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犹太商道 >

第13章

犹太商道-第13章

小说: 犹太商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太人即使是身为国王也对人客气谦逊,态度柔和。犹太人在其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再加上长期流离失所的状况,普遍形成了一种“谦和”的耐性。犹太商人就善于利用自己的这一耐性,在经商的一切活动中充分发挥“和气”的作用。这种和气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中确有粘合剂的作用,它很容易把对方吸引住。   
  在商务活动中,实践证明它是一种促销手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是群体动物,人与人之间能否和睦相处,对事业影响很大。企业家制造出来的商品或服务,因受人喜爱、乐用而赚钱发财;政治家开展政治工作,因得到人们的支持而有所成就;歌唱家的演唱,因得到乐队的伴奏和观众的捧场而被接受、得到观众赞赏……一切都离不开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犹太人领会这一道理,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成为他们事业成功和发财致富的一种技巧。我们来看罗斯查尔德家族是如何运用这种本领的。   
  在上个世纪的欧洲,强烈的反犹太政策没能阻碍罗斯查尔德家族前进的步伐。罗斯查尔德家族瞅准时机和奥地利国家谈判。奥国当时面临财政困难,为了筹措军费和发行公债,不得不答应让罗斯查尔德家族进军奥地利。经过努力犹太人终于攻占了奥地利这块坚硬的生意冻土地带。当老罗斯查尔德准备将生意经营范围扩大到法国以外的地域时,奥地利便是其中的目标之一。罗斯查尔德家族与奥地利的高级官员进行了接触和谈判。   
  罗斯查尔德家族在人选上颇费苦心。既不让才干非凡却稍嫌莽撞的尼桑去,也不让漂亮机智的五子杰姆斯去,却派为人谦恭面似憨厚朴实的次子萨洛蒙只身前往维也纳。   
  罗斯查尔德家族是工于心计的,知道惟有外憨内秀并有大智谋的萨洛蒙能担当此任,并肯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奥地利官方见只来了一个萨洛蒙,多少有些失望。舆论界正在极力声讨罗斯查尔德家族。萨洛蒙却是一个谦谦君子,亲切和蔼,彬彬有礼。只回避舆论攻击,决不正面对抗。只是私下里进行一些实际工作,缩小目标,温和对待。萨洛蒙奉行的原则是:柔能克刚。   
  既然奥地利政府看上了投资的巨额税金和连带效果,萨洛蒙就从此下手——着手募集奥地利国家公债,并对公债附上新的形式,使得公债具有很高的利率。   
  当时奥国公众起而反对,并采取抵制运动。萨洛蒙小心翼翼,绝不触动反对派,以忍让为主,一句话也不反驳。只在报纸上展示公债发行的经济及收益宣传。让公众明白这是有利可图的好事情,鼓励公众购买。萨洛蒙牢牢地抓住公众的投机心理,采取一切措施,打动公众的投资欲望。萨洛蒙甚至以家族的名誉作担保,逐渐赢得了公众的信任。   
  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公债的暴涨。奥地利政府对萨洛蒙非常满意,公众也获得了实际利益,抵抗最终成为拥护。   
  殊不知,获利最丰的却是罗斯查尔德家族。他们收到了公债发行的承办手续费和公债暴涨的巨额利润。三方面皆大欢喜。   
  犹太商人是在四邻不太友好的眼光注视下演进到今日的,他们特别清楚“竭泽而渔”的害处:不是什么鱼的绝种,而是干脆被大鱼拖入水中甚至被旁观的人推入水中喂鱼!历史上,犹太社群的精神领袖拉比就曾一再告诫同胞,不要播种仇恨。   
  在犹太人看来,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关心,他都会让别人几天几夜都想着他的恩德。这样做当然不难,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惊奇地发现这种小小的关心竟使你的群众关系截然不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关心。温柔是最有效、最廉价,也可能是最好的管理工具。   
  70多年前,阿迪·达斯勒兄弟俩在母亲的洗衣房里开始了制鞋业,他们边制边卖,销路很好。弟兄俩重视质量,不断地在款式上创新,他们不厌其烦地量顾客的脚的尺寸、形状,然后制鞋,于是每一双鞋都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由于种种有利于顾客的经营方式,使他们的家庭制鞋作坊发展很快,没几年时间就扩展成一家中型制鞋厂。   
  阿迪·达斯勒兄弟的成功是与他们的出色的服务分不开的。在赛场上,阿迪达斯公司总是派职员在那儿为运动员服务。只要哪位运动员感到鞋子不舒适,阿迪达斯公司的人马上就为他解决问题。   
  在一次世界杯足球赛上,有一位德国主力队员的腿腱受伤,阿迪达斯公司连夜为他赶制了一双特殊球鞋,才使他能够重上球场。   
  有一次在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上,有一位俄罗斯足球队员穿的鞋子不合脚,公司的人员马上描下他的脚样,立即坐飞机回公司,连夜为这位俄罗斯足球队员赶制了一双合脚的鞋子。由于阿迪达斯公司出色的服务,使它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瑞士举行,不巧,比赛前下了一场雨,赛场上满是泥泞,匈牙利队员在场上踉踉跄跄,穿着“阿迪达斯”的联邦德国队却健步如飞,并第一次获得了世界杯冠军。从此,“阿迪达斯”名扬海内外。   
  由于他们的种种努力,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147枚金牌中有124枚的金牌得主是穿“阿迪达斯”的运动员。在这之后的西班牙世界杯大赛中,所有运动场上活动的人员中有3/4是全身披挂“阿迪达斯”的产品。   
