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罗通扫南 >

第9章

罗通扫南-第9章

小说: 罗通扫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洁七神情一冷,哼道:“广慧,你可知道后果吗?”
  广慧合掌道:“有因必有果,本寺僧侣不惹是非,也并不怕事,不入江湖,也不准江湖人到本寺来滋事,少施主像是读书明理之人,就应明辨是非,是非只在一线之差,善恶存乎一念之间,好了,贫僧话到这里为止,少施主请回房收拾行装,即刻下山去吧!”
  麦洁七铁青著脸,咬牙切齿的道:“我用不著收拾,广慧,你给我记住了,这是你们惹我的,可怨不得我!”说罢,猛跺了跺脚,转身就走。
  广慧大师一直跟到山门,这才合十躬身道:“施主好走,贫僧不送了!”
  麦洁七连头也不回,急步下山,转眼间,便消失在一片漆黑中。
  罗通坐功醒转,天色才现黎明。
  他因昨晚领悟了“依三太极”的意思,急于想证实一件事,于是匆匆洗了把脸,就独自往千佛岩而来。
  这时晨光乍现,山岭间的晨雾也未消。
  罗通登上紫峰阁,眼看半山上只有自己一人,麦洁七并未来找。
  他还不知麦洁七已在昨晚,就被知客大师逼著下山了。
  “此刻趁他还没找来,自己该仔细找找才是!”心念转动,这就抬头凝目,朝千佛岩上的佛像看去。
  他的脑际同时想著昨晚那缕极细的声音在身边说的话:“一者,依三太极,三者,依三太极,五者,依三太极,七者,依三太极!”想及此处,他的目光不觉注视到第一排由右至左,第一、三、五、七,四个神像,这四个佛像果然都是坐姿,看上去并无多大差异。
  但罗通毕竟从小就跟著爷爷练武,尤其是修练内功吐纳方面,练的原本就是太极门的基本入门功夫。
  此时见到那第一尊佛像,竟和自己修练的内功完全一样,几乎十分熟悉。至于第三、五、七尊佛像的坐姿,在外人看来,根本毫无异处。
  他是练过太极门基本内功的人,经他仔细一研究,就可发现这三尊佛像,有很明显的不同。
  而这种不同,是从第一尊而第三尊,而第五尊第七尊逐个演变而来的,这也正是修练内功各个的不同境界。
  罗通有了这个发现,心中不禁大喜过望,同时信心也大增了起来,当下暗暗思忖道:“一者,依三太极”这句话,应该是“第一排的一、三、五、七”,那么由此类推,“三者,依三太极”,就该是“第三排的一、三、五、七”了。
  想及此处,目光就数到第三排,第一、三、五、七个佛像上去。
  果然这四个佛像,也同样是四个坐像,但姿态各异,和第一排佛像有了很大的差别,而且相当明显。
  他知道内功是循序渐近的,自己还没有熟练第一排这四个坐像以前,对其他的坐像,是铁定无法领悟的。
  罗通将所有的佛像全部看过之后,心中忽然想起那天毒华陀所说过的一段话。
  “老朽听说太极门中,有一套至高无上的练气功夫,叫做‘太极玄功’,凡是练成‘太极玄功’的,可以刀剑不伤,水火不损,百毒不侵……难道这十六式坐像,就是本门‘太极玄功’么?”
  蓦地一声佛号,从身后传来:“阿弥陀佛!”罗通忙转过身去。
  只见慈云老禅师白眉低垂,一手拨著十八颗念珠,也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就站在罗通的身后。
  “老禅师早!”罗通躬身一揖。
  慈云老禅师注视著他,点了点头,含笑道:“施主天资过人,对祖师遗训,大概已经全盘领悟了?”
  “老禅师好像是未卜先知,怎么会知道的呢?”罗通心里这般想,一面连忙虔诚的拱手道:“弟子愚昧,全杖老禅师指点迷津,方才稍有领悟!”
