阵内飞驰而去。这子母船属轻型帆船,母船长3丈5,前2丈,后1丈 5,只有两边舷板,内空,有一小船,上有盖板,有4桨可划,用绳索与母船绑。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药火线。战时母船迅速抵近敌船,钉在一起,点燃母船后人乘子船而返。这实际上就是条用来跟敌人同归于尽的火船。很快这个策略就取得了效果,由于子母船船轻,此时又吹东风,刘香那边的炮船根本就拦截不住,子母船很快和敌人的炮船撞在一起。刘香方面当头的三十多艘主力船给炸伤受创,还不少在着着火!郑芝龙见状,举起蓝旗,并且击鼓发令。郑家军接令后,开始围了上去。
  海面上接近三百艘战船,有的冲,有的堵,往来周旋。炮弹的爆炸,掀起了滔天巨浪,阵阵的杀声覆盖了大海的狂涛。七十余艘中弹起火的战舰,在海面上噼噼啪啪地燃烧。这些起火的船只挤在一起,你冲我撞,不断有舰只沉没。双方的水兵纷纷跳海,在水里厮杀格斗,鲜血染红了大片的水面。很快双方的船只不断的撞在一起,火炮已经没有用处,火Q也没有大刀便利。于是双方拿着大刀,你来我往厮杀。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虎,郑芝豹更是势不可挡,带着一帮人从这条船杀到另一条船,果然这三千郑家军是经过浴血奋战过来的。
  经过两个多时辰的鏖战,战争的胜利开始倾向官军这边。刘香的炮船不是给击沉,就是给官兵冲了上去,把人杀得干净。刘香看到势头不对,没管其他船只,驾驶着旗舰往北面逃离。过了会,官兵没有追上来,刘香开始心里极度懊恼起来,自己怎么昏了头来打这个主意。自己人虽多了,但都还是乌合之众,远没有郑家军操练娴熟。最失策的是,没想到郑芝龙居然用子母船来玩同归于尽。就在刘香自怨自艾的时候,天空中有数百颗炮弹呼啸而来,都落在刘香旗舰的船上和四周,很快旗舰着起了大火,船也慢慢沉了下去…
  刘香没有想到,自己虽脱离刀Q相见的战场,却又重新进入了火炮的打击范围。结果给郑家炮船上的红夷大炮一轰之下,竟是船毁人亡。接下来那些幸存的船只没了旗舰的指挥,更是乱成一团,很快就给官军收拾掉!
  李原吉这两个时辰也不好过,船身的剧烈震动,外面的喊杀声,无不刺激着他。之前在海战的时候,他就做好准备,如果官兵输了,那么他李原吉不死也只能自杀以谢天恩。李原吉听到外面炮声,喊杀声渐渐低了下去,他才出舱来。
  李原吉眯着眼望了下外面,遽然看见光线有些不适应。很快他发现,船上的人仍是官兵,他快到嗓子眼的那颗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面。船上明显有烧过的痕迹,四周的硝烟味随着风一阵一阵刮来。李原吉看到郑芝龙站在甲板上,脸上带着乌黑烟尘,指挥士兵修理旗舰。
  “郑将军辛苦了。此次能保住商船全赖将军之力。将军不负皇上重托啊!”
  郑芝龙笑道:“李大人夸奖了,就算今天这刘麻子不来惹我,我也要灭掉他。郑某人也是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啊!”
  李原吉说道:“那是,不知那寇首现在何处?”
  “李大人无需担心,此刻他已经葬身海底了,你看,我的郎儿们正在收拾战果!”
  顺着郑芝龙的手臂望去,只见十几只小船在周围寻找落水的己方军士,至于那些海寇不补上一刀已是幸运。那些投降的海寇也是给了只小船。李原吉知道这些人恐怕都活不到岸上。此处离岸至少几十里,船小容易翻船,而且没有食物,淡水,那些还在水里的更加不用说。
  李原吉虽觉残忍,但这看来是海战的一贯做法,留在自己船上也是祸害,而且还要耗费食物!李原吉没有继续想下去,他又跟郑芝龙说了会闲话。
  当天,官兵们开始整修船只,重新分配人员,不少兵士在那忙忙碌碌搬运海寇船上的物资。那些太小,或者破损严重不能航行的海寇船就地凿沉,还能用的炮船则编入官军的船队。第二天,这支继三保太监后,第一支得到朝廷旨意出使的舰队,顺着风朝安南进发了!