  从阿迪达斯的成功,可以看出,细致入微的温柔作风为阿迪达斯赢得了顾客,再加上出色的赞助艺术,使得“阿迪达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   
  《塔木德》对犹太人温柔的伦理讲得更具体了。该书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   
  一次,拉比要召集6个人开会商量一件事,邀请他们第二天来。可是,到了第二天却来了7个人,其中肯定有一个人是不请自来的。但是拉比又不知道这第7个人究竟是哪一位。于是,拉比对大家说:“如果有不请而来的人,请赶快回去吧!”    
  结果,7个人中最有名望、已经受到邀请的那人却站了起来,然后快步走了出去。   
  大家都很明白,这位有名望并已被邀请的人为他人背了黑锅。这7个人中未受邀请的人既然已经到这里了,却要他承认不够资格而退回去,是件令人难堪的事。因此,这位有资格的人挺身而出,甯愿自己名义上受点影响,而保护那个不请自来的人的自尊心,让他混迹其中。这种温柔的做法比直接让那个人走更能打动他,犹太人向来不会当面起冲突的。   
  那位有名望的人用心良苦,他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采取巧妙的行动,正体现了“不要向别人要求自己也不愿做的事”的那种温柔精神。因此,在犹太人的经商学问中,非常看重温柔之道,在他们看来,温柔也是一种经营哲学。   
  决不感情用事   
  思考时请让感情离开,因为你需要的是理智。   
  ——《塔木德》   
  用理性看待这个世界,决不要盲目。这是犹太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充斥着无知的偏激、盲目的躁动和人们的愚昧。而理性摒弃了我们的愚昧和偏见。所以,人应该用理性恢复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在他们看来,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自己的盲目和冲动造成的。我们任意使用自己的感情才造成了对世界的惶恐、惧怕。没有比对自己和别人说谎话更加有害的了,犹太人为我们列举了生活中我们由于感情的冲动而造成的偏见,“我一点儿都不像自己的母亲”、“我忙得实在没有时间锻炼”、“我根本不需要治疗”、“我不想结婚”等等。再如,大家讨厌“恶”的行为,但是犹太人却说:“恶的冲动有善吗?有。如果没有恶的冲动,相信就不会有人盖房子、娶太太,生孩子,或者拼命的赚钱了。”   
  作为商人,他应该是一个纯粹的理性主义者,他要用自己理性的态度对待商务上发生的一切事情,而不应该感情用事。犹太人是这个方面的典型。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最注重遵守契约的人,如果有谁违反了这个契约,那么他就会被认为是犯了一件不可饶恕的错误,这个错误是所有错误里面最严重的。但是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犹太人会狠狠地谴责他们吗?看了下面这个例子你就知道他们是怎样来处理这样的事情了。   
  一次,有个印度人和犹太人洽谈好了一笔生意,结果最后的时候印度人不能履行合同了。这个印度人和犹太人打过交道,知道犹太人最讲究的就是生意的契约,他忐忑不安地去见犹太人,支支吾吾,措辞极为小心,还找出了种种的理由试图说明不能履行合同的原因,同时他心里还在想对方是不是已经发怒了。可是犹太人简单地听了几句之后,就立即打断他,平静地对他说:“唔,你违反了我们的合同,按照协议,那应该赔偿我损失,这个损失是这样计算的……”印度人听了,觉得简直不可思议,犹太人居然没有动怒。   
  其实,犹太人是聪明的,即便是你再计较契约的严肃性,愤怒地谴责他,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只有尽快地弥补自己的损失才是最重要的。   
  生意人应该是彻底的理性主义者。因为金钱和利润是可见的、现实的,而感情是无形的、很快消逝的。   
  “没有根据的憎恨,是最大的罪恶。”犹太人这样理智地告诉人们不要轻易地喜欢和憎恨一个人。   
  犹太人从来不喜欢感情用事,他们认为感情用事只是犯愚蠢错误的开始。而理性思考的人才是真正明智的人。那么,是不是就不需要感情,不再要热情,只是一味的理性呢?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犹太人把人的热情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情所煽起的热情,另一种则是理智所支持的热情。犹太人认为,感情所煽起的热情是很危险的,因为感情时而高昂,时而低落,但却绝不能持久,理智则可贯彻终生。   
  犹太人在经营自己的企业和公司时也是一样,如果自己的公司连续3个月都没有赢利,而且可以判断出3个月后仍然没有获利的可能时,便会毫不犹豫地舍弃这个公司。而很多人在为当年开创公司时所流的血汗而感到难过,为自己对公司投入的深厚的感情感到难以割舍的时候,犹太人会轻松地一笑:“伙计,公司又不是自己的老婆和情人,有什么好留恋的。”   
  在犹太人看来,公司只不过是谋利的工具而已,而商人对公司的感情不过是投入精力,公司为你产生了效益而已。作为商人,他的任务是牟利,既然公司已经不能产生效益了,那么公司又有什么理由存在呢?因此在犹太人的生意经中,就有这样的观念,公司不仅仅是可以产生效益的场所,而且它本身也应该是一种商品,可以带来高昂利润的商品,他可以在无数的人手中自由地流通。廉价地买来,经营好了再高价售出,这是企业最能创造利润的和最能卖高价的良机,不是最好的生意么?他们的这一理论让以公司为家、以公司为事业生命的人听来,让死也要死在办公室的人听来,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可是犹太人呢,他们觉得和最值得信赖的生意来往者或最好的朋友谈判,话说很投机而你又肯出高价,买卖就可以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