  “那就好,那就好!”慈云老禅师仰首望天,徐徐的道:“大劫将与,山雨欲来,小施主行藏已泄,只怕已无法在这里完成艺业了!”罗通怔了怔。
  慈云老禅师又道:“你悟性甚强,尽这半日工夫,能把你看到的全数记下,自是最好不过,否则能记多少,就算多少。今天午后,你可以下山去了!”
  罗通诧异道:“弟子今天午后就要下山吗?”
  “不错,小施主初入江湖,老纳不愿你多招是非,所以要你提前下山!”
  “弟子不懂!”罗通满脸疑惑。
  “其实令祖对本门‘太极玄功’,已有十二成火候,他所以不肯亲自传授于你,是因格于历代祖训!”
  “这办法原也不错,但江湖上觊觎本门神功的魔头不在少数,尤以近来为甚,老僧久有把此十八式佛像予于毁去之心,免遭魔障,但终不忍祖师所遗留下的手迹,从老衲手中毁去。自从小施主来了之后,老纳就决定等小施主艺业完成再将它毁去,但目前形势已有了很大的转变!”“唉!”慈云老禅师长叹了口气,继而皱眉又道:“为了不让本门之玄功沦入邪魔之手,只好提前予以毁去!”
  罗通讶道:“老禅师真要毁去神像!”
  慈云老禅师神色黯然的道:“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小施主回去时,老纳有两句话烦请小施主转告令祖!”
  罗通恭声道:“老禅师请说!”
  慈云老禅师道:“老衲是出世之人,令祖却不是出世之人,就这两句话,令祖听了自然会明了的!”
  “弟子记下了!”罗通点了点头。
  “那就好!”慈云老禅师满意的点了点头,继而肃然道:“小施主是本门最后一个看到这十六式佛像了,希望你多多珍惜,多多记下了!”话声甫落,人已飘然离去。
  直到现在,罗通已完全证实了,这十六尊佛像,正是太极门的“太极玄功”,而栖霞寺也是太极门的弟子。
  慈云禅师话已说得十分明白!为了不让本门武功落入邪魔外道人的手里,所以他即将毁去这十六尊佛像。
  罗通是太极门的弟子中,最后一个能亲眼目睹这十六尊佛像的人,所以他必须珍惜这宝贵的半日时间,珍惜太极门玄功的雕像。
  他竭尽目力,竭尽心力,把十六尊佛像每一坐姿神态、手势、目光所注,和衣折皱纹,甚至连每一细小之处都不放过,一遍遍的牢记在心里,印进脑里。
  许久………………许久………………时间已在不自觉中消逝………………半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午膳钟声,又一记记悠扬地传来。
  罗通对那十六尊佛像投以最后一眼,心头甚觉十分沉重,于是走下紫峰阁,不久就回转寺中,他跨进膳堂,僧侣们这时业已坐满一堂,开始用斋。
  左边的一间小膳堂,那是专供游客用膳之所也摆了一桌素斋,但却空无一人。
  “咦!奇怪,今天一早就没见著麦洁七的人影,这会儿都已经吃饭了,他怎么还没出现!”想及此处,罗通只好独自在板凳上坐下来等他了。
  这时——一名小沙弥走入膳堂,双手合十说道:“罗施主请用斋了!”
  罗通含笑道:“等一等没关系!”
  “罗施主还要等谁?”
  “麦兄还没来啊!”
  “哦!他早就下山了!”
  “他下山了?”
  “是的!”
  “他什么时候走的?”
  “好像是一早!”
  “哦!”罗通眉头一皱,暗暗思忖道:“他下山去了,怎么没告诉我呢?对了口他一定是怪我昨晚没理他,心里不高兴,才负气走的!”想及此处,他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小沙弥见他没作声,施礼道:“施主请用斋吧!小僧告退!”话声甫落,便退了出去。
  罗通的心情本就十分沉重,如今又听小沙弥说麦洁七走了,心头更觉惘然若失,当下拿起饭碗,真有食难下咽之感。
  他勉强吃了半碗饭,就放下了筷子,站起身来。
  慈云老禅师要他午后下山,吃过素斋,自该向他辞行的。
  正待他要离开膳堂之际,只见那小沙弥又匆匆地走了进来。
  “知客大师要小僧进来转告方施主,此时方施主最好不要到前面去!”