    第二卷 举步维艰的内政 第二十九章 安南之行(新版)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7…11…16 8:28:13 本章字数:3307


  安南原有交趾之称,五代时建国,受后梁,南汉管辖。后历代都依附中原。太祖时封其主为安南国主,三年一贡。成祖时安南内乱,曾派张辅率军攻克安南,并设立交州郡。其后撤销,安南复立其国。嘉靖到万历年间,安南再次出现内乱,莫氏与黎氏争权,安南分裂。直到天启四年,黎氏发兵攻击莫氏,克之,杀其长子,掠其妻妾及少子以归。莫敬宽与次子逃入山中,复回高平,势益弱。至此,黎氏占据安南大部分国土。天启五年,黎氏派使者上贡,封为安南国主。
  安南都会在交州,原本在清华城后因战事,迁往漆马江。万历二十七年,会叛酋潘彦构乱,于是在迁回清化。大明水师在近清化靠岸,郑芝龙在海边留守,李原吉带着郑芝虎等百来人护卫登陆后,即拜访当地官员。因为李原吉他们手持诏书。当地官员不敢怠慢上国使者,一边派人护送到清化,又一边叫人上报。清化距海边数十里,是以李原吉等第二天就到了清化。
  时交州近大明,所受影响甚深,故交、爱二州多倜傥士,较他方为异。清化为安南都城,为安南繁华之地,有数十万人口。李原吉进得城来,看到两旁也是茶楼酒肆,街边不少商贩在叫卖,除了建筑比中原简陋,所用材料有些不同外,倒也与中原的大城没有多大差别。
  护送的安南士兵在前开路,李原吉等沿着官路到达内城。内城门口已经站着安南的礼部司官在此守候,那司官见到李原吉便躬身行了一礼。
  “上国使者远道而来,敝国举国上下无不欢颂。敝国主已知上国使者降临,特让小人在此迎接。”这司官汉语倒说得很是流利。
  “嗯,那就劳烦了,不知我什么时候可以拜见国主?”李原吉头一次出使,有些心急此事,越早办好,也就越安心。
  礼部司官答道:“敝国国主已做安排,上国使者一路劳顿,请使者于宾馆休息。明日我主在大殿会见使者。”说完又是躬身行了一礼。
  李原吉知道今天是见不到安南国主了,只好回礼道:“那就有劳带路了!”
  当日,李原吉一行人在馆内休息!
  因为安南最近几十年一直是莫氏黎氏对立,战争的氛围很重,因此安南的皇宫坐落在城中高处,易守难攻,从外围来看,就是一个独立的堡垒。安南的皇宫仿建于大明,但由于这里湿热,处地势较高,内堂用宽竹铺地。除规模较小外,建的很有当地的特色。在安南竹子也是主要的建材,甚至比木材,砖土用得还多。一般也就只有官府才用砖土,百姓都是用竹子,茅草搭建房屋。因受汉族文化影响,皇宫内的门匾,旁边立着的碑文无一不是用汉字书写的!李原吉第一次到这来也忍不住望四处观望了下。
  李原吉随着礼部的司官进了宫门,由正门进入大殿。殿内正中安南国国主黎维祺坐在龙椅上,堂下两边盘坐着安南大臣。李原吉打量了下那端坐的国主,只见那维祺年方四十有余,个子较为矮小,身着六旒兖服却有一番国主的威势。李原吉一眼过后躬身行礼。
  “大明户部左侍郎李原吉拜见安南国国主。”
  此黎维祺虽受汉文化影响,但不通汉语,所以礼部司官在旁充作翻译。
  “李侍郎免礼,不知上国使者突来敝国,上国有何差使?”
  “天启五年,国主一统安南,入京进贡。今新皇登基,是以诏告四方。安南素为大明藩国,皇上派我出使,令两国交好。请国主奉接诏书!”
  那国主听到这话,连忙起身,礼部有关人员备好香案,国主行三跪九叩之礼后,李原吉展开诏书宣读。
  诏曰:“咨尔安南国王黎维祺,维潭乃祖父,守境南陲,称籓中国,克恭臣职,以永世封。朕荷天地之灵,肃清华夏,驰书往报。卿即奉表称臣,专使来贺,法前人之训,安遐壤之民。眷兹勤诚,深可嘉尚。是用遣使赍印,仍封尔为安南国王。于戏!视广同仁,思效哲王之盛典;爵超五等,俾承奕叶之遗芳。益茂令猷,永为籓辅,今遣户部左侍郎李原吉出使,使两国交好,讲信修睦,各保疆土,钦哉。”
  安南国主听了翻译也是听得是懂非懂,只是照例的册封!撤掉香案,接过诏书后,于是他开口道:
  “上朝使者,天朝皇帝登基,我安南为藩国,是否要上贡朝贺?”
  “皇上有旨意说,安南国还是按原先旧制,三年一贡便是。皇上又说,安南曾在天启五年来朝请求以米互市,可见安南国内存米甚多,皇上欲用以支各镇军马,免去从江南调米之苦。”
  “既是天朝差遣怎敢不从!按旧例愿献五千石以资上朝军马!”
  李原吉呵呵一笑,“国主言重了,我大明朝一向都是“厚往薄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