  罗通听得奇道:“知客大师有没有说为什么呢?”
  “没有,大师就是这样交代小僧的!”小沙弥想了又想,又道:“好像外面来了什么人……”
  罗通道:“什么人?”
  “不知道!”小沙弥摇了摇头,继而又道:“知客大师已经出去看了!”
  罗通道:“我也去瞧瞧!”
  小沙弥急道:“罗施主,知客大师特别交待小僧,就是要请施主不要露面……”
  言及此处,罗通早已匆匆出了膳堂,人都不见了。
  正午。
  太阳如火。
  栖霞寺的山门前,忽然传来一阵阵的马蹄声,接著就见著三匹骏马,及门而止。
  前面一匹枣红马上跨下马背来的,是一个中等身材,头戴瓜皮帽,身穿古铜色绸袍。脸上一直堆著笑容的中年人。
  后面两匹马上,则是两个身穿青布长袍的壮汉。
  他们的身上虽然穿著长袍,但仍然掩不住趾高气扬,一脸剽悍之色。
  人由古铜长袍的中年人领头,大踏步地朝寺内走来。
  就在他跨进山门之际,一名灰衣僧人急忙双掌合十,迎了上来,口中则喧著佛号道:“阿弥陀佛,施主…………!”
  古铜长袍的中年人脚步一停,不等他把话说完,即一摆手,大喝道:“你去叫广慧大师出来!”能用这种口气说话的人,当然是大有来头的。
  灰衣僧人自然也看得出,来人气派不小,当下连连合十,仰脸陪著笑脸道:“施主…………是…………”
  古铜长袍中年人微微一笑道:“麦香堡总管,杜云飞!”他说话是态度极和缓,声量也并不响,但这几个字听到灰衣僧人的耳中,彷拂是挨了记闷棍似的。
  “原来是杜大总管光临敝寺,请恕小僧有眼不识泰山,杜总管请!”说罢,侧著身,在前面引路。
  麦香堡总管在大江南北也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只要是从他口中说出的话,还没人取说“不”字的。
  为什么?其道理很简单,就因为他是麦香堡的总管。
  杜云飞一手抚摸他嘴上的八字须,一面缓缓地道:“大师父快去请广慧大师,不必招呼在下了!”
  “是,是!”灰衣僧人合掌道:“小僧那就告退了!”话声甫落,急急往后奔去。
  不久,广慧大师听到禀报,当然也就匆匆地赶了出来。
  他一脚跨进大殿,就合掌当胸,一面陪笑道:“阿弥陀佛,杜大施主光临敝寺,贫僧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杜云飞笑笑道:“好说,好说!”
  广慧大师道:“此地非谈话之所,杜大施主请至客厅奉茶!”说话间,忙抬手肃客,陪同杜云飞走入长廊,然后进入一间小客厅,两名青衣汉子则紧跟了进来。
  广慧大师请杜云飞上坐,自己在侧首陪著落座,两名青衣汉子并未坐下,只是垂手在杜云飞的身旁站立著。
  一名小沙弥送上香茗,接著悄悄地退了下去。
  广慧大师道:“杜大施主难得驾临敝寺,小僧命厨下准备一桌素斋……”
  杜云飞含笑道:“大师不用客气,在下已经用过了!”
  广慧大师面容一整,正色道:“杜大施主的光临必有见示,不知可否有贫僧效劳之处吗?”
  “哈哈!”杜云飞朗声一笑,说道:“大师太客气了,在下此来的确是有一件小事,想请大师赐助!”
  他不愧是麦香堡的大总管,说话时,笑口常开,而且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